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南某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人群健康风险。方法于2014年4—8月采集西南某煤矿区土壤,测定其重金属元素Pb、Cd、Hg、As、Cu的含量。采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地积累指数法对土壤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合美国环保署人体暴露健康风险评价法对土壤重金属健康暴露风险进行评价。结果除Pb、Hg、As外,研究区土壤中Cd、Cu的平均含量均超过贵州省土壤背景值,分别是背景值的1.02、3.33倍。研究区土壤中5种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平均为91.36,整体处于Ⅰ级轻微生态风险,Cd和Hg是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地积累指数评价表明,研究区土壤Cu污染最严重,Pb、Hg、As尚不构成土壤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儿童和成人日暴露剂量均值均为CuPbAsCdHg,经口摄入是儿童和成人非致癌健康风险和致癌健康风险的主要途径。Cd对儿童的致癌风险指数(CRn)为3.06×10~(-6),可能存在致癌风险;对成人的CRn为4.94×10~(-7),不存在致癌风险。As对儿童的CRn为1.24×10~(-4),存在致癌风险;对成人的CRn为1.79×10~(-5),可能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As对区域非致癌健康风险(HI)和致癌健康风险(CRtotal)的贡献率最高。结论本研究区土壤重金属整体处于轻微生态风险,Cu、Cd、Hg是土壤污染治理的重点,应防范As的暴露风险,加强预防重金属经口摄入暴露途径对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积累指数法对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评价公路旁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方法以319国道龙岩市新罗区路段为例,应用积累指数法对公路环境土壤介质中重金属(Cu、Zn、Cd、Pb、As、Cr、Ni、Fe、Mn)污染叠加进行评价. 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d、Pb、Cr和Cu元素含量高于福建省土壤背景值,其平均含量分别是福建省土壤背景值的23.6倍、4.6倍、1.7倍和1.5倍.已形成强污染的元素为Cd,中等污染的元素为Pb,轻污染的元素为Cr.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附及污染程度Cd>Pb>Cr>Cu>As>Zn>Ni>Mn>Fe.结论公路旁土壤中Cd、Pb污染严重,重金属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辆燃料和轮胎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流溪河和某支流的2个水源地底泥中Cd、Hg、As、Cu、Pb、Cr、Zn、Ni共8种元素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方法检测2个水源地底泥中Cd、Hg、As、Cu、Pb、Cr、Zn和Ni的含量,用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流溪河和该支流底泥中分别存在强和很强程度的Cd污染,Hg、As和Zn为中度或强污染。Cd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最高,生态风险为强以上,Hg其次。As、Cu、Pb、Cr、Zn和Ni的生态风险均为轻度。支流底泥中重金属和砷污染的综合生态风险高于流溪河。流溪河底泥中重金属和砷的单因子生态风险指数低于广东省内其他4条河段,Cd的风险指数在各河段中均为最高值。结论流溪河及其某支流底泥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和砷污染生态风险,且支流较高。Cd和Hg是最主要的污染因子。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萍乡市郊区土壤环境质量和污染状况,于2016年5月,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该地区采样区企业周边、基本农田、蔬菜基地、畜禽养殖场周边及闲置地块土壤中Cd、Hg、As、Pb、Cr、Cu、Zn和Ni的含量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除Hg(超标率为6.67%)外,Cd、Hg、As、Pb、Cr、Cu、Zn和Ni均达到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土壤的综合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都较低。5类采样单元中,闲置地块和畜禽养殖场周边土壤中各重金属元素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相对最高,蔬菜基地和农田土壤次之,企业周边土壤相对最低。整体而言,萍乡城郊土壤环境质量处于清洁和安全范围内,生态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目前国内PM_(2.5)污染较重,载带的大气重金属对人体健康影响较重且污染水平不清的现状,探讨我国城市PM_(2.5)载带典型重金属的污染特征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收集并整理了2003—2015年间23城市PM_(2.5)载带重金属的质量浓度数据,应用地质累积指数方法对这些城市PM_(2.5)载带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估,并应用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这些重金属对人体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 PM_(2.5)载带的重金属污染较重,Cd和Pb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评价表明,Cr、Mn、Pb、As、Cd、Cu、Ni对人群无非致癌风险,As、Cr(Ⅵ)、Cd、Ni对部分城市成年男性有较高潜在致癌风险。结论建议将Cd、Pb、Cr、As和Ni作为优先控制的大气重金属种类。  相似文献   

6.
