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推拿治疗紧张性头痛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110例紧张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50例,采用针刺结合推拿治疗,针刺组30例,单纯采用针刺治疗;推拿组30例,单纯采用推拿治疗。治疗结果显示:针推组痊愈率46%,有效率100%,优于针刺组(26.7%,80%)和推拿组(23.3%,76.7%),差异有显著意义(X2=15。26,P<0.05),并就针刺推拿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机理进行了探讨,说明针刺结合推拿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很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和针刺组(各29例),1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6.6%,针刺组72.4%(P0.05)。结论:力敏腧穴推拿结合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胡梦 《新中医》2014,46(3):182-183
目的:观察推拿配合头皮针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小儿遗尿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加头皮针治疗。治疗3疗程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6.9%,对照组93.8%。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推拿配合头皮针治疗小儿遗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应用治疗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48例卒中急性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配至针刺组和康复训练组.针刺组采用体针加电针、头皮针加电针交替治疗,体针取患侧风池、完骨、翳风、廉泉、金津、玉液;头皮针围刺.对照组由语言治疗师进行康复训练.2组均每日治疗1次,每周5次为1个疗程,共2~...  相似文献   

5.
头皮针疗法与穴位全息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皮针疗法与穴位全息律张立群李伊为(广州中医药大学510407)头皮针疗法,又称头穴透刺疗法,是用毫针对头皮某些腧穴和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对应的头皮某些穴区进行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新疗法,属于微刺系统。我国头皮针疗法有多种流派,如山西焦顺...  相似文献   

6.
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推拿耳压加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推拿耳压加中药组51例(治疗组)、针刺耳压组51例(对照组),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推拿耳压加中药治疗单纯性肥胖疗效优于针刺耳压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采用针刺+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96例脑卒中肢体偏瘫患者,随机分综合组和对照组各48例,综合组采用针刺(头皮针+体针)的同时,配合运动康复训练,对照组单纯针刺(头皮针+体针),但病人自行随意锻炼,用Brunnstrom 6期评定法和修定的Barthel生活活动指数评定病人上下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综合组病人上下肢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级和Barthel指数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下肢活动能力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上肢活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高P〈0.05。结论提示针刺配合运动康复训练比单纯针刺治疗,对恢复肢体功能,提高生活活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3,(9):1212-1214
目的:观察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方氏头皮针加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30例,并与体针组30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方氏头皮针结合体针治疗中风恢复期肢体功能障碍不仅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及显效率,而且能有效的促进受损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按头皮针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头皮针组和体针组每组74例。头皮针组选择额中带、额顶带后1/3、顶颞前斜带(对侧)、顶颞后斜带(对侧)为主要治疗带。体针组根据经络选穴进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头皮针组总有效率95.95%,明显优于体针组。(83.77%)。头皮针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低于体针组(均P〈0.05)。结论:头皮针取穴针刺治疗脑卒中患者有显著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头皮针加双侧体针强刺激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20天)观察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疗法能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临床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灸推拿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各60例,针刺取压痛点及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在骨的附着点,采用关刺、恢刺及合谷刺手法,推拿则在针刺部位采用弹拨、分筋、理筋等手法。结果 3组总有效率均达l00%,针刺组与推拿组治愈率相仿(P>0.05),而针推组治愈率为88.3%,与针刺组及推拿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针灸推拿结合治疗软组织损伤,可显著提高治愈率,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2.
头针,又称头皮针或头针疗法,是指针刺人体头部的特定刺激点(区、带、腧穴)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头针治疗疾病历史悠久,早在《内经》就有关于头针治疗各种疾病的记载,《针灸甲乙经》及《针灸大成》等文献中记载头部腧穴治疗全身疾病的内容更加丰富。头针疗法是在传统针灸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发展起来的,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脑源性疾病和部分非脑源性疾病存在一定优势,现将近五年头针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脑源性疾病1.1中风偏瘫1.1.1头针配合体针孙氏等[1]随机将120例中风偏瘫病人分为3组,头针配合醒脑开窍组(A组)33例;头针配合传统针刺组(B组)60例;传统针刺组(C组)27例,根据患者的神志、语言、肢体运动功能等进行综合评分,观察3组临床疗效。结果A组基本痊愈3例,显效20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90.19%;B组分别为7例、28例、21例及93.1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C组显效7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66.17%,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意义(P<0.05,P<0.001)。张氏[2]观察头针加体针透刺配合康复锻炼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观察组取患...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用头皮针配合肢体训练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9例,均予稳定血压、脑细胞保护剂等基础治疗,并予疏血通注射液静滴,治疗组加用朱氏头皮针疗法及康复运动功能训练。疗程均为14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早期进行头皮针留针配合肢体训练治疗可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枕大神经痛的效果,并与单纯针刺、单纯推拿比较。方法:选择门诊就诊患者126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各42例。针刺组采用针刺治疗,推拿组采用推拿治疗,针推组则在针刺治疗后立即实施推拿治疗。3组患者治疗1月后评估疗效。结果:针推组、针刺组、推拿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0%和63.41%,针推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组和推拿组(P<0.01),针刺和推拿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推拿治疗枕大神经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和单纯推拿治疗。  相似文献   

15.
运用针刺,针刺后加红外线照射,推拿手法治疗349例肩周炎,发现推拿组优于其他组,其有效率分别为92.74,92.25和97.14。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住院的中风后语言不利患者60例,按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舌体配合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头皮针加体针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7%(P0.05);治疗后2组BDAE语言评分情况比较,治疗组疗效更好(P0.05)。结论针刺舌体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皮针抽提法对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的方法,将93例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随机分为3组,3组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31例)加头皮针抽提法;对照Ⅰ组(31例)加头皮针捻转法;对照Ⅱ组(31例):仅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前,3组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积分相近,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Ⅰ组肢体运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Ⅱ组(P〈0.01,P〈0.05),ADL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Ⅱ组(P〈0.01,P〈0.05),且治疗组评分值的变化均显著大于对照Ⅰ组(P〈0.05)。结论头皮针抽提法对改善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患者ADL能力的作用优于头皮针捻转法;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头皮针抽提法能有效提高脑血栓形成后恢复期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相似文献   

18.
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目的观察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头皮针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29例,并与随机抽取的28例西药组作对照。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9.6%,西药对照组为71.4%。结论提示针刺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对肩周炎患者疼痛及活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6例入选的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加推拿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分别予治疗第1天、2周后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关节活动度(ROM)评分对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功能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功能均明显改善(均P0.05),但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组较传统针刺加推拿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银质针配合手法推拿较传统针刺加手法推拿治疗更能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及运动功能受限等临床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垂加 《山西中医》1997,13(3):31-31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32例临床观察福建省泉州市中医院(362000)庄垂加关键词震颤麻痹针刺疗法头皮针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针刺经穴配合头皮针的方法治疗震颤麻痹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共32例,其中男25例,女7例;年龄最大7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