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水源地保护 确保饮水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州市市区主要供水水源为黄河水和傍黄地下水,约占城市供水的90%。按照《郑州市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郑州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水质管理目标为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和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准保护区内地表水水质管理目标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Ⅲ类,地下水管理目标为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使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由基本安全达到安全状态。郑州市正在进行节水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水系建设,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也为时不远。我们要利用这一契机,认真落实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规划,让市民喝上放心水、健康水,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昌平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北京市昌平区12个浅层地下水、8个深层地下水和6个基岩监测井的水质情况,结果表明,昌平区浅层地下水中有58.3%属于Ⅱ、Ⅲ类水体;16.7%眼监测井属于Ⅳ类水体;25%眼浅层监测井属于Ⅴ类水体,浅层地下水中主要是硝氮、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和氟化物等超标。深层地下水中50.0%属于Ⅲ类水体;37.5%属于Ⅳ类水体;其余地区为Ⅴ类水体,主要超标因子是氨氮、氟化物,基岩水83.3%属于Ⅱ类水体,部分区域出现了亚硝氮超标现象,达到了Ⅴ类水体。昌平区地下水总体存在3种污染因子,为氟化物、盐分和氮素,氟化物主要来自于原生污染,盐分主要来自原表层的污染入渗,目前还没有影响的到深层地下水和基岩水,研究区浅层、深层以及基岩水中都存在氮素超标的现象,浅层地下水中氮素存在向深层地下水和基岩水渗透的趋势,为了防止昌平区地下水遭受污染,保护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必须采取应对措施,减少表层污染源的输入。  相似文献   

3.
根据2021年收集到的江西省47口地下水监测井的实测数据,利用地下水单项组分和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地下水水质现状的评价,确定了水质类别和级别,评价为V类水和极差水占比均达到了50%以上。另选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下水污染程度分析,确定了其主要污染因子为铁、锰、氨氮、挥发性酚,统计出全省有80%的地下水监测井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分布于省内各地区,同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满足地下水质量Ⅲ类标准地下水是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标准,地下水质量Ⅳ类标准地下水经适当处理后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没有等级,只有一个标准,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水或经过净化后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水源水,均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  相似文献   

5.
吴贵杰  薄童  韩继伦 《山东水利》2006,(8):22-22,25
1水生态环境现状1·1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东营市地势偏低,加之胜利油田坐落于此,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COD和氨氮。根据水质监测结果,东营市河流水质呈有机型污染,COD超标严重,因此将COD作为评价分析该地区水质的主要指标。东营市境内有骨干排水河道30条,其中流域面积100km2以上的河流有26条,纳入市、县(区)两级环境监测的河流有18条。根据2002年实测资料,除黄河水达到Ⅲ类水标准,草桥沟、褚官河水质好于Ⅴ类标准以外,其余河流水质均为劣Ⅴ类水体。由于排入河流中的污水通过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受到污染,浅层地下水超过饮用水标准的主…  相似文献   

6.
在现场调查和地下水样品检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单指标评价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南襄盆地浅层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Ⅱ至Ⅲ类占26.27%,Ⅳ类占43.22%,Ⅴ类占30.51%;南襄盆地地下水质量受地质营力作用的原生指标和人类活动的次生指标共同影响,人类生活生产、采油采矿活动是影响该地区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通过"单指标超Ⅲ类水贡献率"和"人类活动影响度"的计算,来识别影响地下水质量的主要因素。单指标超Ⅲ类水贡献率最大的为硝酸盐,达56.32%,其次为总硬度、铁、锰等指标。南襄盆地浅层地下水人类活动影响度为54.87%,主要影响指标为"三氮"。  相似文献   

7.
杨明非  王文海 《治淮》2013,(1):111-112
1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现状1.1类别评价2010年徐州市46个水功能区全覆盖监测,共布设监测断面74个,全年监测水功能区510次。水质优于Ⅲ类水(含Ⅲ类)的水功能区数占监测总功能区数的43.7%,水质劣于Ⅲ类水的水功能区数为56.3%,其中污染严重的Ⅴ类及Ⅴ类水功能区数占总数的33.1%。各类水功能区中保护区、缓冲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焦作市2013年地下水水质为研究对象,采用F分值法对11个地下水监测井4月、8月的19个污染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焦作市全年地下水水质极差占36.36%、较差占36.36%、良好占27.27%,地下水极差和较差水质占到72.73%。地下水水质现状不容乐观,超标因子主要为总硬度,占72.73%,其次为溶解性总固体和硫酸盐,其中有3个地下水监测井评价指标全年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质量的影响,本文利用在该流域岩溶地下水污染调查时所取得的数据,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单因子污染标准指数法对其进行了地下水质量和污染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柳江流域岩溶地下水可直接饮用(Ⅱ~Ⅲ类水)的占82. 12%,经适当处理可以饮用(Ⅳ类水)和不能直接饮用(Ⅴ类水)的分别占9. 27%和8. 61%,流域整体上处于轻度污染,局部地区污染较重。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7月17~20日对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省界河流进行了第二次水质监测。本次监测了22个省界河段,24个省界断面(其中颖河、涡河各测2个断面),13个水质项目。根据评价结果表明,省界河段水质污染仍比较严重。超Ⅴ类水标准的有9个,占监测河段的41%。Ⅳ类水标准的有7个,占监测河段的32%。Ⅲ类水标准的3个,占监测河段的14%。Ⅱ类水标准的有3个,占监测河段的14%。 水质超标项目(超地表水Ⅲ类标准)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有12个断面,超标倍数为0.1~27.7倍。其次  相似文献   

