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Turbo码中交织器误比特率的分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误比特率分布更能深刻细致地描述纠错码的纠错能力,因此,采用误比特率分布的方法,对Turbo码中3GPP交织器、分组交织器和随机交织器在不同码率下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分组交织器的误比特率分布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随机交织器的误比特率分布的随机特性更为明显,误码率分布比分组交织器分布的更为广泛;而对于3gpp交织器,它的误比特率分布具有较为平坦的分布曲线和较低的平均误比特率.  相似文献   

2.
基于FPGA的交织器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urbo码的FPGA设计中,交织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设计和使用好的交织器,会大幅降低Turbo码的误码率.针对交织器的设计特点采用VHDL语言作为硬件描述手段,通过设计输入、功能仿真、综合布局布线、时序仿真等过程,正确实现了交织器的设计.所实现的交织器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价值,为实现完整Turbo码的设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改善中高信噪比下传统Turbo的错误平台性能,介绍一种改进的Turbo码(3D?Turbo Codes),通过增加一个码率为1的后编码器,对传统Turbo编码器得到的部分校验比特进行后编码。给出3D?Turbo码的编码结构,分析了影响性能的主要因素,研究3D?Turbo码的迭代译码过程并详细推导了Max?Log-Map算法,最后对3GPP2标准下的3D?Turbo码性能进行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与3GPP2 Turbo码相比,3D?Turbo码通过增加很小的复杂度,可以有效改善错误平台性能。因此,在中高信噪比且对误码率要求严格的场景下,3D?Turbo码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相似文献   

4.
该文对turbo码中关键的交织器作了分析,阐述了交织器在turbo码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ICMIC映射的随机交织器设计方法。通过在AWGN信道下采用Log-MAP译码算法进行仿真实验,本文设计的混沌交织器纠错性能较3GPP标准交织器提高0.35 dB,较S-伪随机交织器提高0.15 dB。  相似文献   

5.
针对Turbo码编译码结构的交织器的设计问题,提出了一种有效降低突发错误的交织器的设计方法,利用了混沌序列的伪随机性,结合Dithered Relative Prime(DRP)的内部交织过程,并将其应用于Turbo码中,和传统交织器在相同环境下进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在信噪比大于1.5 dB条件下,该交织器有效地降低了Turbo码的误比特率,达到改善系统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从相关性分析Turbo码交织器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Turbo码编译码对交织器相关性的要求,以及交织器的设计对码距的影响,提出了以序列相关性作为设计交织器的判据和斜对角交织方案。得出了当采用斜对角交织时,由于其序列相关性为0,在较小的交织深度下,Turbo码可取得较好的差错纠错性能,仿真实验证明了此结论。  相似文献   

7.
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 ,可以获得较高的误比特率 (BER)性能 ,而交织器的设计是影响Turbo码性能的关键环节 .笔者在码的重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ode Matched交织器 ,它可以减少低重量码的数量 ,从而提高Turbo码的性能 .这种改进型Code Matched交织器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生成矩阵产生的Turbo码 ,而且不会影响Turbo码在中、高信噪比处的性能 ,同时 ,在Rayleigh信道下 ,该交织器能降低错误平台  相似文献   

8.
着重分析了Turbo码输入序列形式和长度对交织器相关系数的影响,并对两种常用交织器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根据在信道中传输的信息码流设计出的分组交织器性能可以比一般的随机交织器优越。  相似文献   

9.
Turbo码作为信道编码方案,可以获得较高的误比特率(BER)性能,而交织器的设计是影响Turbo码性能的关键环节.笔者在码的重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型Code-Matched交织器,它可以减少低重量码的数量。从而提高Turbo码的性能.这种改进型Code-Matched交织器可以适用于多种不同生成矩阵产生的Turbo码,而且不会影响Turbo码在中、高信噪比处的性能,同时,在Rayleigh信道下,该交织器能降低错误平台。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高速并行Turbo译码的效率,Turbo码需要改进其内部交织器。QPP(Quadratic Polynomial Permutation)交织器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置换多项式的确定性交织器,由于其操作简便,复杂度低,结构灵活,性能优良,成为近年来Turbo码交织器研究的热点。分析了QPP交织器的原理,通过实验验证了QPP交织器及其反交织器具有最大无争用特性,该特性可以有效提高高速分块并行Turbo译码的效率。仿真结果表明,QPP交织器还可以显著改善高速分块并行Turbo译码性能。  相似文献   

11.
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就通信领域中备受关注的Turbo码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作了初步的探讨,着重对Turbo码这种纠错功能非常强的编译码方案进行了分析,通过软件仿真的方法研究了其在第三代移动通信中作为高速信道编码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由于至今还没有很好的寻找最佳周期交织形式的方法,本文中基于信息多项式与Turbo编码器反馈多项式间的整除性关系,对信息多项式进行矩阵排列.该矩阵的任意一列可采用随机交织方式,而列间交织方式必须是按由反馈多项式生成的循环码字集的自同构群构成.基于这种思想设计了一种交织形式,仿真结果显示该交织形式能明显改善Turbo码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3.
Turbo CPM系统在衰落信道下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基于Turbo原理进行迭代检测的编码连续相位调制(CPM)系统在瑞利衰落信道下的性能.根据CPM的分解模型,把CPM分解为连续相位编码(CPE)与无记忆调制(MM)的组合,基于CPE的记忆特性和递归特性,结合外部的卷积码及交织器,建立了串行级联Turbo CPM系统模型.针对短帧系统在迭代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正反馈现象,设计了衰落信道下基于加权外信息交换的Turbo CPM系统接收机,有效改善了系统收敛性.探讨了不同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系统在衰落信道下具有优异的功率与带宽性能.  相似文献   

14.
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urbo码采用了随机交织器、打孔删除、栅格终止、软输入软输出迭带译码等新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数字信号在传输技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噪声和干扰造成的误差,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基带传输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介绍Turbo 码的基本原理及其优良性能的基础上,详细研究论述了Turbo码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