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高玉平  朱建善  郑文钧 《上海医学》2004,27(3):205-206,F003
Kikuchi病又称Kikuchi淋巴结炎、Kikuchi—Fujimoto淋巴结炎或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多见于亚洲国家,好发于年轻女性,主要表现为1个或多个颈部淋巴结肿大,可伴有发热。Kikuchi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对此疾病认识不足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  相似文献   

2.
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淋巴结炎症反应性疾病,是一种有自愈倾向的良性疾病,本病又称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假淋巴瘤样增生、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无粒性白细胞浸润性淋巴结炎等。最早(1972年)由Kikuchi和Fujimoto所描述,故又名Kikuchi-Fujimoto淋巴结炎或Kikuchi病。欧美少见,日本和我国多见。常易被误诊为淋巴瘤或其他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3.
季素芳 《嘉兴医学》2003,19(2):88-89
目的:探讨Kikuchi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发病原因。方法:总结我院32例Kikuchi病例。结果:起病前有感染史,可伴发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发热,常为长期发热,激素治疗敏感;白细胞减少,血沉增快;有独特的病理学特征。结论:本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与患感染后引起自身免疫有关,无需特殊治疗;对长期淋巴结肿大病人,应及早活检,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4.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叫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名称,各名称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本病的特点。Kikuchi于1982年首次描述此病,所以也称Kikuchi病。本病常被怀疑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或其它恶性病变。因此,我们收集了1987年至2002年间26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进行复习并讨论。  相似文献   

5.
Kikuchi病二例     
本病在1972年首先由日本藤本等报道以非独立性疾病而命名的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SNL),亦称Kikuchi病。此病通常累及青年妇女,女性与男性之比大于4:1。最近Bailey及Kapadia报道Kikuchi病(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均为成年妇女。本病在儿科方面报道较少,近来本科收治2例经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例1男,8岁,因间断反复发热1月,同时伴右颈部淋巴结肿痛于1990年6月13日入院。病后曾在外用过各种抗生素均无效,发热及淋巴结肿痛自行降退及好转,但有复  相似文献   

6.
姚志明 《海南医学》2006,17(9):163-163,152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Kikuchi病).在临床上少见,为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以发热、淋巴结肿大多见,但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于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7.
Kikuchi病的临床特征与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Kikuchi病(KD)即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NL),1972年由日本病理学家Kikuchi等首先描述.它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临床上多以持续性高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下降为主要表现.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且发病率低,故误诊率可高达100%.易误诊为恶性淋巴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淋巴结结核、良性肿瘤、慢性淋巴结炎等疾病[1,2].现就我院2000年1月至2003年8月经病理检查确诊的13例作一分析,以增进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Kikuchi病)是一种原因不明、良性、自限性的发热性疾病,在成人和儿童中均有发病。现将我院1990年至2001年间收治的10例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作一分析,并探讨其可能病因,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禄  杨娜  张薇珊  夏娟  罗璇  刘智  李林丰  夏勤 《海南医学》2016,(20):3426-3427
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KD)又称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最早由日本学者Kikuchi及Fujimoto分别提出,以日本等亚洲国家常见。该病在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所上升[1],该病以颈部淋巴结无诱因肿大为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淋巴瘤。KD的确诊需要依据组织病理活检并辅助其他相关检测。本文以一例年轻女性KD为报道内容,复习相关文献来介绍KD的临床、病理等特征。  相似文献   

10.
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于 1972年首先为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nmoto等分别描述,故又称菌池(Kikuchi)病。本病临床主要表现为1个或多个淋巴结肿大,有时由于异型免疫母细胞的成片出现或多形性组  相似文献   

11.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HNL)又称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及Kikuchi-Fujimoto病.由日本人Kikuchi和Fujimoto于1972年首先报道,国内最早报道于1984年,是一种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属于一种温和的自限性疾病.但少数病例可以反复发作,多器官系统受累,甚至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12.
陈晓文 《广东医学》2005,26(2):166-166
Dieulafoy病是由于消化道黏膜下层恒径小动脉发育不良、浅表小动脉破裂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常因消化道出血就诊,其临床表现酷似消化性溃疡等病变,故临床上容易误诊。1996年1月至2004年4月我院共收治Dieulafoy病13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称Kikuchi(菊池)病,无粒细胞浸润的组织细胞性坏死性淋巴结炎,常简称为坏死性淋巴结炎。本病是一种良性自限性疾病,多累及颈部淋巴结,无论是临床还是病理均易误诊为淋巴瘤。现收集2005~2008年间病理诊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9例,重新复习病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Kikuchi淋巴结炎的病理组织学特点,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应用光镜、免疫组化染色的方法对我院诊断的4例病理切片标本进行观察,同时复习文献。结果 Kikuchi是多发于青年女性的原因不明的白限性疾病,病变淋巴结出现坏死区、交界区、周边区,免疫组化无明显特异性。结论 结合病史掌握病变的分区及各区的细胞学特点,可以作出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中医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属于中医脾胃病范畴,其病因病机大多由脾胃失调、升降失常。治疗上以脾胃升降理论为指导,从调节脾胃气机升降入手治疗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由日本学者Kikuchi和Fujimoto于1972年首次报道,因此又称菊池病或菊池-藤病。本病临床少见,病因尚不明确,确诊主要依据淋巴结活检。近期我院通过多次淋巴结穿刺及活检确诊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6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芬琴  钱科卿 《上海医学》1994,17(8):490-491
肠型恶性组织细胞病6例临床病理分析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张芬琴,钱科卿,沈志祥,李秀松,丁长囡恶性组织细胞病(MH)是原发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主要累及肝、脾、淋巴结、骨髓等造血组织,也可累及全身其它脏器,但以肠道为主的M...  相似文献   

18.
许昌泰 《世界感染杂志》2007,7(5):355-358,370
T淋巴细胞是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一种白细胞,它接受抗原刺激变成致敏细胞后乃分化繁殖成具有免疫活性的细胞,其免疫作用包括排斥移植来的异体组织、破坏肿瘤细胞、抑制病毒与细胞繁殖等。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思病(CD)。炎症性肠病与自身免疫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刘霞 《吉林医学》2013,34(3):596
<正>黑斑息肉病是临床上一种非常罕见的家族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单基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女性均可发病。蛋白丢失性肠病(PLG)可由肠道炎性反应性疾病、肿瘤、吸收不良症、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所致。笔者将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蛋白丢失性肠病1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又叫坏死性淋巴结炎,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名称,各名称从不同的侧面强调了本病的特点.Kikuchi于1982年首次描述此病,所以也称Kikuchi病.本病常被怀疑恶性网织细胞增生症或其它恶性病变.因此,我们收集了1987年至2002年间26例坏死性淋巴结炎病例进行复习并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