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施毅 《肝脏》2020,(3):237-248
在全国人民齐心协力的抗击之下,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的疫情终于走向缓解,连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也迎来了黎明前的曙光。全力以赴与这一新发呼吸道传染病奋力搏斗、力挽狂澜的医学界不断总结救治经验,在2个月的时间内,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更新到了试行第七版[1-6](国家版,3月3日),接着军队援鄂医疗队制定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7](军队版,2月26日),上海市专家组制定了《上海市2019冠状病毒病综合救治专家共识》[8](上海版,3月1日),以及部分省市甚至医院都制定了相应的诊治方案[9]。  相似文献   

2.
2019年底,我国湖北省武汉市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随后在全国扩散并成为全球大流行。由于尚无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救治临床专家团队在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同时,积极研究和筛选有效抗病毒治疗药物,发现一种古老的抗疟药--氯喹有一定抗新型冠状病毒效果,随后纳入我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目前,临床应用的是氯喹衍生物磷酸氯喹和硫酸羟氯喹,这两种药物虽药理机制相近,但其治疗对象、疗效和不良反应均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拟通过对氯喹类药物已有研究和在疟疾临床治疗中的经验总结,为我国临床专家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氯喹类药物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咳嗽是新型冠状病毒 SARS-CoV-2感染急性期的常见症状, 部分患者可发展为持续性咳嗽(亚急性咳嗽甚至慢性咳嗽), 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目前, 新型冠状病毒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在中国仍然十分普遍,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本共识, 共识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5个部分: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 以期及时指导广大临床医生规范诊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咳嗽。  相似文献   

4.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救治过程中存在对免疫治疗药物不熟悉、特殊人群(如吞咽困难、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用药以及药物的可及性等问题, 部分药物存在超说明书用药的现象。为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主要治疗药物超说明书应用专家共识"编写组组织多学科专家, 基于循证医学证据, 参照Micromedex的Thomson有效性等级、推荐等级及证据强度分类, 通过共识会议最终形成10条超说明书用药推荐意见, 其中超说明书改变剂型给药3条, 超适应证给药5条, 超适用人群给药2条, 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合理用药依据并为药学部门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流行, 然而目前对于如何管理间质性肺疾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ILD)合并COVID-19患者的临床认识非常有限。另一方面, 急性COVID-19后发生的ILD(post-acute covid-19 ILD, PC-ILD)也很常见, 如何规范管理也是临床面临的问题。为此,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分会邀请国内ILD领域专家组成共识编写组, 充分收集临床意见, 基于临床收集问题, 组织专家讨论, 最终确定纳入了22个问题, 主要包括ILD合并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重症/死亡风险和风险因素、治疗管理、PC-ILD临床特征、风险因素和治疗等方面。基于国内外指南、临床研究数据等证据, 经过多次讨论和投票表决, 形成15条推荐意见, 共同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间质性肺疾病患者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旨在提升对ILD合并COVID-19以及PC-ILD的认识, 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 提高临床救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降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诊疗工作中医患感染的风险,国家消化内镜专业质控中心联合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ERCP诊疗专家共识》,旨在规范诊疗流程、防控与洗消措施,确保医患双方的诊疗安全。  相似文献   

7.
前段时间, 全国多地出现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所致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重症救治是我国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大挑战, 如何程序化、规范化地管理这些患者, 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死率, 是每位不同专业背景的一线医务人员都要面临的问题。因此,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学组与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危重症医学专家组共同发起并组织呼吸与危重症专家, 基于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及临床实践, 撰写了《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 以期规范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该推荐意见先行以预发表的形式于1月5日在线出版。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2019年年底以来席卷全球, 给人类健康带来危害, 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降低感染后重症化的有效手段。加快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速度、扩大接种范围、提高全人群疫苗接种率已成为国际社会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蔓延的共识。风湿免疫病患者是罹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 该群体因疾病本身和长期用药往往处于免疫功能紊乱状态, 存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类型选择、使用方法、免疫应答减弱、突破性感染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基于国内外最新循证医学证据, 就成人风湿免疫病患者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与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并形成专家共识, 以供临床医生及卫生保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按照国家卫健委的部署及要求,依战时状态,同济医院将中法新城院区从一个综合医院院区快速全面地改造成传染病诊治病区,开展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联合全国来汉支援的各家医院,对前期重症病人救治的有效做法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我们共同制定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  相似文献   

