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案例一65岁的钱阿姨守寡多年,身体也不是很好;平时儿子儿媳要上班,还要照顾孩子,所以他们不得不雇保姆来照顾母亲。开始请第一个保姆的时候,钱阿姨的儿媳为了避免一些安全的问题,还特意通过同事从老家乡下雇了一个保姆。这个保姆老实勤快,但是饭量大,吃得多,没几天钱阿姨就忍不住抱怨,吃饭的时候还明里暗里话里有话地嘟哝这件事。后来也不知怎么保姆饭量就小了,钱阿姨又怀疑保姆是不是在背地里偷吃了,于是每天神经兮兮地上演"猫捉老鼠"的场景,尽管她从来都没有捉到过。另外就有卫生方面,因为保姆是农村人,钱阿姨总觉得她不太干净,连带着对她做的事都不放心,所以很多事情保姆做好后,钱阿姨还要亲手再去做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找保姆照顾老人已经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了。有需求才会有市场。对于很多家庭而言,保姆几乎成为家庭生活中强有力的帮手。但是,很多老人提起找保姆的事就大吐苦水……。  相似文献   

3.
提起广西,人们或许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景象。的确,这里一年夏长冬短,气候宜人,加之风光秀丽,才会有那么多人陶醉于山水之中。今天我们要向大家介绍的这位老人就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的许绍章阿公,许阿公同时也是第六届健康老人中的百岁寿星。许绍章老人生于1905年,今年已是百岁老人。老人育有子女四人,两男两女,如今子女都已是人家的爷爷奶奶了。笔者电话采访的时候,许阿公不在家,他出去打球了,我们只能通过阿公的邻居赵阿姨了解一下阿公平时的作息。或许我们能够透过这平时生活的点点滴滴来发现阿公的长寿秘诀。据赵阿姨讲…  相似文献   

4.
感恩始终     
一位93岁的老人辞世,一位76岁老人率众子女为其送终。就是因为93岁的老人曾经是76岁老人家的保姆,帮助把小孩抚养大。保姆年迈后,膝下无子,76岁老人便在前几年把保姆接到家里照顾,待自己也难以自理,则出资送保姆进了敬老院,直至送其终老。  相似文献   

5.
在成都市,市民们传颂着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位名叫石桂芳的大妈,为了报答一位曾经在她家当过保姆的老人,她不仅义务赡养老人。和家人一起为老人当保姆,在自己年过七旬、担心对老人照顾不周后,又为老人请来了保姆,侍候老人的饮食起居。  相似文献   

6.
章月娥 《长寿》2010,(7):26-27
【典型案例】 68岁的王老师退休前是位受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与同事关系也很融洽。但现在却变得让旁人难以理解,如她老是向儿女们告状说保姆偷她的钱。起初大家信以为真,就换了新保姆,但在换了三个保姆后.老人还是说保姆偷东西,这时子女们才觉得老人有问题。还有,老人早上起来后通常要到院子里转一转,每每突然就会听到她的骂声.说哪个不要脸的又偷了她家的花盆,搞得与左邻右舍的关系很紧张。  相似文献   

7.
秦文军 《保健医苑》2014,(10):56-57
<正>在上海市浦东新区的社会福利院里,生活着一对百岁夫妻,那就是1912年12月出生的徐云祥和1911年3月出生的赵大妹。两位老人育有8个子女,其中老大已年过八旬,老二身患残疾,老六和老七常年定居国外,其日常生活主要由老三、老四、老五负责照顾。90岁时,两位老人主动要求入住福利院,至今已有十余年。  相似文献   

8.
正欣怡是某企业高管,孩子满月后就上班了,特意请了保姆来照看宝宝。期间因为宝宝的喂养问题,磕磕碰碰,保姆换了几茬。后来妈妈给自己推荐了一位老家的远方亲戚吴阿姨,一是知根知底知秉性,二是她在这个行业做了十来年,有经验,把孩子交给她,放心。相处两个多月来,双方各方面相处的还算融洽。入秋以来,特别是宝宝满一岁以后,添加的辅食品种越  相似文献   

9.
孙老85岁,5年前因为生活不能自理,家人又无暇整日陪伴老人,于是请来保姆代为照顾。随着时间的推移,孙老的病情加重,最后只能卧床。两年前的一天,孙老突然出现全身颤抖、发热、神志改变,子女们立即将老人送至医院。经过检查,发现孙老的臀部有一个3×3厘米大小的褥疮。由于褥疮较深,加上老人基础疾病较多,褥疮的愈合难度很大。之后的两年里,孙老每隔一个月都得进行人工皮负压引流治疗褥疮。  相似文献   

10.
正人老了,儿孙绕膝、全家其乐融融,是大多数老人的期盼。因而,跟子女住在一起在我国仍是很常见的养老方式。但老一辈跟子女一起生活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因此,有的老人主动提出要单独居住,而有些老人则无法接受子女"分开住"的要求,甚至认为这是"不孝"。为此,子女们觉得很为难。老人为什么不愿意分开住,到底该不该分开住,如何做通老人的思想工作?心理医生为大家支招。  相似文献   

