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丙醇-硫酸铵双水相体系与超声耦合法时葡萄籽中抗氧化活性物质进行提取分离.结果表明,该法可有效地从葡萄籽中提取抗氧化活性物质,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提取物对光照核黄素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Fenton反应羟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75.0%和92.0%,对卵磷脂脂质过氧化物的抑制率为74.5%.该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乙醇、乙酸乙酯回流提取法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该法操作简便、条件温和、环境友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川东獐牙菜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采用不同的溶剂(乙酸乙酯、70%乙醇和水)对獐牙菜进行提取,利用DPPH法、ABTS法和铁氰化钾还原法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中,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物的还原力、清除DPPH自由基及ABTS自由基能力为最强,水提取物次之,而乙酸乙酯提取物相对较弱,并且随着各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活性也相应增强。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其总酚组成及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不同极性的溶剂提取对刺梨物质含量变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以水、甲醇、60%乙醇、无水乙醇、正丁醇和乙酸乙酯为提取溶剂,通过测定提取物中抗坏血酸、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和总三萜含量,采用体外抗氧化方法对刺梨不同溶剂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并采用抗氧化活性综合(antioxidant potency composite,APC)指数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60%乙醇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单宁和总三萜含量最高;水提取物中抗坏血酸含量最高;乙酸乙酯提取物中总多酚、总黄酮、抗坏血酸和总三萜含量最低;正丁醇提取物中单宁含量最低。对抗氧化活性而言,60%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 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能力和还原力最强;甲醇提取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能力最强。APC 指数显示,6 种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60%乙醇提取物>甲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无水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由于不同活性成分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且不同活性成分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因此不同溶剂提取对刺梨活性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利用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并研究了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和多酚成分.结果表明,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的增大对多酚提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通过实验得出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多酚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0min,超声波功率200W,提取温度30℃,液料比20:1mL/g.在此条件下,通过实验验证得出,多酚提取率平均值为8.810mg/g.DPPH自由基实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实验结果表明,牛蒡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牛蒡叶提取物浓度为1.00mg/mL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1.56%.牛蒡叶多酚的主要成分为绿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芦丁等.牛蒡叶提取物的强抗氧化活性主要是这些多酚化合物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采用酶解预处理结合乙醇浸提法提取红松树皮多酚化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酚得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曲面法对红松树皮多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为:加酶量116.70U/g,酶解时间2.60h,酶解温度53.00℃,乙醇添加量49.30%。在该最优提取条件下多酚得率和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分别高达11.84%和76.91%。应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法测定抗氧化活性,多酚提取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随加入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表明高浓度多酚提取物会提高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6.
茯砖茶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优化茯砖茶提取工艺,用以高效制备具有优良抗氧化活性的茯砖茶提取物,为其产品研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选用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自由基)、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等评价产物体外抗氧化活性;兼顾产物得率与抗氧化活性设计正交试验,采用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系统研究了不同乙醇体积分数、温度、料液比和提取次数等因素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茯砖茶乙醇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综合评分法优化得到产物得率与抗氧化活性皆优的茯砖茶提取工艺:乙醇体积分数40%、提取温度80℃、料液比1∶10(g/mL)、提取次数3次(每次1小时)。  相似文献   

7.
