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四川盆地中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属典型的低孔、低渗碎屑岩储层,有效储层的识别、储层参数的计算与流体类型的判别存在着较大困难。为此,将核磁共振测井处理结果与岩心分析数据相结合,用谱系数法重新建立了毛细管束缚水孔隙度计算模型,将计算绝对误差控制在0.5%以内;利用岩心分析数据对核磁共振渗透率模型进行了优化,提高了渗透率计算的精度;结合Archie公式,得到了该地区的自由水饱和度计算模型。在准确计算储层参数的基础上,结合试油数据建立了储层识别标准:有效孔隙度大于6%,渗透率大于0.05 mD为有效储层;自由水饱和度均值小于10%,极大值小于15%为气层;自由水饱和度均值高于15%,极大值高于20%为水层。对5井次11个储层段进行统计的结果表明,其有效储层的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相吻合,流体类型判别符合率在85%以上。  相似文献   

2.
用多矿物双水模型评价海拉尔盆地泥质砂岩储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海拉尔盆地储集层岩块含量高、储层物性变化大等特点,选用优化测井方法进行处理解释。首先根据海拉尔盆地实际地质分析资料建立了多矿物双水解释模型,采用此模型并选用多条测井曲线,分别建立测井响应方程,然后利用优化测井解释方法计算出岩石骨架成分与储层参数,达到了对储层储集性质及流体性质精确解释的目的。对该区多口井的处理结果与实际岩心分析及试油资料的分析对比结果表明,建立的测井解释模型与方法先进、合理、可靠,计算的储集参数精度较高,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此外,根据岩相特征与实际取心资料建立了岩相划分标准,进行了测井相的划分。  相似文献   

3.
低孔低渗透储层产能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分析钻井泥浆滤液渗流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泥浆滤液的渗流方程,构建了表征储层渗流特性的参数计算模型,通过统计分析实际的试油结果与所提取的渗流特征参数,建立了根据储层渗流特征参数计算产能指数的储层产能预测模型。渗流特征参数与储层微观孔喉结构参数对比表明,渗流特征参数值能够很好地反映储层的微观渗流特性。库车地区阵列感应测井计算产能指数与实际试油结果的平均误差为0.098m3/(d.MPa.m),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为测试前的储层产能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吉林四方坨子油田由于地质原因,录井、钻井以及气测等第一性资料的油气指示与试油结果相差较大,本次根据四口井所测的常规以及5700资料,定量地描述了储集层地质特征,较好地识别了油气层.奠定测井系列尤其是5700测井系列在油、气、水层评价及储层参数计算过程中由常规测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准确确定致密储层有效性下限和建立有效性标准对于致密油有效储量估算及增产有着重要意义。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建立致密储层岩性识别及岩石物理相解释模型;在储层特征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岩石物理相分类建模与孔隙结构评价,建立多参数融合的致密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建立的岩性识别方法预测结果准确率较高,有效性综合评价结论与试油试采资料相吻合。该文综合考虑影响致密储层有效性的主要因素,结合致密储层岩性、物性与孔隙结构类型等建立的综合评定方法,能有效应用于致密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6.
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中生界储层低孔低渗特点,利用地化热解参数、热解气相色谱资料及地化参数计算出的含油饱和度判别储层性质,建立储层判别标准。对照试油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中原油田陕北风险探区碳酸盐岩储层油气勘探及储层测井评价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根据其岩心孔隙空间结构的分析结果,建立新的解释模型,研究不同储集类型储层参数的计算方法,克服了用常规CRA复杂岩性分析程序难于求准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参数的局限性,提出了裂缝发育程度评价方法、产层与致密层的定量解释标准,为该地区碳酸盐岩储层气层识别、有效地发现储量及储量计算解决了重要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8.
