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了油酸咪唑啉季铵盐,采用电化学极化法测试了其对N80钢片在1mol·L-1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然后分别将KI、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丙炔醇(PA)与油酸咪唑啉季铵盐进行复配,并测试了3种复配试剂对油酸咪唑啉季铵盐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油酸咪唑啉季铵盐浓度达到50 mg·L-1时,N80钢片的腐蚀速率最小,缓蚀率高达92%;随着油酸咪唑啉季铵盐浓度的增大,缓蚀率趋于稳定;3种复配试剂对油酸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率都有明显改善,KI和SDBS的复配均能使缓蚀率达到95%以上,PA的复配效果最佳,缓蚀率可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缓解盐酸酸洗过程中的过度酸洗和酸雾挥发问题,实验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用油酸、二乙烯三胺及氯化苄合成得到油酸咪唑啉季铵盐。通过评价,结果表明在60℃20%HCl溶液中,最佳加药浓度为0.1%,缓蚀率为99.57%,抑雾率为78.37%。油酸咪唑啉季铵盐与乌洛托品、1,4-丁炔二醇、葡萄糖酸钠、OP-10按比例10∶3∶1∶1∶2复配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9.75%,抑雾率可以达到88.61%,通过现场实验达到实际生产要求,具有优异的缓蚀、抑雾性能、促进酸洗等功能。  相似文献   

3.
王大文 《云南化工》2019,(2):141-142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是将油酸作为原料,利用咪唑啉季铵盐的中间体转化为咪唑啉季铵盐的水溶性液体。一般来说,可以用亚磷酸二甲酯作为中间体,加入催化剂做出水溶性的季铵盐缓蚀液。经过试验与配比,发现合成咪唑啉季铵盐,最佳的工艺温度为90℃,咪唑啉中间体和磷酸二的配比为10:8,溶剂缓蚀效率达到98.3%。  相似文献   

4.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及硫酸二甲酯为主要原料,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咪唑啉季铵盐。结果表明,咪唑啉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二乙烯三胺与油酸摩尔比为1.2∶1,二甲苯10 mL,酰胺化温度160℃,反应时间2 h,环化温度200℃,环化时间6 h,季铵化试剂为硫酸二甲酯,季铵化反应温度50℃,季铵化反应时间2.5 h。4 mg/L加量的咪唑啉缓蚀剂在模拟盐水介质中的缓蚀率可达到90.1%。当其与丙炔醇、碘化钾、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单独复配时,在合适的复配比例下,均具有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
采用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探究120℃和140℃下丙炔醇(PA)单剂与油酸咪唑啉季铵盐(OAIQ)复配对Q235碳钢在10%盐酸及10%盐酸+1%氢氟酸中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丙炔醇复配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油酸咪唑啉季铵盐的缓蚀效果,120℃、10%盐酸+1%氢氟酸条件下,丙炔醇与OAIQ最佳配比为4∶3(2 000 mg/L∶1 500 mg/L),缓蚀率达94.3%;140℃时,丙炔醇与OAIQ最佳配比为5∶2(5 000 mg/L∶2 000 mg/L),缓蚀率达84.2%。电化学测试中,极化曲线与电化学阻抗谱图表明丙炔醇与OAIQ有着良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用摩尔比为4:1的油酸和松香作为原料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中间体,并用氯化苄进行季铵化得到松香改性油酸基咪唑啉季铵盐,将其分别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磷酸酯进行复配.采用静态失重法、电镜扫描分析法对复配产物的缓蚀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两种复配都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并得出了优化的缓蚀剂配方:质量分数0.05%松香改性油酸基咪唑啉季铵盐和质量分数0.1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复配;质量分数0.05%松香改性油酸基咪唑啉季铵盐和质量分数0.05%十二烷基磷酸酯复配.  相似文献   

