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随访观察20例核素131I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老年甲亢心)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讨论131I治疗老年甲亢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老年甲亢心是62例老年甲亢中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占老年甲亢32.3%),131I治疗前伴有房颤、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一种或几种心脏异常,131I治疗后随访1~16年,平均随访5.4年。结果:131I治疗后痊愈19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95%,复发1例(5%);总治愈率为95%;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45%),其中伴房颤16例经131I治疗后3~14个月转为窦性心律14例,2例房颤持续存在。结论:131I治疗老年甲亢心简便安全、经济、无痛苦、治愈率高,目前仍是治疗老年甲亢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心房颤动患者高凝状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高凝相关指标及影响因素,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房颤患者是否有心力衰竭分为两组:房颤1组为无心力衰竭者(30例),房颤2组为有心力衰竭者(30例)。具器质性心脏病且心功能正常的窦性心律患者(40例)为窦性心律组,另选33例正常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在慢性房颤患者、心脏病无房颤患者和健康正常人中,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结果房颤1组患者D二聚体为474.5μg/L(220.0~843.9μg/L),房颤2组患者血浆D二聚体为657.9μg/L(365.8~1 448.6μg/L),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271.6μg/L(186.6~426.2μg/L)和正常对照组179.5μg/L(131.4~235.1μg/L),(P<0.05)。房颤1组患者血浆Fg(3.74±0.76)g/L和房颤2组患者血浆Fg(4.25±0.95)g/L明显高于窦性心律组(3.26±0.80)g/L和正常对照组(2.97±0.72)g/L,(P<0.05)。与房颤1组比,房颤2组患者D二聚体、Fg显著升高(P<0.05)。与左房内径<40 mm的房颤患者比,左房内径≥40 mm的房颤患者D二聚体、Fg升高(P<0.05)。结论房颤患者存在着高凝状态,并且心力衰竭和左房扩大增加房颤的高凝状态,这些异常可能与房颤患者血栓形成和(或)栓塞事件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房颤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临床意义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为65例房颤患者,按能否自行复律分为阵发性房颤组及非阵发性房颤组,其中非阵发性房颤组又分别按左心房内径(LAD,≤35mm,>35mm)、左室射血分数(LVEF,<45%,≥45%)分成亚组,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阵发性房颤组和非阵发性房颤组的hs-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2)非阵发性房颤组中LAD>35mm者hs-CRP水平明显高于LAD≤35mm者(P<0.01);(3)非阵发性房颤组LVEF<45%亚组血浆hs-CRP水平高于LVEF≥45%亚组(P<0.05);(4)房颤患者LAD与hs-CRP浓度成正相关(r=0.61,P<0.05),LVEF与hs-CRP浓度成负相关(r=-0.53,P<0.05)。结论:证实hs-CRP与房颤有关,提示炎症通过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参与了房颤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术前左心功能对二尖瓣修复术(MVR)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20例MVR患者随访超声心动图,根据术前左室射血分数(LVEF)将其分为:①心功能减退组34例,术前LVEF<60%;②心功能正常组86例,术前LVEF≥60%。比较两组术后二尖瓣反流(MR)程度、左房室的大小、左室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术前MR程度及左房内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心功能减退组中合并心肌梗死或扩张型心肌病的患者较多(52.94%对1.16%,P<0.01),且术前左室扩张更明显[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7.29±7.88)mm对(59.20±9.14)mm,P<0.01]。与心功能正常组相比,心功能减退组术后左室内径较大[(57.26±8.64)mm对(48.56±5.73)mm,P<0.01];术后MR程度较重(1.57±0.88对1.23±0.80,P<0.05),MR的改善程度较差(1.79±0.86对2.24±0.81,P<0.01),MR复发较多(14.71%对2.33%,P<0.05);术后LVEF较低[(53.00±13.25)%对(65.26±7.81)%,P<0.01],且心功能进一步恶化比例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29.41%对9.30%,P<0.01)。