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波浪正向入射散体斜坡内最大波压力衰减规律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概化模型试验,研究了波浪正向入射时散体斜坡内法线方向最大波压力的衰减趋势,找出了影响波压力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破波压力从坡面向内部传递与方向、坡度没有明显关系,而与波陡、沿程相对位置相关。计算结果列出附表,便于工程应用。本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研究波浪对散体斜坡破坏机理提供依据,对库岸工程防护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植物护岸对波压力的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堤外滩地上合理地种植适生植物能够起到保护岸滩、消减波浪的作用,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护岸形式。该研究采用规则波和不规则波模拟河道中的波浪,通过不同滩地水深、不同波高和不同种树带宽度的组合试验,系统分析了防浪林宽度、滩地水深、浪高、波长等因素对刚性树干和带有柔性枝叶的模型树模拟堤外滩地防浪林消浪的影响,以及波高、最大波压力、波浪爬高及堤前底部波浪流速的分布规律; 该文重点研究植物护岸对最大波压力的影响。试验表明:在滩地上种植防浪树可以大大消减波浪能量,降低波浪对大堤的冲击力,从而起到保护堤岸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波浪斜向入射对斜坡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国内、外对波浪斜向入射时,斜坡上所受的最大波压力及其作用点的研究,尚未见成果,而工程实践又急需理论指导。鉴于这种情况,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拟合出的经验公式和三维曲面图直观地表达了单宽斜坡上最大波压力随入射角的变化规律,以及随波长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基于动量源数值造波原理,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半圆型潜堤表面波压的分布及变化规律,采用π定理分析了波陡、水深及波长对半圆型潜堤表面波浪力的影响,并通过统计潜堤表面各点所受压力(最大波压力与最小波压力的差值)最大值的分布,给出了半圆型潜堤表面压力最大值出现的位置及概率.分析结果表明,在水深较深时,波陡的改变会使波压力在堤顶至背浪侧发生明显变化;水深波长比的改变,会引起半圆堤两侧波压力不同的变化;波压力的最大值一般发生在堤顶处及其偏向背浪侧附近;半圆堤面上的动波压力最大值主要出现在两侧堤脚附近,随着波高的增加,堤面上各点的动波压力由近似对称分布向两侧受力不同转变.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计算V形河谷滑坡冲击波浪最大波面高度的经验公式。运用Flow-3D软件建立V形河谷滑坡冲击波浪传播的数值模型,开展96种工况的数值模拟试验,分析滑坡体的入水速度、入水体积、水下滑行时长以及滑坡角度和对岸爬坡角度对最大波浪高度的影响,并回归分析获得最大波面高度的拟合公式。新公式用于估计龚家坊滑坡产生的最大冲击波面高度,计算结果与物理模型试验值吻合。  相似文献   

6.
斜坡波压力计算公式经验性较强,计算公式种类繁多。为了探讨经验公式在预测滑坡涌浪对斜坡作用力的适用性问题,构建几何比尺为1∶70的滑坡涌浪三维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工况时滑坡涌浪最大波与有效波下斜坡作用力的变化规律,采用3种常用的斜坡波压力经验公式,对比分析了滑坡涌浪下滑坡入水点正对岸斜坡波压力大小、作用点位置及分布特性。结果表明,3种经验公式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差异,基于试验结果,路基公式经修正后可用于预测滑坡涌浪下斜坡波压力大小;向金公式经修正后可用于预测滑坡涌浪破碎作用点位置;波压力在斜坡上的分布趋势与苏联公式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小榄水道船行波现场观测,分析了快速双体船船行波特性,并与普通单体船比较,得到最大波高与弗劳德数关系曲线、最大波周期与弗劳德数关系曲线,以及观测河段波高、波周期范围。本文结果对发展珠江高速航运事业,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惠州抽水蓄能电站真机特性曲线的水力过渡过程复核计算,由大波动工况、小波动工况和水力干扰工况的计算结果表明,各控制参数值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哈达亥电站属于低水头,大波量,单机单管供水,并在孤立状态下运行,故选用了虹吸式进水口型式,它与常规“门式”进水室相比具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0.
螺旋叶片混合器和大波板反应器是一种占地小、耗能少的新型混合、反应装置。现已由浙江上虞树脂化工厂进行批量生产。螺旋叶片混合器的混合时间仅1~3秒钟,扩散  相似文献   