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7年3月,在淮河安徽段上设置6个采样断面(分别是王家坝、田家庵、蚌埠闸、吴家渡、临淮关和小柳巷),在每个采样断面设置3~5个采样点,采集每个断面各采样点表层(0~20 cm)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样品中Cu、Pb、Zn、Cr、Cd、As、Hg元素的质量浓度,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 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除Zn、Cu为中等程度污染外,其余均为低程度污染,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As>Cd>Pb>Cr>Hg;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除田家庵断面的Hg和吴家渡断面的Hg、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外,其他各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都很轻微,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Cu>Pb>Cr>Zn.结论 淮河安徽段沿岸人类的活动尚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构成造成影响,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不显著,处于轻微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7.
公路交通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价公路交通引起的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方法选择320国道马龙路段进行耕作土采样,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分光光度法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u、Cd、Pb、Zn、Cr、As、Ni含量,采用清洁对照区土壤剖面重金属含量作为参比值,应用地积累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叠加进行评价。结果研究区土壤中Cu、CA、Pb、Zn、Cr、As、Ni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P〈0.01)。Cd为中等污染~强污染,Pb为中等污染,Cr和Cu为轻污染~中等污染。污染晕带沿公路延伸方向展开,自公路起向其两侧强度运渐减弱,扩散范围约为150m。土壤对重金属元素的吸收及污染程度;Cd〉Pb〉Cr〉Cu〉As〉Zn〉Ni。结论公路旁土壤重金属污染以Cd、Pb和Cr为主,污染叠加重金属来源主要为机动车燃料、轮胎、机械中所含微量重金属成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公园尘土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分析重金属污染水平并对其产生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价。方法利用ICP-MS法测定2018年3—4月采集的公园尘土内7种重金属的含量,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分析其污染程度,并应用美国环境保护署(EPA)人体暴露风险评价方法对重金属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石家庄市公园尘土中Cr、Mn、Cu、Zn、As、Cd、Pb 7种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44、292.34、47.62、279.96、11.69、0.98、57.90 mg/kg,其中Cd、Cu、Zn、Pb高于河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呈现不同程度的富集。重金属日平均暴露剂量排序为手-口摄入皮肤接触呼吸吸入。重金属非致癌风险指数(HQ)PbAsCrCdCuNiZn,均1;致癌重金属Cr、As、Cd、Pb的致癌风险指数(CR)均1×10-6。结论石家庄市公园尘土中的Cd和Zn处于重度污染水平,Pb和Cu处于中度污染水平。健康风险评价表明,手-口直接摄入是公园尘土暴露风险的主要途径,公园尘土中各重金属均不存在非致癌风险,Cr、As、Cd、Pb致癌风险均低于阈值,不具有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9.
沈抚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沈抚污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方法于2003—2004年,采集了辽宁省沈抚东陵灌区13个自然村的农田土壤样本,并采用地质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沈抚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沈抚污灌区土壤中的主要重金属污染物是Hg、Cr、Pb、Ni、Cu,其中,Hg的富集程度最高,平均富集系数达到了2.65。地质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重金属的污染程度顺序依次为Hg>Pb>Cd>Cu>Ni>As>Cr,整个区域中Hg、Pb、Cd达到了轻度-中等污染水平;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结果显示,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为Hg>Cd>Pb>As>Cu>Ni>Cr,整个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中等危害水平,其中Hg的生态危害指数已达强度危害。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各重金属元素污染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结论长期的污灌造成了灌区土壤重金属的严重污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市蔬菜基地土壤中铅(Pb)、镉(Cd)、铬(Cr)、镍(Ni)、铜(Cu)、锌(Zn)、砷(As)、汞(Hg)含量及污染程度。方法分别在某市5个蔬菜基地采集84份土壤样品,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Pb、Cd、Cr、Ni、Cu和Zn的含量,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并根据《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采用变化程度等级、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某市蔬菜基地土壤8种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高于标准外,其他7种均符合国家标准。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程度Pb、Ni、Cu、As为1级,属基本无变化、清洁;Cd、Cr、Zn、Hg为2级,属轻度变化、低累积。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综合污染指数为0.86,为2级,属警戒限。结论某市蔬菜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基本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总体质量较好,但镉超标情况相对较严重,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1.
