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沈冶民先生现年70岁,是我国盆景界知名度较高的老一辈盆景艺术家。1982年,他编写的《五针松盆景》一书,曾引导过无数盆景爱好者走上盆景艺术家的道路。沈冶民先生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温州市盆景艺术家协会副会  相似文献   

2.
时下,在盆景界尤其是盆景经营者中,嗜大之风甚炽。日前笔者走访了一位盆景收藏族的朋友,见满园所贮的尽是庞然大物,便建议多收藏一些精美的中小型盆景。他嗤之以鼻曰:"小型盆景再美,也值不了几个钱。"这种见解,很能反映盆景界中相当一部分人的观念。在当今的商品社会中,艺术品市场化已成为  相似文献   

3.
在我的印象中,赵庆泉大师作为盆景界的泰斗,是专攻水旱盆景的。他的水旱盆景无疑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充满诗情画意。然而,  相似文献   

4.
1994年9月,中国盆景艺术大师朱宝祥先生与世长辞了。缅怀一代宗师,盆景界人士无不悲痛。在他80年的风雨历程中,留给我们的不仅是他那谦和与朴实的音容笑貌和近万盆雍容严谨的通派盆景精品,还有鲜为人知的由他创始的水旱丛林式盆景——“岭盆”。朱宝祥12岁开始学艺,他的恩师就是晚清末年大名鼎鼎的朱汇泉。后来,朱宝样与师傅的养女朱舜  相似文献   

5.
刘宗仁今年57岁,个头不高,一脸憨厚,少言寡语,他的山水盆景名满京华,在全国盆景展览会上多次得奖。他的成功完全靠自学成才,年轻当工人时就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盆景,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全心投入,磨砺多年,终于成为北京盆景界的知名人  相似文献   

6.
美国的盆栽系从日本传去,因此那里的爱好者们大多欣赏日本风格的盆栽。但在纽约的长岛,却有一位酷爱中国盆景的美国人,他的名字叫哈·马浩宁(Hal Mahoney)。马浩宁先生爱好盆景艺术已有很多年,他是长岛盆栽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曾经创作过许多成功的作品,尤其是山水盆景,颇得中国盆景艺术之要领,在美国的盆栽界具有一定的影响。马浩宁先生还经常在美国各地的盆栽协会作示范表演,使许多美国人认识了中国盆景。  相似文献   

7.
2007年4月30日早上10点,第2届中国(陈村)盆景赏石博览会于花卉世界展览中心隆重开幕。参加这次开幕典礼的有来自各级的政府领导,全国各地盆景界、赏石界的嘉宾,参展、参赛单位和新闻媒体的朋友共1000多人。4月30日至5月7日,由中国盆景艺  相似文献   

8.
年近花甲的许镇鸿先生在漳州地区是位很有名气的企业家,也是闽南地区盆景界德高望重的盆景家。十几年前漳州花卉盆景事业刚刚起步,许先生在他单位老花工朱培德的启发下开始了盆景制作,从此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实践中,他的制作水平不断提高,他的作品在当地举办的盆景展览中多次获奖。许先生在艺术上追求苍古繁茂的自然大树型,在树种的选择上他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榕树为主,辅以九里香、榆、雀梅等树种。在技法上他剪扎结合,又因树种而异,但多以蓄枝截干为主。在造型上,许先生章法严谨,精益求精,对于一枝一叶,一个树根都是精心安排。有时为了一根枝条的造型,他  相似文献   

9.
提起殷子敏,爱好盆景的同志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盆景界的老前辈,海派盆景的代表者之一。殷老今年六十七岁。他自小从父学艺。早年偏重搞中小型树桩盆景。从七十年代开始,专门从事大型山水盆景的创作。他对各类盆景的制作和管理都有一定的研究。尤其是对海派盆景的形成,殷老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上海地区盆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较大的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盆景界,有人认为中国传统盆景不好,盆景不应有流派等等。对此,笔者实难苟同!现就盆景流派等问题,阐述我的观点,请盆景界同仁评判。第一,中国传统盆景问题。中国传统盆景,尽管有一些地方风格和流派,但缺乏论述这些地方风格和流派的理论著作。近几年有些盆景工作者编写的一些地方风格和流派的著作,也不  相似文献   

