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某汽车制造企业566名一线生产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与体格检查。结果表明,代谢综合征(MS)患者88人,患病率15.5%。接触噪声作业工人MS患病率为17.9%,高温作业工人MS患病率为25.9%,均高于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控制个体因素的情况下,噪声和高温是汽车制造工人M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温、噪声联合暴露工人高血压发病及心电图的改变. 方法 对某陶瓷厂生产工人422名男性工人(暴露组235人,对照组187人),采用问卷、现场调查及环境监测、测量血压及描记心电图的方法. 结果 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21.4%)明显高于对照组(10.3%),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为2.26;随工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在>15年工龄段暴露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暴露组心电图异常者占20.4%,对照组心电图异常者占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R为2.27. 结论 长时间高温、噪声作业是造成高血压和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高温、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温、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选取沈阳市某铸钢厂铸造、锻造、锻压车间的接触高温、噪声者83名为暴露组,不接触高温和噪声的工人70名为对照组,进行心电图检测。结果 暴露组心电图异常者占31.3%,对照组异常心电图为10.0%。两组相比统计学差异非常显著(P<0.01),RR为3.13。并且暴露组心电图异常者随工龄增高而增多。结论 高温、噪声作业对工人心电图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噪声和高温职业暴露因素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为职业人群预防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钢铁集团炼铁北区、长材部、冷材部和动力部4个厂区的2 130名钢铁工人为研究对象,收集作业环境噪声、高温暴露情况及工人体检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噪声、高温及其交互作用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结果调查2 130人,回收有效问卷1 971份,问卷有效率为92.54%。检出高血压654例,患病率为33.18%。接触噪声暴露1 006人,占51.04%。接触高温暴露853人,占43.28%。噪声、高温暴露工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高于无噪声、无高温暴露工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工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噪声(OR=1.711,95%CI:1.380~2.121)、高温(OR=1.721,95%CI:1.394~2.125)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高温与噪声对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无交互作用(P0.05);噪声(OR=1.086,95%CI:1.057~1.115)、高温(OR=1.087, 95%CI:1.059~1.115)分别与年龄之间的交互作用均能增加高血压患病的风险。结论高温、噪声职业暴露是高血压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高温、噪声职业暴露者年龄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噪声暴露对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行病学回顾性研究,选择2 349名噪声作业工人为暴露组,2 130名非噪声作业工人为非暴露组,对两组高血压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为19.41%,高于非暴露组7.70%(P0.01)。暴露组高血压患病率随接触噪声工龄增加、接触噪声暴露水平的提高而明显增高(P0.01)。暴露组与非暴露组高血压分级患病率、分年龄段高血压患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噪声会增加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率。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可能是高血压防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纺织行业噪声危害对工人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阜新地区4家企业1829名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作为暴露组,1450名非噪声作业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现场环境的噪声强度进行监测并作频谱分析。结果暴露组的高频听力损伤率为36.5%,语频听力损伤率为3.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8%、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患病率为13.6%、心电图异常率(窦性心律失常13.4%、ST-T改变5.4%)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纺织行业噪声危害主要是对作业工人听觉系统有明显损害,对心血管系统也有影响,听力损伤患病率随噪声暴露强度的增高或工龄的延长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焦炉作业工人代谢综合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焦炉作业工人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某焦化厂 267名男性焦炉作业工人为暴露组,同厂171名库工、材料工、机电工人为对照组,调查表收集个人基本信息,检测身高、体重、血压、空腹血糖、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水平,按照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建议的标准诊断MS.结果 暴露组MS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0.5%和25.5%,其中炉顶、炉侧、炉底组MS和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2%、8.5%、11.5%和31.8%、20.7%、21.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3%和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炉顶、炉侧、炉底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焦炉暴露和年龄为MS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调整OR(95%CI)值分别为6.798(2.021~21.793)、1.184 1(0.087~1.290)和3.161(1.737~5.752)、1.085(1.026~1.147).结论 焦炉作业可增加焦炉工人MS和高血压患病危险性,年龄与MS升高有关联.  相似文献   

8.
某造纸厂噪声作业工人连续4年听力损伤情况的观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某厂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的动态变化。[方法]连续4年对作业环境噪声进行监测,并对120名无内耳疾患的作业人员进行听力监测和听力损伤情况分析。[结果]2001—2004年噪声作业工人累积患病率分别为45.0%、49.2%、55.9%和60.1%,2004年累积患病率高于2001年(P<0.05),其余各年之间患病率相近(P>0.05),听力损伤率随工龄延长而提高(P<0.05)。[结论]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程度与其噪声暴露的年限存在剂量-反应趋势。  相似文献   

9.
