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Ti40合金的阻燃性能及其阻燃机理分析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采用DCSB法和金属液滴实验法评价Ti40阻燃钛合金的阻燃行为,并初步分析影响钛合金抗燃烧的因素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Ti40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低溶点,高热导率和单一稳定β组织的钛合金具有良好的阻燃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稳定β型阻燃钛合金Ti40合金在900℃-1050℃温区内氧化时的氧化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试样表面氧化皮由较为平整变化为表面氧化皮严重脱落且基体表面呈现为淡绿色。对该物质进行能谱分析后显示淡绿色物质为TiO2和Cr2O3的混合物。900℃~1000℃的氧化动力学曲线显示,随温度升高氧化增重急剧增加,在温度1000℃~1050℃范围内,试样氧化增重虽仍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总量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3.
Ti—40阻燃钛合金中的第二相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Ti-40(Ti-25V-15Cr-0.2Si)阻燃钛合金中的第二相及其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升高,Ti40合金析出第二相的趋势增大;低于850℃固溶,合金中没有第二相析出,高于850℃固溶,合金中析出棒状α相和少量Ti5Si3相;910℃固溶+600℃时效,合金存在第二相有α和Ti5Si3相;860℃固溶+600℃时效,合金仅存在Ti5Si3相,固溶时效态存在的第二相对合金的性能没有明显影响,540℃,100h热暴露,合金中存在的各种形态的α相和Ti5Si3析出物,明显降低合金的热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4.
Ti40阻燃钛合金热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Ti40阻燃钛合金环件设计了5种不同的热处理工艺,测试了合金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力学性能和组织特点.结果表明,该合金的热处理不具备传统强化效果,只起到调节组织、使晶界稳定的作用,其主要原因是因为Ti40合金具有极高的Mo当量.推荐Ti40合金环材室温使用时的最佳热处理工艺为850 ℃×1 h水冷 550 ℃×6 h空冷.  相似文献   

5.
一各高度β合金化钛合金的微观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新型高度β合金化的阻燃钛合金Ti40的微观组织。研究表明,Ti40合金为单相β合金。其铸态组织中存在四叉晶界及晶界周围的白色区域,不超过780℃固溶处理,使其晶粒粗大、晶界宽化,晶界仍由许多小晶粒组成;820℃固溶发生再结晶,1100℃固溶发生二次再结晶,大晶粒中出现亚晶;950℃锻造,1050℃固溶处理后其组织为Si-O化合物和Cr-O化合物组成的网状结构。不低于910℃固溶时效处理,大晶粒中出现了许多亚晶,使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得到最佳匹配。  相似文献   

6.
Ti40阻燃钛合金的高温蠕变行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计算了Ti40合金在不同应力、不同温度下的稳态蠕变速率、应力指数及在460℃-540℃范围内蠕变激活能Q=94.0kJ/mol,并以此基础上研究了其蠕变强化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此温度范围内的蠕变受位错和扩散双重机制控制,晶界移动对蠕变也有一定的贡献。在目前实验条件下,Ti40合金在620℃蠕变性能较差。  相似文献   

7.
采用热压缩试验方法,对高度稳定化的β型Ti40阻燃钛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i40合金的动态再结晶形核机制为亚晶形核、晶界弓出形核和位错塞积形核等多种机制;Ti40合金高温塑性变形后,空冷及850 ℃退火的再结晶晶粒呈现混晶现象;1000 ℃退火,再结晶晶粒充分长大,是完全再结晶的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8.
研究Ti-25V-15Cr-0.2Si和Ti-25V-15Cr-2Al-0.2Si两种阻燃钛合金在550℃热暴露不同时间后的力学性能,并应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对合金组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Al元素使Ti40阻燃钛合金在550℃的热稳定性能显著降低;对相的分析表明,Al元素可促进合金中Ti5si3和α相的形成。在550℃热暴露200h条件下,出现明显的TiCr2有序相。降低组织的稳定性及使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生成过多的第二相是Al元素降低合金热稳定性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钒和铬对Ti40阻燃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i40合金为基础,配制4种不同V和Cr含量的合金,测试其在锻造、热处理、热暴露和蠕变条件下的相关力学性能,并观察其组织。结果表明:合金元素V和Cr对Ti40合金室温力学性能、蠕变行为和组织的影响具有相似性,即随V和Cr含量的降低,合金室温综合力学性能变化不明显、抗蠕变能力减弱、组织粗化;这与V和Cr同属于β稳定元素、且原子半径都小于Ti原子有关;而V和Cr对于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则完全相反,V含量的增加或Cr含量的降低合金热稳定性能优化,其主要原因可能与V属于同晶型β稳定元素而Cr属于共析型β稳定元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Ti14钛合金半固态氧化和变形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Ti14阻燃钛合金在990℃以上半固态条件下的氧化和变形行为,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变形前后及氧化的微观组织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分析氧化层的组成,利用线扫描分析氧化层中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半固态氧化温度升高,氧化增重急剧增加,表面氧化层中只存在Ti的氧化物,不存在Cu的氧化物,表面形成5层氧化层结构,熔融的晶界是氧向基体内扩散的优先通道;Ti14合金半固态变形中,晶界、晶内的Ti2Cu相熔融长大,形成宽化的晶界和网格状结构。  相似文献   

