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6 毫秒
1.
袁渭 《现代实用医学》2000,12(11):542-54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结核病在世界范围内出现回升。在一些发达国家结核病卷土重来,疫情呈上升趋势;而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由于缺乏适当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加之重视不够,结核病的疫情更是居高不下。世界卫生组织(WHO)1990年调查结果,全球约有1/3人口已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有800万结核新病例出现,其中95%分布于发展中国家,每年约有300万人死于结核病。鉴于此,世界卫生组织在1993年宣布“全球结核紧急状态”,结核病已成为全球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一、流行态势(一)结核分支杆菌(MTB)感染严重全世界受MTB感染的人达到17亿,我国受M…  相似文献   

2.
1.结核病耐药的形势严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分支杆菌,使耐药结核病例明显增多.结核患者中又有发生自然耐药的危险[1].耐药、流动人口和HIV感染已经成为当今结核病控制所面临的三大难题,其中耐药性是对我国结核病控制起主要限制性作用的因素[1].  相似文献   

3.
<正> 1.结核病耐药的形势严峻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目前全球约有20亿人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其中约有5000万人感染了耐药结核分支杆菌.使耐药结核病例明显增多.结核患者中又有发生自然耐药的危险。耐药、流动人口和HIV感染已经成为当今结核病控制所面临的三大难题.其中耐药性是对我国结核病控制起主要限制性作用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随着DOTS医师直视下的督导化疗的实行 ,我国的结核病控制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已成为突出问题 ,成为困扰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一大难题。鉴于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下面对MDR -TB的定义、流行、预防、治疗等作一综述。1 MDR -TB的定义目前倾向于 2种 :a)指患者至少对异烟肼和利福平产生耐药的结核病。b)有人主张凡已耐除氨硫脲以外的 5种基本抗结核病药物中的 2种或 2种以上的结核病例均为MDR -TB。2 MDR -TB的流行由于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均很少建有耐药监…  相似文献   

5.
由于结核病的生物学特性和社会因素 ,加之近 2 0 a来各国对结核病的忽视 ,使结核病流行重新加剧 ,使这一古老传染病又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专家统计全球 1/ 3人口 (约 2 0亿 )已感染了结核菌 ,现有结核病人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生 80 0万~ 10 0 0万新病人 ,每年约 3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死亡达历史最高水平 ,成为传染病的头号杀手。我国属于全球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 ,仅次于印度 ,占西太区病人数的 70 %。全国最少 5亿以上人感染了结核菌 ,有肺结核病人 6 0 0万 ,其中有传染性的病人 2 0 0…  相似文献   

6.
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彤珍 《北京医学》2004,26(3):204-206
目前,全世界已有近20亿人口受到结核分支杆菌的感染,结核患者约2000万人,每年新发患者约800~1000万人[1].近年来,由于人口流动普遍增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结核分支杆菌伴发感染以及耐药菌株的出现等原因,使结核杆菌感染和结核病发生率有上升趋势,给全球结核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挑战.及时诊断并检测分离株的耐药性对治疗结核非常重要.但结核分支杆菌生长十分缓慢,传统的检测方法往往需要7~10d后才能确定其耐药性.近年来,核酸检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分析,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肺结核的难治性及其治疗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海霞  石玉红 《医学综述》2001,7(10):636-637
结核病是严重危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据WHO估计 ,目前全球约有 2 0亿人感染结核分支杆菌 ,每年死亡患者约 30 0万 ,其中主要原因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株的出现和传播所造成的难治性 ,现将近几年有关报道予以整理 ,探讨其难治原因及对策。1 难治性因素1 1 临床因素 化疗方案不合理 ,是造成耐药结核病产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药物联合应用不合理 ,如在不了解患者药物敏感情况和以往用药情况下 ,盲目设计治疗方案。疗程不足 ,未能对治疗失败和复发病例深入分析其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等 ,均是医源性造成的。郭述良[1 ] 报道 :化疗…  相似文献   

