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显像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路伟  左焕琛 《解剖学杂志》1998,21(6):477-480
对10段经生理压力固定的人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内超声,然后血管组织片观察,对比二者结果发现:(1)血管内超声可准确测定冠状动腔面积,周长,直径,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最大厚度等重要参数,与组织学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  相似文献   

2.
腔内超声动脉血管壁弹性模量与运动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弹性是了解心脑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的重要参数,超声弹性成像有希望成为组织病变诊断和力学特性评价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血管内高频超声成像技术估计动脉血管的弹性模量和血管壁的运动,乳胶管及其变化,避免管壁不规则形状的影响;采用光流法估计血管壁的收缩和扩张运动,内外管壁运动的区别使得血管壁分层结构和非均匀管壁的弹性测量与成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3.
基于超声影像的动脉壁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动脉壁受力而产生的应变进行分析是判断动脉弹性的基础,而动脉弹性又是评价心血管系统功能的重要依据.提出一种动脉壁应变的分析方法,以血管内超声图像为依据,采用有限变形力学理论,建立管壁应变的数学模型,并计算出相对应变.对血管壁区域进行三角形网格划分,以三角形单元为基础,求解动脉血管壁应变,从而判断血管壁的弹性.结果显示:血管壁各处产生的应变情况很复杂,既有正应变(x轴和y轴方向),又有角应变.用已知形变图像验证的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地找到血管壁的病变区域并分析应变状态,对动脉功能评价以及临床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犬的自体带(腹直肌后)鞘的腹膜组织片缝制成管状,作为血管的替代材料移植于腹主动脉,移植后分别于早期(2周内)、中期(8 ̄10周以后)处死动物,取移植腹膜管进行大体,光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发现,早期有附壁血栓形成,中后期则在多内壁光滑,表面覆盖内皮样细胞,管壁纤维组织增生,提示此种自体腹膜管完全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自体血管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5.
腔内超声动脉血管壁弹性模量与运动估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弹性是了解心脑血管系统生理和病理的重要参数,超声弹性成像有希望成为组织病变诊断和力学特性评价的有效手段.本文利用血管内高频超声成像技术估计动脉血管的弹性模量和血管壁的运动,乳胶管对比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动脉管壁分段结合内外壁拟合,可有效地估计动脉管壁的内径、外径、壁厚及其变化,避免管壁不规则形状的影响;采用光流法估计血管壁的收缩和扩张运动,内外管壁运动的区别使得血管壁分层结构和非均匀管壁的弹性测量与成像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评价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对部分腹膜后脏器结构的显像效果,以及其用于腹膜后脏器显像的可行性。方法静脉鞘管引导心腔内导管超声探头进入下腔静脉,通过对8只实验犬部分腹膜后脏器的近距离超声成像,记录成像过程动物生理参数,观察其二维图像及彩色血流显像效果,并与常规经腹超声检查效果比较。结果实验前与腔内显像过程中犬的心率、动脉压、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腔内导管超声可清晰显示肾脏、肾上腺、大血管旁淋巴结等腹膜后脏器的二维细微结构及彩色血流分布,成像质量明显优于经腹切面的显示效果。结论采用心腔内导管超声观察腹膜后部分脏器的结构是安全可行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经腹切面的显示效果,对肾上腺及其血供的显像尤为清晰。心腔内导管超声在腹膜后脏器显像方面有重要应用价值,为腹膜后脏器的超声检查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用多普勒超声测量犬股动脉内径(D)、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流量(Q),其结果与千分卡尺测量的内径(D′)及电磁流量计测得的峰值流速(Vp′)、平均流速(Vm′)及流量(Q′)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测得的内径与用卡尺测得的实际内径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r=091,P<0001)。Vp与电磁流量计测得的Vp′有较好的相关性(r=091,P<0002),Vm、Q与Vm′、Q′亦有相关系,但相关性稍弱(r分别为079、083,P<005)。  相似文献   

