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子宫肉瘤的超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子宫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学基础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超声表现,总结病变数目、位置、形态、边界、液化、结构及内部回声类型等超声征象,结合病理结果探讨病理学基础.结果 超声显示的病灶体积、形态及结构与病理大体一致性好,单发、边界模糊、不规则形态、蜂窝样结构及囊性变是较为典型的超声征象;超声征象与病变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子宫肉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超声对典型子宫肉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子宫肉瘤的超声征象与病理学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特点、病理学基础及超声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肉瘤超声表现,总结病变数目、位置、形态、边界、液化、结构及内部回声类型等超声征象,结合病理结果探讨病理学基础。结果超声显示的病灶体积、形态及结构与病理大体一致性好,单发、边界模糊、不规则形态、蜂窝样结构及囊性变是较为典型的超声征象;超声征象与病变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子宫肉瘤声像图表现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密切相关,超声对典型子宫肉瘤的诊断具有明确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子宫肉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特点,提高超声检出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证实的50例子宫肉瘤与100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两组病例在发病年龄、病灶数目、部位、内部回声、边界、形态、血流分布及血流丰富程度等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单发,边界模糊,形态不规则,呈混合性或蜂窝样回声,内部及周边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是子宫肉瘤较为典型的超声征象。结论子宫肉瘤声像图特点与子宫肌瘤有较大差异,充分认识子宫肉瘤的声像图特征,多因素综合分析,有利于提高其超声检出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二维和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肉瘤(USM)和子宫肌瘤(UM)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经病理学证实的50例子宫肉瘤(其中平滑肌肉瘤24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6例,腺肉瘤10例)及50例子宫平滑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发病年龄、临床症状、血清CA125、超声征象。结果 子宫肉瘤组发病年龄明显高于子宫肌瘤组,临床症状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多见(P<0.05),血清CA125>35 U/mL较常见(P<0.05)。子宫肉瘤超声图像特征为:病灶直径较大且单发为主,可位于子宫肌层、宫腔内、宫颈等,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回声以不均质低回声和囊实混合回声多见,内部无明显声衰减,病灶内镶嵌样血流信号多见。两组在病灶大小、位置、病灶形态、内部回声、内部声衰减、血流信号丰富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肉瘤三种病理亚型超声征象比较,病灶位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可以通过分析子宫肉瘤和子宫肌瘤的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图像特点,给予临床恶性可能的提示,对临床治疗决策的制定及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的子宫肌瘤患者60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180例,对两组患者联合经阴和经腹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比较CDFI对这两种疾病的诊断准确率,以及病灶周围血流情况,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结果联合经阴和经腹CDF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肌瘤CDFI多表现为边界清,均匀、低回声,肌瘤周围伴有声晕,子宫增大,多伴形态改变,肌瘤发生部位和数目不一,而子宫腺肌瘤CDFI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回声多不均,子宫弥漫性增大,多不伴形态改变;内膜多移位,病灶多发生于子宫后壁。子宫肌瘤组患者病灶周围环状血流检出率为73.67%(442/600),显著高于子宫腺肌瘤组[15.00%(27/180)],子宫肌瘤组RI、PI均显著低于子宫腺肌瘤组(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且对二者有较高的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对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了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6例子宫腺肌病和43例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并将两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病灶多位于后壁(占80%),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病灶区见稀疏星点状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较高,RI 0.73±0.08.子宫肌瘤可发生在子宫任何部位,肌瘤边界清楚,内部出现特有的漩涡样回声,肌瘤周围有环绕血流,频谱显示阻力指数偏低,RI 0.59±0.05.结论 TVCDS能很好的显示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有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患者47例,观察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术后6个月观察肌瘤的体积变化,分析其与术前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的关系.结果 术后肌瘤体积的缩小程度与术前肌瘤位置、内部回声及血流有关.术前应用三维血管透明成像技术重建子宫肌瘤供血血管对子宫动脉栓塞术有一定指导作用.结论 经阴道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图像清晰直观、空间关系明确、立体感强及测量瘤体体积准确,同时可以清晰显示肌瘤内外的立体血流分布情况,弥补二维超声的不足,能为子宫动脉栓塞术前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子宫小叶样分割性平滑肌瘤(CDL)的超声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 方法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CDL患者的超声影像学特征,总结CDL超声鉴别诊断要点。 结果6例CDL术前超声显示肿物局限于子宫肌层5例,表现为子宫肌层内边界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的实性肿物;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丰富;1例肿物突破子宫浆膜层,宫外部分表现为胎盘小叶样分格状的低回声肿物,彩色多普勒示肿物内部血流信号丰富。术前超声诊断为子宫肌瘤3例,误诊为子宫平滑肌肉瘤1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1例,子宫腺肌瘤1例。 结论因子宫CDL有分割性生长方式及宫外扩张性生长的特点,术前超声易误诊为子宫恶性肿瘤,需仔细辨识。术前超声正确诊断有利于手术方式的选择,避免过度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的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将我院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后接受手术治疗,将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结果:30例患者术后病检子宫肌瘤28例,子宫腺肌瘤2例,B超诊断符合率为93.3%;超声特点(1)显示病灶为低回声结节型、光点增强增粗型、等回声及半囊半实质型;(2)病灶位于子宫浆膜下、子宫肌层、子宫黏膜下及子宫壁肌间(3)病灶边界尚清晰,周围有比较清晰的环状血流或半环状血流包绕,频谱的阻力指数为低阻血流频谱RI0.58±0.04.经手术治疗后均痊愈,治愈率为100%.结论:采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具有较高准确率,同时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后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参考价值,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TVCDF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意义。方法以手术病理诊断为标准,回顾性地分析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TVCDFI特征,对照比较二者瘤体包膜回声、瘤体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值的差异。结果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瘤声像图的鉴别以瘤体周边假包膜特征最为重要;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瘤体周边出现环状彩色血流,子宫肌瘤组占95.9%,子宫腺肌瘤组占30.8%,组间差异明显;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周边血流阻力指数(RI)分别是0.53±0.07和0.67±0.057,RI≥0.7分别是1.4%和38.5%,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合瘤体包膜回声、彩色血流信号和RI等超声特征能提高TVCDFI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腺肌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