8.
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研究肺结核患者结核分支杆菌L型致病情况的规律 ,提高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率。方法对痰结核菌阳性组 (无耐药组 )、痰结核菌阴性组和耐药组肺结核患者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治疗后 3个月进行痰结核分支杆菌和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培养 ,对结果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无耐药组 2 0例中结核分支杆菌L型阳性 1例 ,阳性率 5% ;痰结核菌阴性 2 0例中 ,L型阳性 2例 ,阳性率 1 0 % ;耐药组 2 0例中 ,L型阳性 4例 ,阳性率 2 0 %。结论耐药肺结核患者有较高的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率 ;复治、病情进展恶化、耐药病例与结核分支杆菌L型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9.
许静  李亚东 《医学文选》2003,22(4):523-524
18 8 2年德国医学家罗伯特科霍发现了结核杆菌。 1 0 0多年来 ,结核病还肆虐全球。由于耐药菌株的产生与扩展 ,结核病与艾滋病的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不完善 ,致使结核病疫情呈蔓延趋势 ,目前 ,全世界 60多亿人口中有 2 0亿结核菌感染者 ,患活动性肺结核病人达 1 0 0 0万人 ,每年有 30 0万人死于结核病。全球 80 %的结核病人在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 ,中国是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 2位。世界卫生组织已把结核病与艾滋病、疟疾一起列为人类的主要杀手。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 ,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0.
结核病(Tubereulosis,TB)是由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所致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的慢性传染病,是当今世界由单一致病菌引起的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特别是近年来伴随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流行、MTB耐药菌株的出现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加,全球结核病疫情急剧恶化。当前全球约有1/3的人感染了MTB,估计每年有900万新发结核病患者,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  相似文献   

11.
结核分支杆菌免疫学诊断抗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结核病在全球范围内叉死灰复燃,成为传染病的首位杀手。由于人口剧增、移民增加、旅游业发展、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流行、吸毒、酗酒与贫困等原因,结核病日益严重,呈回升趋势,全世界已有1/3人VI约20亿人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MTB)每年有900万新结核病人,约300万人死于结核病,早期诊断MTB感染的方法越来越显得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对结核与非结核分支杆菌的鉴别,掌握分支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对驻京部队肺结核443株分支杆菌进行菌型鉴定分析,并对分支杆菌耐药性进行测定:菌株鉴定按<全国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进行.结果:人型结核分支杆菌409株(92.3%),牛型结核分支秆菌6株(1.4%),非结核分支杆菌17株(3.8%),混台塑(人型+非结核型)11株(2.5%),结核分支杆菌415株对INH、RFP、SM、EMB、PZA和PAS的耐药率分别为24.8%、21.9%、19.8%、14.7%、9.6%、7.7%.非结核分支杆菌28株(含混合型)的耐药率分别为89.3%、85.7%、89.3%、75.0%、67.9%、71.4%.结论:部队肺结核病人分支轩菌菌型鉴定主要是人型结核分支杆菌,非结核分支杆菌所占比例较小,低予全国结核病流调水平,且耐药率极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105例耐药结核病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群芳 《中国医刊》2001,36(10):44-45
1 临床资料痰结核菌培养阳性并有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者184例 ,其中男 14 3例 ,女 41例。初治肺结核 5 4例 ,复治肺结核 13 0例。耐药结核病的标准 :对某种或某几种抗结核药产生耐药性即为耐药性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指至少含对抗结核药物中异烟肼和利福平等多药产生耐药的结核病。由于我院不能监测PZA敏感性 ,故本文仅对HRESP五种基本药物产生耐药情况予以分析。184例痰结核菌培养阳性病例中 ,13 8例为人型结核分支杆菌 ,4例为牛型分支杆菌 ,42例为非结核分支杆菌 (本观察已剔除 )。药物敏感性测定采用改良罗氏培养基 ,绝对浓度法。…  相似文献   

