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段凤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4,(14):1869-1870
目的了解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汾市尧都区妇幼卫生工作年报上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数据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不明显。死亡原因前五位:早产低出生体重、先天畸形、出生窒息、先天性心脏病、意外、神经管畸形、肺炎。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和新生儿访视工作,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城东区2006年-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灵 《中国病案》2011,12(11):45-46
目的了解城东区2006年一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6年-2010年城东区171例0岁~5岁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根据《妇幼卫生年报表》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6年-2010年城东区活产数为6731例,婴儿死亡151例,新生儿死亡131例,5岁以下儿童死亡171例,死亡率分别22.43%o、19.46%“25.40%o.城东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因顺位前三位依次是新生儿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结论加强三级保健网络建设,做好围生保健,提高产儿科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重点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加大健康教育力度,提高住院分娩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海东地区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亡原因,为降低死亡率提供对策和依据。方法:收集、统计海东地区2004年—2007年7岁以下儿童保健工作月报表,对儿童死亡原因、变化趋势、死亡地点进行分析。结果:海东地区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2004年新生儿、婴儿、1岁~4岁儿童死亡率分别为20.15‰、24.29‰、3.13‰,到2007年分别下降到15.24‰、17.93‰、1.37‰;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意外、颅内出血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前几位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强化健康教育,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技术能力水平,是减少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政策和具体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玉环县2000—2009年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表及死亡报告卡进行整理,对死亡基本情况、各年龄组死亡构成、死因及构成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来玉环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8.32‰,近三年来有明显的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中以新生儿及婴儿为主,分别占49.15%和76.84%,先天畸形、意外伤害、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等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先天畸形及意外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对死亡原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工作的薄弱环节,明确保健工作重点,提高保健服务质量。为提出和制定改善儿童保健服务的卫生对策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5年-2009年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有逐年下降趋势,5年期间,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心病、神经管畸形(其他先天异常)、肺炎等。结论通过5年监测,兴安盟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呈下降趋势。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为近年来儿童死亡的第一、二位。提示加强围生期保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加强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适宜技术培训技术,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6.
海口市2000~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尧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11):1462-1464
目的:了解海口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病因、死亡率及动态变化状况,为制定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海口市2000~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和分析。结果:海口市2000~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2.80‰;前5位死因是早产、畸形、窒息、肺炎、意外死亡;年龄构成显示新生儿死亡占66.39%,婴儿死亡占84.71%,1—4岁儿童死亡占15.29%。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点是强化孕期健康教育,提高保健服务质量,尤其是要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1990年至2009年太谷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太谷县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原因,为制定儿童保健服务策略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1990年至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先天异常、肺炎、先天性心脏病。近20年来死因顺位发生了变化,出生窒息从第一位降到第四位,先天异常从第三位进至第一位。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死亡率均显著降低。结论:加强婚前、孕前及孕期保健,开展孕期筛查,产前诊断,提倡住院分娩,提高产科质量,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是减少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新密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提供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及动态变化,探索干预措施。方法:对2000~2007年新密市5岁以下儿童进行死亡监测和质量控制,及时对上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意外死亡、肺炎、早产低体重、先天性异常、出生窒息为前五位死亡原因。结论:需加强农村卫生建设,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高危妊娠管理及高危新生儿管理,加强保健教育,积极开展儿童死亡评审工作.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及主要死亡原因并探讨干预措施,对2000-2003年银川市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银川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依次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意外事故、先天畸形、低出生体重。认为要降低我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首先是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危重症的急救能力,加强监护和转诊,提高产科新生儿存活质量,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意识,普及科学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十预措施。方法根据《辽宁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普兰店市2011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产顺位等相关闲素分析。