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席晓 《通信世界》2017,(15):50-51
目前企业业务数字化成为行业趋势,企业IT系统逐步向云中迁移,企业移动办公普及;ICT服务提供商纷纷构建云数据中心,为各大企业提供各种云计算业务服务,云数据中心的链路接入更加需要广覆盖、高带宽、低时延、高质量、敏捷的广域网支撑.  相似文献   

2.
《数字通信世界》2014,(11):49-49
<正>亚太区领先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亚太环通(Pacnet)日前正式宣布,其新数据中心落户天津(TJCS1),以满足京津冀地区对数据中心和托管服务不断增长的需求。新数据中心可以提供软件定义网络(SDN)功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网络控制,使客户可以根据自身业务需求,自行随意提供带宽。数据中心坐落于中国天津市武清区京津科技创新园,由亚太环通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太平洋电信(PBS)和天津市武清区政府共同  相似文献   

3.
吴劲松 《通信世界》2010,(36):30-30
主机托管、大型客户和传统用户服务作为三种典型的IDC业务,在实施云计算以提升运营能力的过程中,还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群选择其适合的云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4.
李璐 《通信世界》2013,(4):44-45
按照中国电信云计算规划思路,其将构建对内承载各类IT支撑系统、业务平台的"内部承载云",对外提供各类公共基础云服务产品和行业客户云的"外部服务云"两大云体系,以及相对独立的IT资源池、业务平台资源池、云数据中心三大资源池。  相似文献   

5.
云计算网络虚拟化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云计算极大扩展了IT服务能够提供的种类和范围,网络作为云计算基础架构和服务提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本文首先给出网络的重要性,之后从数据中心网络、跨数据中心网络以及泛在的云接入网络三个层面分别分析了最新的技术进展和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6.
适应互联网高速发展需求 国内IDC(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雏形最早出现在1996年,当时原中国电信开始提供最初的托管业务和信息港服务,其业务定位是通过托管、外包或集中等方式向企业提供大型主机的管理维护,以达到专业化管理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信息通信技术》2016,(4):16-23
随着移动业务的快速发展,数据量不断增大,上海联通数据中心的传统IOE的数据加工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文章以传统经分系统架构变革可行性为例,提出数据分析型系统转型的建议;通过总结上海联通传统经分的现状,结合云计算和大数据发展的方向,探索大数据处理平台搭建混搭结构的选型思路,利用分布式并行处理技术减小数据仓库的扩容压力;提升数据作业的处理速度及系统的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数据中心由原来提供单一的企业经营分析决策的能力转变到适应大数据处理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面对公安业务产生的海量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需要研究新型的大数据处理方法.按照公安行业技术规范,研究数据中心平台架构,并完成平台设计与实现.针对各警种业务对大数据定制服务、模型研发的需求,构建匹配公安业务场景的大数据系统.结合应用实例,构建基础设施云环境和混合存储环境,实现对大数据资源存储、整合、管控、共享服务及应用的支撑,并通过大数据资源服务对内外部数据资源进行汇聚、清洗、管理、挖掘分析.最终实现公安大数据的智能信息处理,达到公安大数据实战应用的目的.该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全国公安数据标准化试点城市河北省邯郸市公安局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能够为公安大数据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的发展,医疗系统在数据中心、云储存与分支结构之间的传输需要更高效地提供业务信息,优化在线协作与远程视频体验,提高管理效率,而目前提供的传统专线组网技术在数据流量和运维效率已经难以满足医疗系统的需求。本文首先分析SD_WAN的技术优势、网络架构、应用场景及测试,然后提出基于SD_WAN技术的医疗信息系统框架,为医疗系统中SD_WAN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华为服务器凭借在电信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和持续创新,通过与全球400多家伙伴合作,为客户构筑高效、绿色、稳定的云数据中心最佳基础设施。伴随云计算和数据大集中的业务趋势,BYOD、社交网络、云服务、大数据等业务应用带来的通信量激增,使得服务器在企业数据中心的价值和地位变得愈发重要。服务器能否提供更低的TCO、能否快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总体架构及其应用与商业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计算具有全新的IT架构,可以灵活提供服务给具有不同需求的用户。通过对云架构的研究,指出云架构主要分为服务和管理两部分,详细解析了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基础设施即服务(IaaS)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以及管理部分客户层、管理功能层和监控层的架构和功能实现。最后,面向应用,给出了具体云计算构架的实例,并结合应用,提出了云应用的4种商业模式,即公有云、私有云、行业云和混合云,对云服务供应商面向客户的运营选取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电信运营商如何开展云计算服务进行了研究,指出运营商向云计算演进过程中商业模式的变化,分析运营商级云计算面临的挑战和需求,设计运营商级分布式开放云计算的系统架构。并提出典型运营商级云计算中心搭建过程中的软硬件选择、分布式部署方法、运营与服务提供模式。最后总结了运营商级云计算平台建设步骤,提出平台系统架构、用户体验和物联网云计算结合方面的演进方向。  相似文献   

