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液中病原体的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中病原体分布情况,在2000年1~8月期间,对我院泌尿外科就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留取前列腺液进行常规镜检和病原学检测,将镜检所见的白细胞数与病原体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有细菌生长的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109份前列腺液标本采自我院泌尿外科确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最小17岁,最大72岁,平均32.8岁。1.2标本采集嘱患者先排尿,用1.0g/L新洁尔灭溶液清洗会阴,取膝胸卧位按摩前列腺,将第1滴前列腺液于载玻片用于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2.
由真菌引起的前列腺炎较少,前列腺液真菌的分离培养还没有引起临床医生和临床检验工作者的足够重视。为此对我院男性专科门诊2213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除按常规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外,同时进行真菌培养,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l.1标本来源2001年1月至12月经我院男性专科医生诊断为前列腺炎患者2213例,由专科医生按摩前列腺液置无菌管立即送检。1.2材料真菌培养用沙保弱庆大霉素琼脂、API20CAUX生化鉴定板及ATBFU里NGUS药敏试条均由法国生物一梅里埃公司提供。1.3方法前列腺液标本除按要求犤1犦进行…  相似文献   

3.
慢性前列腺炎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表皮葡萄球菌(SE)是人体机会致病菌,常导致临床的各种感染。我们分析了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表皮葡萄球菌的感染状况及耐药性,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男性患者78例,年龄24~61岁,临床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1.2标本采集及培养:清洁尿道口,按摩前列腺用无菌棉拭子取得前列腺液后送检;标本经接种、培养,排除尿道杂菌污染因素,依据表皮葡萄球菌生化特性进行鉴定。1.3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结果按1999年NCCLS标准进行判定;以ATCC25923对药敏纸片进行质量控制;10种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离的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情祝,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132例前列腺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32例前列腺液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125株(94.70%),革兰阴性杆菌7株。葡萄球菌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葡萄球菌是慢性前列腺炎的主要致病菌。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进行治疗,以避免抗菌药物的滥用。  相似文献   

5.
急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临床症状统称前列腺炎综合征,近年来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解脲支原体(Uu)和人型支原体(Mh)培养和药敏分析较多,而前列腺炎患者支原体培养和药敏分析较少。我们对临床送检的328份前列腺液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分析,旨在反映本地区前列腺液解脲支原体和人型支原体分离率和耐药性,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及尿道病原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敬爱  朱咏慧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9,30(12):1222-1222,1224
为了解本地区个体前列腺诊所就诊患者的感染及药敏情况,对513例前列腺液细菌进行培养及药敏,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材料与方法 1.标本收集 2006年12月至2008年9月,个体前列腺诊所标本513例,检测前列腺液细菌培养,其中215例标本同时检测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及沙眼衣原体(CT)感染。年龄为19~57岁男性。  相似文献   

7.
慢性前列腺炎病原体的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敏  姜叶灵  李先平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8):3244-3245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前列腺炎与前列腺液中病原体的关系,探讨前列腺液中病原体及其药敏结果的临床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进行普通培养和特殊培养(包括支原体,沙眼衣原体和淋球菌检测)同时做药敏试验。普通培养采用血琼脂平皿;支原体培养采用解脲人型双向选择培养基;沙眼衣原体检测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法;淋球菌培养用巧克力平皿。结果:303例EPS标本中,普通培养阳性率为20.79%,特殊培养阳性率为24.17%。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的体外药敏试验显示对青霉素,头孢西丁,阿奇霉素,环丙沙星耐药率高分别为94.12%﹑77.78%﹑72.22%﹑58.33%。大肠杆菌则对阿莫西林/棒酸﹑氨苄青霉素﹑头孢呋辛﹑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分别为100%﹑85.71%﹑ 83.33%﹑83.33%。结论: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病原体检测(同时进行细菌培养和衣原体、支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及其药敏试验对临床诊断和合理选择抗生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液中致病菌的检出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我院近年来门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致病菌情况,对我院1998年~1999年门诊前列腺炎患者的1060份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其中部份细菌进行了药敏测试。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标本来源 1060份前列腺液标本采自我院门诊前列腺炎患者,年龄最小23岁,最大60  相似文献   

9.
前列腺液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找淋病奈瑟菌是临床诊断急慢性淋病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但许多因素,如前列腺液pH,涂片厚度,大量卵磷脂小体均影响其结果,降低淋病奈瑟菌的检出率。现介绍一种效果较好的改良涂片法。一、材料和方法 置前列腺按摩所取前列腺液在1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后1000rpm离心3min,取其沉渣涂两张片子,厚度以透见字迹为宜。置42℃或室温干燥后染色。以0.1%硫酸镉结晶紫(9ml革兰染色第1液中加入1ml1%硫酸镉)初染1min,水洗后加入卢戈氏碘液媒染1min,水洗后以95%乙…  相似文献   

