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郁金香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郁金香的鳞片诱导愈伤组织和直接诱导试管人工种球及发育成大球的快速繁殖途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鳞片在MS BA2.0mg/L(毫克/升) NAA2.5中经愈伤组织可分化出小鳞茎,直径2mm(毫米)的小鳞茎在MS GA1.5mg/L(毫克/升)中发育成带1~2片叶的直径5mm~10mm(毫米)的大鳞茎,大鳞茎的移栽成活率为80%以上。而在MS NAA2.5mg/L(毫克/升) BA2.0mg/L(毫克/升) 0.2%活性炭的培养基上,黑暗处理5d~10d(天),可大大提高鳞片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从而建立了郁金香试管人工种球快速繁殖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杏品种龙王帽茎尖培养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果树的组织培养是快速提供优质、无病虫害苗木的有效方法,也是生物技术改良品种的基础.现已有很多果树树种获得了组培快繁成功,有些树种已实现了试管工厂化育苗,为生产提供优质无病毒苗木,如香蕉、苹果等[1].但关于杏树茎尖培养研究报道较少,且都存在增殖系数低、生根难的问题[2,3],而要快速为生产提供无病虫优质杏苗木,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试管工厂化育苗是首选的繁殖方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研究仁用杏品种龙王帽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为实现无病毒龙王帽试管苗开发奠定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黄花菜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花菜在我国资源丰富,栽培范围广泛,作为一种药食兼用型特色蔬菜,深受大众喜爱。目前,黄花菜繁殖育苗技术落后,存在繁殖系数低、繁育速度慢、种苗成本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黄花菜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繁殖育苗技术相比,组织培养技术能够实现种苗的快速繁殖、品种提纯,满足种苗工厂化批量生产的需求。该研究对近年来黄花菜组织培养研究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概述了黄花菜组培常用的外植体类型、试管苗的再生途径、基础培养基的选取、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等,探讨了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今后黄花菜组培研究及黄花菜工厂化育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漳州水仙为材料,采用SPSS正交设计研究了2,4-D、6-BA和KT对漳州水仙褐化率、愈伤诱导率、小球茎诱导率、生根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4-D对水仙的小球茎诱导效果最显著,6-BA和KT对水仙小球茎诱导效果不明显,漳州水仙外层鳞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2mg/L 6-BA+0.5mg/L 2,4-D+0.1mg/L KT,漳州水仙中层鳞茎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2,4-D+0.1mg/L KT。  相似文献   

5.
顾亨森  张家藻 《园艺学报》1991,18(4):371-373
水仙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常规采用分球繁殖,繁殖率低。利用组织培养技术,通过愈伤组织增殖可以迅速扩大形成小植株的基础,但从愈伤组织产生的植株常发生变异(Hussey,G.1978,Science Progress)。本文报道,由鳞片愈伤组织培养物所繁殖的水仙在旱作条件下的性状。 材 料 与 方 法 材料 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 Roem.)鳞片切块(带鳞茎盘)在附加BA 1mg/1和 2,4-D 0.1mg/1的MS培养基上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在相同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将12和13代愈伤组织转至含NAA 0.1mg/1的MS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最终不定芽枯萎并在其基部形成休眠的小鳞茎。在水仙自然播种季节前约半个月,将小鳞茎转至含NAA 0.03mg/1的1/2 MS培养基上,抽叶生根后,移植田间,次年5月采挖,选取球径为1.8—2.2cm的小鳞茎50个作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Sorbonne'种球为试材,采用RT-PCR技术检测获得无CMV、LSV、LMoV的'Sorbonne'种球,剥取其中外层鳞片通过组培获得无菌试管苗,以无菌苗鳞片为次级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影响,以期为繁育优质的无病毒百合种球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试管内小鳞茎直接再生的最适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诱导率与诱导系数为100%、3.69;小鳞茎膨大最适培养基为MS+蔗糖90 g·L-1;生根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1,移栽成活率可达100%.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光周期对百合试管鳞茎生长发育的诱导效应,寻求试管鳞茎生产的最佳光照参数,以秦巴山区野生卷丹(Lilium lancifolium)试管苗为材料,采用5种不同光周期处理(每天分别暗处理0、8、12、16和24 h),对试管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糖含量、淀粉酶活性及其对培养基糖源利用情况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光周期处理对试管小苗的形态建成和生长发育影响显著,以16 h暗处理对小鳞茎的发生和膨大最为有利;不同培养时期测定表明,经不同光周期处理的小鳞茎可溶性总糖含量、淀粉含量及淀粉酶活性等呈现一定差异;经60 d培养,短光照和黑暗处理(黑暗12、16和24 h)的小鳞茎淀粉含量比全光照和长光照(0和8 h)处理的高;不同光周期处理下试管鳞茎对培养基蔗糖利用率不同,以短光照(黑暗16 h · d-1)处理的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8.
兰州百合组培苗试管结鳞茎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对兰州百合进行了试管内诱导形成小鳞茎的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盐浓度、激素的种类和浓度是影响鳞茎的主要因子,另外组培苗的生长状况也是影响结鳞茎率和鳞茎直径的重要因素.筛选出诱导小鳞茎适宜培养基.是1/2MS IBA0.5 mg/l(毫克/升).  相似文献   

