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裂变多模式无规颈断裂物理思想,建立了中子诱发239Pu裂变、240Pu自发裂变系统裂变产额计算的唯像模型。以实验数据为基础,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了唯像模型参数。基于唯像模型计算的产额,结合实验数据系统规律进行分析和再评价,给出240Pu自发裂变气体产物87,88Kr和133,135Xe的累积产额推荐值。  相似文献   

2.
236Pu的含量控制是钚热源的一项重要参数,通过α能谱准确测量镎靶溶解液中痕量236Pu,建立镎靶辐照靶件溶解液中钚的分离方法。根据杂质组成特点采用TBP-TEVA萃取色层双柱分离,用氨基磺酸亚铁以及亚硝酸钠对钚进行调价,对靶件溶解液中的Al、Fe、U、Th和Np等进行分离,去污系数均大于104,钚的回收率为90.7%。研究大量238Pu对α能谱测定236Pu的干扰,结果表明,大量238Pu会造成仪器本底升高,238Pu能谱峰分辨率降低;在7 500 Bq 238Pu干扰下,测量4.3 h 时,236Pu的最小可检测活度为1.20×10-2 Bq(当量质量为6.11×10-16 g)。计算结果表明,镎靶溶解液样品中钚的同位素比值n(236Pu)/n(238Pu) ≥4.63×10-8时,取合适的样品量使得电沉积源中238Pu 活度在 450~7 500 Bq范围内,均可测量其中的痕量236Pu,同时可准确测定同位素比值n(236Pu)/n(238Pu)。  相似文献   

3.
将高纯242Pu浓度标准溶液与239Pu混合,质谱法测量R239/242(A)先标定四水硫酸钚中239Pu的浓度;再将四水硫酸钚与待标定的242Pu指示剂混合,测量R239/242(A),标定242Pu指示剂的浓度。质谱测量还可标定得到242Pu指示剂中的钚同位素丰度。采用两次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标定242Pu指示剂快捷简便,可在2日内完成。测量精度高,242Pu浓度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0.75%,该指示剂可满足高精度分析工作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为准确测定气体裂变产物88Kr的半衰期,本工作从辐照铀靶中分离得到3个放化纯的88Kr气体测量源。以85Kr作内标监督源,137Cs或57Co作外标监督源,使用多个HPGe探测器分别采用单探测器位置接力法和双探测器位置接力法跟踪测量88Kr 196.3 keV能量的特征γ射线,跟踪时间均在8个半衰期以上,以获得其半衰期数据。对3次独立测量数据用多种方法进行处理,最终得到88Kr半衰期测定结果为(2.796±0.015) h。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用辐照铀靶对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离流程对6种裂变产物的化学回收率均大于70%,对γ谱仪测量干扰的主要核素去污因子均大于1.0×103,可满足239Pu裂变谷区核素裂变产额测量对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钚及其6种裂变产物钯、银、镉、锡、锑、锆的系统分离方法:在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将盐酸介质的辐照靶溶解液中的这些元素分为5组,然后再针对各组目标元素进行分离和纯化,可简便快速地从同一份靶溶解液中分离以上7种元素。采用辐照铀靶对分离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分离流程对6种裂变产物的化学回收率均大于70%,对γ谱仪测量干扰的主要核素去污因子均大于1.0×103,可满足239Pu裂变谷区核素裂变产额测量对化学分离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保证85Kr测厚源的密封质量,通过85Kr测厚源结构设计、焊接工艺参数优化,制备合格的85Kr测厚源。铜管与壳体的连接采用真空钎焊工艺,钎焊温度约900 ℃,时间约30 min;源窗与壳体的连接采用电子束焊工艺,焊接电流7 mA,焊接转速13 mm/s;源后盖与壳体的连接采用激光焊工艺,焊接功率180~185 W,焊接速度2 mm/s。测厚源检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85Kr测厚源,氦质谱检漏结果小于1.0×10-9 Pa·m3·s-1,放射性气体检验不超过4 kBq/24 h,符合GB/T 15849—1995中“其他射气检验方法”要求。金相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参数试样的焊缝中未发现明显的裂纹、未焊透、未熔合等缺陷,最大焊接熔深约0.73 mm。  相似文献   

8.
为指导85Kr测厚源的制备,采用两种材质、两种活性区、两种丰度的85Kr原料气制备一批同等活度(7.4 GBq)的测厚源,采用自行研制的85Kr源β输出电压装置对制备的测厚源输出电压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采用钛材质、小活性区、20%丰度原料的测厚源输出电压更高。钛材质的源窗、小活性区的源壳、高丰度的原料对β射线的吸收更少,因此在制备某种活度的85Kr测厚源时,为提高射线输出,应优先采用钛材质、小活性区、高丰度的原料。  相似文献   

