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文中的单词"tea"源自于中文,它在十六世纪由中国传入西方,由于茶的无穷魅力,使它由西方上流社会的奢侈品普及而成平民阶层的日常饮品,并且不断深化、丰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在茶文化不断普及和推广的过程中,茶词汇"tea"也随之丰富和拓展,逐渐生成了关于茶的引申义,本文通过对西方茶文化的衍生与发展,考证和研究英文单词"【ea"的内涵及意蕴,从而使茶的语言不断丰富和升华。  相似文献   

2.
英语发展过程中,拥有许多外来借用词汇,其中也有从汉语中借用的词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tea”。本文就以英国茶文化为例,通过阐述英语词汇tea的来历,对英语中的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杜鹃 《福建茶叶》2016,(9):384-385
英语中的"tea"一词源自于汉语。茶在16世纪由中国传到西方,从西方上流社会风靡的奢侈品到平民阶层喜爱的日常饮品。茶文化的融入也丰富了英语语言,英语词汇"tea"源于厦门方言,融入英语后,产生了大量的和茶相关的词汇,由"tea"引申的习语简单明了,寓意深刻,极大地丰富了英语语言。  相似文献   

4.
刘丽 《福建茶叶》2016,(4):391-392
我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茶语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茶语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文化意义完全不同,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西方茶文化中的茶语内涵进行分析探索,以期能够对理解运用英语,提高中西文化交际能力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5.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之一,其语言蕴藏着独特的民族性以及特有的思想价值观念。在对茶文化进行翻译时,是根据不同民族和不同国际语言进行互译的过程,涵盖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底蕴以及社会习俗。我国茶文化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有着重要的传统民族文化价值和民族礼俗,学习茶文化有助于我国优秀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西方文化对于tea这个词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与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茶"形成了一定的差异。因此,深入分析中西茶文化的文化价值和民族内涵,并就两者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索,有助于加强对中西茶文化内涵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郝琨 《福建茶叶》2016,(11):310-311
由于所属语系的不同,汉英两种语言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自然也表现在茶文化中。英语初学者会认为红茶的英文表达是"red tea",事实上红茶对应的英文翻译是"black tea"。中英红茶表达方式有着较大的差异,在这背后则存在诸多原因。就目前而言,我国红茶文化翻译主要采取异化翻译方式,这样更有利于我国红茶文化的传播和红茶出口贸易的开展。本文首先对红茶的起源和红茶文化在英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中英"红茶"的表达差异和当前红茶文化异化翻译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红茶文化异化翻译的原因进行了阐述,希望可以对我国红茶文化英译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7.
任迎春 《福建茶叶》2016,(9):367-368
新时期跨地域的文化交流成为常态,茶文化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带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使命,茶文化的翻译便尤为重要,然而现今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茶名和茶的背景文化的翻译中出现的误区进行了阐述,并在翻译指导方法、翻译具体方法和翻译术语的统一等问题上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8.
李凤红 《福建茶叶》2016,(12):310-311
《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核心典籍,其翻译对于我国茶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儒、释、道三个层面介绍了《茶经》的文化内涵,而后从文化翻译的视角,以美国译者卡朋特的英文译本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跨文化背景下茶文化用语的翻译情况,以期为后续茶典籍的翻译实践活动提供借鉴,促进我国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的茶文化为例,其中含有显性和隐性等两个版块,显性版块主要围绕着茶来进行一系列人文活动,而隐性版块则主要突出其中的精神内涵。因此,这就对茶文化术语翻译带来的难题。无论是英语课文中的直译还是意译,都需要从文化等方面深刻把握词汇的引申含义,这样才能准确的实现上下文的通畅。关于茶文化的特点主要包括:茶文化术语的替代性、茶文化术语的引申性、茶文化术语的人文性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李燚 《福建茶叶》2017,(11):268-269
在我国的对外交流中,茶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近年来,各个领域对于茶文化的传播都逐步重视了起来,特别是对外翻译的宣传领域尤其重视,我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更应得到重视。本文首先分析了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翻译历史、现状与战略地位;随后又阐述了我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英译茶名所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最后又着重分析了如何改善中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从准确传达茶名内涵,使用灵活的翻译方法;译者需要准确把握东西方文化差异,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促进文化外宣,规范翻译术语,创建专业团队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在相关领域做出自身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茶文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文化在国外也享有盛誉,茶文化越来越多的在英语教学中运用,茶精神被翻译成英语,向世界展现有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文化涉及到精神方面,其内涵博大精深,让人回味无穷,怎样将茶文化术语翻译成地道的英语又不失本意,对英语工作者来说是一个挑战,本文将对英语教学中茶文化术语翻译提出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我国茶叶贸易日渐繁荣,国际茶贸易往来也更加密切,在这样的背景下,茶叶行业的英文术语特点以及翻译技巧研究逐渐成为了社会热点问题。翻译者不仅要具备专业翻译技巧,同时还需要全面了解中国茶文化,以及中西方茶文化差异、茶叶行业专业属于的特点等等,结合这些内容,选择翻译技巧和手段,才能够确保翻译的准确性,促进我国茶叶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发现并利用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至今有4700多年了。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除了物质文化层面,更包含了深厚的精神文化层面。如果能把茶文化翻译得地道准确,将有利于对外传播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加深其他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茶文化是当地人民的宝贵财富,如果能向外国游客传达中国文化中所包含的茶文化元素,展示当地的茶文化风情,将促进跨文化交流和发展。立足我国丰富的茶资源、迷人的自然风光、厚重的茶文化,高质量的茶文化英文译本为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宣传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文拟站在归化异化的角度,选取了国内的茶文化外宣翻译材料,及《茶经》、《大观茶论》等著作的英译文本的翻译研究,来调查了解茶文化英译文本的翻译现状,分析茶文化英译文本中出现的各种失误以及失误产生的深层原因,探索茶文化翻译与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直接对接,研究影响茶文化翻译质量的因素,结合翻译归化论和异化论,提出一套系统的翻译方法,探讨影响茶文化翻译的因素,拓展茶文化翻译的范围和深度。本文结合实例系统地分析了茶文化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并将所提出的翻译方法和技巧运用在经典茶文化翻译中及文化元素翻译的教学中,真正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张世坤 《福建茶叶》2016,(11):240-241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文化中,茶文化可谓是一枝独秀。以茶为代表涉及到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哲学、文学、艺术、建筑、经济、医学、政治等,茶文化的影响不能不谓之深远。茶文化深入到文学中产生茶诗茶词、茶文茶赋、茶的对联、茶的小说、茶的戏剧,以茶为主的文学创作不仅丰富了现代汉语教学和文学教学的内容,更让人们在品读茶文学的同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红茶在英语中被称为"black tea",直译过来就是黑茶。事实上,黑茶与红茶是我国茶叶的不同类型,不仅色泽不同,而且在口感和香气上也存在显著的差距。因此,在研究中国红茶为何在英语中译为"black tea"时,应该以二者的关系为切入点,深层次地挖掘我国茶叶在传播过程中所衍生的茶文化。  相似文献   