结论术前左室功能对MVR的中晚期疗效有显著影响。术前超声心动图不仅可以对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病理机制作出准确诊断,还可以对左室功能进行评价,对于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超声心动图研究房颤与左房关系有临床意义。80例有房颤风心病的左房内径与109例无房颤风心病的左房内径比较,统计学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风心病房颤发生率与左房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左房内径<40mm时,房颤发生率只有5.45%,左房内径40~49mm时,房颤发生率为46.67%,左房内径50~59mm时,房颤发生率为率为62.79%,左房内径60~69mm时,房颤发生率为91.67%,当左房内径达70mm时,房颤发生率高达100%。123例有房颤冠心病左房内径与125例无房颤冠心病左房内径比较,42例有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左房内径大小及房颤发作时间对房颤转复影响。方法:选取阵发性房颤患者166例,根据左房内径大小分为A组(左房内径〈40mm)、B组(左房内径≥40mm);A组中根据房颤发作时间分为A1组(房颤发作〈48h)、A2组(房颤发作时间≥48h),B组中根据房颤发作时间分为B1组(房颤发作〈48h)、B2组(房颤发作时间≥48h),均给予口服胺碘酮药物转复房颤,观察房颤转复成功率。结果:A组房颤转复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1),有统计学差异。A1组较A2组、B1组较B2组房颤转复成功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左房内径大小及房颤发作时间对房颤转复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国祥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13-3214
目的:随访观察20例核素^131Ⅰ治疗老年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老年甲亢心)的疗效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讨论^131Ⅰ治疗老年甲亢心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老年甲亢心是62例老年甲亢中经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占老年甲亢32.3%),^131Ⅰ治疗前伴有房颤、心脏增大、心力衰竭一种或几种心脏异常,^131Ⅰ治疗后随访1~16年.平均随访5.4年。结果:^131Ⅰ治疗后痊愈19例(包括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者)95%,复发1例(5%);总治愈率为95%;晚发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15%),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6例(45%),其中伴房颤16例经^131Ⅰ治疗后3~14个月转为窦性心律14例,2例房颤持续存在。结论:^131Ⅰ治疗老年甲亢心简便安全、经济、无痛苦、治愈率高,目前仍是治疗老年甲亢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正> 有效控制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患者的心室率,是减少临床症状,增加活动耐量和防止诱发心衰的关键,本文报道21例房颤患者单用地高辛未能满意控制心室率而加用硫氮(艹卓)酮能增加临床疗效。但心房颤动控制也可以有一定作用。对象与方法 21例房颤患者均为入院后每日服地高辛0.25mg心室率控制欠佳者。凡血沉、抗“O”以及T_3、T_4异常及预激综合症者均未列入。年龄16~52(平均31.2)岁。风湿性心瓣膜病19例,其中单纯二尖瓣狭窄3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2例,二尖瓣狭窄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狭窄者4例;另有二例房颤病因  相似文献   

9.
216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患者,其中37例(17.13%)伴有房颤。房颤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P<0.05),二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关系(r=0.9525)。216例中,发生脑梗塞21例(9.7%),伴房颤者10例(27.0%)。甲亢伴房颤的脑梗塞发生率明显高于甲亢无房颤者(P<0.001)。脑梗塞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二者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9213)。结果提示,对于甲亢患者的抗甲状腺治疗应尽早开始,以控制房颤的发生,这对于减少甲亢患者脑梗塞的发生率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患者男,50岁,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者,无中心静脉插管病史,1个月前行左侧前臂腕部动静脉内瘘成型术,术后2d出现左上肢肿胀,逐渐加重,不伴疼痛,局部无发红、渗出。超声检查:左锁骨下静脉近段内径11mm,中段范围30mm。呈局限性狭窄,内径2mm,远段至左侧腋静脉近段局部囊状扩张约18mm,余段内径约8mm,内部未见明显异常团状回声(图1)。狭窄处呈五彩镶嵌高速血流信号,流速158cm/s(图2),左锁骨下静脉近段及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的住院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中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分布类型,及房颤对此类心衰预后的影响.