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中南药学》2019,(2):204-210
血栓形成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而抗凝治疗在预防血栓栓塞性疾病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凝血因子Xa(FXa)是研究新型抗凝血药的一个重要的靶点,其中,沙班类抗凝血药是最经典的FXa抑制剂,近年来发展迅速,沙班类抗凝血药物具有口服方便、疗效和安全性好,受食物和其他药物影响小及无需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弥补了传统抗凝血药的不足。本文对沙班类凝血因子Xa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栓性疾病包含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所引起的疾病,又称血栓栓塞性疾病,是人类常见的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是现代社会主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抗凝血药物是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影响因子来阻止血液凝固,从而起到预防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作用。多肽等蛋白类抗凝血药见效快、不良反应小,是今后抗凝药研究的重点。对抗凝血多肽等蛋白类抗凝药物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蛭类体内抗凝血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仝向荣  王德斌  马绍宾  路斌 《药学进展》2004,28(11):481-485
分类综述提取于蛭类动物体内的抗凝血物质的抗凝机制、构效关系及临床应用开发。对蛭类体内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大大推动了人们对凝血机制的认识,并促进了抗凝血药物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抗凝治疗是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核心,但鉴于目前临床应用的传统抗凝血药存在的局限性,一类起效快速、选择性高、作用直接抑制凝血Xa因子的药物应运而生,为临床抗凝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本文总结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与临床评价。方法:采用国内、外文献分析方法。结果与结论:相对于华法林而言,凝血Xa因子直接抑制荆可更特异地抑制血栓形成,抗凝作用起效快,无需监测凝血指标和调整剂量,所致出血风险低,使抗凝作用由多靶点向单靶点迈进,成为临床一线重要的抗凝血药。  相似文献   

5.
含氮杂环化合物是许多化学药物、天然药物、生物活性大分子的中间体,在抗凝血领域也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药物的质量安全与杂质的含量密切相关,开发一种有效、快速的杂质检测方法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对抗凝血药中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吡啶及吡啶类衍生物类(硫酸氯吡格雷、普拉格雷、阿加曲班)、咪唑及咪唑衍生物类(阿那格雷、阿哌沙班)、嘧啶类(替卡格雷)的有关物质进行了总结,并归纳了此类药物的杂质结构和国内外现行的分离检测方法,为开发快速有效的含氮杂环化合物检出方法和氮杂环类抗凝药的制备和工艺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蓝贻贝抗凝肽MEAP(Blue mussel Mytilus edulis anticoagulant peptide),初步研究其抗凝活性。方法 以2-CTC树脂为载体, Fmoc保护氨基酸为原料,按照蓝贻贝抗凝肽的序列从C端向N端逐步偶联氨基酸,裂解后得到粗肽,经半制备液相纯化后测定精肽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 合成的蓝贻贝抗凝肽粗品的纯度为65.5%,经半制备纯化后的精肽纯度为95.5%;抗凝活性实验显示APTT、TT具有显著的延时作用(P<0.01)。结论 固相合成的蓝贻贝抗凝肽具有抗凝活性。  相似文献   

7.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及时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可抑制凝血酶生成及其活性,从而明显减少血栓相关的心血管事件.本文简要阐述肝素、Xa因子抑制剂、凝血酶直接抑制剂、香豆素类抗凝血药等在非ST段抬高ACS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刘碧波  区冰玲 《中南药学》2004,2(4):245-246
低分子肝素钙(CX)由于具有抗凝作用强、出血危险性小、生物利用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我院应用于血液透析(HD)中的抗凝血作用,本文从抗凝作用的疗效、安全性等方面观察国产CX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达比加群是近年来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脑卒中预防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类新型口服抗凝血药(new oral anticoagulant,NOAC),推荐用于无禁忌证的初始抗凝治疗患者或华法林抗凝达标不佳的患者。在临床实践中,仍偶见依从性良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在使用NOAC进行规律抗凝治疗期间有左心耳血栓(left atrial appendage thrombus,LAAT)形成。这是机体本身的原因还是药物的疗效或安全性问题值得探讨。本文就规律口服达比加群抗凝治疗期间发生LAAT形成的原因进行综述与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蕲蛇酶对断指(肢)再植后血凝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蕲蛇酶对断指 (肢 )再植后的抗凝作用。方法 对 5 2例断指 (肢 )再植后应用蕲蛇酶的病人进行了血液凝固和抗凝血两个系统有关项目的测定 ,以及血液流变学的检查。结果 应用蕲蛇酶后血小板集聚率明显下降 (P<0 .0 1) ,血凝机能下降 ,抗凝血系统活力明显增强 (P<0 .0 5 )。结论 断指 (肢 )再植后应用蕲蛇酶能有效地起到抗凝作用 ,应尽早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