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作者的实验及相关理论,着重分析了实时全息用于风洞流场显示研究可能出现的误差及检定、消除方法。实践表明,配以适当的光源和显示、记录系统,实时全息使全息干涉显示直接再现,现场可视、可调控,免除了实验的盲目性和大量的后续处理,便于灵活选用干涉项,在高速流场尤其是其它光学诊断方法举步维艰的强发光高温等离子体的瞬态及迅变过程的实时连续监测显示诊断研究中亦有一定的优势。现场实验过程中系统只要没有大的过阻尼型的范性移动,用于风洞实验是有效而可靠的。  相似文献   

2.
电弧加热器超声速湍流平板烧蚀试验技术是研究防热材料烧蚀特性的重要手段。为研究超声速湍流平板烧蚀过程中流场变化情况,采用数值求解二维N-S方程的方法进行试验流场模拟。从模拟结果看,未烧蚀模型外形流场模拟得到的模型表面参数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很好。然后对烧蚀过程中的模型外形进行了流场模拟,并与试验流场进行对比,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试验过程中模型表面压力和热流密度分布的变化。根据分析可知,如果平板模型烧蚀量最大的位置在初始高热流区内,可以采用该烧蚀量计算烧蚀速率。  相似文献   

3.
给出了可压缩性及曲率修正两方程湍流模型,用它对跨音速三维喷管管内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给出了不同纵向截面上的激波结构、等马赫线图和四周固壁上的摩擦力线谱。将计算所得的摩擦力线谱、激波结构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横截面上的流动结构,计算与实验吻合较好,进一步证实可压缩性及曲率修正两方程湍流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激波/湍流附面层干扰流场,满足工程设计和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高超声速轴对称模型密度场的激光全息干涉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激光全息干涉技术在 2 0 0m自由飞弹道靶的初步应用中 ,对高速和高超声速的轴对称模型周围气流密度场定量测量进行了初步探索。给出了 M =2 .2的弹头和M =2 .45、Φ =2 0mm的球标模以及M =9.35的钝锥模型的全息干涉图和处理结果 ,同时与钝锥模型的理论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 ,首次在弹道靶上获得了流场密度的定量结果。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的多通道全息干涉计量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旋转光楔多重全息术,是利用置于平面参考光波光路上的旋转光楔,调制其传播方向,实现多参考光编码记录获得多重全息图,当用平面波垂直入射再现时,就能从理论上分析出再现像的分布、分离条件及估算的通道数等。这种技术用在全息干涉计量上,就是一种新的多通道全息干涉计量术。本文给出这种新技术在时间平均和双曝全息干涉计量上的应用,并讨论了在单次曝光全息干涉计量(实时法)上的应用。实验结果说明,这种新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转动干版的平面波多光束全息干涉计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一种转动干版的多光束全息干涉计量术,用于测量试件的三维振幅场,该全息干涉计量术采用的光路系统具有空间分布的三束平面波物光和一束平面波参考光,它借助于一个可使干版作任意角度转动的特殊装置,在一张干版上记录振动体同一谐振频率的三个独立的时间平均全息图,再现时,该干版用原参考光照射,并分别转到记录时的三个原始位置,则可得到三个时间平均干涉图,利用有关的物理模型,便可导出求解被测物体上任一点的振  相似文献   

7.
8.
9.
本文用激光全息的时间平均法研究了悬臂矩形平板在线性稳定温度场下的振动,得到了悬臂矩形平板在不同温度场下的振动固有频率和振型。实验表明,温度不仅影响物体振动的固有频率,而且也影响物体的振型。  相似文献   