11.
天津市地下水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比分析典型地下水样超标组分与各种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统计分析各种评价结果的分布特征,确定了适用于天津市地下水质量评价的方法是模糊评判法。评价结果表明:天津市浅层地下水质量差,Ⅴ类水分布面积占平原区总面积的70%以上;天津市深层承压水质量较差,Ⅴ类水分布面积占含水层组分布总面积的40%~50%。  相似文献   

12.
吴昊 《吉林水利》2020,(4):20-22,34
为了解安庆市河湖水质现状,明确主要河流、湖库及水功能区的水质特点,根据《安庆市水资源公报》公布的河湖水质数据,并结合现场监测收集的相关资料,重点对全市5条主要河流、 6个主要湖库及17个水功能区的水质变化特征及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8年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较好,基本保持在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但主要湖库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Ⅳ类水体占39.9%,Ⅴ类占7.1%; 2014—2018年主要河流、水功能区水质类别变化平稳,水质总体保持良好状态,但湖库污染程度有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地下水质量演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疆和田河流域绿洲区1980、2014和2017年地下水化学检测数据为基础,运用单指标评价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及关键指标识别,并分析该区域地下水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和田河流域绿洲区潜水质量总体较差,1980年浅层地下水有Ⅱ类水存在,Ⅳ类和Ⅴ类水共占总水样的61.8%;2014年Ⅳ类和Ⅴ类水共占91...  相似文献   

14.
以2013年在陕北定靖中部地区采集的62组地下水水样的全分析测试结果为数据基础,分别用单指标评价法、内梅罗指数评价法、层级阶梯评价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进行质量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综合加权平均,以期得到更加可靠的质量评价结果,旨在为该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提供依据。评价结果显示,Ⅰ、Ⅱ、Ⅲ、Ⅳ、Ⅴ类水所占比例分别为3.23%、11.29%、9.68%、24.19%、51.61%,约75%的地下水不适合直接饮用;该区地下水质量较差。水质整体分布规律为:东北部沙漠—平原地区水质较好,西南部黄土丘陵地区水质差;在局部,油气井开采较密集和芦河周围地区水质较差,说明原生环境和人类活动是造成该区地下水质量差的两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评价与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分别选取一般污染物和有毒有害污染物,对重庆市851个乡镇饮用水源地的1019个断面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一般污染物单项指数范围为0.01~5.93,水质综合指数为0.50~5.93,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的监测断面占88.7%;有毒有害污染物单项指数范围为0.01~5.51,水质综合指数为0.10~5.51,水质安全的监测断面占98.6%。重庆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总体较好,水质安全的监测断面占86.8%,不达标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和石油类。在分析乡镇饮用水水源地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改善乡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确保饮水安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南昌、九江、上饶3个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地,结果显示赣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良好,达到国家Ⅲ类水标准,但也存在地表水中总磷、细菌总数超标,地下水中Mn含量超标的情况.主要污染源来自农业面源污染、工矿企业生产活动及废水排放污染等.赣北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有待加强,需通过技术和管理两个层面来保护农村饮用水水源地.  相似文献   

17.
正2018年4月中旬,受北方沙尘天气影响,全省地表水水质继续总体为优。345个监测评价断面中,Ⅰ~Ⅲ类水质断面319个,占92.5%,同比减少2.3%;Ⅳ类水质断面19个,同比增加1.1%;Ⅴ类水质断面5个,同比增加0.9%;劣Ⅴ类水质断面2个,同比增加0.3%。全省29个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中,监测结果为全部达标,水质达标率100%。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昭觉县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地下水资源丰富。为了查明研究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9年7~8月在峨眉山玄武岩地区采取了76组地下水样并进行水化学测试;运用水化学软件绘制Piper三线图,并对水样进行了舒卡列夫分类;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地下水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进行水质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峨眉山玄武岩地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Mg型,其次为HCO_3-Ca型,地下水化学成分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2)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的地下水质量能够满足饮用水标准的占67.1%,总体上地下水质量较好;(3) 19组水样的偏硅酸大于25.0 mg/L,满足Ⅲ类水标准的有10组水样,硅酸浓度达到了天然矿泉水标准,建议进行一个完整水文年的天然饮用偏硅酸矿泉水评价工作。研究结果可为昭觉县地下水资源开发及矿泉水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深圳水源水库水、河流水以及地下水的溴离子污染情况做了广泛的调查,研究结果认为50%的水库水溴离子含量在22 μg/L以下,90%的水库水溴离子含量在50 μg/L以下,溴离子含量在15~25 μg/L的占40%.河流水的溴离子含量主要受其水体污染状况影响.海水浸渗是地下水溴离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对溴离子浓度随季节和海水影响变化也做了深入分析,为深圳地区饮用水溴酸盐风险水平的评价和水处理工艺的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陈立强  顾令宇 《治淮》2011,(12):95-96
1 前言目前饮用水水源保护问题已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城市饮用水源微污染越来越受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的关注.根据环保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城市、城镇、典型乡镇和部分农村饮用水源基础状况调查与评估,2009年我国城市及县级政府所在镇共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4002个,其中约80%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或者《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Ⅲ类水质标准,约20%不能达到Ⅲ类水质标准;据2010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监测395个集中式饮用水源,监测结果表明,重点城市年取水量220.3亿t,达标水量占76.5%,不达标水量占23.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