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对10年共502例急性出血性中风首次发病的季节、月份、日期和发病时的具体时间及病前行为、发病场所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冬季发病184例,占36.65%,秋季发病114例,占22.71%,春季发病104例,占20.72%,夏季发病100例,占19.92%,冬季与其它三季比较,χ2=16.27,P<0.01;昼夜24小时中,以14~20时发病者最多为259例,占51.59%(χ2=75.72,P<0.01),22∶01至次日4∶00最少,只30例,占5.98%(χ2=119.81,P<0.01)。说明出血性中风发病的季节差异与气温有关,昼夜差异主要与日常行为影响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诊断35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angioma,CA) 是一种先天性血管畸形,发生率占颅内脑血管畸形的7%,分脑内型和脑外型,以脑内型多见。我们对 35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MRI对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发病情况分析.方法 开封地区新农合胃肠炎住院患者8302例,按年度对胃肠炎病种、性别、年龄、发病季节进行分析.结果 胃肠炎患者8302例,其中女5098例占61.41%,平均年龄(47.40±27.71)岁;男3204例占38.59%,平均年龄(41.21±29.33)岁.前4位疾病是:胃炎4545例占54.75%;慢性胃炎1450例占17.47%,急性胃炎1417例占17.07%;未特指的胃炎379例占4.57%.胃肠炎夏季发病最高,本组2802例占33.75%;其次是春季和秋季,各1964例占23.66%.胃炎春季发病率高,急慢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夏季发病率高,未特指胃炎和浅表性胃炎秋季发病率高.除糜烂性胃炎外,其他5种胃炎女性患者总数均比男性多.胃炎发病最高的为<20岁患者,其次是>70岁人群.慢性胃炎在>50岁和<20岁的人群较高发.而急性胃炎呈两极分布,在<20岁和>70岁的人群高发.未特指胃炎以>70岁为高发年龄.浅表性胃炎和糜烂性胃炎均高发于<20岁人群.结论 胃肠炎疾病分布与病种、季节、年龄和性别都有一定的关系,患者应根据病情结合季节变化做好预防养生工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易相平 《贵州医药》2011,35(12):1121-1122
口腔颌面颈部血管瘤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血管瘤的60%。血管瘤是口腔科多发病常见病。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海绵状血管瘤是由衬有内皮细胞无数血窦所组成,血窦大小、形态不一,形如海绵结构。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唇、颊、舌、颈、口  相似文献   

5.
田利  黄建钊  石承先  芶欣  孙倩  吴格 《贵州医药》2013,37(3):241-242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占肝良性肿瘤的5%~20%.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在成年人出现症状,女性为多.我科收治了一例自发性破裂出血巨大肝血管瘤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后康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发病率较高,约占全身血管瘤60%,其中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因其发病部位和瘤体的特殊性,手术治疗具有一定的风险,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血管瘤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国外已有个案报道,目前国内外医疗机构多采用平阳霉素治疗。我院科室从2003年10月至2008年10月不断改进治疗方法,确立了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混合液体治疗口腔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的基本方法,收治的82例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MRI和CT表现以及二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4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1例,脑内型患者23例,12例患者行CT及CT增强检查,18例患者行MRI检查,5例患者行MRA检查。结果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可发生于脑内任何部位,约75%为单发,病灶无明显的占位效应,病灶周围一般无水肿,较大者可见轻度水肿。脑内海绵状血管瘤CT平扫为边界清楚的等或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无强化或轻度强化;MRI表现为低信号环绕的混杂信号团块影,形似桑葚状。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以中颅窝最多见,也可位于小脑幕,大脑凸面等,MRI呈较均匀的稍长T1、长T2信号,形似哑铃,很少合并出血及钙化,增强扫描见明显均匀强化。结论脑内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具有特异性MRI表现,结合CT和MRA检查,可明确诊断;脑外型较易误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MRI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表现.方法 经临床和MRI检查确诊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30例,所有患者均行T1WI、T2WI及SWI序列扫描,25例行MRI增强扫描.结果 颅脑海绵状血管瘤(CCH)发生于中脑10例,桥脑13例,延髓7例.临床发作方式分为突然发作和静止发作2种类型.MRI表现:T1WI为等或低信号,占75.5%,T2WI为等或高信号,占84.5%;T1WI、T2WI呈混杂高信号,占36.8%;T2WI瘤周有低信号环,占17%,SWI呈现完全低信号、“铁环征”、“爆米花征”及“蝌蚪征”.25例行Gd-DTPA扫描,显示轻度强化或不强化.结论 MRI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WI、GRET2*序列的特征性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变应性鼻炎(AR)与非变应性鼻炎(NAR)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 对临床有鼻部高反应症状的4383例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SPT),作出AR及NAR诊断,再按未成年人组和成年人组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AR与NAR患者例数比为1.7:1.AR与NAR患者均以成年人组女性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女性(P<0.05).AR与NAR患者中均以成年人组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未成年人组中以AR患者为主,成年人组中NAR患者构成比高于未成年人组(P<0.05).AR患者发病有季节性,AR患者在夏、秋季发病例数明显高于春、冬季;NAR患者发病例数在四季中分布较均匀.结论 本地区AR与NAR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等临床特征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江门地区月份季节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急诊的影响。方法对江门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13685例心脑血管病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日均心脑血管疾病急诊患者数为7.5人次/天,日均就诊人数在11—12月份较高,为8.1-9.0人次/天,在5-8月份较低,为6.4。6.7人次/天;冠心病就诊人数12月最多,5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高血压就诊人数1月最多,6月最少,冬季明显高于夏季;脑梗死就诊人数7月最多,12月最少,夏季明显高于冬季;脑出血1月就诊较高,但和心律失常一样没有明显的季节性。结论江门地区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急诊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  相似文献   