10.
计算干涉技术通过试验图像和计算图像相比较,可以验证CFD的有效性,是研究复杂流场的有力工具。作者根据M-Z干涉仪的光学成像原理,用计算机仿真实现了将数值计算获得的二维、轴对称和三维的复杂流体的密度场转换为“无限条纹”和“有限条纹”的干涉图像,尤其是在处理三维流场时,采用流场重构的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采用风洞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对跨洞庭湖大桥主梁节段的定常气动力特性进行了研究;流场数值模拟是采用k-ε湍流模型封闭的雷诺时均N-S方程,求解方法是建立在交错网格基础上的压力-速度场迭代求解的SIMPLE算法;实验是在国防科技大学KD-03 低速风洞进行;研究表明实验与计算结果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12.
可燃预混气点火过程研究是发动机燃烧领域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当前电火花强制点火广泛应用于各类发动机燃烧室中,其点火过程具有很强的瞬变性,从电火花产生到火焰完全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联合影响点火火核的产生和发展。目前发动机高压、强湍流工况下的点火和火焰传播机理认识还不完善,亟需研究的科学问题是湍流和化学反应相互作用对点火和火焰传播的影响机制及其建模,包括湍流对点火的促进/抑制机制,湍流对火焰传播和火焰整体发展的影响规律,燃烧释热和火焰面不稳定性对湍流脉动速度(即火焰产生的湍流)的影响机制和对火焰传播速度的增强机制及由此导致的层流燃烧自加速转捩为湍流燃烧的理论,燃烧过程对标量通量输运(即反向或压力驱动输运)的影响机制。本文对强湍流下点火及火焰传播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矩形管湍流冲击射流场的PIV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湍流冲击射流在工程和军事工业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采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在射流雷诺数为20000和喷口-冲击板间距为4倍喷管水力直径的条件下,对矩形管湍流冲击射流场进行了实验测量,得到了主射流区和冲击区附近测量截面上的平均速度和涡量分布。结果表明,由于射流的卷吸及其与环境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射流边界处具有很高的涡量;在流场的流出区域存在一个显著的回流区,这是半封闭冲击射流场的特征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14.
航空定向技术在地下水流速流向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高科技的航空定向技术与同位素稀释测井技术相结合,研制出一种智能化的地下水动态参数测量仪。在天然流场下的单井中测量了地下渗透流速、流向;垂向流速、流向,并对仪器的结构、原理、工作过程作了详细的讨论,该测量仪可广泛地应用于堤坝渗漏路径的探测、水源地的地下水勘察、煤矿涌水预测、环境保护、农田地下水溶质运移等。  相似文献   

15.
双热流计稳态法材料导热性能测试装置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多层平板一维稳态热传导过程的基础上,确定了双热流计结构一维稳态热传导的物理模型和实现一维稳态热传导的技术条件,设计制作了一套可用于材料导热性能测试的双热流计实验装置。采用C 编制了可运行于Windows环境下的测试和数据处理软件,利用导热系数已知的三组试样:石英玻璃、聚苯乙烯、含碳0.45%钢在所研制的实验装置上进行了导热系数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导热系数介于1~10 W/mK的材料,测试结果与文献报道数值吻合得很好。测试结果的重复性也比较好。可以满足实际工程导热系数测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应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竖直平板间水的温差湍流自然对流的流场进行了测量,并由测量所获得的速度场获取了涡量分布和散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在流场中的竖直展向截面和水平流向截面上都存在大尺度涡流结构,而且在部分涡量集中区域同时具有正的或者负的散度集中,速度矢量分布也表明水平截面上的这部分涡流结构呈现着清晰的源或汇的特征.这些现象都表明这部分旋转着的流体不但有切向速度,还有径向速度.这意味着这部分流体在旋转的同时也有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即同时具有在同方向上的涡量和速度,即螺度,而这是螺旋羽流结构的特征.这些涡结构,尤其是水平流向截面上具有径向速度的涡流结构的存在证实了竖直平板之间的湍流自然对流流场中大尺度的螺旋羽流结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催化燃烧式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导了采用载体催化燃烧方式对可燃气体进行微机化多路、多功能、高精度浓度检测方面的工作,重点介绍了为提高检测精度所进行的研究。作者采用催化元件(检知元件)及与之配对的参比元件组成的电桥作浓度信号采样单元,以高对称的高阻抗测量放大器作放大级,并引入切比雪夫多项式,配之以误差统计理论中的F检验法对浓度-电压曲线进行线性拟合,最终获得在整个爆炸下限的浓度范围内甲烷浓度检测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5%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激光云纹干涉测量高温材料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可行性,当测量区域的尺寸大小相同时,云纹干涉法的测量灵敏度高于双表式引伸计的测量灵敏度。本文的试验采用国产铝基碳化硅材料,复制了硅橡胶正交栅,在350℃及其以下的温度环境中试验结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9.
文章采用电阻法分别研究了棒状和管状A3钢在实验室红壤中埋设600h和216h连续的腐蚀深度变化,并与不同时间间隔失重法获得的腐蚀深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棒状和板状A3钢在实验室红壤中发生明显的局部腐蚀,且腐蚀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先快后慢,采用电阻法获得的腐蚀深度与失重法获得的腐蚀深度具有一致性,且棒状和管状A3钢在实验范围内具有一致的腐蚀深度变化,证明采用电阻法连续监测金属在土壤等特殊环境下的腐蚀深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说明高速摄像技术的一些特点 ,及其在多相流场颗粒运动规律研究方面的潜力 ,以循环床锅炉出口区域颗粒运动测量中的应用为例 ,采用高速摄像系统捕获可视化流场的图像 ,再进行图像分析和处理。通过对颗粒的运动速度、运动轨迹和密度分布等信息进行测量的结果表明 ,利用高速摄像技术能够成功地研究复杂流场的颗粒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