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癫癎持续状态(SE)后小鼠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分别应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①活化素A蛋白于SE后3 h开始增高,6 h显著增高,24 h至高峰,48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未成SE的小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变化.②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同正常小鼠及未成SE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③活化素ⅡA受体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ⅡA受体mRNA表达存在差异性;活化素A可能对癎性脑损伤的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A、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受体ⅡA 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匹鲁卡品诱导的SE小鼠模型.并以正常及未成SE的小鼠(NSE)作对照,分别应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SE后活化素A与抑制素A蛋白及活化素受体ⅡA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结果(1)正常小鼠海马活化素A含量很低;SE后3h开始增高,6h增高达显著性差异水平,24h至高峰,48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NSE鼠活化素A表达无明显增加;(2)抑制素A蛋白SE后无明显增加,同正常及NSE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3)活化素受体ⅡA mRNA在SE后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海马活化素A蛋白在匹鲁卡品诱导SE后明显上调.但活化素受体ⅡA mRNA及抑制素A蛋白无明显上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 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 SE后3h海马活化素S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48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pA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 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 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 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鼠癫癎持续状态(Status 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后3 h海马活化素βA 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 h达高峰,持续至约24 h后开始回落,48 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βA 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 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 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鼠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的表达与意义。方法采用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小鼠模型,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原位杂交观察SE后海马活化素βA基因表达的动态变化;应用尼氏染色观察海马病理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SE后3h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即显著增高,6h达高峰,持续至约24h后开始回落,48h恢复近正常水平;活化素βAmRNA表达最先在海马CA2及DG区上调,高峰时CA3区亦见明显表达,48h后仅CA2区仍可见阳性表达;海马活化素βAmRNA水平与神经元抗损伤力有关。结论毛果芸香碱诱导的SE能明显上调海马活化素βAmRNA表达,其水平的上调可能有助于增强海马神经元抗兴奋性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百草枯对PC12细胞的活化素不同亚基和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百草枯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用RTPCR法检测细胞的活化素βAmRNA、βBmRNA、抑制素αmRNA和受体Ⅱ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并以锥虫蓝排斥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结果:百草枯损害后PC12细胞的活化素βAmRNA、βBmRNA和受体ⅡA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调,抑制素αmRNA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细胞活力在百草枯损害后12和24h下降。结论:百草枯可能通过引起PC12细胞的活化素和受体表达水平的下调,而导致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活化素A对百草枯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百草枯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百草枯、活化素A、Ldeprenyl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中,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评价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预先给予活化素A和Ldeprenyl的两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百草枯损害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蛋白及mRNA的表达强于损害组,同时两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活化素A和Ldeprenyl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活化素A和Ldeprenyl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凋亡的发生,而对百草枯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活化素A对致痫小鼠行为、脑电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匹鲁卡品(PC)致癎小鼠行为、脑电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手段将rhACT注入侧脑室,1 h后腹腔注射PC.采用发作程度评分、脑电记录观察rhACT对癫癎发作与放电的影响;利用尼氏染色及组织原位凋亡检测观察rhACT对注射PC后24及48h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预先脑室注射rhACT后PC诱导的癫癎发作显著减轻,癎样放电明显受抑制;24及48h海马神经元未见明显损害.结论rhACT可能有抗K诱导的癫癎发作及保护海马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吡啶离子(MPP )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株(PC12细胞)的抑制素(inhibin)、活化素(Act)及其受体ⅡA(ActRⅡA)的表达以及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在加入MPP 后3h、6h、12h及24h后细胞ActβAmRNA、βBmRNA、inhibinαmRNA和ActRⅡA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台盼蓝排斥法检测PC12细胞活力,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经MPP 处理后,各时间点PC12细胞ActβAmRNA、βBmRNA和ActRⅡAmRNA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inhibinα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细胞活力在12h和24h时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MPP 可能通过下调PC12细胞的Act和受体的表达水平而导致细胞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活化素与活化素A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活化素是转化生长因子 β超家族成员之一 ,已有较多的研究探讨了活化素在内分泌与自分泌及旁分泌方面的作用。