8.
胸廓内动脉的解剖及超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胸廓内动脉(Internal Thoracic Artery,ITA)又称乳房内动脉,因其解剖位置恒定、生物学特征良好及移植后具有长期通畅性等特点,作为移植血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肝脏肿瘤介入治疗、乳房再造术和吻合血管的游离组织移植修复胸壁缺损的首选受区吻合血管。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大鼠前脑动脉的分布、形态和结构,为进一步研究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颈总动脉注射红色乳胶和多种染色方法对大鼠前脑动脉的大体形态和微细结构进行观察。结果大鼠脑基底动脉环完整,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在前脑的主要分支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其中,大脑前动脉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几何形态学指标稳定,镜下脑动脉管壁形态结构典型。结论大鼠前脑动脉大体形态学和微细结构与人端脑动脉相似,大脑前动脉由于其位置恒定和结构典型在研究脑血管改变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利用血管内超声视频图像获取冠状动脉截面积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冠状动脉内超声的视频图像,依据相邻帧的连续性自动确定血管内壁的搜索范围,结合表征血管内壁平滑性的内部能量和表征超声图像灰阶分布的外部能量,采用动态规划方法通过寻找最大能量路径来检测血管内壁的最优包络,并由此计算血管的截面积。现提出了一种综合图像灰阶梯度和象素方差的外部能量表示,使得冠状动脉截面积曲线的提取方法在鲁棒性、准确性方面较仅用灰阶梯度作为外部能量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当超声波束与流速垂直时 ,获得的横向多普勒功率谱宽度与采样单元内最大流速成正比。横向超声多普勒技术在流速测量时避免了采样单元内流速梯度造成的模糊 ,弥补了常规多普勒技术在大角度流速测量时存在盲区的缺陷 ,克服了以往B超成像与多普勒流速测量对声束要求的矛盾。本文提出了利用横向多普勒技术估计血管剪切率、进行无模糊湍流测量以及最大血流速度校正的新方法 ,设计了多通道横向多普勒系统 ,实验结果证实了横向多普勒技术在血流动力学领域应用的有效性。本文从应用方面扩展了横向多普勒技术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一种可行、便捷、准确地检测周围神经运动纤维末梢传导速度的方法。方法:选103例健康成年人非利侧尺神经,肘关节上方50、80、110mm3点分别刺激,针电极距肘关节50、80、110mm在尺侧屈腕肌中3点分别记录,测得按刺激-记录不同组合的9组潜伏期数据,用潜伏期和潜伏期减去1ms分别去除刺激-记录点相应距离,计算结果分别进行统计学方差分析处理。结果:由潜伏期直接计算的方法组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001)、潜伏期减1ms后计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潜伏期减去1ms计算出的传导速度,可以较为准确地反应周围神经运动纤维真实的平均传导速度。  相似文献   

14.
超声多普勒音频信号分形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报道了心动周期内超声多普勒音频信号的分维值计算方法和对超声多普勒信号的分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的结果。通过对100多例胎儿脐血流信号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分维值对某些病症具有敏感性,甚至优于现有的声谱参数法。  相似文献   

15.
报告二例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SLE患者,均为女性,分别为25岁和41岁。主要表现为双下肢进行性乏力、关节肿痛。患肢肌力、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一例见肌肉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示多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降低。一例见纤颤电位和正生理检查与病理特征相符:SLE合并周围神经病同时存在髓鞘脱失和轴索变性。提示生理检查可为SLE合并周围神经病提供客观诊断依据。结合文献复习了SLE合并周围神经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16.
超声多普勒音频信号是一种非平稳时间序列 ,其功率谱是时变谱。为了能够准确有效地计算它的功率谱 ,要兼顾时间分辨力和时间窗截断效应。以前采用 10ms固定长度时间窗进行功率谱估计虽有其合理性但并不完善。本文利用线性调频信号研究超声多普勒信号的非平稳特性 ,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超声多普勒信号准平稳时间段随心动时相不同而不同的结论 ,为超声多普勒信号谱分析的时间窗选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左,右手动脉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成人上肢标本30对,经动脉灌注,解剖观测,比较研究了同一个体左,右手动脉的形态特点。结果表明,形态差异主要在手掌部,且以掌浅层动脉最明显。浅,深两层动脉的管径右手较粗者占多数,而掌浅弓为完全弓型者多见于左手,掌浅层动脉的支数左手较多,桡、尺动脉及其第一级分支间的吻合支也是左手多于右手,说明左手的侧副循环能力比右手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