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效果。方法:对4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并椎管减压术治疗。结果:随访4~12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3%。46例中硬脊膜囊破裂2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但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适合内窥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2.
施云东 《吉林医学》2004,25(2):76-76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期间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其中合并椎管狭窄的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45例7~1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48例中,硬脊膜囊破裂1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宜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3.
施云东 《吉林医学》2004,25(4):76-76
目的介绍中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000年3月2003年1月期间的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对其中合并椎管狭窄的同时行椎管减压术。结果随访45例7~18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良率达95%,48例中,硬脊膜囊破裂1例,间盘残留复发1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中后路椎间盘镜下可完成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治疗。巨大中央型突出合并钙化者不宜镜下操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创后路椎间盘镜经椎板间隙入路行椎管及神经根管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技术改进及处理要点。方法:采用MED对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侧隐窝减压、髓核摘除、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本组13例,随访3~12个月,疗效评定按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优8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合理选择患者,配合应用改良工具,MED技术可用于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合并椎间盘突出症,精准、微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35例后路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1例,女性14例,突出间隙L(4,5)24例,L_5,S_1 11例,其中7例伴有侧椎管狭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所有手术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月。按Nakai标准:优2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28%。结论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而且能保持腰椎稳定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应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结果 按照Nakai分级标准,术后66例中优5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近97%.结论 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组织创伤小、手术出血少、对脊椎稳定性破坏轻微、疗效确实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对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108例(126个椎间盘)患者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结果 108例均能顺利完成手术,并得到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优90例,良12例,可6例,优良率为94.4%,有2例出现神经根损伤,2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无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 .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点、手术适应证及评估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该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手术经后入路进行,采用椎间盘镜完成椎管开窗、椎间盘摘除术等减压步骤。【结果】术中平均出血量50mL,平均手术时间1h。术后随访3~36个月,依据Macnab标准:优91例、良5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达92.8%。【结论】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痛苦轻、疗效好、恢复快及并发症小等优点,适用于大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35例后路间盘镜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21例,女性14例,突出间隙L(4,5)24例,L_5,S_1 11例,其中7例伴有侧椎管狭窄。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进行“开窗“减压,髓核取出术及神经根管减压治疗。结果所有手术病例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2,6月。按Nakai标准:优21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94,28%。结论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创伤小,术后康复快,而且能保持腰椎稳定性,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同一后路镜径路下作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6例,采用后路显微椎间盘镜技术,在同一个切口下同时摘除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髓核,术后采用改良Macnab疗效评价标准评定治疗效果。结果优48例,良5例,可2例,差1例。总有效率98.21%。结论显微椎间盘镜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1.
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传统后路术后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分析1995年1月至1998年12月采用经皮腰间盘切除术治疗19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0~32月,平,平均21月,优1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2%。结论:在具有再次开放手术适应症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初次手术行单节段半椎板、全椎板切除和开窗术者中一侧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腰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02年7月~2006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采用腰间盘镜(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并选择性应用于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共262例。其中,男96例,女166例,平均年龄34.2岁,病程平均2年2个月。突出间隙L3/4 27例,L4/5 143例,L5/S1 80例,突出部位:中央型52例,旁侧型210例,合并有后纵韧带钙化或椎体后缘骨质增生57例,伴腰椎管狭窄69例。手术均采用跪俯卧位,间盘镜下间盘摘除,对伴有单节段椎管狭窄患者采用椎管扩大开窗减压、神经根探查松解、神经根管减压术。手术时间20~150 min,平均出血25 mL。术后间盘称重平均2.9 g,术后第1天即可起床、进食及排便。[结果]本组262例病例平均随诊15个月,疗效参考Nakai标准。其中,优199例(76%),良35例(16.9%),可17例(6.6%),差1例(0.5%),优良率达到92.9%。[结论]跪俯卧位下采用MED治疗腰间盘突出症及部分腰椎管狭窄症患者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椎间盘再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单纯手术摘除椎间盘和摘除椎间盘加AF钉内固定、植骨融合两种方法治疗椎间盘再突出患者56例,观察并比较其疗效。结果经24个月随访,单纯髓核摘除21例,优9例,良4例,中5例,差3例,优良率61.9%;髓核摘除、腰椎AF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35例,优25例,良6例,中4例,优良率88.6%。结论谨慎选择手术方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充分进行神经减压及内固定植骨融合,充分休息,必要的锻炼可有效治疗腰椎间盘再突出。  相似文献   

14.
蒲小兵  代飞  周强  谢肇  何清义  许建中 《重庆医学》2007,36(11):1016-1018
目的 探讨标准程序化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及术后标准化的治疗与康复程序和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标准化操作程序.应用这一标准化治疗程序,我院在2003年1月~2005年1月期间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85例,男187例,女98例,平均年龄38.5岁.结果 208例获随访, 术后随访平均12个月,其中疗效为优者190例(91.4%),疗效为良者13例(6.2%),疗效为可者3例(1.4%),差2例(0.96),优良率达97.6%.结论 应用腰椎后路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标准程序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优良率高而疗效稳定.术前、术中及术后操作、治疗和康复的标准程序化,利于治疗的标准化和技术的准确掌握及正确应用,便于临床推广应用和常规化,以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整体手术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MED)选择性减压术式(简称“MED术式”)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的疗效情况。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应用MED术式,经椎板间隙入路选择性减压手术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51例,以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6例)。对照组依次实施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而观察组则行MED术式治疗。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术后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92.00%(23/25),高于对照组的69.23%(18/2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优、良、可、差等项目中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65.2±4.5)min,术中出血量(55.4±3.7)ml,显著低于对照组(86.3±2.4)min、(68.8±2.6)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ED术式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管狭窄可获得良好的近期临床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MED)治疗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999年以来我院应用MED治疗的63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4个月至6年随访,按Nakai分级标准,63例中,优45例,良14例,可4例,差0例,手术优良率达93.7%。结论ME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技术先进、创伤少,临床效果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侯忠学  赵耘  许冰  彭晓  张勇 《四川医学》2010,31(6):829-830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诊断要点及有限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3月~2007年5月共用多节段开窗加神经根管减压的有限手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124例,全部患者术前均行X线片、CT或MRI检查报告腰椎间盘多节段突出,临床体征与影像学报告相一致。结果 124例均获随访8个月~7年,平均5.6年,疗效评定为:优68例,良37例,可17例,差2例,总优良率达84.7%。所有患者除有1例并发腰椎间盘突出症复发及2例并发椎间隙感染外,其余均无近期严重并发症出现,也无腰椎失稳现象发生。结论多节段开窗的有限手术能在直视下切除椎间盘和彻底的松解神经根并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和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常规内镜操作下显露腰椎板间隙,用微型手术刀切开并剥离黄韧带,用神经根拉钩将神经根拉向内侧以充分显露突出的腰椎间盘,椎间盘摘除和神经根松解后将黄韧带瓣恢复到原来解剖部位。结果60例手术顺利,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50±12)min;切口均呈I/甲愈合,无任何并发症。60例随访9~16个月,平均12.8个月,疗效评定按Nakai疗效评定标准:优38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为93.33%。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操作安全,组织损伤轻,同时保持了脊柱的稳定性,而且能降低术后椎管内瘢痕粘连,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应用后路椎间盘镜行腰椎间 盘摘除术122例(137个间隙)。结果:平均随访6.3个月,手术优良率97%(Macnab's标准)。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 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