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含氟聚合物乳液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氟氯乙烯、乙烯基醚或乙烯基酯为主要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引入带烷基、羟基和羧基的功能单体改性,制备了具有良好稳定性的涂料用含氟聚合物乳液。讨论了单体组成、配比及工艺条件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这一绿色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合成了三氟氯乙烯和乙烯的共聚物。反应环保、无污染,产物纯净不需要提纯。研究了三氟氯乙烯和乙烯共聚合反应的条件及引发剂比例等对产品的影响,探讨了超临界二氧化碳中乙烯/三氟氯乙烯的最优聚合条件。  相似文献   

3.
两种芳香环状聚酯二聚体CPA和6FCPA,在阴离子引发剂苯甲酸钠的存在下,进行熔融开环共聚合,制备线性共聚酯。利用NMR、DSC、TGA对开环聚合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共聚产物为无规共聚物,共聚物和均聚物的Tg之间的关系符合FOX方程。开环聚合产物的5%热失重温度均高于370℃,表明产物均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三氟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含氟中间体和聚合单体,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含氟聚合物。三氟氯乙烯除制备聚合产品外,还可制备光电材料、液晶材料、农药和医药中间体。三氟氯乙烯调聚可制备含氟烯烃、含氟烷烃和含氟醚等。对三氟氯乙烯的下游应用进行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5.
N-羟甲基丙烯酰胺对硅丙乳液及乳胶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N-羟甲基丙烯酰胺(NMA)、端乙烯基聚硅氧烷大单体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进行乳液共聚合反应,制备了稳定的自交联型的硅丙乳液。通过聚合过程的动力学,聚合稳定性,乳胶粒的粒径大小和分布,以及乳胶膜的耐水性和力学性能测试,结合乳胶粒的微观形态和胶膜的红外光谱和DSC分析,讨论了NMA的引入及聚合方法对硅丙乳液和乳胶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MA适量加入的情况下,聚合反应速度加快,聚合稳定性提高,乳胶膜的耐水性增强,并使乳胶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离子聚合法制备了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考察了单体浓度、聚合温度以及聚合时间对正离子聚合的影响,并通过光照溴化反应对共聚物进行溴化改性,制备出主链结构完全饱和的溴化异丁烯-对甲基苯乙烯无规共聚物(BIMS),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80℃、单体质量分数为25%~28%时,异丁烯与对甲基苯乙烯正离子共聚合,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可达2.1×10~5。随着温度的降低,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变窄。随着溴含量的增加,BMIS中苄基溴含量也增加,当溴质量分数为1.9%时,聚合物中苄基溴摩尔分数达到1.38%。BIMS热稳定性较好,在较低的温度下仍能保持橡胶的高弹性,且耐热氧老化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7.
张琪  潘丽燕  徐荣  周守勇  钟璟 《化工进展》2018,37(12):4758-4764
通过共混法和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氧化石墨烯(GO)/磺化聚苯并咪唑(SPBI)质子交换复合膜。用FTIR及TEM表征了复合膜的结构,并测试了复合膜的热稳定性、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含水率、酸掺杂率、氧化稳定性及质子电导率,重点考察不同制备方法、GO的加入对GO/SPBI质子交换复合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GO在Y-GO/SPBI-1%复合膜中呈薄片状并良好分散。添加GO后复合膜的力学性能大幅提高,拉伸强度相较于Nafion 117膜(26.65MPa)提高了2.5倍。Y-GO/SPBI-1%复合膜热稳定性稍高于G-GO/SPBI-1%复合膜。Y-GO/SPBI-1%复合膜拥有与SPBI膜相当的含水率,比G-GO/SPBI-1%复合膜的含水率提高了51.36%,表明原位聚合法制备的膜具有良好的保水能力。原位聚合法制备的复合膜具有更高的酸掺杂率和更低的酸溶胀度,提高了膜的尺寸稳定性。Y-GO/SPBI-1%质子交换复合膜在相对湿度40%、160℃下具有最高的质子电导率0.113S/cm。GO上的含氧官能团有助于复合膜中质子的跳跃,原位聚合法使GO更均匀地分散在SPBI基质中,对复合膜质子电导率的提高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8.
三氟氯乙烯/乙烯醚共聚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三氟氯乙烯现已成为用于氟涂料的重要单体,三氟氯乙烯/乙烯醚共聚物也是重要的聚合物,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三氟氯乙烯(CTFE)聚合的报道早在1937年,在聚四氟乙烯(PTFE)发现之前,但是,CTFE与其他乙烯单体的共聚合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比人们预料的要少。CTF  相似文献   

