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根据采空区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建立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其一级指标为煤的自燃倾向性、煤层地质赋存条件、开拓开采因素、通风因素和自燃防治因素。通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函数,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模型。并采用该评价方法对顾桥煤矿1122(3)工作面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该评价方法为制定有效的采空区自燃防灭火措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采空区煤炭自燃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采空区煤炭自燃的特点,结合矿井火灾评价指标,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了煤炭自燃评价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求解方法,建立了煤炭自燃危险性的模糊评价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某矿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采煤工作面采空区煤炭自燃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方法,提高了煤炭自燃危险性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通过对姚桥煤矿已回采和正在回采工作面的预测,证明了预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组成,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危险性模糊评价模型,同时对模型中的各个指标进行了权重系数分析.  相似文献   

5.
段军  王录苹  赵阳  刘瑞  冯纬 《煤》2013,(3):3-5,29
煤炭自然发火是井下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预防采煤工作面的自燃火灾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文章基于AHP的理论基础,考虑影响葛亭煤矿采煤工作面安全性的指标因素,建立了采煤工作面煤炭自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预防措施,从而为矿井防火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克州矿区开采易燃厚煤层的具体条件和综放开采的特点,在兖州矿区预防煤炭自燃的实践基础上,分析了综放工作面顺槽煤炭自燃发火的特点和规律,阐明了顺槽煤炭自燃的重点防患区域,着重探讨了顺槽煤炭自燃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煤炭自然发火是煤矿发生火灾危害的主要诱因。矿井一旦发生火灾,会给企业和矿工带来无法预计的后果,因此,预防煤炭自燃是矿井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影响煤层自燃危险性的因素共有5个一级因素、22个二级因素,根据实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使用模糊聚类评价方法对煤层自燃危险性进行聚类,得出不同工作面煤层自燃的相似关系,便于矿井进行分类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采深的加大,煤矿冲击矿压,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矿井灾害危险性加大,并且,往往这些灾害交织在一起,其影响因素众多,给矿井的危险性评估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根据对7339工作面事故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7339工作面事故多级多层次评估因素集,运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煤炭事故评估指标特征值、隶属函数及权重的确定方法.根据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提出了事故评估模型,并应用此模型对7339工作面发生事故危险性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9.
基于可拓理论,建立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物元模型,采用简单关联函数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了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指标及等级量值范围,依据山西某矿15101工作面实际,结合现场和实验室相关参数测定,获取了待评物元样本,对采空区自燃危险性进行了物元可拓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采用动态客观权重确定方法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将物元模型应用于采空区煤炭自燃危险性评价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模糊数学和多目标决策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采空区自燃发火危险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并根据该模型对山东龙口矿业集团公司梁家煤矿4410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自燃发火危险程度进行了定量评估,由此来确定其自燃发火危险性,从而为合理预防采空区自燃发火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桥煤矿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指标气体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玉沛  李波 《煤炭技术》2006,25(8):62-64
通过对预测预报气体指标的探索与研究,确定了判断煤炭自燃的指标气体,形成了姚桥煤矿一套综合的煤炭自燃预测预报气体指标判断体系,有力地促进了矿井的防灭火工作,减少了矿井煤炭自燃发火事故,减少了矿井因煤炭自燃造成的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和负面影响,为矿井的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刚 《中州煤炭》2020,(1):60-62,66
高瓦斯近距离煤层群自然发火防治问题一直是煤矿火灾防治方面的一项难题。工作面自然发火一般采取单一的灭火方式。针对煤矿自然发火,提出联合注氮的理念进行灭火,分析了氮气与液氮的灭火机理,并在黄白茨煤矿021005工作面进行了实施。对工作面注液氮、注氮气进行防灭火,随后获得的气体监测数据证明,防火效果较为理想,为高瓦斯煤矿近距离煤层群防灭火治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3.
煤的化学成分决定了煤矿煤层在开采过程中具有自然发火倾向,需要采取必要的、正确的治理瓦斯、煤自燃的防治等技术措施,从而降低隐患发生的概率。为探究综放工作面的着火原因,基于层次分析法,联系特定矿井或煤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煤自开采之后发生自燃现象的时间长短、燃烧剧烈程度等只占矿井发生着火事故时对安全的危险程度的一部分;煤自身性质、煤层开掘方式、采煤方法和矿井通风防范等外部条件也都是矿井火灾危害评定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与标准。综合分析与评判得到的矿井、煤层或工作面的火灾危险程度,在及时判断与预测火灾的发生、矿井安全管理和火灾防治等方面的操作实施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沁裕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沁裕煤矿综采工作面采空区存在着遗煤自燃的现象,本文采用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的方法对其发火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煤自燃防治技术,同时对该防火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出在该防火技术的治理下采空区煤层自燃危险性已消除,达到了火灾防控的预期效果,满足矿井的正常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煤层自燃等级的合理评价问题,建立了基于模糊理论的二级评价模型,因素权重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利用该模型对鸡西某煤矿2426工作面煤层自燃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得到的结果为自燃,需要提前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上述研究进一步丰富了煤层自燃等级评价方法,同时也为煤矿企业的相关决策提供了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防治煤炭自燃发火技术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煤炭自燃发火形成过程,自燃火灾的特点及危害的阐述,介绍了灌浆灭火、惰性气体防灭火、阻化剂防灭火、均压灭火以及新型高分子材料防灭火等技术措施和材料,对煤矿开拓、开采原则提出要求,为煤矿防灭火工作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针对煤田火区对煤矿安全生产造成的严重威胁,建立了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覆岩裂隙发育程度、煤田火区管理、煤层自燃危险性、防灭火技术措施、预测预报措施和安全管理6个方面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公乌素矿进行煤田火区危险性评价,评价结果为一般。该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助于促进煤矿安全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煤矿企业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8.
矿井火灾防治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防治工作主要包括3个方面: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煤层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和矿井火灾的防治技术。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评价的目的是要在火灾发生之前对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做出科学性的评价;煤层自燃发火的预测预报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可能或已经发生的火灾进行监测和预测;而矿井火灾防治技术则是对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火灾采取措施,阻止火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香山矿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时的自燃发火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矿井防灭火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程序升温条件下煤的自燃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煤样程序升温自燃性测试实验装置,模拟煤自然的整个发火过程。通过考察煤样的煤温变化、O2消耗量、CO产生量、CO2产生量及其他气体的变化规律,并确定煤的临界温度、气体产生率、最大放热强度及最小放热强度等极限参数,研究东保卫矿煤的自燃倾向性。因此,对该矿的安全生产、自燃火灾的预测以及防灭火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