9.
以东北百合的鳞片为材料进行扦插繁殖,比较了不同消毒剂、不同基质及鳞茎的不同层鳞片对扦插繁殖小鳞茎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避光条件下,用0.1% HgCl2处理鳞片,可有效防止鳞片腐烂,提高繁殖系数.以原生土、草炭+珍珠岩(1:1)这2种基质最好,诱导率达89.3%~93.3%,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较高,达1.14~1.19个,产生的小鳞茎质量也较好,而且鳞片腐烂率低,生根效果也最好;草炭+河沙(2:1)及草炭+珍珠岩+蛭石(1:1:1)的扦插效果仅次于草炭+珍珠岩(1:1);河沙扦插鳞片时,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最高,达1.38个,但诱导率最低(58.7%),易造成鳞片干萎,草炭则易造成鳞片大量腐烂,均不宜使用.鳞茎的外层鳞片比中、内层鳞片容易诱导出鳞茎,诱导率为100%,产生小鳞茎的数量最多,平均每鳞片繁殖小鳞茎数1.45个,小鳞茎平均直径也比中、内层的大.  相似文献   

10.
葡萄试管苗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正> 葡萄组织培养不仅加快优良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速度,而且为发展无病毒植株开辟了新的途径。关于葡萄试管苗的快速繁殖已有不少报道,但对影响葡萄试管苗快繁,尤其是影响脱毒试管苗快繁的诸因素报道不多。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培养基的激素用量、琼脂浓度和培养器皿大小等技术措施,使脱毒试管苗繁殖速度大大提高,并使这一技术措施系列化、规范化。同时通过测定培养器中的  相似文献   

11.
水仙双鳞片繁殖的培养方法和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双鳞片繁殖水仙的方法简便易行。试验结果表明:1.把水仙鳞茎分切成约一克重的带有两个鳞片和鳞茎盘的切块,放入小塑料包中,加入蛭石和水或潮的细砂混合,密封,置恒温室或室温中暗处培养,2~4个月即长成小鳞茎,成球率可达80~90%,有的处理还可达到114.3%。单鳞片培养其成球率甚低,没有实用价值。2.双鳞片培养全年都可进行,但在水仙生长期于4月份以后,贮藏期于7月下旬以后培养,双鳞片成球率较高。3.低温预处理和后处理对双鳞片成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从组织切片观察到,两鳞片间的基部存在腋芽原基,经培养,腋芽原基发育成小鳞茎;还观察到,鳞茎内贮藏有大量的糊精类物质,且与双鳞片培养成球有关。  相似文献   

12.
1 百合的繁殖1.1 小鳞茎及株芽繁殖:在秋季收百合时,把小鳞茎摘下,种在育苗盘里,育苗土要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腐殖土,行间距为5~6cm,覆土深度为2~3cm,上面覆盖塑料薄膜,以利于保温保温。温度保持在25℃~28℃,见有叶尖露土时,及时打开薄膜通风,加强肥水管理,第2年5月初进入大田移栽。1.2 鳞片繁殖 选用无病的大鳞茎取鳞片进行栽培,方法同小鳞茎及株芽繁殖。但必须注意基肥不可直接接触鳞片,以防腐烂。行距为15cm,株距为3~  相似文献   

