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作物中Cd和Zn的含量与土壤性质及土壤中Cd,Zn总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红英 《宁夏工程技术》2002,1(3):221-223,226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对环境的潜在威胁,因为重金属元素的某些形态易于被农作物吸收并积累在植物体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农作物受重金属污染的程度取决于土壤受污染的状况、土壤性质(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粘粒含量等)、农作物品种。但是现行土壤评价标准未考虑作物吸收重金属元素与土壤性质的相关性,仅依土壤重金属元素总量作为评价土壤质量标准。文章通过研究农作物(土豆、小麦、玉米、甜菜、莴苣及牧草)中Cd和Zn与土壤中Cd和Zn含量及土壤性质间关系,希望能为完善土壤质量评价标准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峡库区紫色土和黄壤作淹水厌氧培养,研究土壤氧化还原过程对吸附于土壤中的外源Cd形态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淹水厌氧培养过程,pH向中性转变,体系Eh降低,土壤从氧化环境转入还原环境,黄壤氧化还原转换趋势更为明显.紫色土CEC含量增加到17.53cmol·kg-1,黄壤为27.94 cmol·kg-1.黄壤Fe(Ⅱ)增加趋势明显,Fe(Ⅱ)含量达到3 156.30 mg· kg-1,紫色土为446.56 mg·kg-1.外源Cd进入水土体系后,快速被土壤吸附,至培养结束,99.9%以上Cd被土壤吸附.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与外源Cd在土壤中的形态稳定性具有直接联系,外源Cd被吸附后逐渐达到形态上的稳定,部分Cd由形态稳定性最差的可交换态向更稳定的碳酸盐结合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转变.紫色土中可交换态Cd从5.87 mg·kg-1降低至4.56 mg·kg-1,含量降低22.34%,黄壤从2.87 nmg·kg-1降低至1.02 mg· kg-1,含量降低64.30%,外源Cd在黄壤中形态稳定性好于紫色土.  相似文献   

3.
土壤重金属污染作物体内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污水灌溉面积的持续扩大,研究污水灌溉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物对土壤-作物系统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玉米作物污水灌溉实验、采样分析和生态调查,研究了由于污水灌溉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Pb,Cd,Cr,Cu)在玉米体内分布特征和富集能力.研究结果证明,重金属Pb,Cr和Cu主要富集在玉米根部,少量向玉米作物地上部分迁移.玉米籽粒中4种重金属(Pb,Cd,Cr,Cu)的含量均在粮食及其制品中重金属元素限量之内,说明玉米籽粒基本没有受到污染,粮食生产处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4.
典型工业区周围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及空间分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沈阳冶炼厂厂区及其周围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域表层土壤(0-20 cm)中,Cd、Pb、Cu和Zn浓度范围分别在7.25-81.20,562.92-1014.10,289.70-527.93,673.36-1021.60 mg/kg,其平均含量分别为国家土壤质量二级标准(GB15618-1995)的74.92,2.27,4.07和3.15倍,污染程度呈现出Cd>Cu>Zn>Pb的特征.在空间分布方面,受人为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共同影响,原沈阳冶炼厂厂区周围土壤中Cd、Pb、Cu、Zn 4种重金属污染带的空间分布特征呈西北至东南方向分布,西北方向土壤污染最为严重,东北至西南方向和正东至正西方向较轻.4种重金属中,Zn的污染范围最大,Cd污染在空间分布上主要集中于污染点源附近,Pb和Cu的空间分布介于Cd和Zn之间.  相似文献   

5.
以松枝为原料,采用350℃限氧热裂解法制备生物炭,利用元素分析、SEM-EDS、BET-N2、FT-IR、Boehm滴定等分析方法对生物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松枝生物炭为多孔结构、平均孔径为8.10 nm、比表面积为1.74 m2·g-1,表面含有—CO、—OH等含氧官能团。通过盆栽实验,研究松枝生物炭对土壤Cd形态转化及绿豆植株对Cd富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同时降低土壤弱酸提取态Cd的含量,促进Cd由活性高的弱酸提取态向活性低的残渣态转化,显著降低Cd的生物有效性;施用生物炭可提高绿豆生物量,生物炭5%处理效果最佳,最大提高13.47%;绿豆地上部、地下部Cd含量均显著降低,生物炭5%处理降幅最大,分别为81.86%和43.86%。  相似文献   

