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园艺植物组培育苗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利用组培技术快速繁育园艺植物苗木取得了飞跃的发展.在阐述当前园艺植物组培育苗产业现状、组培新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组培技术进行了对比,分析了国内组培育苗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组织培养现在主要被广泛应用在脱毒及快繁、种质资源的保存及转基因新品种的快繁,所以以快速达到大量生产为优势,但是普遍存在成本高问题一直成了组培的一大难题,严重限制了组培在生产中的应用,以致于在一些组织培养会议的探讨中大家张口即谈:组培效益差,组培不挣钱.本文作者通过多年对生姜、马铃薯、地瓜及兰花系列以及部分木质品种的脱毒与快繁的实践中总结出了几条降低成本的方法,力图尽量降低组培的成本,提高组培这一行业工厂化操作的可行性与实际应用力.  相似文献   

3.
阐述金线莲组培快繁技术,从组培途径、外植体选择及组培条件筛选等几个方面进行比较,综述培养基中各成分对金线莲增殖、根芽诱导等方面的影响,以期筛选出高效的根芽诱导以及生根壮苗配方。  相似文献   

4.
刘伟  曹晓慧 《北方园艺》2011,(20):79-81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对比了野生和组培吊石苣苔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以了解吊石苣苔光合生理,以便更好地引种栽培吊石苣苔.结果表明:野生吊石苣苔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都高于组培吊石苣苔;野生吊石苣苔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的高峰值都出现在14:00,组培吊石苣苔都出现在16:00;野生吊石苣苔叶绿素含量的日变化趋势是先升高后降低,组培吊石苣苔是先降低、再升高、然后再降低;野生吊石苣苔叶绿素a/b比值小于组培吊石苣苔.综上,野生吊石苣苔叶绿素含量高于组培吊石苣苔,捕捉光能以及光能转换能力比组培吊石苣苔强.组培吊石苣苔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较野生植株弱,还需继续优化组培苗移栽条件.  相似文献   

5.
吕复兵 《花卉》2013,(7):17-19
一、兰花 兰花组培繁殖方法包括无菌播种和组培克隆两种,所生产的种苗分别称为实生苗和分生苗。  相似文献   

6.
植物组培技术常用于植物的繁殖或再生,外植体的选择是影响植物组培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分析了外植体的差异对植物组培快繁的影响,分析发现:外植体种类的不同会影响外植体的灭菌率、诱导率、褐化率、后期愈伤组织的生理状态等,外植体的年龄会影响植物组培实验的诱导效果.幼嫩的外植体污染程度较低,细胞活力好,成熟的外植体生命力较强,...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春石斛兰盆花标准化规模生产技术,以组培分生苗为材料,研究组培分生苗不同时期假植对成活率、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10个经2年栽培的组培分生苗品种在空调催花条件下的表现,以及2个经2年栽培的组培分生苗品种的生长发育现状及在自然条件与催花条件下的花期及质量差异等。结果表明:在粤东地区,10月中旬~翌年5月上旬是春石斛兰组培分生苗假植的最佳时期;不同品种组培分生苗经2年多栽培,生长发育快慢差距明显;70%经2年栽培的组培分生苗品种在空调条件下催花不出花或出花少;空调催花比自然低温出花能明显提高开花质量,花芽多,整齐度好,能集中应市。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几内亚凤仙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中,组培工厂的构成,生产技术流程,组培育苗技术及各个技术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以及新几内亚凤仙商品生产和管理中的整枝技术、环境控制、施肥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问题,对搞好新几内亚凤仙的生产,提高经济效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矮牵牛,茄科矮牵牛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一、二年生栽培,花期长,色彩繁多,分布广,在园林上应用广泛且深受人们喜爱。现在生产上多用种子繁殖,随着组培技术的发展,其快速、高效、保优等都将推动矮牵牛走向组培育苗的道路。组培育苗的首要环节是无菌系的建立,组培无菌系的建立过程中接种环节至关重要,本人通过多年实践操作经验详细总结一下矮牵牛的接种过程环节,以便生产者作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相似文献   

11.
香蕉是我省六大名果之一。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的渗入和应用,香蕉主产区大多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香蕉工厂化育苗。为了防止种苗带有束顶病等病毒,根据种性,保证种质纯正,达到速生、丰产、优质的目的,我所苗木组培中心对从广东引进的两个香蕉良种进行组培脱毒快繁,现已繁育出脱毒苗3万多株,袋苗2万多株,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现将试管组培香蕉丰产配套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应用组培技术,推广良种,快速更新蕉园应用香蕉组培技术,可在短期内生产大量种苗,为老、弱、病果园更新或抗病品种的迅速推广提供了可能。我所于…  相似文献   

12.
组织培养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繁殖是一种有效快捷途径。但对于在组培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没有相关的或过深的探讨。本文着重讨论如何使组培的材料成功的转育成完整植株,使组培过程简单化。  相似文献   

13.
蓝莓组培育苗的程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了近年来蓝莓组培育苗的研究情况,介绍了在组培育苗过程中无菌系的建立、不定芽再生及增殖、生根、炼苗和移栽的操作流程,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以脱毒嘉定白蒜为试材,研究水肥供给对组培苗和组培鳞茎的生长及原原种质量的影响以及继代次数和组培鳞茎播期对原原种质量的影响,然后进行脱毒原种和常规蒜种的生产比较试验。通过水肥供给试验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组织类型为组培鳞茎、32 孔穴盘、灌溉时间为30 min、补肥间隔为14 d);15 代组培鳞茎相比8 代组培鳞茎更适合用于嘉定白蒜原原种繁育;相对晚播有利于提高原原种鳞茎中正常分瓣比例,但是显著影响鳞茎生物量的积累;在生产比较试验中,脱毒大蒜原种各项生长指标以及鳞茎质量均显著优于常规蒜种。试验结果为实现嘉定白蒜脱毒种苗的产业化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李国贞  苏锡钧 《花卉》2019,(18):6-7
杜鹃花是我国有名的花种,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价值,在医学中,杜鹃素的应用具有镇咳、平喘祛痰的作用,对于抗炎、镇痛、中枢抑制也有一定的效用,因此杜鹃花的有效培植对于现代社会发展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组培快繁技术是现代先进的一种植物培育技术,能够快速培育出高质量、高产量的杜鹃花品种,是当代杜鹃培育的有效措施。本文主要围绕组培快繁技术,针对高海拔地区的杜鹃花进行组培繁殖,观察杜鹃在组培繁殖中的繁殖状况和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16.
《落叶果树》2007,39(5):I0002-I0002
我场拥有组培室150m^2,用于组培大樱桃矮化砧木——吉塞拉。年生产苗木1O万株。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蓝莓组培苗扩繁倍数和炼苗生根成活率,开展组培瓶内芽叶增殖、瓶外生根炼苗一体化方面的研究,为蓝莓进行组培快速繁育创造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18.
木本植物组培褐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合国内外的新研究进展,对木本植物组培中褐化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克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以为更好地开展木本植物组培工作与科研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9.
植物组培技术已日趋完善,在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着重就组培技术在园艺植物中应用较多的快速繁殖、脱毒及育种3方面作一简单综述。  相似文献   

20.
文心兰花授及茎尖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的组培苗木.文章介绍其组培快繁方法及养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