方法 调查患者417例次,按LVEF<0.50与≥0.50分为两组,根据患者入院前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及入院后新发房颤.随后观察并记录严重恶性事件发生情况及因慢性心衰而再人院次数及每两次住院的间隔时间.结果 LVEF<0.50的慢性心衰更多见于男性,一年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较LVEF≥0.50者高[15.6%(34/218)比8.0%(16/199),P<0.01],且房颤使得患者脑卒中发生率较不伴房颤者明显增高(24.3%(27/111)比8.4%(9/107),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死亡事件例数及死亡数也高于不伴房颤者;在LVEF≥0.50的慢性心衰患者中新发房颤数量较LVEF<0.50者明显增多(51比30,P<0.05),房颤可见伴发在近2/3的患者中,且再入院次数较不伴房颤者增加[(2.78±1.79)次比(2.00±1.35)次,P<0.01],前两次入院间隔时间亦较不伴房颤者缩短[(117±107)d比(154±130)d,P<0.05].结论 房颤更易发生在LVEF≥0.50的慢性心衰患者,导致更短的再入院间隔,强调治疗和管理这类房颤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二维灰阶血流成像(B-Flow)三维重建技术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内瘘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经CTA证实为前臂内瘘狭窄的血液透析患者分别行CDFI、能量多普勒(PDI)及B-Flow条件下狭窄部位的三维重建,测量狭窄部位的内径,并与CTA测量结果比较分析。结果 CDFI、PDI、B-Flow及CTA三维重建测得狭窄部位内径分别为(2.1±0.6)mm、(2.3±0.5)mm、(1.7±0.3)mm及(1.8±0.5)mm,B-Flow条件下三维重建测得的内径与CDFI和PDI条件下测得的内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A测得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DFI、PDI及B-Flow测得内径与CTA测得内径均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253、0.7662及0.9250,B-Flow测得内径与CTA测得内径的相关性最好。结论 B-Flow三维重建为血液透析患者前臂内瘘狭窄评估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者对126例房颤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旨在探讨房颤与左房大小的关系。126例房颤病人测值经统计学处理,各组均以1978年大连召开的超声诊断学术会议上通过的正常统一标准(下称正常值)。(1)风心病人阵发性房颤时左房内径41.5±3.90,持续性房颤时左心房53.0±11.6,以正常值为对照,左房内径均显著大于正常人(P<0.01)。(2)冠心病阵发性房颤者左心房内径35.3±9.3,持续性房颤者左房内径43.2±10.4,均显著大于正常人(P<0.01),(3)但冠心病持续性房颤病人与风心病人相比,左房内径显著小于后者,两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冠心病阵发性房颤左房内径也小于风心病,两者相差显著(P< 0.05),(4)甲状腺功能亢进病人发生房颤时左房内径与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5)特发性房颤病人左房内径与正常人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6)扩张型心肌病房颤时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心房纤颤(房颤)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一步明确房颤病因及病理机制对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房颤患者143例,非房颤患者(对照组)118例,测定房室腔径、左室射血分数(EF)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重点观察房腔及心耳内是否存在附壁血栓。结果: ①房颤组左房(LA)、右房(RA)、右室(RV)内径较对照组明显扩大(P<0.001),左室收缩末内径(LV2)较对照组增大(P<0.05);房颤组EF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二尖瓣返流(MR)、三尖瓣返流(TR)、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②143例房颤患者中有38例(26.6%)并发附壁血栓,其中左心房、左心耳内30例,右房腔内8例(双房腔合并肺动脉内3例)。结论:各种不同病因的房颤多伴有房室增大,其中以左房扩大最为明显;房颤患者伴随左心功能减退及血流动力学异常;26.6%的房颤患者并发附壁血栓,其中右心房附壁血栓发生率为5.6%。  相似文献   