ɬ��������Ч���㼰�Dz�⾮�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涩北气田为一成岩程度较低的砂泥岩浅层大型气田,岩心实验表明各种粒级的砂质和泥质岩类孔隙度相差不大,尤其对泥质含量高的储层气层电性特征不明显,不能有效地划分储层。根据涩北气田的储层和盖层的特征,章提出采用排驱压力法来区分储层和盖层,通过岩心分析和试油结果建立的泥质含量、产能、渗透率与排驱压力的关系表明,排驱压力与泥质含量为很好的正相关的关系,储层与盖层排驱压力差越大产能越高,而排驱压力与岩心渗透率有良好的负相关关系,说明采用排驱压力可以较理想地识别储层。考察各测井资料与排驱压力关系,确定自然伽马的相对值和电阻率与排驱压力关系密切,因而建立起测井资料与排驱压力关系,进而比较全面地建立起了一套适用于该浅层生物气田的测井储层评价方法。使用该方法,对涩北气田的储层进行了重新解释,新层经试油得到验证,为本气田的增储上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闫家宁 《河南石油》2007,21(2):24-26
在盐水泥浆条件下准确识别葵花岛油田储层流体存在一定的难度,为了不断提高该油田储层流体识别的符合率,充分利用该油田比较丰富的试油投产资料及3700测井资料,开展储层流体识别方法研究,建立了油气水层及气层识别图版,同时应用模糊逻辑方法建立了葵花岛油田模糊逻辑储层流体识别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各井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最后结合上述图版及模糊逻辑储层流体识别成果,综合划分了该油田16口井的有效厚度,重新计算了原油天然气地质储量,圆满完成了葵花岛油田的储量套改工作。  相似文献   

10.
海拉尔盆地南屯组凝灰质砂岩储层含水饱和度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拉尔盆地南电组储层普遍含有凝灰质,且储层物性变化大等特点,对凝灰质砂岩储层建立凝灰质砂岩体积模型.利用放射性铀测井曲线确定凝灰质含量以达到与泥质含量的区别,计算出岩石的储层参数.将计算得出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的孔隙度进行对比,可以得出孔隙度的绝对误差为1.51 p.u.,相对误差为10.16%.对同一区块多口井的南屯组凝灰质砂岩进行解释并且与试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计算出的含水饱和度与实际试油的对比显示出很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凝灰质砂岩解释模型与处理方法提高了储层描述的准确性,可以为该类凝灰质砂岩储层提供可靠的测井解释结果与储层参数,在海拉尔地区南屯组一段该类储层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BP�������ڴ��������е�Ӧ��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BP神经网络不同于传统的CRA(碳酸盐岩复杂岩性处理程序)测井解释方法,具有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非线性映射能力。通过在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区铁山坡含气构造飞仙关组气藏储量计算中的应用证实,用BP神经网络计算的孔隙度与岩心分析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能满足储量计算要求。在气水判别方面,BP神经网络计算气层段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结果相比,误差在10%以内,能指示气层特征;在水层段,BP神经网络计算的含水饱和度大于50%,能指示水层特征。表明BP神经网络可以应用于确定储量参数和判别储层流体性质。  相似文献   

12.