结果普兰店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冈前5位为:小儿肺炎、先天性心脏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方法对登封市2008-2013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报告卡进行统计,调查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及其死亡原因。结果 2013年登封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6.03‰,比2008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7.15‰有明显下降趋势。主要死亡原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先天性心脏病、出生窒息、意外窒息、交通意外、肺炎等。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要预防早产和低出生体质量,提高窒息复苏技术水平,加强儿童保健工作,防止意外伤害,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沧市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为制定儿童保健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临翔区妇幼卫生年报资料,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0年来临翔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到2010年已降至9 99‰;婴儿死亡的主要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而1~4岁儿童的主要死因为意外死亡与肺炎;死前就医率59 5%,在就医途中死亡的比例仅7 02%.结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是降低出生窒息、肺炎、早产的死亡率,做好围产期保健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掌握窒息复苏技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无锡市惠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出有效干预措施。方法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出生、死亡漏报审查,达到质控指标要求。结果2006~2007年惠山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5.04‰,婴儿死亡率3.67‰,新生儿死亡率3.04‰,早期新生儿死亡率1.68‰。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4位顺位为溺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肺炎。结论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应加强孕期保健及孕期监测.提高产科、儿科医疗质量和急救技术,提高儿童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对临洮县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掌握临洮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及主要死亡原因,探讨一整套切实可行的预防保健措施。方法建立5岁以下儿童生命监测网,对2004~2006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主要死因为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先天异常、肺炎、意外和中毒。结论要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关键是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推广窒息复苏技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避免致畸因素,提高先天畸形的早期诊断水平,加强安全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太谷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探讨干预措施,有效降低死亡率。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太谷县2009年10月1日—2010年9月30日出生及死亡的5岁以下儿童进行监测。结果太谷县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11.59‰,死亡原因中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及意外事故并列第一,出生窒息位居第四,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并列第五。结论加强婚前、孕前、孕期保健,开展孕期优生筛查,产前诊断,提高产科、儿科医生技术水平可降低儿童死亡率,同时加强新生儿、婴儿护理,加强学龄前期、学龄期儿童保护,有效控制意外事故的发生也可降低儿童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永仁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为制定儿童生存、保护性战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2010年我县76例0-4岁儿童死亡情况、死因构成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年间共出生活产儿5047例,其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76例,死亡率为15.05‰,婴儿死亡率为13.27‰,新生儿死亡率为10.30‰,1-4岁儿童死亡率为1.98‰.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低于农村,5岁以下儿童的死因顺位前3位是早产低出生体重、肺炎、出生窒息.结论 应将农村作为妇幼保健工作的重点,同时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和掌握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保健服务状况,为降低死亡率采取适宜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出生、死亡漏报进行质量指标控制和审查,按指标要求进行分析。结果:2003年-2007年海南州5岁以下儿童、婴儿及新生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早产低体重儿、出生窒息、肺炎、腹泻为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有效降低儿童死亡率应加强产科、儿科建设和基层医生适宜技术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搞好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06~2009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方法:对2006~2009年自贡市5岁以下死亡儿童进行分析,以了解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变化趋势,为科学干预提供依据。结果:自2006年以来,自贡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意外死亡近两年上升至第一位。结论:加强孕期及围产儿保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积极开展产前诊断,减少先天畸形;控制感染性疾病;采取综合措施减少儿童意外死亡。  相似文献   

19.
彭红专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16):102-102,107
目的 了解近三年来桂林市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主要死因并探讨干预措施。方法 以2006年1 月1日~2008年12月31日桂林市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为基本资料,计算新生 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5岁以下儿童主要死因。结果 2008年的新生儿、婴儿、1~4岁儿童死亡 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分别为3.47‰、6.70‰、1.60‰、8.87‰,较2006年(5.43‰、7.98‰、2.89‰和9. 58‰)分别下降了19.6%、12.8%、7.1%。前5位死因主要为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肺炎、其 他先天异常及出生窒息。结论 降低婴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应加强孕产妇、围产期 保健,提高产科、儿科质量,扩大健康教育的覆盖面,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2000年611例新生儿死亡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新生儿死亡的原因及干预措施。方法:对成都市2000年6ll例死亡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成都市2000年新生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49.67%,占婴儿死亡的68.58%。新生儿死亡原因顺序:出生窒息、早产低体重、肺炎、先天异常、意外窒息。结论:减少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加强图产期保健、提高产科质量,加强肺炎标准病例管理是减少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