以野马追干制品为原料,利用6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得到粗提物,分别利用FRAP法、ABTS法、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法、总还原力法、羟自由基清除法、抗脂质体过氧化法对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比较,其中以BHT和BHA为阳性对照。除抗脂质体过氧化活性以外,6种提取方法得到的粗提物均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但不同方法粗提物的具体抗氧化活性指标差异显著。水煎物清除羟自由基的作用最明显,清除率为96.97%(P<0.05)。70%乙醇回流法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最明显,清除率高达87.70%(P<0.05)。渣提物的总还原能力最强(P<0.05)。六种提取物都具有高于BHT和BHA的ABTS+.清除能力,其中70%乙醇回流法和浸提法粗提物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采用复合酶辅助超声法提取刺五加根中的活性物质,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其提取工艺,然后利用液质联用分析了提取物成分,并通过测定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刺五加活性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复合酶量1.3%,果胶酶占比0.60,酶解温度60℃,酶解pH4.2,酶解时间90 min,提取溶剂150 mL的60%乙醇,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40 min,超声温度40℃,此时刺五加总苷提取量为(3.33±0.05)mg/g,与传统工艺的(2.01±0.09)mg/g相比,该工艺的总苷产率提高了65.69%。提取物中包含6种酚类、3种脂肪酸类、3种苷类、1种糖类衍生物、1种香豆素类和1种萜类物质,所得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清除DPPH·和ABTS+·能力,浓度为1.2 mg/mL的提取物对两种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41%和84.71%。此外,提取物也表现出一定的总抗氧化能力,并与浓度呈正比,这为刺五加及其提取物在抗氧化食品开发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索氏提取法、回流提取法和浸渍提取法分别提取苦丁茶黄酮,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还原能力为抗氧化能力的评价指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对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提取方法所得黄酮提取物都有强于维生素C的抗氧化活性,其强弱顺序是:索氏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浸渍提取法回流提取法。超声波法提取苦丁茶黄酮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可作为制备抗氧化剂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不同提取条件对槐花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70%乙醇槐花提取液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总酚和总黄酮的含量最高;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最强的提取温度为45℃,其余均为50℃;提取物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和羟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料液比是1:20,其余则是1:15;槐花经过两次提取可获得83%-95%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物质、总酚和总黄酮.槐花提取物中总抗氧化能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与酚类和黄酮类物质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龙远春  张欣  万国栋  邓泽元  张兵 《食品科学》2017,38(16):145-151
使用20%硫酸与氯仿同步水解萃取决明子总蒽醌,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得到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60℃、料液比1∶30(g/mL)、20%硫酸与氯仿溶剂体积比0.6、提取时间3 h。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法、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法、铁离子还原法测定不同产地决明子总蒽醌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印度决明子蒽醌抗氧化活性明显低于其他产地决明子,抗氧化活性总体顺序为河北河南安徽江西山东印度。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6个产地决明子6种蒽醌含量,除了印度与河南产地决明子外,其他产地决明子大黄酚与橙黄决明素均达到了《中国药典》对决明子蒽醌中大黄酚含量不少于0.2%,橙黄决明素含量不少于0.08%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车前子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万茵  谢明勇  梁丽军  戴和萍 《食品科学》2006,27(12):373-376
通过正交试验,对溶剂法提取车前子总黄酮化合物的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乙醇浓度>温度>提取次数>固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固液比1:30,提取温度90℃,提取3次,每次2h。用DPPH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评价了该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车前子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菟丝子黄酮成分分析及对食用油脂的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林林  吴春 《食品科学》2012,33(15):103-106
采用紫外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菟丝子中主要黄酮成分,即芦丁、槲皮素、山奈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以芦丁为标准品,紫外光谱测定菟丝子黄酮提取物,与芦丁标准品乙醇溶液相同,在300~380nm和240~280nm有两个吸收峰,可以确定提取物属于黄酮类化合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的测定出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且重现性好,说明该方法是可靠的。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以猪油和花生油为介质研究菟丝子黄酮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菟丝子黄酮对食用油脂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且抗氧化效果与添加量有关;在猪油和花生油中,当菟丝子黄酮添加量分别达到0.08%和0.06%时抗氧化效果已高于0.02%BHT和0.01%PG。  相似文献   

14.
张清安  范学辉  张志琪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19):275-278,334
为了获得沙苑子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选取液料比、超声温度、沙苑子粒度、超声时间作为实验因素,以提取物的吸光度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实验设计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沙苑子黄酮类丙酮提取物在323nm处有最大吸光值;60%丙酮为最佳提取剂;最佳工艺参数为粒度120目,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60min,液料比40:1(mL/g),粗提率为16.19%。环境扫描电镜显示,超声处理后沙苑子粉的表面出现了蜂窝状形貌图,从而促使胞内物质溶出,提高了提取率。  相似文献   

15.
