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研究利用改性粉煤灰作为吸附剂来处理含磷废水,提高磷的去除率.方法 通过静态实验,在室温下讨论了吸附平衡时间、pH值、吸附剂用量、颗粒的大小以及废水含磷初始浓度的变化对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效果的影响.结果 用2 mol/L的硫酸改性的粉煤灰,投加40 g/L左右来处理质量浓度为50 mg/L的含磷废水,反应4 h后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2%以上.并且改性粉煤灰对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公式.结论 改性粉煤灰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吸附剂.来处理废水中的磷.  相似文献   

2.
硫酸亚铁改性粉煤灰处理含磷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硫酸亚铁改性粉煤灰进行含磷废水的处理,探讨了pH值、粉煤灰投加量和吸附平衡时间对除磷效率的影响以及改性粉煤灰除磷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00mL含磷质量浓度为30.0 mg.L-1的溶液,改性粉煤灰除磷的最佳条件:pH 10,粉煤灰吸附容量1.0 mg.g-1,吸附平衡时间25 min;改性后的粉煤灰对磷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公式。  相似文献   

3.
利用化学沉淀及吸附的方法,研究硫酸改性粉煤灰/炉渣混合物对含磷废水的去除效果。通过单因素对比试验考察粉煤灰/炉渣混合物投加量、p H值、反应温度、搅拌时间、静置时间对除磷效果的影响,并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处理10 mg/L模拟含磷废水,硫酸改性粉煤灰/炉渣混合物(质量比1∶1)投加量为2 g/L、反应温度25℃、p H值为8、搅拌时间10 min、静置时间2 h为最佳工艺条件,除磷率在93%以上,符合国家污水排放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4.
氢氧化镁处理含磷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氢氧化镁对磷的吸附能力,考查了氢氧化镁用量,吸附时间,废水初始pH以及温度等因素对磷的去除率的影响,同时测定了氢氧化镁吸附磷时的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氢氧化镁吸附磷符合Langmuir模型,并得出了其Langmuir吸附等温方程,属于典型的单分子层吸附;氢氧化镁处理含磷4 mg/L的废水时,氢氧化镁的最佳投入量为0.6 g/L,反应时间仅为5 min,可使得磷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温度对磷去除率的影响并不明显,可在室温下进行;且实验表明氢氧化镁具有较强的缓冲能力,此吸附可在较宽pH范围内进行;处理含磷废水后的氢氧化镁可循环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火法对粉煤灰进行改性处理,改性后粉煤灰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较大,新生矿物相有A型沸石和Na-P型沸石.通过正交实验,建立了最佳改性及处理含Cu2 废水的工艺条件:原状粉煤灰与Na2CO3质量比为1∶2,NaOH浓度为1 mol/L,固液比为1∶5;2 g改性粉煤灰对250 mL浓度为20 mg/L的Cu2 模拟废水的吸附率达97%.处理含Cr6 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改性粉煤灰5 g置于250 mL浓度为3 mg/L,pH=7的废水中,搅拌时间30 min,对Cr6 吸附率达89.6%,处理后的废水Cr6 浓度为0.31 mg/L,低于国家废水排放标准(0.5 mg/L).  相似文献   

6.
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废水处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采用电石渣和粉煤灰处理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工废水的方法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电石渣用量、搅拌反应时间、接触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同时确定了粉煤灰的吸附容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电石渣混凝沉淀--粉煤灰过滤工艺处理高浓度含氟含磷化废水,处理后氟,磷及其它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该方法不仅除氟除磷效果好,而且是以废治废,因此,是同时除氟除磷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赤泥和铝土矿为主要原料制备矿物复合混凝剂,进行最佳除磷条件试验、除磷效果验证及除磷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浓度为2 mg/L的模拟含磷废水,在pH为8、用量为0.08 g/L、200 r/min快搅1 min、20 r/min慢搅10 min的条件下,可达到最佳除磷效果。混凝剂对实际生活污水中TP去除率达96.70%,出水TP含量为0.059 mg/L,远低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所规定的0.5 mg/L标准值。混凝剂除磷是由压缩双电层、电中和、化学沉淀、吸附架桥和网捕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动态变化过程,混凝前期以压缩双电层和电性中和作用为主,后期以吸附架桥和网捕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8.
针对含氟515 mg/L,含磷958 mg/L的磷酸生产废水,采用“白泥浆中和-絮凝-改性粉煤灰吸附”的改进工艺进行处理,氟离子质量浓度降至1.64 mg/L,总磷质量浓度降至1.3 mg/L,符合国家《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5580-2011)中总磷质量浓度≤10 mg/L、氟化物质量浓度≤15 mg/L的标准。通过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5工具对实验工艺过程中废水进出水浓度、各个单元运行参数、去除率影响因素进行编程,开发出具有可视化界面的仿真计算软件,实现多元选项计算氟、磷去除率的目的。结果表明:软件计算结果与实验偏差低于0.8 mg/L;软件界面直观、操作简便,界面元素设计丰富。  相似文献   

