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腰椎间盘突出物中IL-1含量与直腿抬高相关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炎症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的相关性。方法 用ELLSA法测定了 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出的髓核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 (IL 1)含量 ,将之与患者的直腿抬高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 ,同时还进行了患者突出组织大小与直腿抬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并将两者进行对照。结果 ①IL 1含量与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成负相关 ;②患者直腿抬高与突出物大小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炎症因素较压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程度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腰椎间盘突出物中IL—1含量与直腿抬高相关性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炎症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的相关性。方法 用ELLSA法测定了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中取出的髓核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IL-1)含量,将之与患者的直腿抬高程度进行相关分析,同时还进行了患者突出组织大小与直腿抬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并将两者进行对照。结果 ①IL-1含量与患者直腿抬高角度成负相关;②患者直腰抬高与突出物大小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炎症因素较压迫因素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直腿抬高程度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椎间隙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相邻神经根受压程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宇  卫杰  高燕  冯天有 《中国骨伤》2004,17(11):665-667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关系。探讨突出髓核组织的临床意义及手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30例,根据直腿抬高试验分为直腿抬高阳性组、阴性组,术中测量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大小、观察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直腿抬高高度的关系;同时选取收治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0例,观察手法治疗后直腿抬高高度的变化。结果:①手术患者中直腿抬高阳性组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明显高于阴性组患者,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突出髓核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②手法治疗患者中手法治疗后直腿抬高高度明显增加(P<0.01),手法治疗前后CT或MRI显示突出髓核大小无改变(P>0.05)。结论:①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内压力有关,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大时患者直腿抬高受限,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小时直腿抬高不受限。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大小尚未见明显关系。②推测手法治疗可以通过降低突出髓核内压力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受压,可能不是仅依靠改变突出髓核空间占位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直腿抬高试验(根性征)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直腿抬高试验与腰椎间盘突出部位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索,讨论腰腿痛的致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指导。方法收集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根据MRI与神经根关系分为4组,用医学统计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MRI分型和临床分型具有相关性。①直腿抬高试验是否阳性与性别、年龄、病程无关;②患肢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与椎间盘突出方向密切相关;③直腿抬高试验的出现与疼痛的致病机制密切相关。结论通过本组分析应重新认识直腿抬高试验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腰4-5、腰5骶1椎间盘突出症中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原因。方法 通过物理检查、影像学表现、手术所见对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椎间盘突出症做了直观性的分析。结果 神经根变性、个体致痛性不敏感、突出物位置、病理环境下的神经根病态平衡、患病间隙的椎管容积大、腰背肌的保护性脊柱固定、职业因素等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仔细的分析临床症状,参照影像学的客观性,排除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原因是避免腰椎间盘突出症漏诊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冯宇  卫杰  高燕  冯天有 《颈腰痛杂志》2004,25(5):306-308
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神经根受压程度的关系。探讨突出髓核组织的临床意义及手法治疗的机理。方法选取空军总医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30例,根据直腿抬高试验分为直腿抬高(+)性组、(-)性组,术中测量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大小、观察突出髓核内压力与直腿抬高高度的关系。结果直腿抬高(+)性组患者突出髓核内压力明显高于(—)性组患者,具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患者突出髓核大小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内压力有关,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大时患者直腿抬高受限,突出髓核内压力较小时直腿抬高不受限。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与突出髓核大小尚未见明显关系。2、椎管对突出髓核组织的容纳的极限与突出髓核内的压力相关,推测手法治疗可以通过降低突出髓核内压力减轻甚至解除神经根受压,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性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学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从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legraisingtest,SLRT)阳性、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和间歇性跛行同时阳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14.06%,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67.19%;单纯间歇性跛行阳性率32.82%,总阳性率85.9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同时阳性率53.1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100%。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存在,因此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影响直腿抬高试验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历史回顾。考证直腿抬高试验的出处及检查方法,纠正直腿抬高试验与Lasegue征混为一谈的错误观点。对影响直腿抬高试验的多因素进行分析。方法:1990~1997年505例椎间盘突出病例的直腿抬高试验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结果:直腿抬高试验与急慢性病程、椎间盘突出率、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突出位置(中央型、侧旁型)、间歇性跛行距离等相关。而与年龄、性别、族别(汉族与维、哈、回族比较)、椎间盘突出大小、单或多间隙突出、侧旁突出的根前、根腋、根肩型不相关。比较L4.5、L5S1椎间盘突出的直腿抬高试验度数。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影响直腿抬高试验相关因素为:急慢性病程、椎间盘突出率、侧隐窝狭窄程度、椎间盘突出位置及间歇性跛行距离。  相似文献   

9.
