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情志理论源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月香 《中医药学刊》2010,(9):1838-1840
对中医情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为中医情志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帝内经》构筑了中医情志理论基本框架;后世医家对中医情志理论不断给予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同气相求"的思维方法影响着中医基础理论的形成,并渗透到中医药的各个领域。四川省名中医岳仁宋教授长期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研究,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将"同气相求"理论不断深入挖掘,并用于指导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辨证诊断与遣方用药,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糖尿病辨治思路。本文探讨了"同气相求"理论的内涵和实质,并详细记述其将该理论应用于糖尿病的临证经验,具体从"以味辨证""以药测证""以形治形""反佐配伍"4个方面予以阐明。  相似文献   

3.
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伤寒论》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很大,探讨中医学对朝医体质学理论形成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朝医体质学理论体系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禄颖  翟双庆 《吉林中医药》2015,35(2):116-118
从《内经》病因理论对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三因学说"的影响入手,探讨了陈无择首提三因论、明确外所因之"六淫",以及确立内所因七情病因等几个方面对于《内经》的继承和发展,而三因学说的提出也标志着中医病因学基本理论体系框架的形成,并成为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基石。  相似文献   

5.
命门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藏象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意义。《难经》为命门学说的奠基之作,对后世命门学说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难经》中命门的名称、位置、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气相求”理论的论述最早见于哲学代表作《易经》,其思想内涵对中医学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等均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多元化改变及其迅猛发展,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很多冠心病患者除心脏症状外,还伴有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双心疾病也日益突出。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而中医药从肝心同治思路出发,对此冠心病甚至双心疾病的治疗均具有较好的优势。心、肝两脏在阴阳、五行属性、脏腑功能及经络循行等方面关系密切,二者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本文基于肝心两脏“同气相求”的特点,结合古今医家对冠心病的认识,分析冠心病肝心同治“同气相求”的内涵,并根据临床常见病证,总结了常用的肝心同治方法,以期为冠心病及双心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对中医情志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认为先秦文化为中医情志理论奠定了思想基础;《黄帝内经》构筑了中医情志理论基本框架;后世医家对中医情志理论不断给予补充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具体阐述了中医病因学说的形成、内涵和发展,通过对现有中医病因理论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认为中医病因理论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并提出应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整体观出发探讨中医病因理论的实质。只有在人与自然相统一的指导下,中医病因理论才能自成一体,提出了基础性病因、继发性病因和发展性病因的中医病因分类方法,使中医病因理论体系更具科学性和逻辑性。  相似文献   

9.
古代医护一体,虽然没有形成系统的护理学科或护理学专业,但许多护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都隐藏在历代中医文献中。《黄帝内经》作为我国医学经典之首,对中医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初步奠定了中医护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体现在中医护理的特点、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技术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辽宁中医杂志》2021,48(5):74-76
脾胃湿热理论的完善,经历了历代医家的探索与实践。脾胃湿热理论萌发于秦汉时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论述了脾胃与"湿邪""热邪"之间的关系。金元时期渐见雏形,众多医家进一步探讨了脾胃功能与"湿热"的相关性,期间朱丹溪首次提出"脾胃湿热"一词。明清至民国时期,温病学说的发展促进了脾胃湿热理论的衍变,关于湿热证发病机理的论述渐以脾胃为中心。建国后随着中医诊疗标准的不断更新,正式确定了"脾胃湿热证",并详细归纳总结其证候特点,对中医规范诊疗有重要意义。在当今社会,相关研究表明脾胃湿热证型多见,不仅局限于脾胃病系,还涉及多系统疾病,脾胃湿热致病特点及治疗倍受关注,脾胃湿热理论体系逐渐形成。脾胃湿热理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凝集了众多医家的传承总结,其理论不断被充实,最终形成独立的以脾胃为中心的湿热理论体系,对推动中医脾胃学说的创新和进步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阮见  黄洁  常小荣 《国医论坛》2019,34(2):15-18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深刻影响着中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对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进行了进一步诠释和发挥,形成中医学的"天人合一"观。针灸是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帝内经》在针灸理论体系构建中,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本文介绍了中国古代哲学和《黄帝内经》中的"天人合一"观,并主要探讨《黄帝内经》中"天人合一"观在经络腧穴理论体系、针灸治则和治法中的体现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从气血理论谈医易相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周易》与中医理论中气和气和血的关系、气血的平衡运动、气血的循环运行、脏腑气血理论、针灸及脉学中气血理论的应用等几方面的相关性联系的研究,发现《周易》的原理地中医气血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医气血理论恰是《周易》原理在人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未病"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奠基。"治未病"始见于《周易》,易医同源,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吸取了易经的许多哲学思想,后世医家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事物都是以发展变化为运动规律,没有一成不变的,所以《周易》提出了居安思危的理论,告诫人们要防患于未然。如《文言.乾》指出:亢之为言也,知进而不知退,知存而不知亡,知得而不知丧,其唯圣人乎!  相似文献   

