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宗永 《兽类学报》1999,19(2):107-118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  相似文献   

2.
3.
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点Ⅰ.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毕洪生  孙松  高尚武  张芳 《生态学报》2000,20(5):715-721
以1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周年标本为材料,对渤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渤海浮游动物群落以近岸广温种为主,主要优势种包括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  相似文献   

4.
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生态特点Ⅰ.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以1959年全国海洋普查浮游动物中网周年标本为材料,对渤海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分析.渤海浮游动物群落以近岸广温种为主,主要优势种包括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 similis)、墨氏胸刺水蚤(Centropages mcmurrichi)、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nchaeta)、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等.由于受海流影响,渤海中也有少量暖水性种类出现,包括Euchaeta rimana Bradford 1974、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刺尾角水蚤(Pontella spinicauda)、羽环纽鳃樽(Cyclosalpa pinnata)、长吻纽鳃樽(Brooksia rostrata)、锯齿海樽(Doliolum denticulatum)、肥胖箭虫(Sagitta enflata)和介形类.聚类分析和主要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受海流影响,春季(5月份)渤海浮游动物群落可以划分成近岸型、受黄海海流影响的外海型以及过渡类型.夏季(8月份)由于水文条件的差异,群落结构比较复杂.秋、冬季(11月份、2月份)主要是以近岸类型为主,这可能同该海区盛行东北风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三方面结合其时间特征对湖北省斧头湖莲群落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莲群落物种组成复杂,生长型类型多样,是一多优群落,挺水、浮水和沉水三个植被层都很发达;②莲群落中明显地表现出了优势种的替代过程,沉水植被层中菹草、黑藻和金鱼藻的替代尤为明显,各物种的个体生态学习性的差异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③莲群落内部表现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化,莲的叶片和花果均表现出群聚分布的式样,是一种形态学格局;④莲群落垂直结构复杂,一般存在三个植被层,不同植被层的变化各有其特征。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森林群落分析Ⅰ.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本文应用不同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公式研究鼎湖山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探讨了物种多样性的涵义,并提出均匀度的度量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测定物种多样性的 Simpson 指数、Shannon—Wiener 指数、PIE、以及均匀度公式均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它们的测定值分别为5.2、3.3、0.8以及10.5%,但在某种意义上,Shannon-Wiener 指数则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物种结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三个方面结合其时间特征对湖北省武昌县斧头湖的菰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菰群落的区系组成和生长型较为丰富,菰是该群落中唯一的建群种;②菰群落内部表现出不同物种的种群分布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化。菰群落内部小环境多样,存在着许多小群落。菰的抽条为群聚分布,表现出形态学格局;③菰群落垂直结构简单,多数情况下仅存在一个挺水植被层。群落生产结构的变化与水位及其本身的生长特性有关。菰群落的地下成层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利用MonteCarlo方法模拟了北美CHIHUAHUAN荒漠啮齿动物群落变量的总和、月间和年间变动情况及统计学特征,这些变量是:物种数、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和均匀性。模拟产生的10000个样本显示这4个变量的平均值是891,1544kg/hm2,158和073。真实群落4个变量的所有值均在模拟群落变量的95%置信区间内。模拟群落物种数、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有相同的年间变动规律。物种数和生物量有相同的季节变动规律。当零假设为这些变量均服从正态分布时,X2检验及偏度和峭度说明,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物种数有962个样本,生物量有109个样本,物种多样性有5529个样本,均匀性有6654个样本服从正态分布,即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上,没有一个变量是服从正态分布的。结果说明,当样本含量较小时,我们不能用(平均数+196×标准误)的公式来计算  相似文献   

10.
用Shannon-Wiever多样性指数、Pielous种类均匀度、Margalef种类丰度、McNaushton优势度4个测定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嵊泗列岛从近岸到外海.H’(S)、J、d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D值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断面多样性指数H’(S)以春、秋季较高,J值则基本上以春、冬季稍高,d值则随断面的不同有差异,D值基本上以夏、秋季为高用Whiftaker和Fairbanks群落系数计算公式及Bray-Curtis群落相似性指数进行群落相似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嵊泗列岛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可聚为两大类型,从结构上看.近外海底栖动物群落为近岸及外海群落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1.
用Shannon-Wiever多样性指数、Pielous种类均匀度、Margalef种类丰度、McNaushton优势度4个测定群落种类多样性指标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嵊泗列岛从近岸到外海.H'(S)、J、d值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而D值则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各断面多样性指数H'(S)以春、秋季较高,J值则基本上以春、冬季稍高,d值则随断面的不同有差异,D值基本上以夏、秋季为高用Whiftaker和Fairbanks群落系数计算公式及Bray-Curtis群落相似性指数进行群落相似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嵊泗列岛潮间带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可聚为两大类型,从结构上看.近外海底栖动物群落为近岸及外海群落的过渡类型.  相似文献   

12.
张文庆  古德祥  张古忍 《生态学报》2001,21(6):1020-1024
在短期农作物生境中,周期性的种植和收害虫使得其中的节肢动物群落亦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建、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种阶段。影响群落的因子包括群落的种库、农事活动和环境因子等。根据作物生境中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和动态划分群落的3个阶段,群落重建的分析方法包括群落重建速度和群落生态学的基本方法等。可以从群落的种库、各落本身和整个作物生态系统3个层次调控群落的重建。群落重建与种库、群落本身和作物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的理论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13.
张文庆  古德祥  张古忍 《生态学报》2000,20(6):1107-1112
农田生态系统是一个不稳定的生态系统,包括作物生境和非作物生境两个组成部分。非作物生境对作物生境中的害虫及其天敌可产生正的或负的影响。在短期农作物生境中,周期性的种植和收割使得其中的节肢动物群落亦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新形成、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这一群落的发展和自然群落的富替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式。因此,将短期农作生境内节肢动物群落的重新形成过程定义为群落的重建,而非作物生境内的节肢物群落称之为  相似文献   

