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福仁  黄薇  陈树民  孙良丹  刘红  李毅  崔勇  颜潇潇  杨海涛  杨荣德  初同胜  张弛  张林  韩建文  于功奇  权晟  于永翔  张铮  史本青  张连华  程晖  王昌媛  林燕  郑厚峰  付希安  左先波  王强  龙恒  孙一萍  程义林  田洪青  周伏圣  刘华绪  陆闻生  何素敏  杜文莉  沈珉  金祺祎  王颖  Hui—Qi Low  Tantoso Erwin  NinghanYang  李金勇  赵欣  娇曰林  毛立国  殷刚  姜珍霞  王晓东  于京平  胡宗厚  巩翠华  柳玉强  刘瑞玉  王德民  魏东  刘金献  曹巍鲲  曹恒仲  李永平  阎维国  魏世玉  王奎军  Martin L Hibberd  杨森  张学军  刘建军 《中国麻风杂志》2010,(1):1-4
背景:由于麻风分枝杆菌宿主的局限性和难以在体外培养,限制了对麻风病的研究及其生物学方面的了解。宿主的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对麻风菌的易感性,也影响麻风病的病程。方法:采用IlluminaHuman 610-Quad BeadChips对706个麻风病例及1225名正常对照人群进行全基因组扫描,扫描的结果采用PUNK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可能阳性的93个SNPs位点在3254个麻风病例及5955名正常对照中验证,以确定麻风病的易感基因。同时我们在麻风病的不同临床型别中进行了异质性检验,以期发现与型别相关的易感基因。结果:(1)研究发现位于6个区域的15个SNPs达到了全基因关联研究水平(P〈1.0×10^-8),定位了6个麻风病的易感基因:HLA—DR,RIPK2,TNTSF15,CCDC122,C130RF31和NOD2。另外IBRK2基因对应SNP的P值为5.10×10^-5,提示该基因可能为麻风病的易感基因。(2)研究发现5个SNPs在多菌型麻风病中的遗传效力强于少菌型。结论:位于调节固有免疫NOD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基因的变异与麻风病的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2.
麻风病是麻风分枝杆菌(麻风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实施联合化疗后其患病率虽大幅度下降,但每年新发病人数并未明显减少.流行病学及双生子研究表明麻风病存在很强的遗传易感性.有关遗传易感性的研究,早期多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研究一些与免疫相关的候选基因,如HLA相关基因、IL-10、VDR及NRAMP1基因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全基因组扫描及区域内定位克隆易感基因成为研究的重要方法,并取得一定进展.但不同研究结果之间差异很大,因此,有必要在更多不同种族的人群中,采用分子遗传学技术,进行科学实验设计,以寻找不同的及共性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感染麻风分枝杆菌后发病与否和临床表型取决于宿主的遗传素质,目前通过候选基因研究、全基因组连锁研究、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等方法发现多个麻风易感基因,为实现麻风病的一级预防奠定理论基础。本文就当前定位于不同染色体的易感基因进行分类综述。  相似文献   

4.
麻风病有关的流行病学研究采用候选基因途径,比较对照设计病例的遗传标记频率,发现了不同的麻风易感和抗性基因,如白介素-10,维生素D受体和NRAMP1基因等.采用以家庭为基础的基因组扫描,还确定一些可能与麻风相关的染色体区域.随着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的发展,将不断发现新的易感和抗性基因,并将这些遗传标记引入基因诊断和预后工具,筛选高危人群,中断传播链.  相似文献   

5.
人致病性分枝杆菌主要有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原微生物之一,其感染与宿主遗传背景关系密切.研究表明,宿主基因在分枝杆菌感染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人群候选基因研究、基于家庭连锁分析和罕见易感个体基因分析,发现和分枝杆菌感染易感相关的基因有IL12B、IL12RB1、IFNGR1、IFNGR2、TLRs、NOD2、MRC1、IRGM、NRAMP1、VDR及LTA4H等,研究这些基因为揭示分枝杆菌感染免疫机制提供可能,同时也为麻风和结核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 HLA,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表明 HLA 相关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可决定感染了麻风杆菌后的易感人群发生麻风病的类型,但与麻风的易感性无关。作者着手研究是否有与 HLA 抗原相关的特殊基因可以解释 LL 型麻风病人易出现结节性红班(ENL)反应的原因。在印度,他们在65例多次有 ENL 反应的 LL 型麻风病人和其他71例无此病史的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探讨NOD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的关系。方法 单碱基延伸法(SNaP shot)检测300例彝族麻风病患者和300例彝族健康对照NOD2基因的4个SNP位点: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rs3135499的基因型。 结果 4个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P > 0.05),rs3135499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rs9302752、rs7194886、rs8057341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麻风病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结论 NOD2基因单核甘酸多态性位点rs3135499与中国彝族人群麻风病发病相关。 【关键词】 麻风; 彝族; 多态性,单核苷酸; 基因,NOD2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9名江苏汉族麻风病人(L型32名.T型37名》进行了HLA-DR分型,弃分别与65名健康对照相比较.观察到全部病人组和L型病人组DR2抗原频率显著增高,校正后仍有显著性(两组分别为X2=9.16,P=0.003,Pc=0.024,RR=3.15;X2=11.69,P=0.0006,Pc=0:005).T型缪观察到DR:低度增加一(频率差为0.163),但无显著意叉.恨据Porta-McHugh公式,按常巢色体隐性模型(A.Rmodel)用HLA-SA-B程序计算216个HLA-ADR,HLA-B,DR单语型筒假设的麻风易感基因.三位点连锁不平衡参数相对值,发现了四个相对易感麻风的单倍型,All-DR2为相对易感L型麻风的单倍型A9-DR2,All-DRs,Bwso-DR3是相对易感T型麻风的单倍型.本文结果进一步提示;假设的麻风易威基因是同HLA区域相连锁的,向接说明疾病易感基因可能在DR位点侧两型麻风均司能呈多抗原弱相关.两型麻风具有不同的遗传背景一可能是尸组异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 2,ALDH2)基因和脂质代谢与麻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7例麻风病例和18例健康对照,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比较了麻风病例皮损和健康对照中22个脂质代谢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差异。q PCR的方法检测了18例麻风患者和26例健康对照的外周血中ALDH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的方法检测27例麻风患者和18例健康对照血清中ALDH2的浓度。结果麻风病例组和对照组皮损中22种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风病例外周血中ALDH2的mRNA水平与健康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麻风病例血清中ALDH2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风病例的脂质代谢相关基因与健康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麻风病例血清中乙醛脱氢酶2浓度显著低于健康对照,ALDH2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影响麻风分枝杆菌对宿主的感染和麻风的发病。  相似文献   

10.
对麻风菌的易感性是一复合表型,可能受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但后两种因素的重要性尚难以确定。调查发现遗传因素对易感性起主要作用。许多人研究了麻风的遗传学,以确定遗传因子是否控制麻风的易感性及其临床类型,并试图将这些遗传因子定位到人类基因组的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