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呼肠孤病毒 (ARV)是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 ,在临床上主要引起鸡病毒性关节炎 /腱鞘炎、吸收障碍综合症等多种疾病。禽呼肠孤病毒感染导致鸡群的饲料报酬降低、生产能力下降、屠宰废弃率高和引起免疫抑制而造成其它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感染 ,使鸡群死亡率升高 ,其危害相当严重。目前 ,对于禽呼肠孤病毒的检测已建立起了常规的病毒分离鉴定、ELISA和荧光抗体检测方法 ,近年来 ,我们也建立了RT PCR、半套式PCR和核酸探针等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种更加简便的一步法RT 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技术。禽呼肠孤病毒为双链R…  相似文献   

2.
鸡呼肠孤病毒病是家禽的常见疫病之一,感染后引起鸡群关节炎、肠道疾病、消化吸收不良、生长不良以及免疫抑制等多种疾病.其病毒存在于鸡体内的多种组织.鸡群感染呼肠孤病毒致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病毒的致病力、鸡群的日龄、饲养管理及其他疫病感染状况等. 1 病毒特征自然环境中鸡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  相似文献   

3.
我国鸡群免疫抑制病感染现状与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润德   《兽药市场指南》2008,(12):30-31
一、鸡群免疫抑制病的感染现状 1.经对鸡群中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3种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鸡场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母源抗体阳性率都非常高,在经过1~3周母源抗体消失后不久,从5周龄开始出现自然感染引发的抗体阳性率逐渐升高;到20周龄时,不论什么遗传品系和地理分布,绝大数鸡群中鸡传染性贫血病毒、禽呼肠孤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可达到95%~100%。  相似文献   

4.
呼肠孤病毒(REO)感染是家禽的常见疫病之一,其病毒存在于鸡体内的多种组织。呼肠孤病毒感染通常可以引起鸡群病毒性关节炎、生长阻碍综合征、肠道疾病、吸收障碍综合征及免疫抑制等多种临床疾病。鸡群呼肠孤病毒的感染致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诸如病毒的致病力、鸡群的日龄、饲养管  相似文献   

5.
禽呼肠孤病毒(Avianreovirus,AR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是一种能引起关节炎、心包炎、肠炎、肝炎、法氏囊及胸腺萎缩、骨骼异常、产蛋下降和营养吸收障碍等疾病的双链RNA病毒。1957年Olson等首次分离到禽呼肠孤病毒,此后英国、美国、  相似文献   

6.
鸡病毒性关节炎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RV)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以关节炎、腱鞘炎、吸收障碍为特征的免疫抑制病.该病毒在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主要侵害肉鸡,也感染商品蛋鸡和火鸡.鸡群感染呼肠孤病毒后免疫功能低下,对其它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生长缓慢或停滞,饲料报酬率降低,死亡率增加,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呼肠孤病毒不同毒株在抗原结构、致病性、细胞培养特性以及宿主特异性上都存在一定差异,且目前已经出现了高致病株[1].……  相似文献   

7.
徐仕忠 《动物保健》2009,(11):51-52
随着家禽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引起的经济损失逐渐受到养禽业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的危害和控制加以讨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8.
徐仕忠 《兽医导刊》2009,(11):51-52
随着家禽集约化养殖的不断发展,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引起的经济损失逐渐受到养禽业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禽呼肠孤病毒感染鸡群的危害和控制加以讨论,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是目前严重危害养禽业发展的一种病原微生物,其引起的禽呼肠孤病毒病在全球各地的家禽养殖场广泛流行.近年来,ARV在我国养禽业的感染率呈逐渐上升趋势,给我国养禽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安全、高效的疫苗是有效预防禽呼肠孤病毒病的重要手段.文章综述了国内外禽呼肠孤病毒病弱毒疫...  相似文献   

10.
养鸡技术讲座第六十五讲禽呼肠孤病毒感染(下)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潘光炎从其他禽类分离的呼肠孤病毒一、火鸡1.蓝冠 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火鸡的疾病与冠状病毒引起的火鸡传染性肠炎都曾被称为“蓝冠”。本病发病突然,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腹泻、体重锐减、厌食和脱水...  相似文献   

11.
禽呼肠孤病毒病足由禽呼肠孤病毒(ARV)引起的一类传染病.鸡受到ARV感染后通常因病毒的致病型、宿主的年龄及感染途径不同而表现出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肠道疾病、消化不良综合征和呼吸道症状等[1-2].  相似文献   