9.
用低浓缩铀靶代替高浓缩铀靶辐照进行99Mo、131I等医用放射性核素生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本文利用输运计算程序DRAGON研究了靶件235U富集度、中子注量率、辐照时间对99Mo、131I、90Sr、95Zr、239Pu等核素比活度变化的影响,以及不同235U富集度下裂变体系组成和总比活度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考察的10余种核素比活度的变化随辐照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其中99Mo、131I、147Nd和133Xe等核素的比活度可快速达到饱和,89Sr、103Ru、95Zr和141Ce等缓慢达到饱和,而99Tc、85Kr和90Sr、239Pu在计算时间内达不到饱和,但所有核素的比活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与靶件235U富集度无关;99Mo、131I、90Sr、95Zr等核素的比活度均随靶件235U富集度提高而增加,而239Pu比活度则随着靶件富集度的减少而显著增加,提示改用低浓缩铀靶进行99Mo、131I等医用放射性核素生产时应特别关注239Pu带来的影响;核素比活度随中子注量率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且斜率基本相同;靶件辐照时间的改变不会明显影响裂变体系的组成,在低浓缩铀(235U含量≤20%)区域,靶件235U富集度对裂变体系的组成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梁勇  杨秀玉  王志军 《辐射防护》2018,38(2):119-122
建立了环境空气中239+240Pu的测量方法。该方法采用NF-2型滤膜采集空气样品5 000~10 000 m3,干法灰化,硝酸加热浸取钚,氨基磺酸亚铁和亚硝酸钠将钚转化为四价态,用三正辛胺—聚三氟氯乙烯粉萃取色层柱分离纯化钚,0.025 mol/L草酸—0.15 mol/L硝酸解吸,最后电沉积制源,在α谱仪上测量239+240Pu计数。通过实验确认了测量方法的主要条件和参数:电沉积制源极间距为4.0 mm,pH值为2.0;溶液萃取分离色层柱高度为6.0 cm,溶液流速2 mL/min;氧化还原时间为10 min。方法全程回收率为52.5%~82.5%,平均值68.3%;气溶胶样品量为10 000 m3时,方法探测下限为1.31×10-7Bq/m3。该方法可用于环境气溶胶中239+240Pu测量,采用本方法测定了我国西北某地区气溶胶中239+240Pu活度浓度, 结果平均值为3.25×10-6 Bq/m3。  相似文献   

11.
刘小林  周波  邹杨  严睿  徐洪杰  陈亮 《核技术》2022,45(2):60-68
以氯化物熔盐为靶基质对新型熔盐快堆中238Pu的生产进行了分析,使用SCALE6.1(Standardized Computer Analyses for Licensing Evaluation Version 6.1)程序,对比了不同靶基质与靶件半径在238Pu生产中237Np的转换率与利用率,分析了反射层的能谱分布、不同位置辐照孔道的237Np反应截面、靶件插入对堆芯反应性的影响以及生成236Pu杂质浓度,并计算了238Pu的纯度及产量随辐照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NpCl4纯盐靶基质的237Np转换率较高,减小靶件半径可提高237Np利用率;远离堆中心位置的辐照孔道热中子份额较高,且靶件插入对堆芯反应影响较小;辐照孔道内靶件的236Pu浓度可减小至1×10-7以下,238Pu纯度超过98%;当辐照周期为40 d时,  相似文献   

12.
高陶  胡圣  余伟 《同位素》2024,(2):126-132
68Ga是最具临床应用价值的金属正电子核素之一,通过68Ge/68Ga发生器生产68Ga是一种比较便捷的方式,而母体核素68Ge主要由加速器生产,其中使用较多的一种生产方式是通过质子辐照Ga-Ni合金靶件获得68Ge。准确模拟68Ge产额,对于Ga-Ni合金靶件制备、加速器辐照方案选择和生产准备均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蒙特卡罗方法的加速器生产68Ge的理论产额计算方法,计算了不同条件下质子束流轰击Ga-Ni合金靶件的能量损耗和68Ge理论产额,并通过加速器辐照实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相关结果可为不同能量质子束流辐照条件下的Ga-Ni合金厚度设计提供参考,对实验结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精确测量90Rb的衰变数据,需制备出放化纯的90Rb样品。本文利用“两步延迟分离法”,建立了一套从新生成的裂变产物中快速分离高丰度90Rb的放化流程。该流程先采用抽气法从辐照靶内提取出气体裂变产物90Kr,再利用水洗法提取出90Kr衰变生成的子体90Rb。研制了一套90Kr快速提取装置,最终得到了无载体、高比活度的90Rb样品。整个分离流程收率约为20%,对主要杂质核素的去污因子达到了103,操作时间在2.5 min内。  相似文献   