9.
选矿废水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除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提高赤铁矿酸浸含磷废水的除磷效果,利用负载Sr掺杂TiO2薄膜的新型陶瓷滤球进行光催化还原协同吸附去除赤铁矿酸浸废水磷酸盐的试验研究,并考察了空穴捕获剂种类、甲酸用量、催化剂用量和初始磷浓度等因素对选矿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掺杂TiO2薄膜可光催化还原去除选矿废水中磷酸盐;负载TiO2薄膜陶瓷滤球磷酸盐去除率较吸附去除可进一步提高约9.1%;甲酸可作为最合适的空穴捕获剂;对于初始pH 2.53、磷浓度63.4 mg/L的实际赤铁矿酸浸废水,甲酸和TiO2最佳用量分别为60 mmol/L和4 g/L,磷去除率可达99.95%;酸浸废水磷酸盐光催化还原去除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反应速率与初始磷浓度成正比。  相似文献   

10.
以开发新型高效除磷吸附剂为目的,利用Fe(OH)_3或Fe_2O_3多孔微球作为吸附剂对模拟含磷废水进行吸附除磷实验,研究Fe_3O_4与Fe(OH)3或Fe_2O_3的质量比、铁盐浓度、焙烧温度、吸附剂用量、pH、吸附时间、磷的初始质量浓度、温度等因素对HPO_4~(2-)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吸附剂用量为0. 8 g/L,pH为3,磷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 mg/L,吸附时间为150 min时,除磷效果最好,磷去除率达98%以上; Langmuir等温方程能更好地描述吸附剂对HPO_4~(2-)的吸附平衡,最大吸附量为9. 49 mg/g,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最大单层吸附容量也随着升高,表明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11.
在HRT为4d并进行微曝气及添加除磷材料的条件下,对复合人工湿地系统的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除磷材料后,系统最终出水比未添加除磷材料时对TP的去除率平均提高了约8.36%;TN浓度沿流程呈下降趋势,NH4+-N浓度除在水解池出水处升高外,其余均保持与TN浓度相同的沿程下降趋势;CODCr也沿程逐渐下降,湿地第一段和第二段对CODCr的去除起着主要作用,累计去除率约占系统总去除量的72.78%。  相似文献   

12.
对某印染企业的两种工段废水采用适宜的物化处理方法分质处理,探讨了各自较优的实验条件和处理效果。调浆废水采用超声波-芬顿试剂联合处理方法,在pH=5、超声波处理20min、FeSO4用量1 125mg.L-1、H2O2用量为12.5mL.L-1的情况下,出水COD值为616mg.L-1,COD去除率为95.2%。对碱法前处理废水采用超声波-混凝处理方法,在pH=6、明矾用量为500 mg.L-1、超声处理20min、H2O2用量为12.5 mL.L-1的情况下,出水COD值为27 911mg.L-1,去除率为46%。分质预处理技术可以大大降低外排污水的浓度,减少污水处理费。  相似文献   

13.
以洗浴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铝盐、铁盐及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对洗浴废水中的LAS去除效果,筛选出聚合氯化铝(PAC)作为混凝剂处理效果较好,进而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混凝剂的投加量,废水的pH,静沉时间,搅拌强度和搅拌时间对LAS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C投加量为45mg/L,废水pH值为6.0~8.0,静沉时间为15min,中速(150r/min)搅拌3min,慢速(50r/min)搅拌10min时混凝效果最佳,对LAS的去除率达44.75%。  相似文献   