11.
倾斜底坡上波浪的传播与破碎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根据TUMMAC方法探讨了孤立波、微幅波和二阶Stokes波在1/30底坡上的传播与破碎,并采用示踪法测得了相同底坡上濒临破碎波的速度场。与前人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表明,计算所得的波浪外形变化是一致的,依据运动学标准所得的各项破碎指标也大致相同;与岩垣及本文实验结果比较表明,速度的分布趋势也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paper the propagation and breaking of the solitary wave,the sinusoidalwave and the second Stokes wave on a slope of 1/30 are discussed based upon the TUMMACmethod,and the velocity fields of breaking waves on the slope are obtained by using the tracingmethod.The.numerical results for wave deformation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data,and the breaker indexes depending on the kinetic criterion agree approximately with previ-ous results.Furthermore,compar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measured by Iwagaki and bythe authors,the tendency of velocity distribution of breaking waves computed by this numericalmethod is also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海岸刚性植被对海啸波的削弱效应,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孤立波与不同坡度岸滩上非淹没刚性植被的相互作用问题。物理模型试验在波浪槽中进行,测试了不同的入射波波高、植被密度和岸滩坡度对孤立波爬高的影响,并运用物理模型试验数据校核改进后的Boussinesq方程,得到植被的拖曳力系数。结果表明:拖曳力系数随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增大,随坡度增大而减小;植被后的无量纲透射波高和无量纲岸滩爬高随着无量纲的入射波高的增大而减小,随着植被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岸滩坡度增大时,无量纲透射波高增大而无量纲爬高并无显著差异。最后根据回归分析得出了岸滩爬高与相对入射波高、植被密度和岸滩坡度的幂函数型经验关系式。  相似文献   

14.
斜向随机波对直立堤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斜向随机波对直立堤作用的试验,研究了作用在直立堤上的单位堤长波浪力随波浪入射角的变化.讨论了波浪力沿堤长的纵向分布,以及单元堤长对波浪力纵向折减的影响.给出了波浪力纵向分布系数和折减系数与相对堤长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15.
波浪传播数值模型波向角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波浪传播变形数值模型的抛物型近似在近海工程大范围水域的波浪推算中应用十分广泛,本文就抛物型缓坡方程(PMSE)数值计算中波浪方向的计算作了分析。首先从椭圆型缓坡方程(MSE)推导了波向角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大范围水域波浪折射绕射传播变形缓坡方程的抛物型近似法以及波向角的计算;最后,利用抛物型缓坡方程和椭圆型缓坡方程法分别对Berkhoff实验室地形条件下波浪场进行计算,比较两种方法计算得到的波向线图。比较结果显示抛物型缓坡方程法计算波向角结果与椭圆型缓坡方程法计算结果是一致的,抛物型近似法计算波向角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波浪水槽试验,对风浪作用下库岸的表面波压力和介质孔隙水压力响应进行了研究。试验中观测了在不同波高、周期、水深、坡比和介质等条件下的库岸动力响应。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糙率和渗透系数对表面波压力影响较大,介质孔隙水压力与波陡、沿程相对位置、渗透系数密切相关,孔隙水压力响应随着深度增加存在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现象。  相似文献   

17.
平面斜坡小波高各向破波压力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海洋相比,水库、湖泊等的风成浪波高一般较小。论文分析了现有计算平面斜坡破波压力方法的适用性,通过概化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提出了平面斜坡在小波高波浪作用下的法向破波压力计算公式,公式结构简单,计算方便。并获得波浪冲击点各向破波压力基本相同、可遵循静水质点受压原则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海冰在波浪冲击作用下可能会发生断裂,通过数值模拟定量地描述波浪引起的海冰断裂对海工结构的运行安全以及分析海冰断裂处海水与大气之间的热交换有重要作用。该文利用建立的三维数值波浪水池,将海冰视为刚性平板,结合渤海冬季海冰、波浪的相关参数,研究海冰受波浪冲击的垂向冲击力、水平冲击力、弯矩和最大弯曲正应力随波高、冰长及冰厚的变化规律;并结合渤海海冰的弯曲强度,推断海冰发生断裂的极限参数,结果表明:在渤海海域某些特定条件下,海冰断裂极限波高、冰长和最小冰厚分别为0.504 m、4.273 m和0.098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