10.
1资料与方法1.1资料14例患者年龄20-40岁,病程0.5—5年。均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腰骶部和生殖器疼痛或不适等,部分患者有性功能减退,并不同程度伴有头晕、失眠多梦、全身乏力。直肠指诊前列腺较硬者2例,前列腺表面有硬结4例,2例未按摩出前列腺液。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25%~50%,少数患者有大量含有脂肪的巨噬细胞。仅3例患者前列腺液细菌培养阳性,曾多次口服抗生素治疗。1.2方法采用进口半导体激光治疗机,选择46点集束式输出端,该输出端含6种波长:呈环状排列,…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院近年来门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前列腺液致病菌情况,笔者对我院1996年~2000年门诊前列腺炎患者的1060份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对其中部分细菌进行了药敏测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项领  陈秀平 《临床医学》2007,27(6):43-44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液细菌学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作前列腺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及D-实验。结果261例前列腺液中分离出200株细菌,分离率73.6%。溶血葡萄球菌占总检出率的36.5%,未见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菌株,复方新诺明、利福平、呋喃妥因有相当好的抗菌活性,对其他抗生素都呈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红霉素诱导型克林霉素占较高的比例,对苯唑西林耐药率高达94.3%。结论多重耐药及高耐药机制十分复杂的溶血葡萄球菌已成为引起慢性前列腺炎最常见的致病菌,给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病原学诊断和药敏结果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建辉  杨军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98-7698
目的了解本地区前列腺液病原微生物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03-06-2009-09 438份前列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438份前列腺液中分离出G+菌191株,G-菌19株,真菌2株。药敏试验G+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坦啶、利福平大于90%,对氨苄青霉素、青霉素耐药。G-菌对亚胺硫霉素、派拉西林/三唑巴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氨苄青霉素耐药。结论溶血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为本地区感染性前列腺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穿刺注药前列腺内,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5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其前列腺液经细菌培养,阳性40例,阴性10例。阳性者。根据药敏试验,先口服及静脉应用抗生素1个疗程,无效后与阴性者一起采用超声引导经直肠穿刺直接注药前列腺内法治疗,阳性者注药选择药敏试验有效抗生素,阴性者选用类固醇激素。每隔10d注射1次。共2次。休息10d,1个月为一疗程。i个月后复查前列腺液,无效则开始下一疗程。结果:50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全部治愈。结论。超声引导经直肠穿刺注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是一种准确、安全、有效、治愈率高。且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细菌性前列腺炎严重的威胁着男性人群的身体健康,为了更好的提高细菌性前列腺的治疗,笔者对西安交大第一附属医院细菌室2002年1月~12月所做的284例前列腺液细菌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以供临床研究和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330例病原检测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中分离的细菌菌谱分布及支原体感染情况,通过药敏试验提供临床用药依据。方法对临床采集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0例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中,培养出革兰阳性球菌116株,革兰阴性杆菌5株,阴道加德纳菌15株,培养出解脲支原体99株,并对各种抗菌药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慢性前列腺炎很大部分由细菌及支原体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自2004年以来通过对本院就诊的192例患者进行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了解前列腺炎感染的常见菌种及耐药药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2001年以来,207例在本院救诊的前列腺病人的前列腺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4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3株,大肠埃希氏菌9株及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采用生物一梅里埃、VITEK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革兰氏阳性鉴定卡CPI、革兰氏阳性药敏卡CPS对15种抗生素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发现葡萄球菌耐药性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药物敏感试验可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9.
241例前列腺液培养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列腺感染在临床上较常见,并有反复发作倾向,给中老年人带来很大痛苦。前列腺液的细菌学检查,对前列腺感染的诊断及治疗措施的选择十分重要。现报道近二年来的241例前列腺液的细菌培养结果。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来源 241例标本来源于本院外科及男性科就诊的前列腺炎病人,以无菌操作留取前列腺按摩液。2.细菌分离鉴定 取前列腺按摩液涂种于血平板及巧克力平板上,巧克力平板置烛缸,血平板置孵箱,37℃孵育24~48h,按常规鉴定到种。二、结果1.培养结果 241例标本中检出细菌147株(61%),未见多株细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院近年来门诊前列腺疾病患者的前列腺致病情况,对我院2001-2003年门诊前列腺炎患者的1060份前列腺液标本进行了培养分离,对其中部分细菌进行了药敏测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