7.
以油酸与二乙烯三胺合成咪唑啉中间体,用亚磷酸二甲酯将咪唑啉中间体季铵化为水溶性季铵盐缓蚀剂。结果表明,咪唑啉季铵盐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咪唑啉中间体与磷酸二甲酯摩尔比为1∶0.8,季铵化温度90℃,季铵化反应时间5 h,溶剂为异丙醇。40×10-6亚磷酸二甲酯改性合成的季铵盐缓蚀剂在1mol/L的HCl溶液中的缓蚀率高达98.3%。  相似文献   

8.
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苯甲酸、三乙烯四胺为原料合成了咪唑啉中间体,采用氯化苄对其改性来制备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实验得出最优合成条件是:n(苯甲酸)/n(三乙烯四胺)=2︰1.3;酰化温度为150~160℃;环化温度210~220℃,环化时间2 h。红外光谱图证明该实验成功地合成了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并通过失重法在2%HCl介质中研究了该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性能,缓蚀率达到96.3%。  相似文献   

9.
王永垒  李海云  方红霞 《应用化工》2014,(12):2174-2176
利用静态失重法、Tafel极化曲线研究了油酸咪唑啉类缓蚀剂在不同酸介质中对不锈钢的缓蚀性能,并尝试了油酸咪唑啉缓蚀剂与KI的复配实验。结果表明,油酸咪唑啉类缓蚀剂在10%盐酸中和10%硫酸中对不锈钢有很好的缓蚀作用。在10%盐酸介质中,只需加入0.3%的油酸咪唑啉缓蚀剂,不锈钢材质的缓蚀率就能达到98%;在10%硫酸介质中,缓蚀率在油酸咪唑啉缓蚀剂添加量为0.5%时最大,达到94%。与KI的复配结果表明,咪唑啉与KI之间有一定的缓蚀协同效应,复合使用可以达到降低成本和保持高缓蚀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种油田注水缓蚀剂的合成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缓蚀剂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油酸与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1.2,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时间8h,环化温度为220℃,中间体与季铵化试剂DMS的摩尔比为1:1。采用静态失重法,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咪唑啉季铵盐进行缓蚀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当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加量为1000mg/L时,就能达到很好的缓蚀性能;并且缓蚀剂的用量为500mg/L时,24h腐蚀速率为0.019mm/a,80℃时腐蚀速度为0.0214mm/a,将咪唑啉季铵盐以500mg/L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300mg/L、碘化钾(KI)1500mg/L、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200mg/L复配。其缓蚀率最高可达77.16%。  相似文献   

11.
王洪国  马莉  金鑫  廖克俭  姜林 《当代化工》2012,(10):1079-1081
本研究以二乙烯三胺和油酸为原料,选择新型催化剂CM-01,以二甲苯为携水剂,合成HS-01酸性咪唑啉缓蚀剂。利用失重法考察了原料配比、合成时间、合成温度、催化剂对缓蚀效果的影响。在研究中发现,原料的配比和合成温度对咪唑啉产率有很大的影响,催化剂对反应时间有很大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油酸和二乙烯三胺的摩尔比为1:1.1,合成温度为140℃下,咪唑啉的转化率达到98%;研究发现加入一定量催化剂CM-01时,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合成时间明显缩短,同时生成的咪唑啉色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油田污水富含钙、镁、钠等盐类的现状,合成了油酸咪唑啉季铵盐,采用电化学极化法和静态失重法测试了其缓蚀性能,并采用电化学极化法考察了强酸腐蚀介质中氯化钙、氯化镁及氯化钠3种盐的浓度对该缓蚀剂缓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缓蚀剂是一种以阳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在1mol·L-1 HCl溶液中,当缓蚀剂浓度为5mg·L-1时,N80钢片的腐蚀速率和缓蚀剂的缓蚀率趋于稳定;随着介质中盐类浓度的增大,缓蚀剂的缓蚀率逐渐减小。分析认为,缓蚀率减小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介质的电导率增大,导致腐蚀速率加快。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硫脲基松香咪唑啉季铵盐,对其结构进行了红外和核磁表征。采用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交流阻抗以及接触角测试分析了目标产物在质量分数为15%HCl溶液中对A3碳钢的缓蚀性能。采用AFM以及XPS测试对产物的吸附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目标产物的缓蚀效率随添加质量分数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目标产物质量分数增加到占盐酸质量的0.4%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0.78%;此物质是一种阴极控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AFM以及XPS结果证实目标产物确实可以在碳钢表面形成缓蚀剂吸附膜。  相似文献   