唐大镜    常会云    张莹  孙成瑶    陈凤格    关茗洋    赵川     《现代预防医学》2021,(7):1177-1180
目的 了解2017—2019年石家庄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元素的污染特征及来源,并对重金属的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方法 采集2017—2019年每月10-16日和空气质量指数(air quality index, AQI)≥ 200条件下的大气PM2.5,利用富集因子法和地累积指数法判别元素的来源和污染程度,以及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估模型对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价。 结果 采样期间,PM2.5及其重金属浓度的变化特征一致,均表现为采暖期>非采暖期(ZPM2.5 =-8.754,ZSb =-10.549,ZAs =-6.916,ZCd =-9.472, ZCr =-8.396,ZHg =-12.527,ZPb =-11.133, ZMn =-6.273, ZNi =-7.131,ZSe =-5.067,ZTl =-6.805,P<0.05),各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Pb、Mn、Se、As、Sb、Cr、Cd、Ni、Tl、Hg。污染来源及程度评价表明:除Cr、Ni外,其他元素富集因子值均大于10;Cd、Cr、Se、Tl的地累积指数值均大于5。健康风险分析显示:不同人群中各元素的致癌和非致癌风险由高到低依次为成人、青少年、儿童;其中,儿童、青少年女性高于男性(Cr、Ni、Hg),成人男性高于女性(As、Cr、Ni、Hg、Pb、Mn)。结论 石家庄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其致癌和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水平之内。  相似文献   

12.
兰州百合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潜在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兰州百合种植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和潜在风险。方法于2013—2015年春季采集兰州百合种植土壤65份样品,测定砷(As)、铅(Pb)、镉(Cd)、铬(Cr)、汞(Hg)的含量,以NY/T 391—2013《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为评价标准,并应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百合种植土壤重金属Cd、Cr、Pb、As、Hg含量分别为0.18~0.34、32.52~63.74、22.61~35.78、9.3~13.13、0.024~0.08 mg/kg。其中Cd、Pb和Hg分别为甘肃省土壤背景值的2.76、1.25和2.65倍,Cr和As未超出背景值,百合种植土壤质量符合国家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的要求,百合种植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风险依次为CdAsHgPbCr,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32.55,潜在生态风险危害程度为低等。结论本次调查的百合种植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程度相对较低,但需重点防范Cd、Pb和Hg的蓄积和潜在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广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含量水平。方法于2008年4月选择广州居民区、商业区、汽车站、文教区、医疗区和公园为研究对象,共采集55份土样。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Mn、Cu、Zn、Pb、Cd、Ni,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As、Hg;采用相关性分析探讨土壤重金属相互关系,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重金属污染程度。结果广州市不同功能区8种土壤重金属平均含量均超过广东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Cd重金属含量分别高达背景值的16.28、14.64倍;Cu、Zn、Pb、Cd、Ni和As含量以商业区最高,Mn以汽车站最高,Hg以公园最高。Cu、Zn、Pb、Hg在不同功能区的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Mn-Cu-Zn-Pb-Ni之间、Cu-Zn-Pb-Cd-Ni之间、Cu-Pb-Hg之间均存在相关性(P0.05);各功能区中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表现为Zn、Cd、Hg呈重度污染,Cu、Pb、As呈中度污染(除商业区Cu、Pb和汽车站Cu为重度污染外),Mn、Ni呈无污染或轻度污染(除商业区Ni为中度污染外);不同功能区的土壤重金属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公园(18.13)商业区(15.85)居民区(13.34)汽车站(10.75)医疗区(9.61)文教区(8.98),均达到重度污染。结论广州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不同程度受到污染。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甘肃省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采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方法采用原子吸收法、原子荧光法等检测土壤中Pb、Cd、Hg、As、Cr的含量,使用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对其危害性进行评价。结果甘肃省重金属元素Pb、Cd、Cr、As、Hg的均值都超过了甘肃省土壤背景值,其中Hg的均值是甘肃省土壤背景值的4.2倍,说明土壤受到一定程度的人为污染影响。结论甘肃省土壤生态危害级别为中等潜在生态危害,应加强监督管理,减少人为污染。  相似文献   

15.
上海浦东新区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城市公园绿地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及来源,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保障人体健康。方法于2007年12月采集了上海浦东新区6个公园绿地(公园1-6)75个土壤样品,利用全谱直读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和测汞仪.对样品中的Cu、Pb、Zn、Cr、Cd、As、Ni及Hg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上述重金属的分布特征。结果浦东新区公园绿地土壤重金属Cu、Pb、Zn、Cr、Cd、As、Hg及Ni含量范围分别为21.08-69.31,41.87-91.71,104.65-213.83,84.63-894.28.0.15-0.26,19.14-25.32,0.02-0.55,39.30-454.36m/kg,与上海市土壤背景值相比,除Cd外的所有重金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仅公园1受到相对较严重的Ni和Cr污染;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公园1为重度污染,其余公园未受污染。结论本次调查的公园绿地土壤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某些重金属的污染。  相似文献   

16.