9.
采用乙基桥连二茚基二茚基二氯化锆(rac-Et[Ind]2ZrCl2)/MMAO催化体系催化乙烯/降冰片烯共聚合,比较了甲苯、苯、正己烷、环己烷及其混合溶剂作为反应介质对共聚合活性及共聚物结构的影响。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热力学性质的表征。结果表明,聚合活性和产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在不同溶剂体系中有着显著的差异,在相同聚合条件下,当甲苯/苯体积比为80/20时,聚活活性达到最高,但产品的Tg和降冰片烯的插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等离子体聚合技术在制备渗透汽化分离膜中的应用,特别对制备乙醇-水体系分离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1.
以间苯二胺(MPD)为水相单体,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油相单体,采用低温界面聚合方法在聚砜超滤底膜表面制备聚酰胺反渗透膜,无需传统烘箱热处理,考察了界面聚合过程中反应温度、水浴温度及时间对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相温度为35℃、油相温度为50℃,90℃条件下水浴后处理1 min制备得到的膜性能最佳。该复合膜在25℃、1.05 MPa条件下,以1 500 mg/L的NaCl溶液为进料液进行性能测试,截留率为99.5%,水通量为70 L/(m2·h),获得良好的分离效果。本研究提供低温界面聚合制备反渗透膜工艺的探索,可运用于海水淡化等领域。  相似文献   

12.
水性涂料用氟树脂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三氟氯乙烯和乙基乙烯基醚进行乳液共聚合的方法,对水性涂料用氟树脂的共聚合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整两种单体不同的摩尔比,研究了分散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并对三氟氯乙烯和乙基乙烯基醚两种单体的竞聚率作了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三氟氯乙烯具有含氟烯烃的性质,是一种重要的含氟中间体及聚合单体,目前商业上常用的含氟单体中,三氟氯乙烯用量仅次于四氟乙烯和偏氟乙烯,被广泛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含氟聚合物。本文简单介绍三氟氯乙烯的物理性质及应用,侧重制备方法及化学性质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PVC化学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PVC主链中的结构缺陷,介绍了国内外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普通自由基共聚合的聚合机制及其主要技术特点,简述了改善PVC热稳定性的方法,指出对PVC具有应用前景的改性途径。  相似文献   

15.
郑阿龙  刘大朋  洪耀良 《塑料工业》2024,(2):112-119+152
为提高膜对印染废水的染料/盐分离效果,以3,5-二羟基苯甲酸为单体,通过低反应活性的羟基与均苯三甲酰氯(TMC)反应,在聚醚砜底膜表面通过界面聚合(IP)制备了新型聚酯疏松纳滤膜。对聚酯复合膜的化学组成、表面性质、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阐述了复合膜的结构性能关系,研究了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复合膜的性能影响。在3,5-二羟基苯甲酸、氢氧化钠、均苯三甲酰氯质量分数分别为0.3%、0.2%、0.1%,界面聚合1 min的条件下,聚酯复合膜具有超高渗透性[水通量77.74 L/(m2·h·bar)]、高染料截留率(刚果红,99.64%;直接红23,98.48%)和高盐渗透率(氯化钠,91.51%;硫酸钠,85.63%)。在2 bar压力下对染料/盐混合溶液进行5 h的过滤实验,所制复合膜表现出优异的防污性和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熔喷法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膜的制备工艺参数对膜纤维直径、平均孔径和力学性能的的影响,包括主机转速、热空气温度、热空气压力、接收距离和接收辊转速,研究结果表明,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熔喷膜耐碱性优异,是进行特殊液体过滤的潜在理想材料。通过熔喷法可以制备出适用于液体过滤的分离膜。  相似文献   

17.
柴红  陈欢林  徐立 《化工学报》2001,52(2):162-166
引 言亲和膜分离技术综合了亲和色谱选择性高和膜过程简单、连续、易放大的特点 ,近 10年来对这类膜及其过程的研究在生化分离领域成为热点[1~ 3] .在亲和膜制备过程中 ,膜的活化大都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工艺复杂 ,费时费力 .而等离子体引发聚合法可以直接将所需基团接枝到膜上 ,省略膜的活化过程 ,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基膜和接枝单体的选择范围广等优点 .等离子体引发聚合在膜分离领域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渗透汽化膜材料的改性和制备[4 ] 、固定化酶膜的制备[5] ,而在亲和膜的制备方面报道较少 .Kiyohara…  相似文献   

18.
反渗透技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分离技术之一。反渗透膜的性能是影响反渗透效率的决定性因素。因此,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一直是膜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等离子体聚合相对于传统的制备方法有很多优点,因此在反渗透复合膜的制备中有很大的潜力。简要讨论了等离子体聚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下进行原位乳液插层共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甲酯)/有机蒙脱土[P(MMA-MA)/OMMT]纳米复合材料。通过分析制得乳液的稳定性及乳胶粒粒径,确定了最佳聚合工艺,包括最佳乳化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结果表明:当乳化剂浓度为7%、引发剂浓度为0.3%和反应温度在60℃时,乳液中乳胶粒的粒径尺寸较小,且乳液稳定性很好。  相似文献   

20.
目前国外合成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ECTFE)的主要方法为乳液聚合法、悬浮聚合法、后乳化法和剪切乳化法。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乙烯-三氟氯乙烯共聚物薄膜的制备、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