14.
采用商品活性炭和金属氧化物改性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几种活性炭对磺胺甲噁唑(SMZ)的吸附及解吸特性。结果表明:SMZ在几种活性炭上的吸附动力学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SMZ的吸附均可采用Freundlich、Langmuir和Langmuir-Freundlich模型进行拟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模型能更好地描述活性炭和改性炭对SMZ的吸附行为;铁、锰氧化物的存在对活性炭的比表面或者孔结构影响不大,并且其对活性炭吸附水中SMZ的性能影响甚微;与AC-Fe和AC-Mn相比,AC-0上吸附的SMZ更易解吸,改性炭负载的金属氧化物与SMZ的表面络合作用增强了AC-Fe和AC-Mn对SMZ的化学吸附,并且改性炭的MnOx和FeOx能氧化降解部分SMZ。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桃花溪植被重建的环保效果与景观效果协调的植物配比,通过盆栽试验、现场试验和磷等温吸附试验,分析植被与氮磷去除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中NO3-较PO43-易淋溶流失,植被对NO3-流失有抑制作用,对PO43-吸附有增强作用;植被对地表径流TN、TP去除作用明显,其TP去除效果草(71.14%)>灌(55.73%)>乔(51.86%),植被中乔木覆盖率与TN、TP去除率反相关,改变植物配比可调整面源氮磷控制;通过计算构建的植物配比公式P=PA(1-SB)+PB.SB,桃花溪植被重建中,草乔的乔木覆盖率应控制在40%内,草灌的灌木覆盖率应控制在65%内,灌乔的乔木覆盖率应控制在28%内。  相似文献   

16.
基于视频理解的活体鱼水质监测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视频理解的活体鱼水质监测实验是生物监测的一个新手段。该实验通过计算机视觉实时、连续地将活体鱼运动转化为视频图像数据,再对视频图像进行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处理后获取活体鱼的运动轨迹,然后提取理解活体鱼的可以反映水质污染状况的行为参数,利用视频图像理解技术分析这些行为参数,进而达到评价水质的目的。该实验中,分别监测了活体鱼在正常水质情况和异常水质情况下的运动行为。  相似文献   

17.
基于CFD-DEM(离散单元法)方法模拟了微细颗粒物在纤维过滤介质中的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模拟时,充分考虑了颗粒群组成、粒径分布、颗粒间及颗粒与纤维间的反弹作用以及颗粒团聚等因素,分析了纤维过滤中颗粒群的运动特性和微细颗粒的沉积形式。结果表明:采用CFD-DEM模拟过滤介质的过滤过程以及微细颗粒在介质表面沉积过程和形式的方法是方便且可行的,模拟结果与前人的实验观测结果基本吻合;在过滤过程中,表面过滤的贡献较大,大部分的颗粒在介质表面即被捕集,进入到介质内部的部分粒径较小的颗粒经深层过滤作用而被捕集;大量的颗粒捕集是由颗粒-颗粒捕集机制来实现的;不同颗粒体系的颗粒群其过滤效果也有所差别,对于本文所研究的过滤介质模型,多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比单一的颗粒体系的过滤效率高20%左右。  相似文献   

18.
该文主要研究了灰度共生矩阵和模糊均值聚类两种图像分割方法,对于这两种方法分别提取了4种纹理特征描述符:角二阶矩、对比度、相关性和熵来进行图像分割。并结合两种方法得出一种改进的图像分割方法。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lean图进行分割并对分割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证明改进后的方法优于灰度共生矩阵法,且优于模糊聚类法中用对比度和熵进行图像分割的效果,提高了图像的分割精度。  相似文献   

19.
该文探讨了次氯酸盐氧化法制备的高纯度的高铁酸钾对校园内的地表水中污染物的处理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采用次氯酸盐氧化法自制的高铁酸钾的纯度可以稳定在90%以上。在pH值分别为9和为11时,氨氮的去除率可分别达到17%和22%,高铁酸钾的投加量达到20 mg/L及以上时,氨氮的去除率趋于稳定;在酸性或中性条件下,高铁酸钾对氨氮的去除没有效果。pH值为5时,高锰酸盐指数(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分别可达到43.94%和60.79%。CODMn和浊度的去除率与高铁酸钾投加量之间的关系符合Slogistic模型,高铁酸钾的投加量越大,去除率越高,但在投加量达到50 mg/L及以上时,去除率增长缓慢。高铁酸钾去除微污染水中有机污染物和浊度的最适pH为5~6,高铁酸钾的最佳投加量为40~50 mg/L。  相似文献   

20.
在综合国内外冷轧平整液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分类别系统介绍了目前平整液废水处理技术。通过对各类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分析,指明了"各项技术集成、相互优化"的处理思路。最后介绍了国内部分大型冷轧厂平整液废水的处理工艺流程,并展望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