11.
现在社会已非常开放,但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仍有多数子女不希望自己的单身老父或单身老母再婚。如父(或母)想要再婚,必须符合子女规定的再婚标准。如果老人找的对象不合子女们的愿望,则子女们以断绝往来和不照顾相威胁,老人只能在亲情与爱情之间作残酷的选择。财产关:许多单身老人都小有积蓄,但这些财产却为老人的再婚带来了难题,因为双方一旦结婚,就从法律上互相拥有了对方的一半财产,有的老人个人财产多,有的老人个人财产少,还有的单身老人与子女拥有共同财产,再婚时如何与子女分割财产,与配偶约定哪些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等问题,使老人处理起…  相似文献   

12.
8年来,余兆容像对待亲生父亲般悉心照料一位七旬老人,直到老人离开人世。这位叫邓亲柄的老人非常感谢保姆余兆容的精心照顾,临终前决定把自己生前的房产全部留给她。然而,邓亲柄的子女以遗嘱没有公证为由,拒绝移交房产。无奈之下,余兆容将邓亲柄的子女告上法庭。这一切都因为,邓亲柄在给余兆容的遗书中提出了“请予公证”的字样。那么?邓亲柄的遗书在没有公证的情况下有效吗?余兆容能否得到老人邓亲柄的房产呢?2003年11月下旬,重庆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邓亲柄子女的上诉,判房产归余兆容所有”,为此案划上了一个句号。  相似文献   

13.
正刘老师已年过古稀,身体一直不好。儿孙们想尽了办法,但效果不明显。天气回暖时,保姆带老人去公园玩了半天。那里老年娱乐的设施齐全,每天都有老年人的各种自发活动,歌舞笑声不断。那天之后,老人每天都去公园玩,开始保姆不放心,就偷偷跟着,这一跟就发现了问题:老人自己玩时,就像变了个人,走路都不一样了,本来特别稳重沉静的  相似文献   

14.
段玉文 《长寿》2013,(8):26-27
据报道,有一位老人退休金八千多元,儿女各自的家庭条件也不错,不但不啃老,还常常给老人买一些健身、营养及生活所需物品。老人自己生活,有保姆照顾,匆匆来去的儿女平时除了嘘寒问暖,并不干预他的生活。不久前,78岁的老人去世。这时儿女们意外地发现,老人购买了4个品牌的保健品,没来得及吃的竟然还有4万多元,其  相似文献   

15.
马志国 《健康生活》2022,(10):18-19
<正>当今社会,为老人请保姆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家庭生活现象。于是,雇主与保姆如何友好相处,其中确实有很多心理策略值得探讨。本文结合我家的实际情况,从心理学角度,谈谈雇主与保姆和谐相处的心理策略。两年多前,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讨论决定为母亲请保姆。如今,保姆到我家已经两年多,母亲已经88岁,她身体状况很好,  相似文献   

16.
加入各种各样的圈子乐享晚年,这是很多老人的养老规划之一.但退休后到底加入几个圈子较为合适,哪些圈子容易接受“新人”,在圈子里如何交到知心好友? 找不到圈子患上抑郁症 三年前,子女给69岁的肖育兰请了保姆,但这并未改善她的孤独,保姆不喜欢听她唠叨,相反,和小区里其他保姆倒是聊得火热.肖育兰没什么朋友,看到小区里有人又唱又跳,心里尽是羡慕.  相似文献   

17.
《长寿》2008,(1):54
家住上海徐汇区江南新村的赵阿姨今年74岁,去年老伴过世后,她将原来两室一厅的房子出租了,拿了租金住进了养老院。像赵阿姨这样靠出租房养老的老人正在逐渐增多,成为上海老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8.
保姆请出示健康检查证明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儿保教授才淑阁很多家庭因孩子或老人需要照顾而请保姆。因为保姆与家人接触密切,所以,在请保姆上岗之前,应该请其出示必要的体检证明,或让她做必要的检查。目前,我国还未有明确的规定说明保姆在从业之前该做什么检查...  相似文献   

19.
正笔者采访过不少百岁老人,每个人的生活习惯都不一样。但笔者发现这些老人有一个共同点,即脾气好,心态好,笑口常开,跟子女和身边的人都相处和谐。这跟专家关于长寿原因的研究不谋而合。今年103岁老爷爷林二梅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他虽是农民出身,早年生活坎坷,但心态乐观,热爱生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老人年岁大了,生活难以自理,而儿女们一则有自己的工作,二则也分别建立了家庭,照料好老人,成为全家的一桩心事。要解决好这样的矛盾,儿女们想到了请保姆。本以为保姆请到家后就万事大吉,岂料意想不到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弄得老人神情沮丧,儿女们也无所适从。一个保姆不行,再换第二个,第二个不行,再换第三个,第四个,就这样,保姆频换,从年纪稍小的,换到年纪稍大的,从外地的,换到本地的,就象是走马灯一样。到头来,老人们不满意,保姆们有意见,儿女们呢,反倒认为请了保姆多了一份心思,又不能过分责怪老人,也觉得此事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