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建筑机械化》2014,(9):12-12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充分认识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加快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通知指出,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应以“政府引导,市场推动:全面推进,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试点示范,标准先行”为基本原则,通过完善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政策和相关标准,建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优化混凝土产品结构,到“十三五”末,高性能混凝土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内外文献对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耐久性的概念进行了总结,概述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现状、材料组成和材料对高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以及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最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和混凝土耐久性的发展提出参考建议并对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现代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研究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后可以得出结论:掺加高性能减水剂和超细矿物掺和料的高性能混凝土是现代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的发展基础,高流动性和高耐久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自身特点,自密实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是混凝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王雨佳 《城市建筑》2014,(14):257-257
作为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高性能混凝土对于改善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例,首先对高性能混凝土进行概述,然后具体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以期为相关技术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道路和桥梁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性能混凝土往往被人们将其与高强度混凝土联系起来,其实高性能混凝土不仅仅是高强度,而且具有相当高的刚度、弹性模量和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6.
高性能混凝土的结构工程应用与设计方法概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超  何世钦  仲伟秋 《混凝土》2002,(2):36-37,40
作者就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应用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讨论。对于21世纪结构高性能的发展态热,提出了迫切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客观要求。指出了综合高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环境影响等多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确立了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导方向,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7.
谈高强混凝土与高性能混凝土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的发展,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之一的混凝土材料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应运而生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而高性能混凝土更是被国内外专家学者称之为21世纪混凝土,受到了学术和工程界的极大关注。而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国内尚存在将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等同认识的现象。本文以高强度和耐久性为出发点就高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的关系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8.
从混凝土的组成出发,概述了各组成材料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选材要求,最后指出在高性能混凝土的组成材料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几种不同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进行的测试表明:适用普通混凝土耐久性测试的冻融试验及抗渗试验不适合高性能混凝土;采用测试骨料坚固性的方法测试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具有试验速度快,方法简便,可比性好的特点,更适合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评价;氯离子渗透性测试方法表征混凝土的密实度直观,可靠,可用于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测试。  相似文献   

10.
作者就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进行了阐述,在工程应用和设计方法方面进行了讨论。对21世纪结构高性能的发展成势,提出了迫切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客观要求。指出了综合高强度、耐久性、工作性能、环境影响等多因素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发展问题以及进行高性能混凝土设计方法研究的必要性,确立了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导方向,探索了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青  王培荔 《山西建筑》2002,28(8):82-83
简要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在组成上的特点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要求,论述了配合比参数对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提出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2.
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制与浇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长信 《山西建筑》2005,31(2):99-99
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性,就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材料要求进行了阐述,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浇筑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以确保其耐久性。  相似文献   

13.
贺飒飒  吴迎叶  陈颖  徐文  王磊  张宁  刘鹏 《混凝土》2023,(3):126-129+134
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因其优异性能而被逐步应用于当今工程建设中。然而,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理论、制备工艺和长期时变性能等方面研究还不深入,从而限制了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工程应用。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生产制备和长期性能等方面研究成果,指出了现有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存在问题和不足,为超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制备与应用等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目前,高性能混凝土已成为土木工程行业一个应用十分广泛的名词。其内涵与定义、与高性能混凝土相关的主要标准规范有哪些?近年来高性能混凝土取得了哪些技术进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阎培渝在本文中作了详细的介绍,指出高性能混凝土是混凝土工业发展的方向,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原材料生产、混凝土制备、混凝土施工和结构设计等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面临许多挑战,也有大量的机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应充分认识严格管控混凝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使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成为混凝土工程所有参与者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5.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括了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从高强发展到高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用各种复合技术方面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趋势,简单阐述了工程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在完成掺有粉煤灰、粉煤灰和磨细矿渣、粉煤灰和聚丙烯纤维3类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静载强度试验基础上,分析了高性能混凝土抗压静载强度的概率分布模型.基于文献研究成果,推导出了高性能混凝土疲劳寿命概率分布和疲劳强度表达式.最后,通过研究不同掺和料对高性能混凝土轴心抗压静载强度均值和方差的影响,利用疲劳强度计算公式,对比分析了不同掺和料高性能混凝土在高、低应力比之下的疲劳强度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7.
信息揽胜     
综合资讯两部委共推高性能混凝土应用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充分认识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重要性,加快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  相似文献   

18.
信息超市     
C100高性能混凝土通过鉴定  由北京城建集团混凝土公司研制成功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日前通过了北京市建委组织的陈肇元院士为首的专家组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专家认为,该公司研究生产的C100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强度高、工作性能好、耐久性优异的特点,在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重点实现了混凝土工作性耐久性的提高,具备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特征。该公司还对C100高性能混凝土的其他力学性能、强度发展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科学的数据和成功的经验。C100高性能混凝土采用常规原材料和常规生产工艺,不需特殊的原材料,技…  相似文献   

19.
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特征,从水泥性能及生产过程,废渣应用技术,高性能混凝土生产,可完全循环利用混凝土的生产等角度,论述了在我国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必须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阐述水泥混凝土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影响,讨论高性能混凝土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内涵,归纳了发展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