12.
本病的病源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病毒属、禽呼肠孤病毒、鹅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已对鸡、火鸡、番鸭、鹅、半番鸭、蛋鸭、肉鸭等禽类致病。除了引起死亡外,总体生产性能低下,大大降低了禽类的经济价值,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是新出现的一种鹅病毒性传染病,它将极大危害养鹅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该病的病原为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禽呼肠孤病毒,鹅呼肠孤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已对鸡、火鸡,番鸭,鹅、半番鸭、蛋鸭、肉鸭等禽类致病。除了引起死亡外,总体生产性能低下,大大降低了禽类的经济价值,是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禽类病毒性传染病,是新出现的一种鹅病毒性传染病,它将极大危害养鹅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首次报道于1957年,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在一些鸡群中,本病多呈亚临诊感染,且容易被其他营养代谢性疾病和引起关节炎的疾病所掩盖,易被忽视。本病可导致鸡关节肿胀、发炎,行动不便,跛行,饲料利用率下降,淘汰率增高,在经济上造成一定的损失。1病原体鸡病毒性关节炎的病原体是禽呼肠孤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正呼肠孤病毒属。病毒无囊膜,对热稳定,能耐受60℃达8~10 h。在低温条件下,存  相似文献   

15.
<正>鸡病毒性关节炎(Avian Viral arthritis,AVA)是由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引起鸡的一种以关节炎、腱鞘炎等为特征的重要传染病。1957年美国学者Olson等首次报道了此病,1959年他们利用从鸡关节内分离到的1株病毒成功地复制了关节炎病例,命名为鸡病毒性关节炎。目前在全世界多数国家均有该病发生,并分离出不同的禽呼肠孤病毒株。其后在英国、美国、意大利和荷兰等都有报道,逐渐成为世界广泛流行的一种鸡病。鸡群感染呼肠孤病毒后免疫力下降,饲料  相似文献   

16.
禽呼肠孤病毒病是由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多种疾病类型的疾病。20世纪60年代,研究者首先从人和动物的呼吸道或肠道中分离出该病毒,因对其致病机理不明确,故称为呼肠孤病毒,即指呼吸道(R)-肠道(E)-孤儿(O)病毒。雏鹅感染此病毒后可引起出血性、坏死性肝炎;番鸭感染后引起肝脏、脾脏等内脏器官有白色坏死点,也称为白点病;樱桃谷肉鸭感染后引起脾脏坏死,也称为脾坏死症。  相似文献   

17.
<正>禽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5种病毒之一,该属还包括非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致融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和狒狒呼肠孤,以及从爬行动物中分离的致融病毒。禽呼肠孤病毒和哺乳动物呼肠孤病毒是Orthoreovirus属的两个主要类群,尽管它们有许多共同的分子特征和物理化学特征,但它们在宿主范围、致病性和基因组编码能力以及各种生物学和血清学特性方面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病毒性关节炎是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主要发生于肉用鸡的一种传染病。以胫跗关节腱鞘肿胀和腓肠肌腱断裂为其特征,故又称传染性腱鞘炎、腱裂综合症或腱滑膜炎等。目前本病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养鸡发达的国家。我国于80年代中后期,于部分肉鸡群中发现琼脂扩散阳性鸡群和具有临诊症状的病鸡,并从病鸡中分离到呼肠孤病毒,从而证明我国鸡群中也存在有本病。由于病鸡生长迟缓,体重减轻,淘汰率高,经济效益降低,对肉鸡饲养业危害甚大。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呼肠孤病毒属成员之一。已证明有11个血清型,各血清型病毒间具有共同的沉淀抗原,用同一琼脂扩散试…  相似文献   

19.
蛋鸡的呼肠孤病毒感染、鸡贫血病毒感染和马立克氏病赵晓晨译自德国TAD公司资料王宏兆校(本资料由大方西药饲料公司提供)呼肠孤病毒感染呼肠孤病毒广泛存在鸡群中,其中多数是不致病的,只有少数可引发临床疾病。至今为止,呼肠孤病毒主要使向用型种鸡以及肥育期向用...  相似文献   

20.
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在各种禽类中普遍存在,主要感染鸡,造成鸡的病毒性关节炎。番鸭的呼肠孤病毒感染,早在1950年南非就有记载,1972年法国首次从番鸭中分离到病毒。近几年来,我国闽、浙等番鸭饲养地区相继发生了一种以肝、脾、胰腺表面出现白色坏死点为特征的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2001年,吴宝成等经病原分离鉴定,确定该病是由禽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其后,多位研究者分别从临床感染发病的半番鸭、鹅中分离到禽呼肠孤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