11.
贵州紫袍玉带石,经贵州盆景界人士开发进入盆景创作领域以来,由第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备受冷遇,到第二届博览会获奖及1993年香港花展深受欢迎,现已引起国内外人士的注目。德国盆景界人士前往贵州作参观交流并与之结为友好协会。笔者拙作挂壁《天接云涛千帆舞》(92年第5期《中国花卉盆景》彩页)和本期彩页的山水盆景就是以紫袍玉带石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12.
仲秋的一个周末,我怀着对盆景艺术的痴情,访问了著名盆景大师傅耐翁先生。幽柔的灯光下,白发如云的傅老正在伏案疾书。原来,他要赶在今年十月在湖北举行的全国盆景学术讨论会之前,撰写论文:《盆景流派之我见》。他郑重地写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些地方对‘派’字不求甚解,个别地方并无鲜明观点和独特风格,而却以地区划界,急于创建新派,或已被称为一派者,这种无学求意义的派,必然给盆景界造成混乱。”他主张群策群力,集  相似文献   

13.
日前,盆景界存在着对盆景树种分优劣的现象,认为松拍类是阳春白雪,杂木类是下里巴人,只有松柏才能表现高雅情趣,登大雅之堂。笔者以为这种认识有失偏颇,不利于中国盆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花卉盆景》2004,(8):50-50
不久前,"中国商标服务网"网站上公布了广东省潮州市盆景协会副会长陈歆田(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第二届理事会理事)为他的盆景向工商部门注册上了名为《石敢当》的商标(见附图)。这在盆景界里可是件新鲜事。在当今繁华的市场上,在千姿百态的商品中,人们随时随地都可看到琳琅满目的各式商标,唯独没有看到出售的盆景上标示注册商标。陈歆田的行为,可说是盆景商品化以来,为使盆景生产进一步纳入经济轨道,更好地开拓销售市场而采取的一项开创性举措。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迪。为盆景注册商标,是促进盆景流通、发展盆景事业的一项战略措施。我国是世界盆景艺术的始祖,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艺术积淀深厚,流派纷呈,风格  相似文献   

15.
3月14日,南韩著名盆景艺术家济州道盆栽艺术苑苑长成范永先生来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进行盆景学术交流活动,为师生做了题为“盆景艺术与人”的学术报告,受到师生们的热烈欢迎。在谈到中国盆景艺术时,成苑长语重心长地谈了两点,很值得国内盆景界人士思考。其一,他说,中国盆景有  相似文献   

16.
尹均明同志是南京柴油机厂退休老工人,他利用业余时间为工厂搞好绿化的同时创作盆景。由于他谦虚好学,创作水平不断提高。近几年来,在历届全市性的盆景展览中,他的盆景受到众多观赏者的好评,许多盆景还荣获各种奖励。尹老创作盆景,不拘一格,善于吸收各家之长。特别是他在探索独干式树桩盆景的新风格、新构成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他认为:独干式树桩盆景,处理得不好,容易成为普通  相似文献   

17.
<正>盆景分会从2013年上半年开始筹备,2014年各项筹备工作落实到位。为了加强对筹备工作的领导,中国花卉协会秘书处主持召开了两次筹备工作会议,帮助协调解决筹备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按照中国花卉协会章程规定,筹备组起草了《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工作条例》和《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会费标准及使用办法》。2014年5月,在如皋召开的筹备会议邀请了各省(区、市)花卉协会领导、盆景界知名企业和盆景  相似文献   

18.
庄文其先生对盆景(植物类)艺术有独到的理论见解,正在引起盆景界关心未来的人们密切关注,为了让读者更多更全面地了解他的理论观点,现征得本人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同意,将他《守望——文其盆景》(原《树石情缘》的修订版)书里的"碎句短章"摘录,本刊将分几期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19.
李伟钊,当今岭南盆景界的“红人”。60年代初,他脱下军装回穗看见邻居在摆弄花木,萌发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天天在自己60多平方米的天台上,精心修剪。慢慢地,他的天台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盆景园。盆景摆弄得多,灵感也多。他曾长时间担任荔湾区委的新闻秘书,创下一年见报稿件300篇的罕见纪录。他告诉笔者,写文章与种盆景的道理一样,就是要抓住“灵性”的一面,进行衬托、剪裁,文章就能写得好。这位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特邀理事、广州市科普作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盆景分类问题,也是盆景界长期悬而未决的学术理论问题之一。由于分类上的混乱,直接给盆景教学、生产、科研、展销、包装、运输、著述、学术交流等带来了一系列争论和麻烦。中国盆景分类问题值得认真研究一下。笔者根据中国盆景发展的现实情况,博采众家之长,提出了五级分类系统,即将中国盆景划分为三类、五型、四个亚型、若干式、四个号,如图所示。下面作几点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