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息者用Link SB 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行椎间盘置换术,共置换假体6例。手术节段为L4、5 4例,L5S1 2例。结果: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术中和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5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1例劳累后仍感腰痛,6例均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评价:优5例,良1例。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性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学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从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SLRT)阳性、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和间歇性跛行同时阳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14.06%,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67.19%;单纯间歇性跛行阳性率32.82%,总阳性率85.9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同时阳性率53.1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100%.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存在,因此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常见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学诊断价值。方法:对64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从直腿抬高试验(straight leg raising test,SLRT)阳性、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IC)阳性及直腿抬高试验和间歇性跛行同时阳性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单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率为14.06%,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67.19%;单纯间歇性跛行阳性率32.82%,总阳性率85.9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同时阳性率53.12%,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总阳性率100%。结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和腰椎间盘突出同时存在,因此间歇性跛行和直腿抬高试验是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PercutaneousLaserDiscDecompression,PLDD)对两种椎间盘造影结果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结合文献探讨椎间盘造影及PLDD的临床应用。方法自2010-01—2013-05行PLDD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造影阴性的16例为A组,阳性者42例为B组;激光烧灼总能量控制在300~600J,汽化减压并反复抽吸;对2组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和随访时的临床表现、直腿抬高角度及JOA评分进行比较。结果A组与B组在术前、术后即刻和随访时直腿抬高角度及JOA评分均无显著差别。结论椎间盘造影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椎间盘源性腰腿痛;椎间盘造影结果不同的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PLDD的中期疗效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的挤压作用对椎管内神经根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以CT或MRI轴位像为依据,将71例(男45例,女26例;年龄13~59岁,平均37.5岁)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突出髓核和关节突关节或(和)椎板(黄韧带)间距大小分为3型,测量椎间盘矢状径指数(SI)、患侧直腿抬高角度。观察SI值、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的相关性。结果:患者年龄、性别、SI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无关(P〉0.05),间距分组与患侧直腿抬高角度呈负相关(r=-0.8787,P〈0.01):结论:突出髓核与关节突关节及椎板(黄韧带)等对神经根的挤压作用反映了神经根的受压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腿抬高试验阴性的腰椎间盘突出症(附55例临床分析)朱爱军,郑国明,姚舜华,谢跃,戴志唐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而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体征。被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出现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者并不多见。有学者综合各家报告其发...  相似文献   

15.
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Link SB Charite Ⅲ型人工腰椎间盘行椎间盘置换术,共置换假体6例。手术节段为L_(4、5)4例,L_5S_12例。结果 随访3~9个月,平均6个月,术中和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X线片显示人工椎间盘位置正确,椎间隙高度恢复正常,5例患者腰腿痛症状完全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1例劳累后仍感腰痛,6例均恢复工作和日常生活能力。临床评价:优5例,良1例。结论 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近期效果满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3例,对照术前、术后情况,根据功能评价(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和Maenab腰椎评价标准,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创口大小等指标。平均随访时间7.5个月。结果33例术后第6小时开始直腿抬高锻炼,术后平均6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时间8d,平均14d生活自理,平均25d恢复工作;优19例(57.6%),良12例(36.3%),优良率占93.9%。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补充,创伤小,康复快,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从腰椎间盘突出分类认识其病理实质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腰椎间盘突出与脊柱侧凸一样,是一个形态学命名.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形态也有不同的病理学基础.术中所见有些椎间盘突出病变有碎片,碎片与椎间盘母体分离或仅有轻度粘连,容易用止血钳或髓核钳取出,同时碎片大小不一,多少不等.有时可见被覆的纤维环和后纵韧带自行破裂,破碎的椎问盘组织游离;而另一些椎间盘突出病变完整,不能找到破碎的椎间盘组织,并没有纤维环破裂.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腿痛症状轻重小同,有些有明显阳性的直腿抬高试验反应,而另一些直腿抬高试验阴性.上述病变和临床表现的差异是由椎间盘突出病变的病理类刑及病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8.
4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经CT椎间盘造影确诊,分析突出物的大小与临床资料的关系得出以下体会:直腿抬高对中小型突出意义较大,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和反射改变对巨大突出意义较大;突出越大病理变化越复杂;L4-5突出与Ls-S1突出的发生率差别不大;中央型突出可高达47%;突出合并狭窄可达40%;椎间盘突出的手术应该尽量是非探查性的,突出合并另一间隙的狭窄如果临床设有该间隙的症状则可不必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腰腿疼痛程度、直腿抬高角度及肌力影响。方法选择2014-01-2015-08行开窗髓核摘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和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直腿抬高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且肌力更好(P0.05)。结论两阶段功能训练监督干预可以明显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腰腿疼痛程度,增大直腿抬高角度,改善肌力和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0.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青中年椎间盘突出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疾病。不同年龄组腰椎间盘突出症各有其特点 ,本文主要目的是总结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方法 将 74 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青中年组、老年组 ,统计分析外伤史、严重腰腿痛患者的比率、直腿抬高试验≤ 30度患者的比率、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比率。结论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外伤史的患者少 ,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的患者少 ,而多节段患病患者多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