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应用于腹部手术切口感染中的疗效。方法 60例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持续冲洗负压引流治疗感染,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治疗感染,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感染治疗全程平均所需(9.6±2.2)d短于对照组的(12.1±2.3)d,肉芽组织生长填充平均时间(5.2±2.3)d短于对照组的(7.4±2.4)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冲洗负压引流可缩短腹部手术后切口感染的治疗时间,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刘利东  王艳  李瑞莲 《河北医药》2010,32(21):3029-3030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应用VSD治疗腹部手术切口感染25例。结果 25例感染切口均痊愈,切口清洁时间为7~14d,平均11d,切口水肿减轻,出现新鲜肉芽组织,细菌培养阴性,其中22例切口愈合,3例二次缝合愈合。结论 VSD治疗体表感染创面,可短期控制感染,促进肉芽生长,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适于在基层医院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普外科Ⅲ类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预防切口感染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我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80例Ⅲ类切口手术患者,被随机分为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组40例和切口皮下未放置负压引流管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组患者在切口感染、切口脂肪液化、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切口皮下未放置负压引流管组(P<0.05).结论 普外科Ⅲ类切口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中应用封闭负压引流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月4年间所行各种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结果封闭组的平均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开放组。结论封闭负压引流对治疗脂肪液化较传统开放换药方法为优,可缩短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腹腔引流是外科手术基本方法之一,笔者认为,腹部手术后,选择性地放置双套管的引流,疗效显著,是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措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989~1990年间,临床应用51例。消化道穿孔32例、肝外伤5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4例。男46例、女5例。年龄21岁~65岁。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术中经腹腔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腹部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德阳市人民医院17例腹部手术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17例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患者进行心理、基础和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等相关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7例切口感染创面全部治愈。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对封闭式负压引流耐受良好,无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护理效果。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确切,精心细致的术后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乳癌根治术后,为防止皮下积液,提高创面愈合率。方法 采用在创面的腋中线和胸骨旁各放一根多侧孔的硅肢管,并行持续负压吸引。结果 本组发生皮下积液9例,较单独放置腋下引流皮下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双负压管引流有效降低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提高创面Ⅰ期愈合率。  相似文献   

8.
段涛  王海旺 《河北医药》2009,31(8):979-980
腹部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经过传统换药处理多能愈合,但往往切口愈合慢,住院时间较长,且术后瘢痕形成较大,影响美观。我院2000年4月至2006年8月,对28例腹部切口感染患者,应用持续高负压引流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负压抽吸在腹部感染切口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负压抽吸法在腹部感染切口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30例腹部感染切口的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采用传统的伤口清洗、换药、抗炎和二期缝合等治疗;B组采用伤口放置负压抽吸的方法,其他治疗与A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及效果。结果B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显著缩短(P<0·005),需二期缝合的切口显著减少(P<0·05)。结论负压抽吸能有效治疗腹部切口的感染。  相似文献   

10.
王海霞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72-772
2001年6月~2002年3月,对184例施行妇产科良性手术患者取下腹部横切口,采用手术切口皮下间断缝合法,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364例,年龄16岁~63岁.术前血红蛋白均>8 g/L,术前空腹血糖<7.6 mmol/L,术前体温正常,无感染征象.  相似文献   

11.
张雄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689-1690
腹部手术需放置腹腔引流管者约占10%~30%。近两年来经过改进而使用扁平管引流。现对腹部手术放置扁平管引流与乳胶管引流的临床资料作简要的探讨。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6年6月~2004年6月,行腹部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者286例。其中男165例,女121例,年龄12~72岁。平均  相似文献   

12.
双腔管低负压引流用于术后肠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亿萍  李珊珊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7):2365-2366
胃肠道手术后并发肠瘘常发生在手术后1~2周,不仅影响伤口的愈合,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还由于肠瘘导致大量消化液丢失,机体稳定状态失衡进一步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而成为肠瘘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腹部术后切口感染的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10年6月笔者对20例患者采用VSD方法处理腹部感染切口,与同期28例采用传统开放换药治疗腹部切口感染者进行对比。结果:与传统开放换药相比VSD组在换药次数、愈合时间和瘢痕状况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VSD与开放换药比较有治疗痛苦小、愈合时间短,愈合后切口瘢痕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徐进 《云南医药》2002,23(6):449-450
合理恰当地应用引流是确保腹腔手术成功的关键步骤之一 ;主动性引流 (即负压吸引引流 )优于被动性引流 ,是腹腔手术中首选的引流方法。我院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施行腹腔手术 5 2 6例 ,其中有 2 96例手术放置负压引流管。在 2 96例手术中 ,发生吻合口漏 1例 ,胆漏 1例 ,肠漏 1例。由于有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引流 ,3例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切口一期愈合 ,治愈出院。病例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6月至 2 0 0 2年 4月共施行腹腔手术 5 2 6例 ,其中 2 96例手术放置负压引流管 ,见附表 :病例 1:患者女 ,2 5岁。因慢性胆囊光并结石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在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诊疗的腹部切口为Ⅲ类手术切口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腹部Ⅲ类手术切口采用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缝合,对照组采用普通丝线常规缝合,评估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为8%,对照组为12%,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医用皮肤表面缝合器在预防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中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切口感染是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 ,如处理不当 ,可成为经久不愈的窦道、增加病人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且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现将我院近三年Ⅲ类手术切口的预防感染措施总结如下 :以供同道们参考。1 资料与方法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共住院的Ⅲ类手术切口病人 395例 ,其中  相似文献   

17.
申钧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3):2533-2534
自2001年7月以来,笔者在成人上尿路手术中采用双J管作内引流和(或)内支架,术后无切口感染、漏尿等并发症,并减少了术后再狭窄的机会,缩短了住院时间,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腔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预防盆腔淋巴囊肿的效果。方法将1992~2000年62例因妇科恶性肿瘤行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患者,于术后分为A组(盆腔单管引流,29例)和B组(盆腔双管引流并低负压吸引,33例),观察两组术后引流量及囊肿发生率的异同。结果引流量A组平均为(150±67)ml,B组(270±82)ml;淋巴囊肿发生率A组21%(6/29),B组6%(2/33),二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两组术后淋巴囊肿发生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广泛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患者双腔管负压加大引流有利于预防该手术后淋巴囊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胸部创伤合并多根多处肋骨骨折手术胸部切口处理方法。方法:关闭胸部切口前,增加负压引流管。结果:有效预防切口不愈合及感染发生。结论:胸部创伤需行手术的胸外伤病人,伤情多较严重,全身一般情况也较差,手术切口的选择与一般开胸手术不同,在暴露良好的前提下,应选择创伤小、进胸迅速、体位容易安置、对病人呼吸、循环干扰较小,遇有术中和术前对损伤判断不绝对一致的特殊情况,能够扩大的开胸切口。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技术对患有乳腺脓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4例患有乳腺脓肿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2例。分别采用切开引流方法和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能够继续进行哺乳的人数明显多于A组患者。结论采用脓腔置管冲洗引流技术对患有乳腺脓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