近年研究发现 ,活化素 βA在脑损伤模型中表达明显上调 ,补充外源性活化素A对神经元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活化素与活化素受体的结构和类型、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等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活化素A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重组人活化素A(rhAcT)对MPP+所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MMP+或活化素A,L-deprenyl加入体外培养的PC12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的变化;用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评价细胞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蛋白及mRNA含量的变化,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比较各组的差异.结果预先给予rhAcT和L-deprenyl的两组细胞活力明显高于MPP+损害组,酪氨酸羟化酶和bcl-2的蛋白及mRNA表达强于损害组,同时两组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rhAcT和L-deprenyl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rhAcT和L-deprenyl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抑制凋亡的发生,而对MMP+所诱导的PC12细胞的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在骨组织中,护骨素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和活性,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的主要作用为刺激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活性,抑制破骨细胞的凋亡。护骨素/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在破骨功能调控中起重要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脂联素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脂联素与骨代谢相互偶联。但脂联素对破骨细胞的作用不明。 目的:观察脂联素对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和护骨素表达的影响,进一步分析其对破骨细胞生成的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6/2008-12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代谢内分泌研究所实验室完成。 材料:外科手术取正常成人髂前上棘松质骨用于细胞培养,临床标本由湘雅医院提供。 方法:分别用0,3,10和30 mg/L脂联素干预人成骨细胞48 h,检测护骨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 mRNA与蛋白表达。并用脂联素干预成骨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系统,观察其对破骨细胞生成的影响。 主要观察指标:分别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人成骨细胞护骨素和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mRNA与蛋白表达,抗酒石酸磷酸酶染色确定为破骨细胞。 结果:脂联素呈剂量依赖性抑制人成骨细胞护骨素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P < 0.05)。脂联素呈剂量依赖性促进人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mRNA与蛋白的表达(P < 0.05)。脂联素干预成骨细胞与外周血单核细胞共同培养系统可诱导破骨细胞生成。 结论:脂联素可通过诱导成骨细胞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素配体表达、抑制护骨素表达,诱导破骨细胞生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多糖(LPS)预处理对幼鼠癫痫发作及海马炎症介质Toll样受体4/高迁移率族蛋白1/磷酸化核因子抑制蛋白α(TLR4/HMGB1/P-IκB-α)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21d的SD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对照组),模型Ⅰ组和模型Ⅱ组,模型Ⅰ组采用海人酸(KA)诱导癫痫发作,模型Ⅱ组在应用KA前2h腹腔注射LPS,观察幼鼠癫痫发作的行为学表现,荧光定量PCR检测癫痫持续状态(SE)后3h和24h各组海马TLR4和HMGB1基因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SE后3h、24h各组海马TLR4、HMGB1、P-IκB-α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TLR4基因在SE后3h表达均显著增加(t=4.806,P0.05;t=4.954,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3.924,P0.05;t=3.792,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TLR4蛋白表达在SE后3h均显著增加(t=7.804,P0.05;t=8.385,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4.256,P0.05;t=4.262,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HMGB1基因在SE后3h表达均显著增加(t=3.626,P0.05;t=5.255,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4.046,P0.05;t=2.836,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HMGB1蛋白在SE后3h均无显著性增加(t=0.389,P0.05;t=0.213,P0.05),SE后24h也无显著性增加(t=0.106,P0.05;t=0.279,P0.05)。模型Ⅰ组、模型Ⅱ组海马P-IκB-α蛋白表达在SE后3h均显著增加(t=4.383,P0.05;t=6.627,P0.05),SE后24h也显著增加(t=14.521,P0.05;t=19.458,P0.05)。模型Ⅱ组与模型Ⅰ组相比,LPS预处理可显著增加海马TLR4基因在SE后3h的水平(t=2.362,P0.05),及SE后3hTLR4蛋白表达(t=4.284,P0.05);且显著增加SE后3h、24hPIκB-α蛋白表达(t=4.249,P0.05;t=9.120,P0.05);但对SE后3h、24hHMGB1基因水平无显著性影响(t=0.569,P0.05;t=0.691,P0.05),对SE后3h、24hHMGB1蛋白表达也无显著性影响(t=0.168,P0.05;t=0.385,P0.05)。结论LPS预处理加重幼鼠癫痫发作,使TLR4/P-IκB-α表达升高,对HMGB1表达无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后海马组织XIAP的表达变化及槲皮素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氯化锂-匹罗卡品致痫大鼠SE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RT-PCR方法检测XIAP与caspase-3蛋白以及XIAP mRNA的表达。结果海马CA3区XIAP蛋白在SE后2 h(0.5503±0.0172)起逐渐增加,8 h(0.6221±0.0238)达高峰,与对照组比较(0.1507±0.01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海马CA3区caspase-3活性蛋白在对照组未见明显表达,在SE后4~72 h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SE组海马XIAP mRNA表达水平在2~8 h增加(P<0.01)。