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模糊隶属度统计方法为理论基础,在SUN工作站环境下开发了油气层综合解释系统。该系统用于识别岩心、岩屑、井壁取心、测井、气测和钻井等6大类46个参数。对于其中的定性参数,通过模糊统计确定参数不同属性属于油层、气层、水层和干层的隶属度,作为定性参数定量化的依据。在建立的动态神经网络模型中,不同的储集层流体性质以10种输出元输出模式表示。在应用过程中可通过选择不同的输入参数和中间层神经元数日调整神经网络结构,以适应不同的地质情况和对实际资料的要求。通过在辽河油田曙光、大洼等多个地区的实际应用,系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水锁损害是低渗透气藏气体渗流的固有特性,它严重影响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储层地质参数是影响水锁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而低渗透气藏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地质参数组合变化万千,准确预测储层的水锁损害程度十分困难。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某低渗透气藏为例,优选反映气藏储层的岩性、物性、胶结物类型、微观孔隙结构4 类性质的12 个参数构成二级模糊多目标综合评判的因素集(不同的水锁损害程度构成评判集),运用模糊互补判断矩阵确定各因素的权重,利用岭形函数确定综合判断矩阵,从而构建二级多目标综合评判。结果表明:4 块岩心的评判结论与实验室测试结果完全一致,证明了建立多目标综合评判方法的准确性;在获得了储层岩石的基本参数之后,通过建立适合该气藏的多目标综合评判,可以准确预测水锁损害强度,从而大幅度减少气水两相渗流实验工作量,节约成本,并指导气藏工作制度及采气工艺设计,优化气藏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低阻油气层识别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油气勘探开发中,地球物理测井资料解释的最基本任务之一是在钻孔剖面上准确地识别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干层等。 新疆塔北地区三叠系的特殊油气层电阻率低于或接近水层电阻率,在电性上直接区分特殊油气层与水层很不现实;另外,该区油气层的特征和油气层的影响因素明显与其它油田存在差异,故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不同于其它油田。文章利用油气层、油水同层、水层和干层的测井曲线和储层参数,建立识别储层流体属性的判别模型,采用灰关联分析聚类法、BP人工神经网络等模式识别法,对实际测井资料进行了解释,识别结果与试油结果对比表明BP人工神经网络、奇异值分解等方法识别结果与实际结果基本一致,没有漏掉油气层,取得了好的解释效果。  相似文献   

15.
海相页岩气储层评价发展趋势与综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还存在着储层有效性评价体系不完善、储层评价体系不能满足页岩气高效开发需要等问题。为了完善储层评价内容与标准,基于现有的页岩气储层评价方法,分析页岩气储层静态评价的不足及其面临的挑战,建立了页岩气储层有效性评价方法和孔隙系统划分方案;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页岩压后动态评价参数及其对排采措施的影响,研究了"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参数,建立了"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研究结果表明:①页岩气储层评价的新挑战表现为"储层有效性、压后动态评价参数体系、压后排采措施"研究不够深入,导致现有的页岩气储层评价体系相对于生产具有严重的滞后性;②储层有效性评价主要表现为有效孔隙度下限评价,体现在黏土矿物束缚水和不连通孔隙对页岩气开发的影响;③页岩气储层评价发展趋势表现为细化储层静态评价参数、建立"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指标和"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④确定了"润湿性、吸水滞留能力、吸水膨胀方式、膨胀率和吸水产生裂缝能力"等"自动缓解水锁"潜力评价指标的压后动态评价体系;⑤提出了"页岩气储层静态评价是基础,压后动态评价是补充"的储层评价思路,并建立了一套适合我国海相页岩气储层评价的"静—动"结合的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低渗透含水气藏储层评价参数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利用恒速压汞、核磁共振和低渗透物理模拟实验研究手段,研究了低渗透含水气藏特点,将喉道半径、束缚水饱和度和临界压力梯度这3个重要参数作为低渗透率含水气藏储层评价的指标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渗透率的低渗透气藏岩心,其孔道半径基本相同,而喉道半径不同。渗透率与束缚水饱和度有很好的相关关系,在不同的气驱水过程中,其束缚水饱和度是可变的。在含水饱和度很小时,气体渗流符合达西规律;当含水饱和度达到一定值时,气体渗流表现为非线性渗流特性,存在临界拟压力梯度或临界压力梯度。这三个参数不仅对计算低渗透率含水气藏的天然气可采储量有重要作用,而且也对低渗透率气藏渗流规律的研究和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储层流体敏感性参数的分析和提取是地震资料解释、反演和储层流体识别的基础。实验室含流体样品的岩石物理参数测试是寻找储层流体敏感性参数的重要研究手段之一。根据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区块油气勘探需要,选取该区卡洛夫—牛津阶碳酸盐岩生物礁储层的石灰岩样品,利用MTS系统进行了岩石物理参数实验测试,通过相同测试条件下饱气和饱水岩样的测试分析,发现岩样含不同流体时地震响应特征有着明显的差异;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表明:拉梅常数等参数对含气性较为敏感。同时,通过分析不同流体因子的组合,得到对含气性更为敏感的高灵敏度组合式流体识别因子。