11.
Ti—V—Cr阻燃钛合金的微观组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金相,X射线衍射和透射电镜研究了Ti-V-Cr阻燃钛合金的微观组织,利用金属液滴实验法测试了合金的阻燃性能,结果表明:Ti-V-Cr系合金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该系合金为单一的等轴β组织,不存在第二相析出物,合金元素V含量升高以及Al的加入并不影响合金的微观组织特征;经400℃,100h热暴露后,合金仍为单一的β组织,表明Ti-V-Cr系合金的组织结构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2.
对Ti40合金环材进行600℃,4h退火处理,并测试合金在500~550℃温度范围不同应力下蠕变性能。结果表明,Ti40合金在500~550℃的温度范围的蠕变行为应该分为两个区间,区间Ⅰ为500~520℃温度范围;区间Ⅱ为535~550℃温度范围,在两个温度区间内蠕变本构方程不同。分析认为,在低温区(500~520℃)应力对位错的滑移影响较大,热激活控制的位错攀移控制稳态蠕变变形;当温度升高时,扩散对蠕变变形的贡献越来越大,在高温区(535~550℃),合金的蠕变可能受自扩散或合金元素的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3.
550℃热暴露对Ti40阻燃钛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Ti40合金锻态、热处理态、550 ℃热暴露不同时间的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热暴露过程中析出物较少,并且主要分布在晶界,这些晶界析出物是合金热稳定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通过系统分析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认为可以将Ti40合金550 ℃热暴露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析出物萌生阶段、析出物长大阶段和析出物在晶界连成析出物带阶段,每个阶段对应的力学性能是由析出物形态决定的.在热暴露末期,出现性能不稳定和硬度与强度不匹配的主要原因是析出物沿晶界形成了完整的析出物带.  相似文献   

14.
合金元素Cr对钛合金燃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直流电弧激发燃烧法(DCSB)点燃钛合金,探讨了合金元素Cr对钛合金燃烧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元素Cr含量高于10%可改善钛合金的阻燃性能,大于15%效果更明显,而Ti-Cr二元合金不具有阻燃性能,原因在于,Ti-Cr合金燃烧产物表面均开裂多孔,Ti-(〈10%)Cr合金的燃烧产物与基体界面亦如此,不可能阻止氧向基体内扩散,而Ti-(〉10%)Cr合金的燃烧产物与基体的界面富积Cr,氧化物比  相似文献   

15.
1IntroductionAsacriticalmaterialbeingserved,titaniumanditsalloyswerewidelyusedinaerospaceindustry.Sincetitaniumalloyspossessbetterperformancesthanconventionalstructuralmaterials,suchasstrengthtoweightratio,corrosionresistance,heatresistanceetc.,…  相似文献   

16.
主要采用变进给试验法,开展了正弦变进给高效铣削Ti40阻燃钛合金试验和理论研究。建立了正弦变进给变化幅度、变化周期及进给步持续时间与刀具耐用度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进给变化幅度为11.72%,变化周期为120s,进给步持续时间为5s时,刀具耐用度相比传统铣削,增长幅度最高可达33%。变进给铣削Ti40阻燃钛合金改变了刀具磨损的形态和机理,主要表现是增大前刀面与切屑的接触面积,改变月牙洼磨损的位置,同时减小月牙洼磨损的深度和磨损速率,增强铣削中刀具切削刃强度,从而提高了刀具耐用度。  相似文献   

17.
对在氧气中用高频感应氧化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生成氧化膜进行了研究,并测试及分析了不同处理温度和氧化时间对氧化膜生长速度,显微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在800~950℃的温度范围内,膜层的厚度和显微硬度均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