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志斌  唐辉  罗大伟  应俏 《化工进展》2022,41(6):3279-3292
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材料用量的大幅增长,大量废弃PET制品堆积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回收利用技术也随之广受关注。在不同的PET回收方法中,将PET降解为单体或低聚物的化学回收是效率最高、产物利用价值最大的方法,但也存在反应条件苛刻、产物收率低等问题。本文详细梳理了水解法、甲醇醇解法、二元醇醇解法、胺解法和氨解法等化学回收方法的主要特点以及微波加热、离子液体、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在PET化学回收过程中的应用概况。通过对各种化学回收工艺的比较,文中得出二元醇醇解法是最具商业应用价值方法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文中重点介绍了PET的二元醇解以及进一步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的化学过程、发展现状、制约因素和改进措施。分析表明,由PET二元醇解产物制备不饱和聚酯树脂是提高废弃PET资源化效率、丰富原料供给、推动产品升级的重要途径,开发高效、廉价、环保的新型催化剂或酶催化技术是废弃PET回收领域今后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郭冠伦  刘锐  余洋洋  汪云 《化工进展》2022,41(2):781-790
塑料制品的过度使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将废旧塑料回收并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碳材料并用于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装置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地降低环境污染并节约能源。本文首先对超级电容器的应用情况和塑料的使用以及回收处理现状进行了简单叙述,介绍了常见的废弃塑料处理方法、超级电容器的储能特点以及利用废弃塑料制备超级电容器碳材料的潜在价值;接着介绍了多孔碳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对不同的制备方法的具体要求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简单分析;随后介绍了几种生活中常见的塑料,按照这些塑料的种类,分别对这些常见塑料回收用作超级电容器碳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概述;最后对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将废弃塑料回收并转化为超级电容器用活性碳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废弃塑料回收再利用的有效手段,能够有效地解决白色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3.
聚苯乙烯是塑料材料家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质轻、隔热、防水、廉价等一系列优点。由于它的化学稳定性优异,自然界很难将其直接降解,通常采用填埋或焚烧进行处理,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同时也是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由于化学及材料科学快速发展,针对废弃聚苯乙烯回收及高值化研究已经得到广泛关注。本文从环境和能源角度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废弃聚苯乙烯高值化应用的研究进展,从废弃聚苯乙烯的高值化方式和产物出发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废弃聚苯乙烯塑料转化为高分子功能材料;作为模板剂或碳源制备多孔碳材料;将废弃聚苯乙烯塑料裂解为小分子有机物。  相似文献   

4.
《塑料科技》2017,(6):101-105
随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应用量不断扩大,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已成为热门课题之一。废旧PET可以经过扩链增黏后直接再利用,可以通过与其他聚合物材料共混提高相应性能再利用,也可以降解制备对苯二甲酸及其酯类单体,还可以经进一步降解再转化为高附加值精细化学品。本文就化学扩链增黏回收PET技术从专用扩链剂角度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5.
N掺杂多孔碳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余正发  王旭珍  刘宁  刘洋 《化工进展》2013,32(4):824-831,862
通过掺杂氮原子对多孔碳材料进行功能化,可强化多孔碳材料固有的优异性能并赋予其新功能,从而拓宽其在各领域的应用范围。近年来,研究者相继开发了一系列技术方法,已制备得到多种结构特异、性能优异的氮掺杂多孔碳材料。本文基于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详细介绍了利用液相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氨气后处理法、化学活化法和水热法等制备氮掺杂多孔碳材料的方法,评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并简要介绍了该类材料在电池催化、气体吸附分离、储氢及污染气体脱除等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氮掺杂多孔碳材料工业应用的规模化制备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废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物理回收法、化学回收法、生物回收法和创新循环利用方法.重点总结了废旧PET化学回收法和生物回收法的解聚反应机理和应用情况,介绍了光驱动分解、微波辅助分解和废旧PET的高附加值利用创新方法,分析了不同回收方法的优势与局限性,提出了废旧PET回收循环利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塑料在传统物理机械回收和当前研究热点化学升级转化的成果,重点对化学催化方法包括热催化、微波催化、生物催化、电催化、光催化等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方法进行了阐述。系统介绍了化学升级转化塑料,特别是催化转化中核心催化剂的设计构筑、催化产物种类、产率和选择性的调控以及构效关系的机理揭示。此外,通过对比各类方法探讨了优缺点、总结了相关方法面临的问题。最后,基于目前废旧塑料回收存在的挑战和后期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废弃塑料回收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广东化工》2021,48(8)
煤沥青碳含量及芳香度较高,具有优异的导电及导热性能,是优质的功能碳材料前驱体。目前我国对煤沥青的深加工技术比较落后,因此急需开发性能优异的高附加值煤沥青基碳材料,缓解能源与环境问题。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煤沥青基高性能碳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总结了沥青基碳纤维、碳微球、多孔碳等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应用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王欢  符方宝  李琼  席跃宾  杨东杰 《化工学报》2021,72(9):4445-4457
木质素是自然界储量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含碳量高且具有三维网状结构和大量共轭结构。碳材料是一类具有极大应用价值的催化材料,特别是在电催化、热催化和光催化领域。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高活性的木质素碳基催化剂是实现木质素高附加值利用有效的途径之一。木质素碳催化材料研究涉及化学、化工和物理等多个学科领域,制备性能优异和稳定性良好的木质素碳基催化剂仍充满挑战。本文主要总结了木质素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以及介绍了木质素碳材料在光催化、热催化和电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此外,还分析了当前木质素碳基催化材料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卢贝丽  刘杏  尹铸  黄彪 《化工进展》2021,40(2):778-788
苯胺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合成中间体,通过硝基苯的催化还原反应可以方便地制备苯胺类化合物。多孔碳材料因其高比表面积、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容易回收等特点在催化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其应用受到自身活性位点缺乏和化学惰性的限制。杂原子掺杂可以增强碳材料的表面极性,调节电子结构,改善其催化性能,可作为硝基苯催化还原反应的有效催化剂。本文对近年来掺杂多孔碳材料在硝基苯催化还原反应中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本文概述了氮掺杂型多孔碳材料、共掺杂型多孔碳材料、负载贵金属的掺杂多孔碳材料和负载廉价金属的掺杂多孔碳材料这4种主要的掺杂多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并详细介绍了不同掺杂多孔碳材料在催化硝基苯催化还原反应时的催化性能、可能的催化活性位点以及催化机理。最后,指出目前掺杂多孔碳材料催化硝基苯还原还需要解决反应选择性、催化剂催化活性和生产成本等问题,以生物质为前体,开发共掺杂型和二元双金属负载的掺杂多孔碳材料是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11.
