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痤汤治疗寻常性痤疮2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皮肤科自拟消痤汤治疗寻常性痤疮 2 0 6例疗效较好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3 6 0例均为门诊患者 ,采取随机抽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2 0 6例中 ,男 83例 ,女 1 2 3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40岁 ,1 7~ 2 5岁 1 70例 ,平均 2 2岁 ;病程最短 7d,最长 1 0年 ,平均 2年 ;皮疹单发于颜面 1 5 0例 ,颜面及胸背均发 5 6例 ;伴痒痛 93例 ,伴口鼻干燥 1 6 9例。对照组 1 5 4例中 ,男6 1例 ,女 93例 ;年龄最小 1 5岁 ,最大 3 5岁 ,平均 2 0岁 ;病程最短 1 0 d,最长 1 5年 ,平均 2 .5年 ;皮疹单发于颜面 1 1 7例 ,颜面及胸背均发 3 7…  相似文献   

2.
曹锡鸿 《陕西中医》1989,10(5):206-207
<正> 笔者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自1983~1987年,分型论治颈椎病100例,收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67例,女33例;年龄35岁以内12例,35~45岁26例,45~55岁42例,55岁以上20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1岁。病程3月~20年不等。颈型3例,神经根型42例,椎动脉型7例,交感神经型10例,脊髓型2例,混合型36例。辨证治疗1.营卫不和,痰瘀阻络型:头痛头昏,颈项强痛,肩背及肢体疼痛麻木沉着,兼见颜面潮红,眼睛抽痛,视物摸糊,口唇麻木,筋掣内瞤,健忘失眠,烦躁易怒,舌  相似文献   

3.
我们于88年5至8月在住院病员中用中药止痢散敷脐,配合西药对症处理治疗急性菌痢18例。疗效较好,现报告于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最小10月,最大76岁;16~55岁13例,55岁以上3例,10月~16岁2例。治疗前病程:3天内15例,3天以上3例,最长5天。  相似文献   

4.
<正>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于2003年~2009年期间,运用仙人掌鲜汁外敷治疗本病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18例;其中小于20岁5例,20岁~40岁5例,40岁~55岁25例,55岁~70岁11例;发于背胸部肋间神经区18例,发于腰腹部腰骶神经区15例,发于颜面部三叉神经区6例,发于四肢7例;病程最短2 d,最长10 d,平均6.5 d;神经痛  相似文献   

5.
中药结合激光治疗扁平疣51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6年 10月~ 1999年 3月 ,我们采用中药结合激光治疗扁平疣 5 1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0 5例均为门诊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A组 5 4例 ,男 2 1例 ,女 33例 ;年龄 10~ 5 2岁 ,平均 2 1岁 ;病程 1~ 14个月 ,平均 5个月 ;发病部位 :颜面 2 9例 (其中面部泛发 3例 ) ,手背 2例 ,前臂 3例 ,全身多处 2 0例。B组 5 1例 ,男 2 2例 ,女2 9例 ;年龄 4~ 5 6岁 ,平均 2 2岁 ;病程 1~ 18个月 ,平均 6个月 ;发病部位 :颜面 32例 (其中面部泛发 5例 ) ,手背 3例 ,全身多处 16例。两组间资料差异无显著性 (χ2 =0 412 ,P >0 …  相似文献   

6.
邱桂仙 《新中医》2007,39(8):20-20
笔者用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痤疮,疗效显著,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均为门诊患者,男24例,女76例;年龄14~35岁;病程2月~3年。临床表现:颜面部痤疮,顶部浅  相似文献   

7.
1997年4月~1999年6月,笔者采用自拟方配制成油剂-复方三黄油,外用治疗颜面单纯疱疹38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观察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男17例,女21例;年龄6~53岁,平均25.5岁;其中初发9例,复发29例;起病时间:1~4天,平均3天。对照组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5~51岁,平均24.6岁;其中初发8例,复发27例;起病时间:1~3.5天,平均2.9天。两组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依据:所有病例均符合《实用皮肤科学》[1]及《皮肤性病学》[2]中的单纯疱疹有关诊断标准:1疱疹发生于口角、唇缘、鼻孔附近及颜面;2局部有灼痒感并在…  相似文献   

8.
<正> 1.资料分析:我科自1988年~1994年共收治肾病综合征患儿45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1~6岁12例,7~12岁8例,>12岁15例;初发32例,复发13例,其中1例4次复发;来院前病程,<1月22例,1~6月14例,7月~12月6例,>12月3例;临床分型:单纯性肾病22例,肾炎性肾病20例,先天性肾病3例;浮肿情况:周身浮肿者17例,颜面浮肿者19例,双睑及下肢浮肿者5例,颜面浮肿及下肢浮肿者4例,尿少者11例。化验检查:尿蛋白++++23例,+++者16例,++者6例;病程中合并肺炎者3例,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者1例,腮腺炎者2例,泌尿系感染者13例。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笔者自一九八○年以来,自拟冠心通脉汤治疗26例冠心病,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性别:男22例,女4例,男:女=5.5:1;年令40~45岁6例,46~50岁3例,51~55岁3例,56~60岁7例,61~65岁4例  相似文献   