王秦 《职业与健康》2012,28(21):2601-2602,2605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温联合作用对作业工人心电图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通市某钢铁厂不同车间183名同时接触噪声与高温的作业工人为暴露组,接触其他粉尘的作业工人139名为对照组,对他们进行统一体检,分析其心电图结果。结果心电图异常率暴露组为22.53%,对照组为10.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对危险度(RR)为2.08,中等关联;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27.35%,显著高于对照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和暴露组工龄10 a作业工人的心电图异常率。结论噪声与高温两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的心血管具有联合作用,影响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0.
沙磊 《职业与健康》2011,27(22):2552-2553
目的探讨南通市某钢铁厂高温、噪声的联合作用对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某钢铁企业员工接触噪声+高温作业90人,高温作业80人,噪声作业82人,不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行政和后勤83名员工作为对照组,进行职业性健康监护检查。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噪声+高温组为31.11%,噪声组为10.98%,高温组为12.5%,对照组为4.82%;心电图异常检出率噪声+高温组为16.67%,高温组为16.25%,噪声组为8.54%,对照组为1.20%。接触高温+噪声组、噪声组和高温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高温+噪声组明显高于噪声组和高温组为(P<0.01)。噪声+高温组、高温组和噪声组异常心电图检出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温+噪声组分别与噪声组、高温组心电图异常改变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在噪声、高温环境下作业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两者联合时加大对作业人员血压的影响,噪声单独作业对心电图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钢铁工人血常规指标和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联。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内蒙古某钢铁企业接触噪声和高温危害因素的男性作业人员607人作为接害组,该企业不接触噪声与高温的行政和管理岗位的男性作业人员312人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血标本,检测血常规和尿酸水平,分析接害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血红蛋白含量(Hb)]和尿酸水平(UA)与MS的相关性。结果接害组和对照组间吸烟、饮酒、腰围(WC)、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PG)、WBC、RBC、PLT、Hb、RDW、体质量指数(BMI)及UA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接害组MS总体患病率为39.04%,高于对照组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S患者和非MS患者WBC、RBC、PLT、RDW及U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WBC、RBC、RDW、PLT及UA是接害组MS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钢铁工人MS患病率较高,红细胞计数增高、红细胞分布宽度增大及血小板计数升高是MS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焦化作业工人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流行病学研究,为探讨代谢综合征、脂肪肝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冶金焦化厂焦炉和化产作业工龄10年以上的男性工人535人为暴露组:选择不接触或较少接触焦炉逸散物的该厂工龄1年以上的男性工人174人为对照组。调查内容包括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一般情况、职业史、个人史、血常规内科检查、血常规、血生化、乙肝五项、B超等。结果焦化生产场所不同程度存在焦炉逸散物(COE)危害,其中炉顶作业区苯并(a)芘(BaP)、苯溶物(BSM)危害比炉侧作业区和化产作业区严重,炉侧作业区BaP、BSM浓度比化产作业区略高。炉顶作业组高血压、代谢综合征、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为28.2%、10.4%、19.3%,炉侧作业组脂肪肝检出率为20.3%.均高于对照组(P〈0.05);化产作业组高血压检出率为31.7%,与对照组(17.2%)相比,两者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焦化作业工人中焦炉作业工人代谢综合征、脂肪肝高发可能与其职业暴露有关,COE有可能导致机体胰岛素抵抗(1R)而使代谢综合征和脂肪肝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噪声对作业工人心功能的影响,制定更合理的防护措施。[方法]2008年5月。对太原市某卷烟厂125名噪声作业工人进行心脏健康监护。并与对照比较。[结果]高血压患病率噪声组125人为10.40%,对照组125人为6.40%(P〉0.05);心电图异常率,噪声组为47.20%,对照组为20.80%(P〈0.01)。[结论]本次调查调查对象的样本量较少,有待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确定噪声对卷烟厂作业工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襄阳市某汽车制造企业离退休职工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为社区制定预防保健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体检资料完整的50岁及以上离退休职工3685人的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人群代谢综合征检出率23.39%,其中男性22.36%,女性24.32%,70岁及以上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在性别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总检出率在性别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别中,代谢综合征及相关疾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S 组的超重/肥胖、高血压、高 TG 血症、低 HDL-C 及高血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 M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离退休职工中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且有随年龄增高而增高的趋势,女性尤为明显,应高度重视对该人群的预防保健工作,针对 MS 发病的高危因素进行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有效降低 MS 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宁夏职业人群代谢综合征(MS)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09年3-10月至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3 191人,按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的MS诊断标准进行判定并分析。结果 MS总体患病率为17.2%(550/3 191),标化患病率为10.7%,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呈增加趋势(χ2=137.110、52.8661、22.850,P<0.01);男性MS患病率为25.2%(481/1 905),明显高于女性5.4%(69/1 286)(χ2=212.781,P<0.01),汉族人群为17.5%(471/2 685),高于回族人群14.9%(64/428)(u=1.172 2,P<0.05),已婚人群为18.6%(521/2 794),高于未婚人群5.2%(16/308)(χ2=35.071,P<0.01),干部人群为15.2%(353/1 896),高于工人人群15.2%(197/1 295)(χ2=6.257,P<0.05);MS患病率随着体质指数和腰围增长而增加;男性、≥50岁、饮酒、肥胖(高BMI或高腰围)、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血糖、高血尿酸、白细胞水平较高、高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丙氨酸氨基转氨酶为MS的危险因素,高学历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为MS的保护因素。