13.
大蒜气生鳞茎快繁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宝坻大蒜气生鳞茎为试材,比较了不同低温处理时间、不同诱导培养基对试管苗诱导率的影响,优化了气生鳞茎快繁体系。结果表明:低温处理14d,试管苗的诱导率最高;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MS基本培养基。由于气生鳞茎诱导试管苗不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过程,所以不会产生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用吊瓜工厂化育苗技术和要求,包括范围、术语和产权,育苗设施、育苗设备、育苗准备,根芽离体繁殖技术、根芽扦插技术、开花坐瓜枝扦插育苗技术、组织培养技术、种子繁殖等8个部分。本标准适用于食用吊瓜工厂化生产流程。  相似文献   

15.
吴伯文 《蔬菜》2012,(4):56-58
为了研究东方百合快速繁殖方法,以麝香百合鳞片为试材,筛选出消毒灭菌效果相对较好的处理;并以MS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诱导小鳞茎及芽的发生。结果表明:酒精消毒40s+0.5%升汞灭菌7min的处理消毒灭菌效果最好;在暗培养下,外植体通过小鳞茎直接发生;在光照培养下,外植体通过芽直接发生;6-BA对百合小鳞茎和芽直接分化的作用效果最为明显,NAA次之,基本培养基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6.
枣树遮荫塑料小拱棚嫩枝扦插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树遮荫塑料小拱棚嫩枝扦插技术尹立府吕志建宋海荣(河北省阜城县林业局053700)随着生产的发展,高密度集约化经营,工厂化育苗已成为必然趋势。嫩枝扦插是一项适于工厂化育苗的实用技术,它具有占地面积小,土地利用率高,成本低,节省种条,保持母本性状,繁殖...  相似文献   

17.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育苗工厂化生产,在很多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国内外对苹果品种和砧木的组织培养繁殖,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大多数研究偏重于组织分化,芽的增殖以及根的诱导,而对于生根苗的移栽  相似文献   

18.
许多研究证明,利用生长点培养繁殖果树苗木,不但是繁殖苗木的最快方法,而且可以获得脱毒苗。从长远观点看,将来果树的苗木繁殖必须通过组织培养,但是试管苗在生根、移栽以及移栽后生长势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组织培养在应用上有一定的困难。试管苗嫁接国外未见报导,国内杨玉梅曾报导苹果试管苗大树高接的研究,而葡萄试管苗嫁接的研究国内外均未见报导。 本文报导了应用葡萄试管苗茎段进行田间嫁接的研究结果。本研究的成功解决了葡萄试管苗生根难、移栽难和当年苗子长势弱等问题,而且为葡萄的工厂化育苗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还讨论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水仙用双鳞片切块繁殖法,一个切块可形成1~3个小鳞茎。小鳞茎发生于切块的两鳞片之间或外侧的茎盘上。组织学观察表明,培养前双鳞片切块基部内茎盘表层组织,除细胞略小外,与周围组织并无明显的细胞学差异。经培养后,双鳞片切块基部内、外侧茎盘组织的薄壁细胞,都能发生脱分化现象,通过细胞分裂而突起,形成1~2个腋芽原基。说明小鳞茎的形成是通过切割的创伤刺激,诱导形成的腋芽原基发展而来的,并非该处原来存在的腋芽原基。切块所带的鳞片是小鳞茎形成的营养基础,鳞片的大小和数目对小鳞茎的形成有明显的影响。不定根发生于切块或小鳞茎的茎盘上。有的小鳞茎在袋装培养中就发生1~3条不定根和1~2片绿叶。生根的小鳞茎容易移栽成苗,已生根、萌叶的小鳞茎移栽到花盆土壤中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20.
水仙组织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福建漳州水仙(Narcissus tazetta var.chinensis)田间生长的和收获后贮藏的鳞茎为材料,使用加有一定激素的MS(1962)培养基。鳞茎材料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置于4~10℃低温下预处理4~9周;另一部分作对照。将鳞茎切成带有部分鳞茎盘的鳞片小块(长2~3毫米,宽1~2毫米),即是外植体。将外植体进行培养,结果表明,经低温预处理的,绝大部分外植体都可直接诱导成小植株。外植体的诱导率可达90~100%;未经预处理的鳞茎外植体的诱导率极低(2~6.67%)。我们认为,低温预处理是提高福建漳州水仙外植体诱导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