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永磁同步电机(PMSM)矢量控制系统的结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并在MATLAB环境下应用Simulink及SimPower Systems工具箱建立了系统的速度和电流双闭环模型,进行了实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和速度控制特性,有效的验证了id=0控制算法,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分析、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高速传动伺服控制系统中,永磁同步电机(PMSM)已成为最主要的执行部件。快速、精确地控制永磁同步电机,对控制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在Matlab 7.1/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控制方法进行仿真,仿真波形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辉  刘军 《电机技术》2009,(1):18-20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数学模型的分析,得出了基于矢量控制的永磁同步电机数学表达式,并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提高了系统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
赵辉  鲁超  岳友军 《电气自动化》2010,32(3):1-3,44
以风力发电项目为背景,基于三电平的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控制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了控制策略研究。详细讨论了建立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SVPW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在Maflab 6.5/simulink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SVPWM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三电平SVPWM控制系统应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和基于转子磁场定向的矢量控制原理,运用MATLAB/SIMULINK建立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位置-转速-电流三闭环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及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调节速度快,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及其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矢量控制原理的研究,采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仿真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SVPWM的高转速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数学模型和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基础上,采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算法,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搭建了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速度和电流双闭环仿真模型.并通过实例电机的仿真,给出了仿真波形,其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效果,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风力发电项目为背景,应用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控制方法,分析了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原理并研究了永磁同步电机的控制策略.详细讨论了建立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在Matlab7.0/simulink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SYPWM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论述的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应用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策略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电压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三矢量合成磁通法,提出了采用三矢量合成磁通法建立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仿真模型的方法,在Matlab6.5/simulink中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的模型,并着重介绍了SVPWM控制模块.仿真结果表明三矢量合成磁通法在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是有效的,为其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李毓洲  罗玉涛  赵克刚 《微电机》2007,40(3):5-8,60
在永磁同步电机状态方程和单神经元控制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Matlab/Simulink的永磁同步电机和神经元控制器S函数仿真模型。并将仿真模型应用到矢量控制系统中,以代替传统的基于PID控制器的矢量控制系统。在Hebb和Delta学习算法的基础上,应用增量式的神经元控制算法实现神经元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和自动调整功能并提高学习能力和自适应性。仿真结果表明了基于S函数的永磁同步电机仿真模型的可行性和采用神经元控制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具有较强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空间矢量PWM调制,它具有线性范围宽、高次谐波少、易于数字实现等优点,在新型的永磁同步电机驱动器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分析了空间矢量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在MATLAB6.5/SIMULINK5.0环境下对变频调速系统进行仿真实现.  相似文献   

12.
沈寅强 《电工技术》2018,(11):41-43
基于滑模观测器,结合锁相环、矢量控制、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等设计了一个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并在 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仿真模型.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较准确地跟踪转子位置和速度,并对转速和负载变化具有较好的自适应能力和鲁棒性,能实现永磁同步电机无位置传感器矢量控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永磁同步电机(PMSM)ABC坐标系和dq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永磁同步电机磁场定向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并对PMSM系统进行了仿真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证明了该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正确性,为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设计和调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高性能永磁同步电动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准确分析,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数学模型和空间矢量方法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采用经典速度、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建立了永磁同步电机空间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详细说明了仿真系统模型的4个组成模块,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进行仿真实现。仿真结果表明:系统构建方法简单,基于空间矢量控制方法的同步电动机系统的响应速度快,系统运行平稳,仿真波形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该仿真实验平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永磁同步电机因其体积小、效率和功率因数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中,精确的控制系统是永磁同步电机得以广泛应用的关键所在,在对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典的PID控制方法,搭建基于MATLAB/Simulink模块的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法,电流环采用PI控制,速度环采用ST函数,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验证了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性能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涛  李桥梁 《电气开关》2008,46(1):19-21,62
介绍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SVPwM)的基本原理,并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构建了基于SVPWM的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最后对整个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矩阵式变换器的双空间矢量调制的工作特点,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基于矩阵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双闭环控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控制系统的MATLAB仿真模型,给出了主要仿真结果波形,仿真结果说明使用矩阵变换器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双空间矢量闭环控制,可以很好的解决输入功率因数问题,并且可以很好的实现定子电枢电流的跟踪,系统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8.
在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需要利用转子位置信息来实现转子磁场的定向控制。为了取消机械传感器,电机转子的速度和位置通过测量定子电流和电压来估计。基于滑模变结构理论,本文将滑模变结构控制应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系统。根据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一个滑模变结构观测器,以估算电机的转子位置和速度,实现无传感器永磁同步电机的矢量控制。通过MATLAB建立了无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矢量控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智能矢量控制器。其中,神经元用于速度控制,神经网络用于空间矢量脉宽调制。神经元速度控制器结构简单,计算量小,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和较高的稳态精度;而基于神经网络的空间矢量脉宽调制(ANN-SVM)算法实现容易,同时可以降低电流谐波。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建立永磁同步电机新型智能矢量控制系统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新型智能矢量控制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陈鹏荣  陈为  李榜 《电源学报》2021,19(5):126-133
电动汽车中永磁同步电机常采用星型联结,因此建立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高频阻抗模型是有必要的。首先,采用常见的电机EMI模型(π型)作为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使用矢量拟合法推导电机EMI模型等效电路的阶数。在20 Hz~30 MHz范围内,永磁同步电机π型EMI模型的等效电路需要225个储能元件,为了降低电机EMI模型等效电路的复杂性,进一步分析了Γ型阻抗模型和反Γ型阻抗模型,将星型联结的永磁同步电机EMI模型的等效电路储能元件数降到56个。通过对比3种阻抗模型的端口阻抗特性,验证EMI模型优化方法的可行性。将电机EMI模型的等效电路代入电机驱动EMI仿真系统中进行时域仿真,仿真时域波形经EMI接收机模型处理得到噪声频谱。在150 kHz~30 MHz频率范围内,电动机驱动系统EMI接收机测试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