14.
陈谦峰  黄小英  杨明 《中医杂志》2024,(11):1093-1097
中医香疗通过选取特定药性的芳香药物调节人体内在气机,促进气血运行正常与脏腑功能协调,同时注重精神调养,实现形神共养的治疗目标。其理论特点包括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衡的动态观、三因制宜的辨证观、上工治未病的养防观、形神同治的调护观。从气学说的角度深入解析中医香疗的理论内涵,包括中医香疗理论的生命观与疾病观、气血观、气机论,并强调形、气、神三位一体观在中医香疗中的体现、同气相求原理在中医香疗实践中的指导意义。系统梳理中医香疗理论特点和内涵,可为中医香疗的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通过梳理中国"象"的哲学渊源和理论内涵,考察其在中医理论体系构建、理论创新和中医诊疗实践的指导性作用。如何正确认识中医思维模式形成的源流,把握中医"象"本质,深刻理解中医独特的"司外揣内"、"取象比类"、"以象测藏"等方法的内涵,以此理解领悟中医阴阳、五行、脏腑、气血、经络等经典基础理论的哲学本原,中医治法治则、中药功效特征、方剂配伍法则的科学蕴义,以及在现代生物科技背景下运用中医"象"思维方法对中医理论的创新,尤其在微观领域的理论构建,从而对于保持并发扬中医诊疗优势,纠正当今中医药研究方法学的某些误区,都将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难经》关于奇经八脉、肾与命门以及肾间动气、诊法、治法等相关条文的解析,探讨《难经》对中医妇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及中医妇科临床辨证论治的影响和贡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理论的可行性。方法:分别从中医证和蛋白质组的概念、内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共性进行理论分析和探讨。结果与结论:蛋白质组学技术引入中医证学的基础研究,为中医证物质和功能基础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揭示中医证的现代科学内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方法是所有学科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手段。同样,实践贯穿于《内经》医学理论全过程的各个层面,是《内经》医学理论发生的起点,也是《内经》医学理论必然的旨归。《内经》以解剖实践为起点,结合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体验、临床实践知识的积累、反复的临床验证,在精气-阴阳-五行哲学背景影响下,运用以表知里、以我知彼、取象类比思维方法逐渐形成相关的医学概念并构建了中医相关的理论。如通过实践发现并确定人体主要生命指征、探求生命奥秘、治病规律及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王朝阳 《中医研究》2010,23(2):72-73
肾脏理论是历代医家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不断总结深化、发展提高而形成的,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和研究的中医脏腑理论。究其理论渊源,则出自被称为“医学之宗”的《黄帝内经》。《黄帝内经》中有关肾脏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论述对临床防病治病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并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将《黄帝内经》中的主要肾脏理论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深入探析卫气的生成与输布津液的功能。方法:以《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基础,以《伤寒论》的病证为根据,两者相互佐证来探讨卫气的生成与功能。结果:卫气的生成是三焦综合作用的结果,卫气在津液输布方面有重要作用。结论:卫气理论相对于其他理论还不是很完善,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进一步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