14.
以二聚油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氯乙酸为反应介质,经酰胺化、环化和季铵化反应合成了新型咪唑啉。通过正交实验研究,确定最优合成条件为:n(二乙烯三胺)∶n(二聚油酸)=1∶2.1;酰胺化时间3.5 h,季铵化时间3 h。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表明,产物为咪唑啉季铵盐,经测定其季铵盐质量分数为理论值的80%左右;通过ρ(C l-)=157 305 mg/L、CO2分压为3.5 MPa、在120℃和20 MPa条件下的油田模拟工况实验,证明该咪唑啉季铵盐对N80套管钢缓蚀率在85%以上,符合西部油田苛刻的腐蚀环境要求。  相似文献   

15.
咪唑啉缓蚀剂合成工艺优化及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为原料,氧化钙为脱水剂,氯化苄为季铵化试剂,经酰胺化-环化、季铵化合成了新型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并对其吸附过程进行了研究.响应面法优化了油酸与二乙烯三胺摩尔比、环化时间和环化温度等合成关键工艺条件,采用红外光谱和可见光吸收光谱法分析产品结构,以动电位扫描极化曲线法评价缓蚀效果.以0.05mol油酸为基准,氧化钙0.10mol,氯化苄0.06mol,季铵化时间2.5h,季铵化温度55℃条件下,优化结果为:n(油酸):n(二乙烯三胺)为1:1.18,环化温度162.8℃,环化时间5.55h;在50℃缓蚀剂浓度200mg/L、15%盐酸溶液中缓蚀率可达94%;该缓蚀剂的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 吸附等温式,为自发放热过程,50℃下吸附平衡常数为1.0277′105L/mol,吉布斯自由能为-41.75kJ/mol,吸附热能为-54.07kJ/mol,熵值为-38.11J/(K·mol),属于以化学吸附为主的过程.与同类合成工艺相比较,环化温度明显降低,产物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  相似文献   

16.
油田注水缓蚀剂SW-638的研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旭涛  刘志刚  贺光武 《陕西化工》2013,(11):2132-2134
以长链脂肪酸、多乙烯多胺等为原料,以磷酸酯为季胺化试剂,合成了含膦咪唑啉季胺盐,与缓蚀增效剂H和缓蚀增效剂T复配,研制出油田注水缓蚀剂SW-638,其最优组成为:咪唑啉季胺盐60%、缓蚀增效剂H10%和缓蚀增效剂T4%;在延长油田-污水处理站进行了应用试验,SW-638投加量为50mg/L,经过连续30d的监测,结果试片表面光亮,无点蚀,平均腐蚀速率为0.0326mm/a,满足〈0.076mm/a的油田注水要求。  相似文献   

17.
咪唑啉缓蚀剂对J55钢的缓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徐勇  王善波 《应用化工》2012,41(5):778-780
以油酸、二乙烯三胺、氯化苄为原料合成反应得到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通过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研究了这种咪唑啉化合物在模拟油田地层水中对J55钢的缓蚀性能,并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了J55钢表面的腐蚀形貌。结果表明,咪唑啉季铵盐缓蚀剂在酸性油田地层水中对J55钢有较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油酸、N-(2-羟乙基)乙二胺为原料,经酰胺化、环化合成了1-羟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HEAI),再采用氨基磺酸作为季铵化试剂与其反应得到目标产物1-羟乙基-2-油酸基咪唑啉硫酸酯盐(ISES)。静态挂片失重法实验结果表明,ISES缓蚀效果显著优于HEAI;当温度为50℃、ISES用量为200mg.L-1时,对N80钢在15%HCl中的缓蚀率达到94.8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