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回顾了2007年湖北省梅雨和盛夏暴雨洪水突发事件过程,总结了湖北省实行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制度以来首次按照规范启动防汛应急响应的基本经验,分析了思想认识、水利工程建设、监测预警、应急管理及防汛责任方面的弱点和不足,并进行了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梅雨期历为湖北暴雨洪水多发期、频发期、危害期。但是随着十多年来梅雨弱化的影响,湖北省梅雨具有一些新的特点。以2013年梅雨为样本,分析了5个新特点,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梅雨新特点带来的复杂性,必须更加注重因势施策;梅雨新特点带来的艰巨性,必须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梅雨新特点带来的危害性,必须更加注重城乡抢排等3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湖北易涝易旱,随着异常气候的持续影响,水旱灾害突发事件增多,应急处置极为重要。在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防汛抗旱队伍建设现状,梳理出体制、技术、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就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提出了完善规制体系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推进总队示范建设、多种经营促进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0引言梅雨入、出梅的迟早,梅雨期的长短,梅雨量的多少,梅雨空间分布直接关系到防汛、抗旱、城市防洪、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江苏省地处长江、淮河下游,梅汛期降水形成的洪涝、枯梅年产生的干旱已成为江苏防汛防旱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雨量代表站的选取,利用长系列代表性资料统计分析我省梅雨量及其空间分布特征,为江苏省防汛防旱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防汛抗旱实现科学发展是当今防汛抗旱工作的重大课题。湖北防汛抗旱部门大力实践科学发展观,在部署协调、应急管理、指挥调度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全面推动防汛抗旱工作科学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把推动防汛抗灾发展作为主线,二是把人民生命和用水安全放在发展的首位,三是把人水和谐作为发展的最终努力方向,四是把统筹兼顾作为发展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防汛抗旱》2012,22(3):77-78
4月9~13日,国家防总、水利部在湖北武汉举办了防汛抗旱专题研究班暨国家防总第六期防汛抗旱行政首长培训班。来自全国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重点防汛抗旱地区分管防汛抗旱工作的副市长,以及总参作战部和武警部队的35名学员参加了培训。  相似文献   

7.
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防汛抗旱会商启动Ⅲ级应急响应派出多个工作组6月7日下午,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湖北时的重要讲话和温家宝总理在长江中下游五省抗旱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当前抗旱防汛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抗旱和防汛工作。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近年来辽宁省水旱灾害及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建设情况,提出了当前防汛抗旱工作中存在的防御难度大、防汛抗旱减灾体系存在薄弱环节、基层防汛力量亟待加强等问题,从加强防汛抗旱责任制落实、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体系、加强防汛抗旱工程体系建设、加强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建设、加强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加强防汛抗旱信息化建设、加强防汛抗旱基础工作、加强基层防办能力建设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为其他地区进一步加强水旱灾害管理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总结了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面临的问题,从提高防汛应急能力、加强蓄滞洪区建设管理、提升防洪减灾意识和做好流域区域防洪调度等方面就做好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中广泛应用。从城市洪涝、沿海防洪、台风影响、山洪灾害等4个方面阐述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业务拓展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从降雨监测、水位监测、流量监测、旱情监测、工情信息监测等5个方面论述了信息采集技术的进展;提出了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中硬件环境和云计算建设、软件平台与开发体系中大数据的应用等;指出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应根据我国水旱灾害的新特点拓展其内涵。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欢迎全国水利系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防汛抗旱  相似文献   

12.
征订启事     
正《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月刊,全年共12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欢迎全国水利系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防汛抗旱  相似文献   

13.
湖北地处长江中游、华中地区的腹地,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旱涝灾害十分频繁。论述了加快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库的重要性,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设措施,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中国防汛抗旱》2014,(6):14-14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中国防汛抗旱》2014,(2):58-58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 《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月刊,全年共12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欢迎全国水利系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防汛抗旱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双月刊,全年共6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欢迎全国水利系统、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从事防汛抗旱  相似文献   

20.
《中国防汛抗旱》是我国唯一以防汛抗旱减灾为主题的公开发行刊物。月刊,全年共12期。《中国防汛抗旱》以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促进防汛抗旱工作为宗旨,以宣传党和国家防汛抗旱方针政策、交流推广防汛抗旱先进经验技术、研讨减轻水旱灾害对策措施、反映防汛抗旱工作成就及信息动态、开展防汛抗旱方面的学术讨论和专题研究等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