16.
李卫丽 《福建茶叶》2016,(9):351-352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是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名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茶文化的一个窗口。研究中国茶的命名方式和种类,对中国茶文化的外宣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目的论为视角,探讨了中国茶名外宣翻译问题与对策,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外宣。同时,为出台权威的茶名相关术语字典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进行总结,可以看到目前基于平行双语库的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体系内容整体呈现增加趋势,尤其是随着人们对茶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全面,基于平行双语库的英语《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应用增速迅猛。本文拟从《茶经》中的茶文化内涵分析入手,结合平行双语库运行的相应特点,通过系统化分析基于平行双语库《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翻译特点,从而研究基于平行双语库《茶经》中的茶文化通用术语翻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8.
茶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世界各国发展中有很大的差异,在二十一世纪,茶叶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销声匿迹,相反,它一直在世界文化的舞台上活跃着。以英语单词"tea"为出发点,以中国茶与英国茶为例,研究了不同内涵下的中西方茶文化,并将茶文化在西方生态翻译中进行论证。生态翻译学作为国内翻译研究的新视角,对翻译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三个维度上的构建进行深入探讨,为翻译教学模式研究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姚静 《福建茶叶》2016,(12):290-291
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双语茶文化人才培养,就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所谓的双语茶文化人才就是指精通汉语与英文两种语言文化的英语人才,在茶文化复兴、国际茶贸易不断繁荣的今天,双语茶文化人才培养显得更加迫切,除此之外,双语茶文化教学模式,则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教学有效性。本文以双语茶文化人才培养为视角,对其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几方面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文化自信视域下做好我国茶文化的外宣工作,有利于提高文化软实力,进而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带动经济,文化多方位发展。本文基于文化自信视域下,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文化在外宣翻译中的影响力,从两方面探讨中国茶文化外宣翻译模式:一是茶文化动漫MTV广告;二是中国茶文化英文纪录片。借助可视性、观赏性的方式让中国茶文化享誉中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