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提出了利用扩展IP选项实现IP协议与ANEP协议兼容的方法,解决了主动网数据包在Internet上的传输问题,并设计了兼容主动网数据包和一般IP数据包的主动节点上的存储链表及转发算法·最后仿真测试了主动节点和非主动节点的传输效率,表明两者传输时间的平均差值对总传输时间影响不大,并通过模拟主动节点的建立验证了将主动网技术与Internet技术相融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主动网络体系结构的讨论 ,阐述了多种主动包的实现方案 ,并进行了不同环境下的比较分析 .认为采用主动IP选项方案可使得传统网络与主动网络更好地结合 ,从而使主动节点或局部网络更好地融入当前的网络中 ,变被动网络为主动网络  相似文献   

3.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它不仅可以传送数据包,而且还可以执行数据包中特定的运算任务.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但由于传统网络管理不适应主动网络管理,不能发挥主动网络的分布式计算能力.论文讨论了一种基于节点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分析了该模型的结构、管理机制和设计要点,并对网络拓扑发现和流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主动网络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通过将网管主动包委派到被管对象附近的网管主动节点,快速主动地发现和处理网络事件,从而克服传统网络管理技术存在的管理效率低、伸缩性差的缺陷,实现分布式的智能网络管理。网管主动节点和主动包是该体系结构中的2个基本部件,文中给出了它们的构造方法。该主动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不但能集成到目前的TCP/IP网络中,满足该类网络的管理需要,而且还能平滑过渡到对未来主动网络的管理。  相似文献   

5.
基于主动网络的分层管理模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网络体系,它不仅可以传送数据包,而且还可以执行数据包中特定的运算任务.主动网络为用户提供了可编程的接口,用户可通过网络中的节点动态地注入所需的服务.本文讨论了传统网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主动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与管理机制.重点讨论了一种以节点为核心的主动网络管理模型,并分析和研究了该模型的结构、管理机制、设计要点和各层关系.  相似文献   

6.
根据主动网络的特性,设计了一个主动网络管理支撑环境,该环境主要 由主动包处理环境和主动节点本地管理器构成,主动包处理环境中的主动网络管理服务/应用执行环境为主动网络管理服务/应用的动态部署提供支持;在本地节点管理器中提出的管理者信息对象的概念,为实现主动网络节点的自治管理和管理者的自动扩展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基于ATM网络IP的QoS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IPOA(IP(Internet Protocol) Over ATM)不保证任何QoS(Quality of Service)的问题,通过扩展IP数据头,提出了一种用户业务优先级方案.它可在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交换虚通路SVC(Switched Virtual Circuit)上为IP(Internet Protocol)综合业务提供QoS,以获得更好的分组传送性能.与传统方案相比较,能够享有ATM网络提供的各种QoS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网络发展到面向应用的阶段,传统面向系统互连的网络体系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各种以高性能为评价指标的网络应用需求.在分析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发展历史及传统网络体系结构不足的基础上,讨论了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应用层主动网络(ALAN)体系结构模型,该模型通过增加用户层实现对用户的管理和支持用户的可移动性,通过应用层的主动网络技术,解决目前网络无法提供服务定制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主动网络平台Magician的体系结构和传输与执行Smart包原理的基础上,通过自行定制Smart 包,获取网络节点资源,并结合实例给出其传输及执行过程.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能灵活、快速、主动地获取节点资源,为主动预测网络故障,及其他基于主动网络的研究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0.
主动流媒体编码转换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展了主动流媒体编码转换机制,该机制能进一步充分利用主动网络技术赋予网络的可编程、可计算的能力,除了只为同一组播内容建立一棵组播树外,组播源只发送一个最高质量的流媒体编码版本,在主动节点进行灵活的数据编码转换以满足组播用户的不同需求.该机制适用于任何种类流媒体的组播传输,不同的只是流媒体编码转换的复杂性和具体的编码转换过程.对该机制进行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在协议设计和性能方面都予以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短波Mesh网络中进行IP数据报的转发,实现与其他IP网络的互连互通,结合短波IP网络的特点,对网络中的关键设备-短波IP路由器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其内部组件的结构模型,并通过搭建试验平台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短波IP路由器可实现短波链路上的IP数据报路由转发,验证了所提出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网络地址转换技术的实现与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是解决当前Internet网络IP地址匮乏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又是一项网络国界安全防范措施,本文在分析了NAT基本原理基础上,详细阐述了NAT网关的注册地址分配策略、路由策略、IP数据的修改以及安全和加密等技术细节,给出了NAT在网络层的实现策略,包括TCP/IP驱动系统的结构、IP协议在Linux中的实现和NAT技术在IP层的实现,最后,文章展望了NAT技术的发展趋势:端口地址转换PAT和NAT的跨主干网技术。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Internet的不足,提出了引入主动网络的必要性,基于主动网络的纵向结构和横向结构,指出了主动节点所应具有的结构,通过点-点可靠数据传输模型,比较了主动网络和传统的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性能,由定量分析结果可知,主动网络在有损链路上,通过将计算引入网络,有效地改善了网络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传输控制协议(TCP)已不能适应高速网络的发展.在被提出的高速网络拥塞控制算法中,H-TCP虽然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而备受关注,但H-TCP存在严重的RTT不公平性问题.针对H-TCP的这一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H-TCP的改进算法CH-TCP.CH-TCP借助VCP的思想,利用了IP数据报头的空闲字段携带RTT信息,明显提高了RTT公平性,并保留了H-TCP原有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IP协议的主要作用 ,IP协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包括寻址、数据报的分片与重组、数据报的传输过程、路由选择 ,最后介绍了IP协议新发展。  相似文献   

17.
Ipv4向Ipv6的转变能更好地满足互联网中移动用户的需求,同时,主动网络也为移动IP这一新的互联网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在应用级主动网络环境下研究移动IP技术是一个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课题,文中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主动网络实现报文重定向,并解决三角路径问题。  相似文献   

18.
A Cluster-Based Secure Active Network Environmen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e introduce a cluster-based secure active network environment ((.‘SANE) which separates the processing of IP packets from that of active packets in active routers. In this environment, the active code authorized or trusted by privileged users is executed in the secure execution environment (EE) of the activc router, while others are executed in the sccure EE of the nodes in the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 (DSM) cluster. With the supports of a multi-process Java virtual machine and KcyNotc, untrusted active packets are controllcd to securely consume rcsource. The DSM consistency management makes that active packets can be parallelly proccssed in the DSM cluster as if they were processed one by one in ANTS (Active Network Transport System). We demonstrate that CSANE has good security and scalability, but imposing little changes on traditional routc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