10.
桂枝败酱美容汤治疗黄褐斑186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文科 《四川中医》1999,17(7):43-43
黄褐斑是以人体面部出现大小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而得名,祖国医学称为“黧黑斑”,相似现代医学的蝴蝶班,颜面色素沉着症。此病多见于妇女,好发生于青壮年,是一种常见多发病。笔者从1986年至1997年11年间用桂枝败酱美容汤治疗颜面黄褐斑1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86例患者均以中医门诊观察治疗为主。其中女120例,男66例;16-25岁28例,26-30岁76例,31-40岁40例,41-45岁42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55岁。临床表现以人体颜面呈现不规则的黄褐色斑块,半年以上不能自行消退为诊断依据。2治疗方法以桂枝败酱美密汤为基本方:…  相似文献   

11.
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窦房结功能减弱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89年以来,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生脉散加味治疗28例,取得一定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经诊为窦房结功能减弱28例,其中男23例,女5例;年龄最大70岁,最小加岁,平均58.7岁;病程:1a以内25例,2a以上3例;病因:冠心病15例,心肌炎10例,病因未明3例. 临床表现:一般均有乏力、胸闷、心悸、精神萎顿、颜面不荣、畏寒、肢冷、纳减等不适. 心电图:以严重而持久的心动过缓45~55次/min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自拟的痤疮Ⅰ号方治疗面部痤疮证属肠胃湿热型7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0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55例;年龄15~19岁21例,20~24岁22例,25~29岁14例,30~34岁4例,35~39岁6例,40~44岁3例;病程:最短为3个月,最长为3a,平均为17个月。皮损均以颜面部为主,部分颈部、胸背部。皮损以炎性丘疹、脓疱、黑头白头粉刺为主,少数为结节和囊肿。除痤疮皮损外,无其它严重疾病。经辨证70例均为肠胃湿热证,其中兼肝热者11例。1.2诊断标准全部病例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  相似文献   

13.
<正> 我们采用自拟秦艽萆薢汤治疗结肠激惹综合征2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一、一般资料:20例中,男13例,女7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5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0年。二、辨证分型:脾胃虚弱型(8例):证见大便时终时泻,带粘液,间有完谷不化,食欲不振,脘闷不舒,体倦无力,颜面及两下肢轻度浮肿,重者伴脱肛,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肝脾不和型(4例):证见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扁平疣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中,男20例,女30例;年龄6~28岁,平均年龄16岁;病程3个月~4年。疣体散在颜面、前臂手臂者32例;在颜面者10例;在颜面及上胸部、肩胛部者2例;在手臂者6例。皮...  相似文献   

15.
从1980年~1990年,笔者用自拟三参保阴汤治疗小儿尿崩症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 55例患儿中,男36例,女19例;3岁~5岁15例,6岁~10岁26例,11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20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院门诊1996年4月—200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痤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门诊患者200例,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龄15~36岁,平均24.4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1.6年;其中黑头粉刺5例,丘疹性28例,脓疱性10例,囊肿性6例,瘢痕性3例;皮损发于颜面者42例,颜面及胸背者10例;伴发痒者8例,  相似文献   

17.
李种泰 《中国针灸》2005,25(5):354-354
笔者近年来采用鹿茸精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本症55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5例患者均系本院门诊病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最小32岁,最大78岁,平均55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0年,平均10.1年.55例患者血压均正常.  相似文献   

18.
1978年以来,采用信枣散外敷法治疗颜面部皮肤癌22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2例均经病理确诊。男8例,女14例;最大年龄86岁,最小39岁,70岁以上占多数。发病部位:颧颞部5例,前额部2例,颊部6例,鼻部4例,眶下部3例,眼内眥部1例,眉弓外侧部1例。22例  相似文献   

19.
窦性心动过缓(窦缓),轻者可无临床症状,重者可见心悸,胸闷,眩晕,脉迟。属中医心悸、眩晕范畴。笔者采用益气活血、温通和络复脉之法,拟窦缓方治疗窦缓有临床症状者36例,疗效尚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40~55岁,5例;55~70岁,28例;70~80岁,3例;平均年龄65岁。病程  相似文献   

20.
笔者按分型治疗法,治颜面神经麻痹150例,其中痊愈者146例(占97.34%),显效、无效者各2例(占2.66%)。现报道如下: 一、临床资料年龄最大80岁,最小5岁;左侧颜面神经麻痹95人,占63.3%;右侧55人,占36.7%;虚证(气虚、血虚、气血俱虚)124人,占82.7%;实证(风热)26人,占17.4%。二、治疗方法(一)针刺疗法取穴:①印堂、承浆、风池、大迎(辅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