6.
铁改性生物炭(FeOS)能有效地促进土壤中砷的固定.本文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铁改性生物炭对砷在土壤-水稻系统中有效性和迁移的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不同砷污染水平下,施用铁改性生物炭对水稻土壤溶液、铁膜中砷和铁的含量的影响,以及对水稻根、茎生物量和砷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铁氧化物提高了土壤溶液中铁的浓度,降低了砷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株洲市云龙示范区土壤重金属Pb、Cd 分布特征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株洲市云龙示范区为研究对象,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其土壤中Pb、Cd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与分析,并运用地累积指数法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样品中Pb、Cd的实测质量分数范围分别为25.60~102.00,0.03~0.49 mg·kg-1;16个样品Cd的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0%,土壤重金属Cd轻度累积,尤其在0~20 cm土壤层中累积较为严重;综合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为3.32~51.07,表明该区域综合潜在生态风险处于轻微生态危险水平;地累积指数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Pb、Cd污染,且污染程度与采样层深度成反比。因此,相关部门应考虑减少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污染,避免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形成二次污染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的21个样品中28种金属元素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与我国土壤元素的背景值(算术平均值)相比,表层土壤中Zn,Cd,As,Hg,Sb,Sn,Ag等元素富集程度大;Fe,Se,Sc,Ba,Bi,Pb,Cu,Ni,Cr,Mn,Mo,Be,Ti,Al,Ga,Li,Co等元素的富集较小。环境风险指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徐州城市表层土壤样品中属于中等环境风险级别以上的样品占近40%。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了大孤山铁矿尾矿库及周边景区重金属形态分布及理化指标对重金属形态的影响,为矿区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方面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Tessier 5步连续提取法对土壤中Cu、Zn、Pb、Cd、Ni等5种重金属元素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重金属各形态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结果 Cu主要以残渣态存在,有机结合态次之,Zn、Pb、Ni 3种金属的残渣态占绝对优势,Cd的可交换态是5种重金属中最高的.相关分析可知,pH对各重金属可交换态影响较大,OM是影响有机结合态和残渣态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Pb可交换态的主要因素,Eh是影响Zn各形态和Ni残渣态的主要因素.结论 Cd有效态含量最高,占总量的32.25%,其他矿区重金属形态总体为残渣态为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的形态分布受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出适合张家界市推广种植的砷低积累水稻品种,为该区域砷污染稻田的安全利用提供品种支撑,并建立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筛选评价方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分析2019—2021年不同水稻品种砷吸收积累、转运及富集系数的差异。【结果】水稻稻米及茎叶砷含量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和年份间差异,水稻砷转运系数TFAs(糙米砷含量/稻草砷含量)和富集系数BCFAs-T(稻米砷含量/土壤总砷含量)也均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和年份间差异,而富集系数BCFAs-A(稻米砷含量/土壤有效态砷含量)仅存在显著的品种间差异;稻米砷含量受环境影响明显,以富集系数BCFAs-A作为筛选指标可有效降低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结论】基于BCF的BCFAs-A是砷低积累水稻品种的较优筛选指标,通过该指标筛选出P5、P14、P21、P24、P26、P28、P35和P38共8个砷低积累水稻品种。  相似文献   

11.
长三角地区土壤理化性质对城市和农田土壤碳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碳是碳循环中重要的环节,同时与土壤的理化指标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土壤和农田土壤的碳质量分数、主要化学组分、pH值、磁化率等主要土壤指标的统计,分析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碳和有机碳的影响,讨论了其差异及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CO2释放能力大于农田土壤.  相似文献   

12.
选取长三角地区的碳生产率为研究对象,引入泰尔指数,从地区内部和地区间分析组内、组间差异及各自的贡献率,研究了引起该地区碳生产率差异的原因.分析了各区域的特征、变化规律及发展方向,并以此为依据,为寻找高效的减排途径提出了有效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富生机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区域物流需求量巨大.根据增长极理论,当前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增长极正在形成.在这一进程中,阻碍区域内物流发展的因素不容忽视,必须提高地区各地方的协调能力,加强协调联动,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现代物流体系.  相似文献   

14.
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具体体现。将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解构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两个部分,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赋存及空间关联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赋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文化资源在类型上存在诸多共性之处,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文化资源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地区和类型两方面的差异,需要构建不同的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协同开发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5.
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对人才的协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分析长三角人才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长三角主要城市间在人才层次结构、产业领域分布、人才共享共用、人才流动模式、人才流动结果等五大方面差异化的具体特征。在分析区域人才共享中存在的共享理论、公共信息服务、市场化程度和监督体系等问题的基础上,概括了影响长三角人才发展的三大影响因素。最后,从顶层设计与组织协调、人才共享与人才流动、人才合作与沟通渠道、总体调控与监督体系四个方面对建构长三角人才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路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传统饮食文化资源是区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地区历史文化和人文风情的具体体现。将传统饮食文化资源解构为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中华老字号两个部分,分析长三角地区传统文化资源的赋存及空间关联情况。研究表明,长三角地区传统饮食文化资源的赋存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点,文化资源在类型上存在诸多共性之处,体现了吴越文化的特点。文化资源的相互关联呈现出地区和类型两方面的差异,需要构建不同的传统饮食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协同开发的路径和模式。  相似文献   

17.
我国长三角地区具有自然地理、经济发展的巨大优势,企业人才需求旺盛,高职生就业情况良好,但也存在诸多问题。长三角地区的当地政府、企业及高职院校为推进高职生就业积极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收效较好,促进了高职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三角地区城市经济增长的实际,从地区内部3大区域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构建了市场化水平指数,分别对3大区域进行了度量,并对各区域市场化水平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9.
严峻的雾霾污染已经成为当下长三角地区生态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阻碍之一.以长三角27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以劳动力、资金和技术创新为投入指标,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PM2.5质量浓度和AQI作为产出指标的雾霾治理效率评价体系,借助三阶段DEA方法测算2014—2019年长三角27市的雾霾治理效率.结果表明:1)三阶段DEA模型可有效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能真实反映长三角雾霾治理效率水平;2)规模收益的变动受环境和随机因素的影响显著,大多数城市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3)2014—2019年长三角城市雾霾治理效率整体水平较高且呈现W型变化趋势,城际差异明显;4)人均GDP和第二产业占比对雾霾治理效率有正向效应,而人口规模与城镇化率则对雾霾治理效率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根据长三角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的现状,结合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分析影响长三角地区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各个因素,以求从深化情感教育、强化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关键职能、优化德育环境等角度提出改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