14.
采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分离结合α谱仪测量的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环境气溶胶中239+240Pu含量进行测定,实验全程回收率为60.8%~94.6%,对气溶胶中239+240Pu的最小可探测限为0.008 μBq/m3。普通环境气溶胶采样量需要达到30 000 m3以上,在应急情况等特殊环境气溶胶采样量为10 000 m3可满足要求。一般情况下气溶胶中210Po含量比239+240Pu高4~6个数量级,在分析和测量中要关注210Po对239+240Pu测量的影响。测量结果显示,我国普通省份环境气溶胶中239+240Pu含量为0.009~0.099 μBq/m3,与美国、韩国和西班牙等国家空气气溶胶中的Pu含量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5.
罗峰 《同位素》2021,34(3):301
252Cf、238Pu、237Np三种核素是用于深空探测和核能发电等领域的重要放射性同位素,国内主要依靠进口,来源有限。了解这三种核素的生产供应情况,对国内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分别介绍了252Cf、238Pu、237Np的特性和用途,并概述了其生产供应情况。目前252Cf主要在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和俄罗斯原子反应堆研究所(RIAR)的高中子通量反应堆辐照生产。冷战结束之后,238Pu两大生产国——美国和俄罗斯的生产能力逐渐丧失,随着深空探测任务对同位素电池的需求,近些年美俄两国正在陆续恢复生产。237Np作为238Pu生产的原材料,主要存在于裂变产物或高放废物中,通过后处理流程分离提取。为保障国内反应堆的稳定运行和深空探测任务的开展,建议尽快实现上述三种战略核素的自主供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钚是与核工业密切相关的敏感元素,是来源于人类核活动、以痕量或超痕量水平存在于环境中的重要锕系元素。与陆地土壤中钚的环境行为不同,输入到海洋环境中的钚会随洋流路径进行远距离迁移扩散。因此,对于包括我国近海在内的西北太平洋区域海水,除受全球沉降影响外,还长期受到美国太平洋核试验场(PPG)所造成区域污染的显著影响。本文利用从相关报道中收集的数据,对西北太平洋表层海水中钚浓度及同位素比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0年至今,西北太平洋表层海水中239+240Pu浓度和240Pu/239Pu同位素比分别在1.15~22.3 mBq/m3和0.184~0.31间变化,其中,239+240Pu浓度分布与西北太平洋各区域的环境条件等密切相关,而240Pu/239Pu分布则相对均匀,后者在除中国南海以外的西北太平洋地区均值为0.247±0.025(1σ),据此估算得美国太平洋核试验场区域污染输入的钚对该海域表层海水中钚的贡献约占其总活度的45%。此外,本文还对福岛核电站附近海域中核事故前后钚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未观察到该事故对西北太平洋海域中钚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利用缓发中子计数法对235U-239Pu混合物中235U和239Pu含量的快速测定进行了初步研究。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30 kW微型反应堆(简称微堆)垂直孔道辐照235U、239Pu以及235U-239Pu混合物样品30 s,冷却2 s,用缓发中子探测器测量100 s,得出235U和239Pu的探测限分别为0.14和0.18 μg;探测器效率为0.015 0±0.001 0;当235U和239Pu质量比m(235U)/m(239Pu)=1.2时,235U、239Pu含量计算值与标称值的相对偏差分别为0.8%和6.9%。  相似文献   

18.
在四川大学CS-30回旋加速器上通过核反应NatCd(p,xn)111In进行了制备放射性核素111In的研究。实验选用高纯度的天然镉作为靶材料,并采用电沉积法制备靶件,研究了辐照靶件的溶解以及放射化学分离方法。结果表明,采用26 MeV的质子轰击天然靶件,并采用CL-P204树脂将In与Cu2+、Cd2+、Zn2+等杂质进行分离,可以得到产额(EOB 48 h,即轰击结束48 h后)约为25~28 MBq/(μA•h)的111In,其放射性核素纯度大于99%,Cu2+和Cd2+等化学杂质总质量浓度小于8.0 mg/L。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制备满足88Kr核参数测量的样品,本工作研究了88Kr的放化分离方法。以85Kr、125Xe为放射性示踪剂研究了活性炭柱对Kr和Xe的吸附分离条件。结果显示,在0℃下Xe能被活性炭柱快速吸附而Kr不吸附。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短寿命气体裂变产物分离的装置系统,使用辐照的铀靶进行了88Kr样品的分离。Kr的收率大于90%,Xe及I的去污因子大于1×104,整个操作过程可在5min内完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α粒子对无盐试剂的辐解效应,需要确定α辐解源的辐照剂量率。采用硫酸亚铁剂量计(Fricke)测定了238Pu溶液的α吸收剂量率,求得单位浓度238Pu的剂量率为40.0~43.1 Gy•L/(g•min);按照238Pu α粒子的能量计算,质量浓度为1 g/L的238Pu溶液每分钟吸收的能量为32.58 J/min, 即32.58 Gy•L/(g•min),计算值和理论值偏差为23%~33%,此与α辐解测定难度和实验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