决明子作为重要传统中药,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决明子多糖作为其众多有效成分中的一种,具有很好的增强机体免疫、抗菌、抗氧化、明目和降血糖血脂等作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决明子多糖,对近几年来决明子多糖的提取方法、分离纯化和药理作用及机制进行综述,为决明子多糖的深度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以过氧化值(POV)为指标研究了新疆地方常见的特色药食两用植物黑种草籽提取物对菜籽油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黑种草籽乙醇提取物及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菜籽油都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其抗氧化效果随提取物添加量的增大而增强;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乙醇提取物与VC、VE、柠檬酸有较明显的协同作用,抗氧化效果均好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7.
车前子总黄酮的纯化及其成分的液相质谱联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茵  谢明勇  曾小星 《食品科学》2008,29(2):328-332
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抑制法对车前子黄酮初提液的不同溶剂萃取液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进行了比较,发现正丁醇萃取液具有与初提液相近的抗氧化能力,说明用正丁醇能萃取出大部分有效成分.并比较了AB-8、D101、NKA-2、NKA-9四种大孔吸附树脂对车前子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以选择合适的车前子黄酮纯化工艺.将纯化液进行液质联用分析其组成.结果表明,AB-8型树脂吸附和解吸率最高,适合萃取后的车前子黄酮的纯化,纯化后黄酮含量可从4%提高到30%以上.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纯化液,确定其主要成分为苯乙醇苷类毛蕊花苷、异毛蕊花苷、大车前苷和黄酮类物质野漆树苷.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决明子粗多糖,并通过二次醇析和H2O2氧化脱色对其进行了精制,H2O2氧化脱色能有效地去除决明子粗多糖中的蛋白性杂质。决明子多糖抗氧化实验表明:决明子多糖清除Smirnoff反应产生羟自由基(·O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决明子多糖体系浓度达到0.022mg/ml时对邻苯三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探究火龙果花的抗氧化物提取工艺及其抗炎活性。选取火龙果花为原料,用热回流法提取,以粗提液对DPPH自由基及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指标,先进行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以及乙醇浓度对粗提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再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化火龙果花的体外抗氧化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70%乙醇,1:30 g/mL料液比,75 ℃下回流加热3.0 h为最优提取条件,在最佳提取工艺下粗提物对DPPH自由基、O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73、0.288 mg/mL,且在一定范围内,粗提物的浓度越高,其抗氧化活性越好,量效关系明显。最佳工艺条件下,粗提物对LPS诱导RAW264.7巨噬细胞产生的NO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与浓度呈正相关,具有剂量依赖性,其半抑制浓度IC50值为13.94 μg/mL,该提取物具有很好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0.
洋甘菊各萃取相抗氧化活性及其有效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洋甘菊醇提物抗氧化活性最强的萃取组分,并对该组分抗氧化活性的有效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PPH·、ABTS+·、O2-·自由基清除能力和FRAP抗氧化功能测试方法,对比研究了洋甘菊醇提物不同极性萃取组分的抗氧化活性,并运用HPLC等方法对抗氧化能力最强萃取组分进行有效成分分析。结果:洋甘菊乙酸乙酯萃取组分的抗氧化能力最强,对DPPH·、ABTS+·和O2-·的IC50分别为25.6、30.6和83.3 mg/mL,总抗氧化能力(以trolox计)为16.7 mg/mL。成分分析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相中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25.84%和14.93%,在检测到的10种多酚或黄酮类化合物中,木犀草素、蒙花苷和木犀草素-7-葡萄糖含量较丰富。结论:洋甘菊醇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组分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能与其富含的多酚和黄酮成分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