结论宁夏职业人群MS患病率较高,并且是多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广州市某钢铁企业高温作业人员代谢综合征(MS)及相关疾病的患病状况,并分析该人群MS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8年整群随机抽取广州市某钢铁集团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检,年龄20-60岁,共4163人。其中高温作业人员为1542人,非高温阿工作人员2621人。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行为习惯、疾病史、家族史等。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血压、心率及人体测量,并采集被调查者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血糖、血脂、尿酸等生化指标,对MS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hic回归分析。结果高温作业人员MS粗患病率为7.52%(男7.49%,女8.33%),经年龄和性别标准化后患病率为8.36%(男8.35%,女4.34%);高脂血症、血压升高、高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标准患病率分别为9.03%、7.64%、5.05%。各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年龄、高尿酸血症、白细胞计数、体质指数(BMI)、高血压家族史和缺乏运动是高温作业人员MS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广州某钢铁企业高温作业人员MS患病率低于非高温作业人员,缺乏运动是高温作业人员MS患病的高度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30,自引:3,他引:127  
目的 探讨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在 1992年对 11省市队列人群 (35~ 6 4岁 ) 2 7739人进行基线危险因素的调查。计算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各种因素的均值±标准差和标化患病率。结果  (1) 11省市队列人群有代谢综合征者高腰围的百分率最高 ,男性为89 0 % ,女性为 85 1%。其他主要指标 (除高密度脂蛋白 )男性均高于女性 ;(2 )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13 3% ,其中男性为 12 7% ,女性为 14 2 % ,且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长 ;(3)多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 ,腰围和糖尿病家族史是男性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危险因素 ,女性为腰围和高血压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增高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结论  11省市队列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 ,腰围增大是代谢综合征重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噪声暴露与高血压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机械加工企业职业噪声暴露与高血压的发病关系。方法对噪声作业场所进行现场噪声测定,对噪声从业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为12.1%。随着累积噪声暴露量(CNE)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升高(趋势X^2=29.932,P〈0.01),高血压患病率与CNE之间存在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年龄、体重指数和高血压家族史等影响因素的干扰后,CNE每增加1dB(A),噪声从业人员其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增加5%(OR=1.047)。结论噪声暴露可能是高血压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降低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可能是减少机械加工企业噪声从业人员高血压发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厦门市湖里区某机械厂噪声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为企业制定工人健康特别是听力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某机械厂247名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检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患病率为22.27%,心电图异常以窦性心律不齐和窦性心动过缓为主(28.75%),听为损伤观察对象检出率为6.07%,噪声聋检出率为4.86%。噪声作业人员观察对象和噪声聋检出率随工龄增长而升高(线性趋势=10.51,P=0.0012)。结论加强生产性噪声治理及有效的噪声防护措施,加强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可减少噪声性听力损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The effects of noise on various cardiovascular parameters are conflicting and uncertain. In the current study, the authors studied 52 workers who were employed in a bedframe factory who were chronically exposed to noise and who had poor hearing. An additional group of 65 workers who had jobs in the light-metal sector and another group of 64 office workers served as two control groups; none of the controls were exposed to noise, and none had hearing defects. Blood pressure was measured for each person in the supine and standing positions, and an electrocardiogram was also performed. Sound-level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in the workplaces. Mean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s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istribution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oise-exposed group than in both control groups. Among the three groups, 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equencies of hypertension, drops in blood pressure, and electrocardiogram anomalies. Within the group of bedframe workers, those exposed to a personal daily level of exposure (i.e., equivalent continuous noise level for exposure to noise for each individual workers in an 8-hr shift) that exceeded 90 dBA had a higher mean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a higher frequency of diastolic hypertension than workers exposed to a personal daily level of exposure of < 90 dBA. The findings suggested that (a) work performed by the bedframe group had some effects on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b) noise is a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 and (c) cardiovascular effects are relative to intensity and type of exposure. Vascular damage often accompanies auditory damage, but—depending on individual susceptibility—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can respond in various way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