采用污染指数、健康风险评价、克里格插值等方法,对湖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与健康风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15年,湖北省土壤重金属单因子污染指数差异较大,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Hg、Cd、Cu、Zn、Pb、As、Cr,污染程度较高的采样点多位于鄂西、鄂中地区;(2)儿童和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均小于1,总致癌风险指数均介于10~(-6)~10~(-4)之间,说明土壤重金属污染导致的两类健康风险总体上可以接受;(3)儿童和成人总非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均在省域空间上呈现"西高东低"分布格局,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重金属背景值较高的鄂西、鄂西南地区。研究结果为省域尺度的土壤污染防治和健康风险防范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重金属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Cu、Pb、Cd、Cr四种重金属的形态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于2008年8月汛期采集三峡库区消落带11个采样点的沉积物,测定Cu、Pb、Cd、Cr的总量及各形态的含量,分别采用地质累积指数和风险评价准则(RAC)进行评价.结果 各采样点沉积物中Cu、Pb、Cd、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4.0、56.2、0.56、99.2mg/kg.地质累积指数分析表明,Cu和Cd处于中等污染,Pb和Cr处于无污染至中等污染.形态分析表明,Cd以碳酸盐结合态和Fe-Mn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形态特征呈现出较大的生物可利用性,生态风险性较大;Cr主要以残渣态存在于沉积物中,平均含量达到93.1%,生态风险性低;Cu以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Pb以碳酸盐结合态、Fe-Mn氧化物结合态以及残渣态为主要存在形态.RAC分析表明,沉积物中Cd环境生态风险较大;Cu和Pb为低等到中等风险,Cr为无风险.重金属生态风险性大小为Cd>Pb>Cu>Cr.结论 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中Cd含量较高,形态稳定性较差,具有较高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广西大厂矿区下游农村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水平,评估其对儿童产生的潜在健康风险。方法于2013年7月,采集大厂矿区下游农村的农田土壤(水田土和蔬菜地土),测定As、Pb、Cd、Cr、Hg的含量,并运用美国环保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该村儿童(1~6岁)因土壤经多种途径暴露重金属所引起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与蔬菜地比较,水田土壤中As、Pb和Hg的含量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d、Cr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除Cr外,土壤中As、Pb、Cd和Hg的含量均有超标现象,超标率分别为94.4%(17/18),27.8%(5/18),100.0%(18/18)和5.6%(1/18)。土壤中重金属的总非致癌风险、总致癌风险和总健康风险分别为8.35×10-8/年、2.09×10-6/年和2.17×10-6/年。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主要来自于As,相应的风险贡献率分别为73.0%和85.7%;经手-口直接摄入是研究区儿童土壤暴露风险的最主要途径。结论该村土壤主要受到了As、Cd和Pb的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对儿童的总健康风险小于USEPA推荐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1.0×10-4/年),不会对当地儿童健康造成明显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西安周边渭河玉米种植区土壤中金属及类金属的分布特征及潜在的生态风险。方法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西安周边渭河玉米种植区土壤中5种As、Hg、Pb、Cd和Cr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西安周边渭河土壤中As、Hg、Pb、Cd和Cr的平均含量分别为8. 7、0. 047、30. 9、0. 277和70. 7 mg/kg,其中Hg、Pb、Cd和Cr平均值高于陕西土壤背景值。Hg和Cd的变异系数较大。5种污染物之间两两正相关。以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为评价标准,污染评价结果表明,单因子污染指数Cd达到中度污染水平,As处于未污染水平,从综合污染指数来看土壤污染达到中度污染水平。结论西安周边渭河玉米种植区土壤存在不同程度的金属及类金属污染,以Cd和Hg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20.
2017—2019年新疆博州农村土壤重金属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新疆博州地区农业用地中重金属Pb、Cd、Cr、As、Hg的监测,掌握农村土壤环境污染状况判断新疆博州地区农村环境卫生健康危害因素。方法2017—2019年选取博州地区博乐市所辖的5个乡镇中的4个行政村作为监测点,采集5~20cm深表层土壤,共采样60份。依据《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2018)进行评价,采用单项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Pb、Cd、Cr、As、Hg的污染程度。结果2017—2019年博州地区土壤重金属中Pb、Cr、As、Hg含量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而Cd含量的超标样本为13份(超标率21.67%),Pb、Cd、Cr、A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05,P=0.007,P<0.001,P=0.027),而Hg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6)。Pb、Cr、As、Hg的单项污染指数Pi<1,为无污染状态,但元素Cd在2017—2018两年内出现单因子污染指数Pi>1,最大值为2.33。2017和2018年农村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1.67和1.06,评价结果为轻度污染,而2019年农村土壤综合污染指数为0.72,评价结果为尚清洁。结论新疆博州地区部分农村环境土壤质量整体尚可,但部分地区重金属Cd污染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