14.
汪振华  章守宇  陈清满  许强  王凯 《生物多样性》2012,20(1):41-50,117,119
为了解潮下带岩礁生境的鱼类区系特征,于2009年对马鞍列岛岩礁生境进行了12个月的多网目组合刺网采样,从分类学和生态型组成等方面,结合多样性和相对重要性指数,对该生境的鱼类组成和多样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全年共采集鱼类87种,隶属2纲14目50科73属。其中鲈形目鱼类51种,占58.6%;趋礁性鱼类49种,占56.3%;放流鱼类7种,占8%。所有鱼类个体中,幼鱼的总比例为67.4%。暖水种、暖温种和冷温种分别为50、36和1种;底层、近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各为19、46和22种,其中褐菖鲉(Sebasti scus marmoratus)、黄姑鱼(Nibea albiflora)和赤鼻棱鳀(Thryssa kammalensis)分别为各水层的绝对优势种;定居种、季节性洄游种和偶见种各为32、55和11种。岩礁生境鱼类多样性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月份最低,9月份最高。研究结果表明,马鞍列岛岩礁生境是以趋礁鱼类为特征群体、暖水性和暖温性鱼类共同主导、各个类型的幼鱼在夏秋季集群出现、同时也分布了一定量放流种的高鱼类多样性栖息地,它为各种鱼类提供了优良的摄食、避敌和繁殖场所,是近岸海洋生态系统中相当重要的生境。然而相比过去,该生境的鱼类多样性已经大大降低,因此需对其保护工作予以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5.
张文庆  张古忍  古德祥 《生态学报》2001,21(11):1927-1931
保护利用天敌是农田害虫生物防治的基本手段。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天敌亚群落周期性地呈现出群落重建、群落发展和群落瓦解3个阶段。其中的重建阶段对抑制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至关重要。天敌亚群落的重建与其种库、群落本身和作物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群落水平上保护利用天敌的理论基础之一。因此,可以指导自然天敌的保护和持续利用,促进短期农作物生境中的害虫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16.
用收割法对湖北省武昌县斧头湖菰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该群落的生产量。菰群落的抽条密度在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97.8±13.5根/m~2,现存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1520.88±346.32g/m~2。利用生产结构图对菰群落3—6月份的枯死叶量进行了估计,并主要利用Mason等(1975)的方法对菰群落的枯死凋落量进行了估算,由此得到菰群落的生产量为1792.02g/m~2,比最大现存量高出17.8%,P/B=1.24。菰群落的种子生产量很低,约为14.56g/m~2。  相似文献   

17.
用收割法对湖北省武昌县斧头湖菰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测定了该群落的生产量。菰群落的抽条密度在3月下旬达到最大值97.8±13.5根/m2,现存量在9月份达到最大值1520.88±346.32g/m2。利用生产结构图对菰群落3—6月份的枯死叶量进行了估计,并主要利用Mason等(1975)的方法对菰群落的枯死凋落量进行了估算,由此得到菰群落的生产量为1792.02g/m2,比最大现存量高出17.8%,P/B=1.24。菰群落的种子生产量很低,约为14.56g/m2。  相似文献   

18.
19.
庄树宏  Hendrik Sven 《生态学报》2001,21(12):2057-2066
将原始河口底栖藻类群落移植至实验室进行培养.底栖藻类群落分别由占细胞总量93.33%的硅藻类群、5.42%的绿藻类群和仅占1.25%的单一蓝藻种群组成.通过对底栖藻类群落总体、不同藻类类群和单一种群在不同光照强度的白光和单色光下的适应模式和增长动态的研究发现,底栖藻类群落总体增长动态为弱光适应型、红光敏感型和蓝光抑制型,其细胞生长的敏感光照依次为红光>低光强>中光强>高光强>绿光>蓝光.底栖藻类群落总体对不同光照的适应模式由底栖硅藻类群增长动态所决定.底栖绿藻类群总体增长的敏感光照依次为低光强>红光>中光强>绿光>高光强>蓝光,绿藻类群在不同的光照处理下呈现3种适应模式.硅藻类群总体对不同光照的敏感状况与底栖藻类群落总体趋同,在不同光照处理下仅呈现一种适应模式.蓝藻Oscillatoria tenuis种群的增长的敏感光照为红光>白光>绿光>蓝光,其对光的适应模式有3种.7种绿藻种群在不同光强的白光、红光和绿光表现出2种适应模式,在蓝光下基本皆呈衰退型.21种硅藻种群对不同光照的适应模式可分为4种类型,强竞争型、弱竞争型、增长型和衰退型.  相似文献   

20.
鼎湖山森林群落数量分析——Ⅱ.优势种群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鼎湖山森林群落的乔木优势种群,应用2×2联表 X~2检验、相关系数t-检验,相关图解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种间联结测定和相关分析;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群落中优势种群间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种群间的相关性与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生活型与生态幅度以及所在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有关。取样面积的大小决定着种群联结的表征。本文应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种群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