14.
据调查,我国约有3.3亿人已感染结核菌,约有6 0 0万肺结核病人,其中15 0万人具有传染性,每年死于结核病的患者高达2 5万人。可见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而围绕抗结核病药物使用的一些问题应引起人们的重视。1 坚持五项原则1.1 早期用药 结核病灶越在早期血流越佳,药物越易渗入。同时早期病灶中的结核菌正处在繁殖旺盛阶段,此时用药效果最佳。1.2 适量用药 适量用药既能提高血液、组织中的有效浓度发挥药效,又可延缓和减少结核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1.3 联合用药 病灶内往往是敏感菌和耐药菌混合存在,药物单用虽能杀灭敏感菌…  相似文献   

15.
正引言耐多药结核病(MDR-TB)是指至少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二种药物的结核病。全球有5000多万人受耐药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约2/3的结核病人处于发生耐多药的危险之中。据世卫组织估算,平均每个耐多药结核患者可传染15名健康人,健康人与之密切接触后会直接患上耐多药结核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危害极大。我院于2011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MDR-TB患者62例,并给予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结核病仍是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亿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其中2010年新增患者880万,140万人死于结核病[1]。我国耐药结核病疫情严峻,是全球25个耐多药结核病(MDR-TB)高负担国家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1/4的MDR-TB患者在我国。全国结核病耐药性基线调查报告(2007-2008年)显示涂阳肺结核患者耐多药率为8.32%,复治患者的耐多药率为25.64%[2]。耐药结核病特别是MDR-TB总的治愈率仍然较低,主要原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预防新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汝明 《陕西医学杂志》2001,30(10):603-603,607
1 疫性的严重使结核病防治对策发生新变化近 2 0年结核病再次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 90年代初全球结核病疫情严重回升 ,世界卫生组织 ( WHO)统计 :目前全球有 1 7亿人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占世界人口的 1 /3。现有结核病人超过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病人约90 0万 ,约有 3 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结核病已成为传染病中的第一杀手。我国的结核病流行状况也相当严重 ,其流行趋势及特点是“五多一高”。即 1结核菌感染人数多。目前全国已有 4亿多人感染了结核菌 ,其中约 1 0 %将发生结核病。 2现患肺结核病人多。全国现有 50 0…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在分支杆菌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核病一直是发展中国家较严重的传染病 ,1 985年以来艾滋病的流行、结核感染者的涌入和贫困等原因使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结核病发病率呈回升趋势。目前全世界有结核病人约 2 0 0 0万 ,每年新增结核病人 80 0~ 1 0 0 0万 ,每年死亡人数约 3 0 0万。 1 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WHO)史无前例地宣布处于“全球结核病紧急状态” ,1 998年又重申遏制结核病的行动刻不容缓。我国的结核病疫情和耐药情况也相当严重 ,是全球 2 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 ,结核病人数位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印度。 2 0 0 0年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初步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结核分支杆菌的药物敏感性,了解目前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状况。方法 采用绝对浓度法对安徽285株结核杆菌进行5种临床常用抗结核药物耐药检测,验证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285株结核分支杆菌的耐药发生率为56.8%,其中单一耐药发生率为11.2%,多重耐药(ivlDR)发生率为45.6%。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具有很高的MDR发生率,应大力推行结核病全程督导化疗,杜绝不规则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耐多药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分子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临床分离株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在耐药性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鉴定是否含有质粒。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析了 4 6株同时耐异烟肼 (INH)、利福平 (RFP)、链霉素 (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和 6 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KatG、rpsL基因突变。同时对 78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按碱性溶菌法抽提分离并鉴定是否含有质粒。结果 以结核分支杆菌H37RV为对照 ,6 2株药物敏感株的rPOB、rpsL基因SSCP图谱正常 ,其特异性为 10 0 %。KatG基因有 2株图谱异常 ,特异性为 96 8%。rPOB、KatG、rpsL基因突变率分别为 91 3%、6 0 9%、71 7%。结核分支杆菌 30株药物敏感株和 37株同时INH、RFP、SM的多耐药临床分离株均未提取分离与鉴定含有质粒。结论 结核分支杆菌耐RFP、INH、SM耐药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rPOB、KatG和rpsL基因突变所致。未发现结核分支杆菌含有质粒及由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