11.
海绵状血管瘤系一种良性肿瘤,身体任何部位均可生长。多见于婴幼儿。现就我院1964~1979年经镭针插植治疗及X线治疗的婴幼儿体表海绵状血管瘤和部分成人舌血管瘤患者55例(失去随访的和资料不全的未统计在内)进行分析。临床资料65例中女性33例(60%),男性22例(40%)。年龄最小20天,最大40岁,5岁以下39例占70.9%。患病部位以头面部(包括舌)最多达37例(67.27%),躯干12例(21.82%),  相似文献   

12.
叶华震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207-2209
目的 探讨CT与MRI对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40例疑似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进行CT与MRI两种检查.结果 CT与MRI两种检查方式检测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的瘤体直径和瘤颈宽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 =0.03、0.04,均P>0.05),MRI检测瘤壁血栓伴钙化发生率稍低于CT检测.结论 脑内型海绵状血管瘤影像学诊断应结合CT和MRI共同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提高诊断的检出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3.
丁永英  金汉生 《中国药师》2012,(11):1628-1629
目的:观察泡沫硬化剂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5例海绵状及混合型血管瘤患者,依据血管瘤大小和患者年龄,给予瘤腔内注入相应剂量的聚桂醇,,依据治疗效果决定注射的剂量和次数,最少1次,最多5次,总剂量平均为(14.3±1.1)ml。结果: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瘤体出现不同程度减小,总有效率为85.7%。治疗中出现轻微不良反应6例,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采用聚桂醇注射治疗海绵状血管瘤,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42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的CT和MRI影像资料。结果:42例患者中,脑内型占69.05%,脑外型占30.95%;CT平扫脑内型均匀增强17例,轻中度增强8例,不增强4例。脑外型明显增强5例,轻中度增强6例,不增强2例。MRI平扫脑内病灶轻中度增强28例,未见明显增强1例。脑外病灶均匀增强4例,未见明显增强9例。结论:脑内与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的检查,MRI优于CT,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对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均行MRI平扫,其中17例行GD-DTPA增强扫描,18例行MRA检查.结果 本组海绵状血管瘤均为单发,7例在T2WI呈高信号,5例在T2WI呈低信号,17例病灶周围呈低信号环,且病灶占位效应轻微.结论 MRI是诊断脑内海绵状血管瘤的最好方法,T2WI是诊断海绵状血管瘤的优选序列.  相似文献   

16.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患者用药的品种及数量也随之增加。在住院55岁至79岁的患者用药共调查了641人,其中女性49人,占服药人数的7.6%,男性592人,占服药人数的92.4%。从调查中发现患者,一日口服药品最多者为12种,最少者为2种(见附表)。  相似文献   

17.
<正>颅内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malformation,CM)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先天性血管畸形,约占颅内血管畸形的5%~16%[1]。发病高峰年龄为30~50岁,临床上常以癫痫发作、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头痛等症状为主要或唯一表现,可并发颅内出血。其中,癫痫发生率高达48.1%~79%[2],痫性发作常为CM的首发症状。当前临床上对CM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10月份以后,天气开始转凉,虽然是秋高气爽,而对哮喘病人来说,却不是很好过的日子。我们曾作过调查,发现88.7%的哮喘病人在秋季有发作,其次是在春季(占55.6%),最少发作的是在夏季(仅占14.1%)。哮喘在夏季发作少,正是防止和减少秋季高发的最佳时机,探究其中的道理,就得从哮喘的发病机理谈起。 哮喘发病机理的新概念 从80年代开始,人们逐步弄清:嗜酸细胞和肥大细胞等产生的多种炎性介质导致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主要发病机理,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主要病理生理特征。十几年来,哮喘在治疗方法上有了很大的进展,已从传统的单纯解  相似文献   

19.
小儿血管瘤病因机制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区域性小儿皮肤血管瘤的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1993—2003年我科就诊的730例血管瘤临床资料。结果 鲜红斑痣52例占7.1%.毛细血管瘤303例占41.5%,海绵状血管瘤185例占25.3%,混合型血管瘤190例占26.0%,不同方式治疗.有效率达90.8%。区域分类,亳州区388例患者占62.6%。孕期有用药史者占19.4%。结论 小儿血管瘤根据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治疗能获得最佳效果,其发病有明显的区域性,推测其病因与地理环境,风俗习惯与孕期用药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肠痉挛3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痉挛是小儿常见病。其发生率约为10.8-18%。现将我院儿科门诊诊治的346例患者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1989年2月-1994年1月我院儿科门诊病例,患儿346例。其诊断标准为:反复发作的腹痛,间歇期无腹部异常体征,并排除器质性病变,病程在1个月以上者。 1.2 发病季节:春季67例(占19.4%);夏季136例(占39.3%);秋季103例(占29.8%);冬季40例(占11.6%)。可见本组病例,夏秋季发病率较高,而冬春季发病率则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