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中政策效力不强的问题,以演化博弈论为基础分析再生建材供需中政府的激励作用。选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中的三方利益相关者,分别构建“政府—建材厂商”“政府—建筑施工企业”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政府、建材厂商、建设施工企业的博弈行为决策,得出实现博弈均衡过程中帕累托最优的策略。演化博弈结果显示:政府通过提高经济补贴与制裁,降低建材研发生产与使用的成本,促进建材厂商研发生产再生建材,促进建筑施工企业购买使用再生建材是稳定的演化途径。并根据演化博弈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厦门市建筑业迅猛发展,建筑废弃物总量呈非线性增长。厦门市建筑废弃物的处置方式大多为露天堆放和填埋,各区建筑废弃物、余泥渣土消纳场接近饱和,土地占用、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基于厦门市建筑废弃物现状调研的数据,分析了厦门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用于厦门市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多级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国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方面的经验和作法,在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回收利用现状和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构建了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多级利用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实施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5.
建筑行业的发展除切实推进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之外,也为城市带来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染。当前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多采用填埋、焚烧的传统方式,不仅占用了可贵的城市土地资源,还给水体、大气与土壤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城市环境的优化对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源化利用模式便应运而生。资源化利用是对建筑废弃物进行二次开发,达到资源循环的目的。在本文中,笔者将从实际的工作经验出发,就当前的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行深入的探究,并尝试性提出相关可行性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对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文献的广泛研究基础上,总结国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现状、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针对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性研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间的影响关系,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方面识别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影响因素并构建DEMATEL模型,利用SPSS软件计算出各影响因素的影响度、被影响度、中心度及原因度。结果表明:市场引导、宣传教育、社会认可度、再生产品知识、政策激励的影响度较高,为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社会认可度、市场引导、宣传教育、环保意识是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核心影响因素;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和公众层面的因素扮演核心角色,企业层面的因素则是关键枢纽。  相似文献   

8.
牛硕 《福建建材》2023,(8):107-112
相较于传统建筑,装配式建筑具有绿色节能等先进之处。为了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以政府、开发商和施工单位三方参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为基础,建立了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三方的行为策略选择和最终策略稳定性,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阐述了三者初始策略选择之间的联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可为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考虑到建筑废弃物违法处置具有明显的负外部性,基于多元协作治理机制,引入社会监督因素建立施工单位与监管部门建筑废弃物处置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不同社会监督水平对其行为策略的影响,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社会监督不存在或水平较低时,系统不存在演化稳定策略;在监管部门缺少必要奖惩激励的情况下,可能出现治理失效的情况;社会监督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抑制违法填埋行为,减少监管部门监管成本;当社会监管达到较高水平时,举报曝光的概率大于违法处理废弃物节省成本与风险成本的比值,施工单位群体会自发趋向于合规处理策略。据此,从公众参与和废弃物处置成本角度出发提出建议,为建筑废弃物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收集难度大、处理分类难、制品成本高是制约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发展的主要问题本刊讯为了全面了解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情况,促进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深入开展,近日,吉林省墙改办组织召开了全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座谈会。省内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单位负责人及代表参加会议。省墙改办主任程立军、总工关洪波参加了座谈。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前省内外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技术方法,并对各地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进行了介绍,对我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我省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建筑废物资源化利用成为行业高度关注的课题,但是与其配套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仍有待完善。为评价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能源的使用及碳排放过程的影响,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建筑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能耗和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模型,并以福州市某工程为例,系统地评价使用再生骨料在该工程实例中的节能和温室气体减排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世博绿地建设注重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施行建筑废弃物源头削减策略.通过对园区建筑废弃物进行充分调查与分析,根据调查结果采用物流平衡方法,使产生的建筑废弃物能较好地满足建设施工对建筑垃圾的需求,减少暂存和运输.最后遵循建筑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模式对世博园区产生的建筑垃圾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生产符合园区内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再生产品,与基建项目的土建材料需求进行匹配,确保了世博会园区内产生的建筑垃圾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有效节约了项目成本.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监测是实现建筑施工碳减排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建筑业低碳化发展。但是,目前建筑施工企业常常忽视碳排放监测,不利于分析建筑施工碳排放现状,进而不利于探索碳减排路径。基于建筑施工碳排放监测与核查中可能存在的寻租现象,构建建筑施工企业、碳排放核查机构和政府部门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各参与方策略选择演化稳定性,探讨各要素对三方策略选择的影响关系,分析三方博弈系统中均衡点的稳定性,并通过仿真模拟模型进行验证,为政府完善建筑施工碳排放监测监管机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施工阶段是建设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中最为关键的环节之一,腐败事件的发生将会引发项目质量下降、进度延误、费用超支等各类问题。为规范多方参与主体管理行为,构建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三方参与主体的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各方参与主体管理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结果表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为三方博弈系统或存在一个渐进稳定点, 增强建设单位奖励和惩罚力度及增加企业设租与寻租的合谋成本均有助于规范施工单位的生产行为。 基于此给出 3 点建议: 促进监理制度改革,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优化项目监管成本;设置奖励惩罚机制,规范企业管理行为,从而最大程度地防范工程腐败。  相似文献   

16.
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装配式建筑产业中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 3 个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并对其演化进行仿真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在装配式建筑产业发展初期,政府在三方合作中占据主体地位。并且要使得模型向唯一理想的稳定状态(1, 1, 1)演化,必须注重提高公众对政府和装配式建筑产品的信任度,改善社会的认知。与此同时,政府要合理控制其监管成本和补贴力度,才能实现协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晓宁 《山西建筑》2010,36(1):352-353
指出我国城市建设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这些废弃物可以当作资源进行再利用,分析了我国城市建筑废弃物资源化的必要性和资源化原则,并提出了实施措施,以实现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8.
构建基于三方博弈的工程总承包模式推广模型,分析模型演化的路径和稳定策略,并通过Matlab仿真模拟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政府行为策略选择是决定博弈模型演化路径的关键因素。现实条件下,企业和业主均不会主动选择工程总承包模式,需要政府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增加财政补贴和推广全过程工程咨询等策略来提高企业和业主的综合收益以推广工程总承包。  相似文献   

19.
为了鼓励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选择安全施工并尽量避免安全事故发生,本文建立了一个关于政府-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综合分析考虑了影响各方行为策略的因素。根据所建立的复制动态方程,研究了三者策略选择的演化过程,得到了6种具体情形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利用现实数据结合软件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政府有关部门的奖惩机制、政府及建设单位的监督行为、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和违规操作被发现的概率等18个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三方的策略选择。通过改善奖惩机制、加强监督效率、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等手段能有效地促进安全施工进行。本文能为提高我国的安全施工水平提供建议,有利于安全施工进行。  相似文献   

20.
2012年12月,山东省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自2013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山东省青岛市将按照"谁排放,谁交费;谁利用,谁受益"的原则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从2013年起,青岛市拆除工程或新建工程实施单位,将需要按照4元/m3的标准,缴纳建筑废弃物处置费,并编制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案,报给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审核,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将建筑废弃物(渣土等)运送至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