过量的磷流入水体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吸附法由于操作方便、经济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磷酸盐的去除。有序多孔材料具有孔道规则,比表面积大,孔容大等特点,其作为载体可有效提高活性物种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吸附剂去除磷酸盐的效率。该文综述了基于不同有序多孔材料合成的吸附剂应用于水体磷酸盐去除的进展,主要包括有序多孔碳材料、有序多孔硅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讨论了基于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剂的磷酸盐吸附性能、主要吸附机制、影响因素及回收利用等。总结了基于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剂吸附磷酸盐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根据废弃塑料回收利用的不同方式及应用现状,阐述了目前废塑料常用物理和化学回收法技术方案及其特点。具体论述了废塑料催化裂解回收利用技术的影响因素和应用现状,如反应条件、塑料种类、引入催化剂,并讨论了废塑料催化裂解所需催化剂的影响因素,如制备方法、催化剂载体、活性组分。最后针对废塑料催化热裂解技术存在的问题,指出废塑料催化裂解技术机理的探究、设备的改良和催化剂的优化将是未来废塑料回收领域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多孔碳球具有高比表面积、高电导率、强耐腐蚀性、热稳定性、可调控的多孔结构而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制备方法有水热法、模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气溶胶法等。在介绍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和特点的基础之上,综述了多孔碳球作为电极材料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塑料产品具有成本低、密度小、耐用性强和性能可调等优点,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密不可分。但是,由于塑料的降解性能较差和缺乏完备的回收机制,一系列的生态问题也随之而来。伴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和材料经济效率的低下,探寻废弃塑料的回收再利用途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传统的物理回收方法存在着适用条件有限和聚合物性能降低等问题,而化学回收在理论上可对塑料进行分子层面的拆解与重组,形成单体或其他高附加值的产物。本文立足于塑料回收的化学方法,对化学回收的行业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梳理,分析了对应的回收机理和制约回收的因素,为开发塑料的化学回收再利用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通过开发新型的催化工艺和设计高效的反应体系,化学回收或可成为推动循环塑料经济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高分子聚合物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极大便利。但是,如果无法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旧高分子聚合物,不仅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还会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废旧高分子聚合物(PET)的循环再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研究以三聚氰胺与废旧塑料瓶为原料,采用高温热解碳化法,制备出三聚氰胺与PET以不同比例均匀混合的多组三维多孔碳氮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材料的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性能进行探究,获得了光催化降解抗生素效率高达87.75%的三维多孔碳氮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16.
PET综合性能良好,应用广泛,但难以生物降解,随着排入自然界的废旧PET日益增多,对其进行回收利用已迫在眉睫。回收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物理化学方法等,其中,化学回收方法将PET解聚成单体或低聚体,是实现废旧PET循环利用最有前途的途径之一,包括醇解法、水解法等。本文重点对废旧PET的化学回收方法研究现状及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PET的工业回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过量的磷流入水体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吸附法由于操作方便、经济高效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水体磷酸盐的去除。有序多孔材料具有孔道规则,比表面积大,孔容大等特点,其作为载体可有效提高活性物种的分散性,从而提高吸附剂吸附磷酸盐的效率。综述了基于不同有序多孔材料的吸附剂应用于水体磷酸盐去除的进展,主要包括有序多孔碳材料、有序多孔硅材料和金属有机框架。讨论了基于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剂的磷酸盐吸附性能、主要吸附机理、影响因素及回收利用。总结了基于有序多孔材料吸附剂吸附磷酸盐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未来研究方向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肖南  邱介山 《化工进展》2016,35(6):1804-1811
我国煤沥青资源丰富,但深加工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实现煤沥青高附加值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介绍了以煤沥青为原料合成高性能功能碳材料的主要技术,重点阐述了以煤沥青为原料制备中间相沥青、多孔碳材料、碳纤维、二维纳米碳材料及碳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表明,高芳香性和高缩合度分子结构所引起的强π-π相互作用是阻碍煤沥青基高性能功能碳材料设计合成的瓶颈问题。通过催化聚合、氧化、共热解等技术手段可有效改善煤沥青分子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结合模板复制、物理/化学活化、界面诱导以及催化石墨化等技术可实现多种功能性碳材料结构设计与表面化学性质调控。发展煤沥青分子结构调控新技术作为改善煤沥青基碳材料性能的重要策略,需要系统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废塑料在自然界的累积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从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角度出发,亟需对废塑料进行回收利用。化学回收法可以将废塑料高选择性地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总结了近年来加聚类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直接热解、催化热解、加氢裂化及其他化学回收法,着重探讨催化剂、催化体系对产物分布的影响及相应的反应机理。指出高效催化技术是推动废塑料化学回收技术实现工业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简要介绍了近几年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回收应用现状,以及国内外相关标准法规;重点综述了PET物理回收和化学回收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不同回收技术的特点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今后PET相关回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