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系统化整体护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Ⅲ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病人4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整体护理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例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的整体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发生,有助于手术的安全和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3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主动脉夹层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32例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前注意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严密监测血压变化,预防动脉夹层破裂;术中严格无菌操作,积极配合医师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体温、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做好切口部位的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无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结论 通过对应用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的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其成功率高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病人覆膜支架成功植入,无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以及完善的术后护理是病人安全渡过围术期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AD)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围术期相关危险因素的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3年9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观察组,经全面评估后予以整体护理干预;选择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 B 型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生存质量(SF 36)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 P <0.01)。[结论]对围术期病人危险因素进行整体护理干预,有利于危险因素的控制,可减少 ICU 停留时间、缩短住院时间、改善预后、促进康复、提高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预防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将100例经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病人分为预见组和常规组,每组50例,常规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预见组病人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焦虑状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分析所有病人扩血管药物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干预前、术后1d、干预后3d、7d的焦虑情绪和疼痛程度。[结果]预见组病人干预后扩血管药物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常规组(P0.05);预见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00%,低于常规组的20.00%(P0.05);预见组病人术后1d、干预后3d、7d的SAS评分和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少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病人术后1d并发症的发生,且可有效避免病人焦虑情绪的产生和缓解疼痛症状,有利于病人术后身体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赵芬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2):7935-7936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人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对12例主动脉患者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支架无移位、无内漏。结论:通过对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置人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其成功率高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急性胸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对18例急性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加选择性脑灌注下,经胸部前正中切口进行手术,术中对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主动脉半弓或全弓人造血管替换加术中覆膜支架置入术,对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术中直视下覆膜支架置入术并吻合固定术,观察其手术疗效.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置入覆膜支架.术后即刻血管造影显示无发生支架移位,主动脉内膜破口封闭良好,仅1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存在轻微内漏,3个月后自行封闭.术后半年复查CT增强扫描,示5例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升主动脉及弓部人造血管管腔规则、光滑、血流通畅,支架段主动脉假腔消失,13例B型主动脉夹层的降主动脉处假腔消失,主动脉管壁结构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支架远端的降主动脉假腔缩小,真腔明显扩大;随访3~30个月,无发生截瘫、肢体缺血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外科手术结合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重点,熟练掌握术后并发症的抢救方法,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术后严密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全身情况的变化;掌握术后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各种异常情况;观察术后药物治疗的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做好心理护理,促进疾病痊愈。结果 20例中,19例痊愈出院,1例术后并发脑梗塞而自动出院。结论 做好主动脉夹层带膜支架置入术后的护理,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何小玲  周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6):8986-898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术的配合和护理。方法对48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带膜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实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结果 48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专业护理,是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DeBakey三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配合方式。方法 回顾性调查65例施行经股动脉腔内覆膜支架置入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对其介入护理配合方式进行总结。结果 65例患者覆膜支架均成功植入,无1例出现并发症。患者均在术后2~3周康复出院。结论 完善的术前准备及术前有效的心理疏导是介入治疗主动脉夹层的前提,术中娴...  相似文献   

15.
姚福娣 《全科护理》2021,19(26):3655-3657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对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1月进行A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治疗的4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入院先后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围术期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联合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入院2h内)、干预后(术后1周)体温、血压、心率,比较两组病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体温、舒张压、收缩压、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卧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39.13%(P<0.05).结论:舒适护理联合术后早期康复锻炼可缓解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改良饮食护理模式对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效果,减少夹层复发的诱发因素,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3年4月28例住院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作为对照组,给予一般术后饮食护理模式,2013年5月—2016年5月住院36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为观察组,采用改良饮食护理模式,于术后24h后由营养师介入并给予复合膳食纤维。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便秘和腹泻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胃肠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表现在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病人发生便秘。[结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由于手术创伤大、机械刺激、麻醉镇静时间长、术后使用呼吸机时间长等因素影响导致肠麻痹、便秘发生的可能性大,可诱发夹层复发,影响术后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改良式饮食护理模式的应用可有效促进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术后胃肠功能早期恢复,达到快速外科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周桂莲 《当代护士》2016,(12):26-2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围术期应用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45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患者均采用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围术期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术前给予心理护理、心率和血压控制、疼痛护理、预防血肿延伸、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维持生命体征,术后给予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肢护理、疼痛观察、出院指导。结果两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置入大动脉覆膜支架,手术成功率100%,无死亡病例。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74%,对照组为5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认知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总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围术期可促进患者康复,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谭芳  马利贤  罗霞 《全科护理》2021,19(12):1657-1660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中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主动脉夹层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分组法,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3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2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的救治成功率、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P<0.05);观察组病人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P<0.05)。结论:路径导向性护理配合干预可显著提升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病人的救治成功率,有效地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对病人获取优质护理结局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行介入治疗的2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从围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1例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1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病人行介入治疗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对行介入治疗的21例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病人,从围术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21例病人手术全部成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行介入治疗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做好并发症的观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