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蠲偻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比研究蠲偻丸治疗早、中期强直性脊柱炎 (AS)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对比方法 ,将 7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 (4 0例 )和对照组 (36例 )。治疗组口服蠲偻丸 ,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加甲氨喋呤片 ,并对两组治疗前后的有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近期控制与显效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蠲偻丸治疗AS早、中期患者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的作用 ,且对AS骨质损害有保护和促进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肾蠲痹丸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入选67例早中期AS患者,随机分3组:治疗组(益肾蠲痹丸+双氯芬酸片)、阳性对照组(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片)和联合治疗组(益肾蠲痹丸+柳氮磺吡啶+双氯芬酸片)。分别观察治疗前、实验中期(治疗3个月)及实验结束(治疗6个月)AS活动指数(BASDAI)、AS测量指数(BASMI)、AS功能指数(BASFI)、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实验中期及结束时三组Bath指数和实验室指标比治疗前均有改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实验中期3组间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193),实验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效果优于治疗组或阳性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23、P=0.026)。各组不良反应以胃肠道反应为主,3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益肾蠲痹丸联合柳氮磺吡啶治疗早中期活动性AS患者6个月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蠲痹抗生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以中药熏蒸联合蠲痹抗生丸治疗;对照组予以扶他林乳胶剂外涂联合蠲痹抗生丸治疗.2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2%,对照组总有效率76.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治疗后VAS评分比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蠲痹抗生丸能够明显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蠲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效果。方法:将100例AS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扶他林片(每次75mg,每天1次)和柳氮磺胺吡啶片(每次1.0g,每天2次)口服;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肾活血蠲痹汤(每天1剂)口服,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前后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及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BASDAI)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ESR、CRP均下降(P0.01),且中药组ESR、CRP较对照组降低(P0.01)。两组治疗前BASFI及BASDAI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BASFI及BASDAI均有下降(P0.01);中药组治疗后BASFI及BASDAI均较对照组低(P0.01)。用药期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益肾活血蠲痹法辅助治疗AS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显著的抗炎作用,且短期内未见不良反应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郭德忠 《四川中医》2004,22(2):44-45
目的 :通过中药复方与吗丁啉的对比治疗 ,观察二者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随机选择病例 ,分为中药复方治疗组和吗丁啉治疗对照组 ,同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和胃电图检查中的平均频率及平均幅值。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不大 (P >0 0 5 ) ,而治疗组治疗前后有显著改善 (P <0 0 1) ;治疗前后胃电频率改变 :治疗组餐前及餐后的平均胃电频率趋向正常频率 (3 0次 /秒 ) ,经自身对照的t检验统计P <0 0 5 ;而对照组经t检验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治疗前后胃电辐度值经t检验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健脾理气为主的中药复方 ,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 ,并可从整体角度治疗多病因的FD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清热理气煎剂治疗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胃动力的影响。方法 :6 0例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 2组 ,中药组 30例 ,服用清热理气煎剂 ,每次 12 5ml,每日 2次 ;吗丁啉组30例 ,口服吗丁啉每次 10mg ,每日 3次 ,两组均服用 4d后观察疗效 ,并检测胃动力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经t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两组症状缓解程度比较经t检验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中药组疗效优于吗丁啉组。胃动力检测 ,两组治疗前后胃半排空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P <0 0 1) ,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1)。中药组胃窦运动频率治疗前后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说明中药组能显著缩短胃半排空时间 ,但对胃窦运动频率无明显影响。结论 :清热理气煎剂对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确切 ,且能明显缩短胃排空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10月在本院骨伤科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益肾蠲痹丸治疗16周,治疗前后采血检测患者血清,检测治理前后GM-CSF、IL-6、IL-17、TNF-α、IgA、IgM、IgG含量。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GM-CSF、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IgA、IgM、IgG含量显著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益肾蠲痹丸可以调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中药涤脂灵冲剂冶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3例脂肪肝患者应用涤脂灵冲剂 ,并与 6 0例应用丹田降脂丸作对比。用生化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变化和用B超检测肝脂肪的多少。结果 :治疗组服药后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明显降低 ,肝内脂肪堆积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两组总有效率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涤脂灵冲剂对降血脂和治疗脂肪肝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安胎种子丸、主动免疫疗法及安胎种子丸联合主动免疫3种方法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RSA)患者封闭抗体,Th1、Th2型细胞因子及妊娠的影响。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33例、免疫组31例和联合组34例。中药组采用安胎种子丸治疗,免疫组采用主动免疫方法治疗,联合组采用中药安胎种子丸与主动免疫联合治疗。3组均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封闭抗体,Th1、Th2型细胞因子并观察妊娠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封闭抗体转阳率79%,与中药组(52%)和免疫组(55%)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中药组IL-2、IL-10水平与免疫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联合组IL-2、IL-10水平与免疫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与中药组相比,联合组IL-2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联合组妊娠成功率94%,与中药组(76%)和免疫组(74%)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中药联合主动免疫治疗URSA,能促使封闭抗体的产生,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利于妊娠的维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冠心康制剂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2 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 4组 ,分别给予冠心康颗粒剂、地奥心血康胶囊、氟伐他汀胶囊、硝苯吡啶片口服 ,分别于用药 30天、6 0天后抽取患者静脉血 ,分离淋巴细胞 ,RT -PCR法测定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结果 :中药冠心康组、西药氟伐他汀组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 ,组内用药前后自身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或P <0 .0 1) ,中药冠心康组血淋巴细胞LDLRmRNA水平在用药 30、6 0天后与用药前差值均数 ,与西药氟伐他汀组比较 ,西药组略高于中药组 ,经统计学处理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中药地奥心血康组、西药硝苯吡啶组 ,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水平 ,组内用药前后自身比较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二者在用药 30、6 0天后与用药前差值均数 ,与冠心康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冠心康能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mRNA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A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西药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蠲痹汤,疗程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周、4周、12周的总体背痛评分、PGA评分、BASDAI评分、BSAFI评分、晨僵时间、脊柱活动度以及CRP、ESR等指标,并监测2组患者的一般生命体征、肝肾功能和具体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试验组达ASAS20疗效标准的比例为90.0%,对照组为69.0%,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4周和12周后总体背痛评分、PGA评分、BASDAI评分、BASFI评分、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试验组PGA和BASDA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4周和12周后Schober试验、脊柱侧弯度、指地距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CRP、ES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蠲痹汤联合西药治疗活动期AS,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疗效更好,且更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药神牛散合鸡金散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观察中药神牛散合鸡金散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采用顺序均衡随机法将 6 0例患者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组各 30例 ,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情况 ,血尿酸、血沉、体液免疫等各项指标变化 ,疗程 3个月。结果 :两组疗效总有效率无差异性 (P >0 .0 5 ) ,治愈率中药治疗组优于西药治疗组 (P <0 0 1) ;症状缓解间隔时间中药治疗组平均 ( 9 4± 5 2 )天 ,西药对照组平均 ( 7 1± 3 6 )天 ,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测定值有非常显著性改善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0 0 1) ;血沉测定值两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改善 ,而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性 (P >0 0 5 )。提示使用中药控制痛风急性发作 ,近期疗效与西药治疗相近 ,远期疗效较西药治疗更佳 ,对降低血尿酸的作用较明显 ,且毒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愈痹丸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景良 《四川中医》2004,22(1):39-40
目的 :观察中药愈痹丸加服小剂量甲氨喋呤 (MTX)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RA)的疗效。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4 0例 ,用中药愈痹丸加服小剂量MTX ;对照组2 0例 ,单纯用MTX治疗。 2个月为 1疗程 ,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改善率97 5 % ,对照组总改善率 75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2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测指标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药物副反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结论 :观察表明愈痹丸在缓解症状、调节免疫反应、诱导病情缓解方面与MTX有协同作用 ,并能缩短起效时间 ,减少了MTX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参芪颗粒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98例总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补益心肺、活血利水为治疗法则 ,精选 14味中药组成复方参芪颗粒剂 ,治疗 98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 ,与西药治疗的 97例作对比。结果两组间总疗效经Ridit分析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两组间证候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反映心功能的检测指标SV、CO、CI、EF、△D %治疗前后对比两组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其中治疗后两组间比较SV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O、EF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有于医院骨科住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一般治疗(用TDP照射双膝关节),对照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 m L,每周1次。治疗组予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同时配合中药外用熏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7.5%,对照组的显效率为52.5%,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平均症状评分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的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积分,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IL-1水平比较中,治疗组治疗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的IL-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水平,两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口服自拟中药蠲痹通络汤口服配合中药外用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以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能有效的降低血清中及关节液中IL-1的水平,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肝舒复方大黄虫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肝舒复方、大黄虫胶囊治疗活动性肝硬化的作用。方法 :将 80例活动性肝硬化患者随机分成肝舒复方组、大黄虫胶囊组、安慰剂组 ,治疗前后检测三组患者的肝纤三项和肝功能。结果 :治疗前后自身对比 ,三组均能改善肝功能 ,但中药复方两组尚能降低HA、PC -Ⅲ和Ⅳ -C(P <0 .0 5或P <0 .0 1) ;组间相比 ,中药复方两组降低肝纤三项的作用明显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或P <0 .0 1) ,但肝舒复方组的治疗作用更优于大黄虫胶囊组 (P <0 .0 5 ) ;与其它两组相比 ,肝舒复方尚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蛋白 (P <0 .0 5 )。结论 :健脾活血法治疗肝硬化的作用明显优于活动化瘀法 ,这可能与“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扶正抗毒丸治疗HIV/HBV合并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HIV/HBV合并感染者68例,采用扶正抗毒丸进行治疗。记录治疗前(0月)、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患者的卡洛夫斯基积分、CD4+T淋巴细胞计数、ALT、AST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卡洛夫斯基积分疗后6个月、12个月与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提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 01),CD4+T淋巴细胞在疗后12个月时有明显提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ALT、AST治疗前后变化不大,且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扶正抗毒丸治疗HIV/HBV混合感染,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护CD4+T淋巴细胞,维持患者肝功能稳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黄芪、川芎等中药对慢性肺心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5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中药组26例,分别给予综合及加服黄芪川芎等中药合剂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4、8周时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失、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治疗前后对比,临床疗效分析,并设正常对照。结果:50例患者CD3、C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血氧分压均明显升高,住院天数中药组明显低于对照(P<0.01),8周时6分钟行走距离差异显著(P<0.01),4、8.周时,T淋巴细胞亚群各项虽未达到正常水平,但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P<0.01),8周时CD3、CD.中药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芪川芎对肺心病患者的细胞免疫有增强调节作用,对防治肺心痛急性发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三黄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三黄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患者 30例 ,并设对照组口服柳氮磺吡啶(SASP) 30例比较 ,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三黄丸可有效降低血清Ig和C3 水平 ,升高淋巴细胞转化率 ,与SASP比较有明显差异 (P <0 0 1)。临床应用三黄丸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 ,安全性明显优于SASP。三黄丸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0.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设中药治疗组 48例 ,多烯康对照组 32例 ,均服药 2个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41% ,明显优于对照组的 6 2 .5 % (P<0 .0 5 )。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 (HDL )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差异 (P <0 .0 5 )。对照组 TC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TG,HDL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健脾益肾豁痰化瘀法治疗老年高脂血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