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2 毫秒
1.
目的了解2005年、2008年、2011年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评分分布情况。方法对北京市隆福医院2005年、2008年及2011年记录完整的914例缺血性卒中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ESRS评分、高危因素等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在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ESRS评分呈上升趋势(P〈0.001),ESRS评分3分~9分的高危人群呈增加趋势(P〈0.001)。结论缺血性卒中患者呈逐年增加趋势,危险因素越来越多、复发率越来越高。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二级预防应引起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缺血性脑卒中占全部脑卒中的70%~80%~([1]),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恢复期是指脑卒中发病后的2周至半年,此期的治疗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日后生活能力与康复。临床大量的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太原市中医医院心脑中风科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78名,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脑卒中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内科急症之一,多见于年老人,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我院自2006-2010年,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措施,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得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万刚峰  万荣梅  王艳玲 《光明中医》2011,26(8):1706-1707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针刺疗法在脑卒中康复治疗中逐渐得到重视[1]。近年来,笔者采用针刺治疗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取得了明显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5月~2010年3月在本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2例。入选标准:  相似文献   

5.
脑中风尤其是缺血性脑中风的复发率甚高.为有效防治缺血性中风的复发,对我科1998年2月-2002年1月收治的110例复发性缺血性脑中风患者作了回顾性调查分析,以探讨其复发的规律和病因.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中风起病迅速,病情复杂,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的特点,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壮医药在改善缺血性中风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独特疗效。该文从病因病机、壮医内治法、壮医外治法等方面对近年来壮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全功 《世界中医药》2011,6(2):121-121
缺血性脑血管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它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发病率高且易复发,探讨最大限度降低患者死亡率及病残率、发病率,乃是目前研究和治疗课题的重点。我们自2009年3月-2010年6月应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缺血性脑卒中10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我们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采用血府逐瘀胶囊治疗IVCD患者126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以2004年6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00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研究对象,应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双侧颈动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结果:8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85.9%(687/800)较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125/200,62.5%)高。结论:瓦房店市地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有关。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现已成为世界性的治疗难题。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200万人,每年约150万人因其而死亡。本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等特点,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1])。笔者采用针刺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12月就诊于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  相似文献   

11.
<正>缺血性脑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致残率较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缺血性脑中风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倾向。中医药在防治缺血性脑中风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可有效地提高缺血性脑中风的临床疗效。笔者通过观察本院自制中成药中风Ⅱ号丸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总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月—2015年3月住院的140例缺  相似文献   

12.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已引起医学界高度重视,我们自2003年2月~2005年3月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ICVD患者148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复发率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其中缺血性卒中占80%以上。笔者2010年6月~2012年1月运用通脑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获得良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男5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与节气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节气,作圆形统计分析,计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节气高峰朝,观察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特点。结果1597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均无一定集中性,未发现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上年小满至当年的惊蛰为相对高发病节气。结论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发病在节气上无特定的发病高峰期,一年四季均需积极预防并加强在相对高发病节气的预防,以降低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缺血性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每年新增中风患者150万~180万,其中缺血性中风占43%~65%。本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综观国内外的治疗现状,缺血性中风的治疗主要有溶栓治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神经保护剂的运用、扩血管药物的运用等。  相似文献   

16.
正脑梗死(cerebral infraction,CI)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系统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急性脑梗死患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灶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的"三高"特点[1]。我科自2010年4月开始采用高压氧内头针治疗脑梗死,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急性脑梗死具有“三高”特点,即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脑梗死急性期住院必需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中成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8年5月内收治的146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资料,A组(73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B组(73例)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比较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30%,低于B组的95.89%,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9%,高于B组的1.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比A组低,日常生活能力比A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疗效显著,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9.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三大原因之一,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比较高,占我国脑卒中的69.6%~70.8%,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而缺血性脑卒中为患者及家庭造成的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负担,使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在我国成为重要研究内容之一。有关缺血性脑卒中的西医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其发生与中医体质类型有着密切关系,中医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及预后有着重要影响,不同体质类型人群对缺血性脑卒中有不同易感性,因此本文旨在研究缺血性脑卒中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防治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正缺血性脑卒中(CIS)是指脑部血管狭窄或闭塞导致脑部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坏死软化~([1])。缺血性脑卒中因其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低治愈率,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同时给家庭及社会也带来沉重负担~([2])。中医药在缺血性脑卒中不同分期的治疗中都有独特优势。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中经络者辨证多为风痰阻络或风火上扰,但气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