10.
正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2019 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所导致的疾病。风湿免疫病患者有别普通人群,不少患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属于易感人群,因此,湖北省医学会风湿免疫分会和湖北省风湿免疫科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们参考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等多家医院联合发布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1],结合风湿免疫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以下建议,旨在协助风湿免疫病患者和风湿专业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此次疫情。  相似文献   

11.
按照国家卫健委的部署及要求,依战时状态,同济医院将中法新城院区从一个综合医院院区快速全面地改造成传染病诊治病区,开展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人的救治工作。联合全国来汉支援的各家医院,对前期重症病人救治的有效做法与措施进行分析、总结、整理,我们共同制定了重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与管理共识。  相似文献   

12.
2019年底在我国武汉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短时间内感染人群积聚增加,国家做出迅速反应将新冠病毒感染定为甲类传染病防控。对发病人群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患病和死亡病例中,中老年人多见,合并基础疾病特别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占据死亡率的第一位,为10.5%,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的死亡率为6%。检测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时间较长,而心血管疾病中许多疾病都属于危急重症,在诊疗时需要争分夺秒。针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管理和诊治的特殊性,国家和相关权威部门发布的防控和诊疗方案、心血管疾病专家们提出的共识和建议,为我们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能够安全和有效的完成医疗救治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军队支援湖北的数千医务工作者正在湖北多家医院投入"抗疫"工作,他们在勤奋救治患者的同时,不断总结经验,并结合军队医院的特点,根据国家卫健委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制定了"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并在疾病名称、诊断标准、抗病毒治疗、糖皮质激素应用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特的意见和建议。本文对此进行适当的解读,以期读者更好的理解方案,有利于指导疾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4.
2020年初,武汉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公共卫生事件,为了科学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与心血管急症的双面夹击,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专家编写了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临床处理专家共识,该共识合理平衡了COVID-19疫情对人群的威胁与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个体风险,为临床救治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将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第一部分中医诊疗方案以国家最新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中的中医治疗方案为依据,结合湖北省今冬地理气候特点以及对病毒性肺炎疾病进展规律的认识,同济医院制定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诊疗和预防方案。一、发病早期(临床治疗期)  相似文献   

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国内外专家共识/指南一致认可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在重症、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中的疗效, 地塞米松(6 mg, 1次/d, 疗程≤10 d)为推荐的糖皮质激素应用方案。但综合诸多关于新冠肺炎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实践看, 新冠肺炎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方案亟需个体化, 建议结合患者的基础免疫状态和人口学特征、新冠肺炎的进展速度和严重程度、患者的炎症状态以及是否合并应用非糖皮质激素的抗炎药物等具体情况来制定个体化方案。  相似文献   

17.
分析1例从外地到深圳探亲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确诊经过,明确诊疗方案及时更新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的临床价值.2020年1月21日,该患者无发热、肺部CT无肺炎影像学表现,不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要求居家隔离观察即可.然而,根据2020年1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版诊疗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  相似文献   

1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可合并或导致各种类型心律失常,其临床管理具有一定特殊性,目前尚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方案。本文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COVID-19诊疗方案的指导原则,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一线专家的有限经验,形成COVID-19合并心律失常的管理方案,以供临床医护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的指导原则,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专家组结合从2020年1月1日开始收治患者的实际救治经验,针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住院隔离和治疗工作,从病史信息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其他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传染病报告、治疗、解除隔离与出院等方面制订了诊治流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我国医疗机构门诊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首诊患者的实际需求,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门诊首诊患者的评估与管理指南(2023)》提出了9个重要临床问题。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全面检索后, 采用推荐等级的评估、制订与评价(GRADE)系统评估证据质量, 推荐意见形成主要基于现有文献, 如不能获得相关证据, 则采用专家的观点及经验。经无利益冲突的专家组投票形成了具体的推荐意见和推荐强度, 供临床医师诊治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