从Gassmann方程入手,分析了不同流体识别因子敏感性差异的内在机理。最后,利用实验获取的含气敏感性流体识别因子,对研究区的测井资料进行了定量交会图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礁灰岩储层的气水识别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A three-dimensional finite-difference reservoir simulator, integrated in an EOR expert system, has been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servoir management and production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oil recovery from a carbonate reservoir. The reservoir is a candidate for an EOR process or otherwise subject to abandonment. After screening the reservoir for an appropriate EOR process on the basis of its properties, it was determined that miscible carbon-dioxide injection is the most suitable process. The management strategies involved studying different design parameters to maximize the project profitability. The injection techniques that were tested in this study include: (1) water-alternating-gas (WAG), (2) simultaneous water-alternating-gas (SWAG) injection, and (3) gas injection in the bottom of the reservoir with water injection in the reservoir top. All simulation runs were conducted using permeability fields that have been conditioned with core data taken from wells in the field. Specific strategy that was used includes the use of horizontal injectors in conjunction with vertical producers. This well configuration has been shown to yield the best oil recovery compared to other well configurations.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st economical method to produce this reservoir was to simultaneously inject water at the reservoir top and gas at the reservoir bottom. This production strategy has resulted in better sweep efficiency and therefore high oil recovery and good economics.  相似文献   

19.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裂缝性致密气藏边底水发育,断裂、裂缝成为水侵的“高速公路”,产生“水封气”效应,降低了气藏采收率,但目前缺乏有效评价方法。为此,在分析气藏水侵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考虑裂缝发育规模、外围水体强度两因素的裂缝性气藏水封气动态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库车坳陷3个已开发的超深层区块,静动态结合对评价结果的有效性进行验证,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气藏采收率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①裂缝非均匀水侵受构造部位、裂缝发育程度和缝网组合方式共同控制,可划分为3种水侵模式:核部边水沿大裂缝窜进型、翼部边底水沿裂缝侵入型、低部位底水沿裂缝/小断层快速暴性水淹型;②3个典型区块水侵替换系数在0.2~0.3之间,均为次活跃水体气藏,但水封气发生的严重程度差异大,水封气越严重,气藏采收率越低;③对于方向性贯穿大裂缝型气藏,应开展堵水现场实践;对于裂缝密度高的缝网型气藏,温和开采可以控水,早期排水可以减弱水侵的影响,从而提高气藏采收率。结论认为:水封气动态评价新方法可以为库车坳陷超深层气藏裂缝非均匀水侵动态评价和气藏提高采收率提供可靠依据并支撑库车坳陷超深层气田群控水治水政策制定和经济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20.
针对边、底水气藏开发过程中的水侵问题,根据不同类型气藏的主要储集空间特征设计相对应的可视化物理模型,并利用水侵规律物理模拟实验系统开展了孔隙型、裂缝型、孔洞型和缝洞型气藏水侵规律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型气藏采出程度高,水侵前缘近似均匀推进,见水后水气比增加缓慢;水体在裂缝型气藏中优先沿着裂缝快速突进,同时在毛细管力和润湿性的作用下,储层基质发生渗吸,封闭基质中的气体,在缝网中间形成大量残余气,造成裂缝型气藏采出程度的大幅下降;储层中孤立的洞和缝主要为气藏提供储集空间,水体优先进入洞和缝,在局部对水侵影响较为显著,但对整体水侵前缘的推进影响不大;缝、洞沟通的气藏,水体沿着裂缝快速的充满洞,当出口端通过缝、洞与边、底水沟通时,气藏将在短时间内因为水淹而停产,此时气藏仅仅动用了缝和洞中的气体。研究成果对边、底水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指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