15.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急诊收治的快速房颤71例均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随后以0.5~1.0 mg/min维持静脉滴注24 h。比较治疗前后心率及左房内径(LAD)大小。结果本组24 h内有58例转复为窦性心律(81.7%),用药后1 h、2 h及24 h平均心室率均明显下降,与用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房颤转复者LAD为(33.8±5.2)mm,未转复者为(41.5±4.1)mm,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有2例出现RR间期延长,停药后恢复,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快速房颤效果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介绍患儿,女,9个月30天,体重7kg,因咳嗽喘息3d,加重2d于2017年10月5日入院。CT示环状软骨下约1.5cm处气管内径约3mm,中段气管内径约3.5mm,下端气管肺动脉吊带处明显细小,内径约2 mm,狭窄总长45 mm,占气管全长75%[1]。心导管造影后诊断:先天性气管狭窄(长段)伴完全性气管环,左肺动脉吊带,房间隔缺损,重症肺炎。于10月17日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气管重建术(Slide成行术+自体气管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16岁。因活动后气促、心慌1年余,近日加重入 院。查体:心率10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3肋间可闻及 收缩期柔和吹风样连续性杂音,第二心音亢进,未触及震颤。心 电图检查:窦性心动过速。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 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左室扩大,主动脉瓣回声增强。 左冠状动脉窦呈囊袋状扩张,内径约13mm,向下15mm转向 右约40mm后可见一狭窄,内径8mm,狭窄后扩张的冠状动脉 窦继续前行,破口于右房,破口处内径约14mm(图1)。彩色多 普勒血流显像:冠状动脉窦内可见蓝色血流信号,瘘口处五彩镶 嵌血流信号(图2),测得双期湍流频谱…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我国慢性肾衰竭患者前臂内瘘血管的解剖学特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37例拟行前臂内瘘术,且术前行超声检查的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前臂血管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相同血管左、右侧内径比较,男、女同静脉内径比较,各年龄段最粗头静脉内径比较,各年龄段最粗桡动脉内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双前臂中最粗的一支头静脉≥1.6 mm、≥1.8 mm、≥2.0 mm、≥2.5 mm者分为343例(343/437,78.49%)、289例(289/437,66.13%)、229例(229/437,52.40%)和128例(128/437,29.29%);最粗的一支桡动脉≥1.6 mm、≥1.8 mm、≥2.0 mm者分为347例(347/437,79.41%)、270例(270/437,61.78%)和204例(204/437,46.68%)。头静脉≥2.0 mm且桡动脉≥2.0 mm者占32.49%;头静脉≥1.8 mm且桡动脉≥1.8 mm占46.22%;一支动脉≥1.6 mm且一支静脉≥1.8 mm占60.18% (263/437);一支动脉≥1.6 mm且一支静脉≥1.6 mm占70.48% (308/437)。头静脉前臂中段或中上段为2支主干者38例;一侧手臂腕部头静脉≥1.8 mm,但前臂中上段无主干(血液经由众多细小静脉回流)者2例。同侧手臂一支动脉内径≥1.6 mm的且一支静脉内径≥1.6 mm者拟吻合静脉距体表为(3.38±1.37)mm。结论 中国慢性肾衰竭患者前臂血管内径多低于欧美指南推荐标准,建议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前臂人工内瘘通路术前血管内径推荐标准。  相似文献   

19.
老年人阵发性房颤对心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患者心脏功能的改变。方法:74例有阵发性房颤发作史的老年患者,将其分为阵发性房颤组(45例)及房颤复律组(29例),并与对照组(43例健康老人),采用十二导联心电图仪及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仪,测定各组的左心房内径(LAD)、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及窦性心律时的P波离散度(Pd)等指标并分别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普勒测得各组LAD、LVEF、每搏量、心脏指数、心输出量各指数比较为:阵发性房颤组与房颤复律组及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性均为(P<0.05);房颤复律组与对照组比差异为不显著(P>0.05);房颤复律组E/A为0.68±0.17,与对照组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d及Pmax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老年人阵发性房颤患者有短时间左心功能改变,房颤复律后心功能明显改善,但仍存在不同程度舒张功能障碍,因此,应对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复律持积极态度,这对维护患者心功能,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脊髓伤(SCI)患者肩痛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体格健全者,伤后出现肩痛者约占30%~50%,其中四肢瘫者比截瘫者更易发生。其病因向来归咎于过度使用,因为要靠肩部功能移动身体或驱动轮椅。已发现伤后时间越长,肩痛发病率越高。最常见的病因看来是伴有峰下滑囊炎的碰击综合征(impingementsyndrome),曾证实占74%之多。尽管此综合征从发病机制分析是力学性质的,但肩袖肌群和肩胛肌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