13.
毛矛 《电声技术》2017,41(3):54-56
当前云计算在各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理念的优越性可以提供强大计算能力和庞大的存储能力,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成本更低。云计算标准化了计算机的使用与管理过程,中小企业可以将精力更加专注于业务,以购买服务的方式进行IT资源的使用;大企业可以构建自己的私有云平台,灵活定制自身的业务,自由使用更加稳定的IT资源。广播系统也在积极的部署私有云平台,强化广播的内容制作、内容发布、和平台运营能力。但是在监控领域,广播的监控系统构架还可以通过灵活利用云计算技术继续加强,以满足广播向新媒体转型的发展需要。不讨论云计算的实现技术,主要探讨云计算在广播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分析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广播监控系统,重点阐述其系统构架和数据分析方法,体现云计算技术在监控领域的优势所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结合校园计算专业实验服务的需求,分析云计算与虚拟化技术的特点,指出建设虚拟实验室的必要性,讨论利用虚拟化技术建设虚拟实验室的基本技术要点,并结合本院计算专业虚拟实验室实际应用,提出在校园搭建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计算专业虚拟实验室平台系统,以虚拟化的基础设施云,实现虚拟校园实验室,来满足校园的计算机服务需求,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和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云数据安全问题是制约云计算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该文综述了云数据安全方面的研究进展,将云数据安全所涉及的云身份认证、云访问控制、云数据安全计算、虚拟化安全技术、云数据存储安全、云数据安全删除、云信息流控制、云数据安全审计、云数据隐私保护及云业务可持续性保障10方面相关研究工作纳入到物理资源层、虚拟组件层及云服务层所构成的云架构中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出了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文章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家庭信息化系统架构体系,该体系通过家庭内部网络和面向家庭的云平台的交互来实现家庭内部智能设备的远程控制,家庭信息化应用能够利用云平台的开放共享服务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从而实现家庭信息化与云计算的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7.
随着网络信息容量的膨胀,如何高效地存储和管理海量图片数据,传统的数据管理技术难以满足这些应用所提出的对数据管理的需求。针对云计算应用的特点和需求,借鉴传统数据管理技术的理念,提出了一种基于CouchDB的高可扩展、高可靠的海量图片存储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等技术,支持海量数据存储、资源目录和交换体系以及并行程序处理,可提供从数据到处理功能的一体化服务。实验证明,本系统具有可行性,能满足空间信息服务的多种需求。  相似文献   

18.
Cloud computing services delivery and consumption model is based on communication infrastructure (network). The network serves as a linkage between the end‐users consuming cloud services and the providers of data centers providing the cloud services. In addition, in large‐scale cloud data centers, tens of thousands of compute and storage nodes are connected by a data center network to deliver a single‐purpose cloud service. To this end, some questions could be raised, such as the following: How do network architectures affect cloud computing? How will network architecture evolve to support better cloud computing and cloud‐based service delivery? What is the network's role in reliability, performance, scalability, and security of cloud computing? Should the network be a dumb transport pipe or an intelligent stack that is cloud workload aware?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networking aspect in cloud computing and shall provide insights to these questions. Researchers can use this paper to accelerate their research on devising mechanisms for the following: (i) provisioning cloud network as a service and (ii) engineering network of data centers.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9.
何颖  唐彦  林勇 《数字通信》2012,39(3):7-10
云计算平台不仅是云产品实现的基础,而且是体现云计算运营思路内涵的表达形式。以Salesforce公司的平台即服务(PaaS)平台为例,对基于多租户架构模型的PaaS平台的各个部分进行了详细剖析,展示了该平台内在的关键支撑技术,总结了技术选用的原则。Salesforce公司的PaaS平台整体架构分为基础物理设施资源和Force.com平台。Force.corn平台是整体架构的核心部件,分为网关和虚拟服务器群(POD)。最后指出云产品平台的构建要选用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技术,并与公司经营理念相适应,以推动企业云服务经营业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姚惠娟  耿亮 《电信科学》2019,35(9):38-43
以工业互联网为代表的产业互联网的大发展,促进未来网络从以信息传输为核心的信息基础设施,向以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处理为一体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发生转变 。从应用、网络技术、计算技术等的发展趋势分析,推导出未来数据网络需要从计算、网络和存储融合重新设计网络架构,以满足未来新业务和新场景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