与SE组比较,槲皮素组海马XIAP mRNA表达水平及CA3区XIAP蛋白表达在8 h、24 h高于SE组(P<0.01),CA3区caspase-3活性蛋白表达在8 h、24 h、72 h低于SE组(P<0.01)。结论XIAP可能参与了SE后神经元凋亡的调控过程,槲皮素可以提高SE后海马神经元XIAP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水通道蛋白AQP4mRNA和其蛋白在颞叶癫大鼠海马表达的时空变化,探讨其在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致大鼠模型,运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齿状回(DG区)、CA1、CA3区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结果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主要在CA1、CA3区的锥体细胞和DG区的颗粒细胞;致后6~24h海马各区AQP4mRNA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蛋白表达从12h开始显著增加,24h到达高峰;静止期各区AQP4表达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慢性自发发作期DG区AQP4mRNA和其蛋白表达再次显著增加(P<0.01)。结论性发作后急慢性期海马AQP4表达增加,AQP4表达增加可能增加海马神经元兴奋性,导致性发作加剧的恶性循环;DG区颗粒细胞AQP4表达改变在癫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可能较CA1、CA3区更重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慢性不可预见性轻度应激(CUMS)模型大鼠各脑区(海马、中缝核、前额叶及纹状体)5-HT1A受体表达及与旷场行为变化的关系;西酞普兰对5-HT1A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A组为对照组;B组为CUMS应激组;C组为CUMS应激+西酞普兰用药组(每天腹腔注射西酞普兰水溶液2 ml,10mg/kg).实验为期6周,通过旷场试验评价大鼠行为,6周后处死大鼠获取脑组织,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脑区5-HT1A mRNA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矿场行为的相关性.结果 B组海马5-HT1A mRNA表达较A组有增高趋势(P=0.05),其余各脑区5-HT1A mRNA表达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海马5-HT1AmRNA表达大鼠移动次数、转身次数呈正相关,与总不动时间呈负相关;中缝核、纹状体5-HT1A mR-NA表达与中心移动距离呈正相关,纹状体5-HT1A mRNA表达与中心停留时间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慢性应激可能会引起海马5-HT1A受体表达增高;抗抑郁剂西酞普兰对5-HT1A受体表达无影响.5-HT1A mRNA表达与旷场行为变化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应激对大鼠脑内5-羟色胺1A(5-HT1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根据5-HT1A受体互补DNA(eDNA)序列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引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观察强迫游泳应激后3 h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并测定各脑区阳性电泳条带密度与β肌动蛋白(β-actin)密度的百分比。结果 应激后3 h,大鼠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为(64.3±6.7)%,显著低于对照组(78.9±8.7)%(t=3.263.P<0.05);海马、中脑5-HT1A受体mRNA表达相对水平分别为41.5%±7.1%、37.4%±5.6%,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64.8%±9.6%、63.9%±6.3%(t分别为4.782、7.701,P均<0.01)。结论 急性应激后大鼠海马、下丘脑和中脑5-HT1A受体mRNA的表达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潜伏期致癫痫状态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及Fas、Bax、cas-pase-3的表达变化。方法分别采用海人酸腹腔注射(A组)和尾静脉注射(B组)诱发不同潜伏期的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于SE终止后不同时点取海马,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半定量RT-PCR检测Fas、Bax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A组潜伏期为97±11min,线粒体肿胀,神经元呈凋亡征;B组潜伏期为48±13min,线粒体肿胀且伴膜的崩解,神经元呈坏死表现。对照组及B组未检测到Fas及Bax mRNA;A组Fas及Bax的mRNA表达均于SE后6h出现,24h增加,48h达高峰,并持续至72h。两组动物均在SE后6h出现caspase-3表达增高(P<0.001),24h达顶峰(P<0.001);A组高表达持续至72h,B组在48h点急剧降低。结论不同潜伏期的SE导致了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损伤,进而决定了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用药途径点燃大鼠海马CA3区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及caspase-3表达。方法分别采用海人酸腹腔注射(A组)和尾静脉注射(B组)诱发大鼠癫痫持续状态(SE)。于SE终止后不同时间点取海马,电镜观察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半定量RT-PCR和免疫组化方法分别检测caspase-3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并与对照组(正常大鼠)比较。结果A组潜伏期为(97±11)min,神经元呈凋亡特征,线粒体肿胀;B组潜伏期为(48±13)min,神经元呈坏死表现,线粒体肿胀且伴膜的崩解。A组于SE后12h出现caspase-3 mRNA的表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01),24h达高峰,并持续至48h;B组未检测到caspase-3 mRNA的明显增高(与对照组相比,P〉0.05)。两组动物均在SE后6h出现caspase-3蛋白水平的表达增高(P〈0.001),24h达顶峰;A组高表达持续至48h,B组在48h显著降低。结论两种不同的点燃方式导致了大鼠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损伤和caspase-3在不同水平的表达,进而决定了神经元死亡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腺苷A2A受体阻断剂对大鼠氯化锂-毛果芸香碱癫痫持续状态(SE)模型的影响。方法选取50只W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A2A受体阻断剂组。模型组采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腹腔注射复制癫痫模型,A2 A受体阻断剂组在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注射前15 min予腹腔给药(SCH58261 0.05 mg/kg),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生理盐水。在成功诱导癫痫发作40 min后予地西泮及水合氯醛终止发作,并于发作终止后24 h留取标本。尼氏染色法检测三组中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MAPKs(JNK/p-JNK、P38/p-P38和ERK/p-ERK)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模型组及A2A受体阻断剂组双侧海马CA3区正常形态神经元计数分别为158.6±8.4、59.8±7.4和123.4±5.0,模型组神经元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A受体阻断剂组神经元计数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法检测显示p-JNK、p-P38和p-ERK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增多,在A2A受体阻断剂组中p-JNK和p-P38表达减少。结论氯化锂-毛果芸香碱模型中,腺苷A2A受体阻断剂可能通过抑制p-JNK他p-P38的表达对神经元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